信仰
(2005-10-07 03:04:48)
下一個
願齋:是否所有人都有宗教信仰的需求?
濟群:如果說所有人都有宗教信仰的需求,那未免絕對。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許多人沒有宗教信仰,也不曾意識到信仰對於人生的作用。尤其在中國社會,許多人對宗教都缺乏正麵認識。在這樣的前提下,信仰需求或者被扼殺在搖籃中,或者轉化為其他需求。至於那些終日為衣食奔忙或沉溺聲色的人,從未思考過人生大事,自然也覺得信仰是可有可無的。
但信仰所關注的是人生大事,包括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包括對人生價值和生命自我的認識,也包括心靈的關懷及煩惱的解脫。這些都是人類永恒的問題,不會因為我們的忽略而不再存在。事實上,但凡有思想的人都可能碰到。一旦涉及這些問題而沒有宗教信仰作為支撐的話,人生往往會陷入迷茫之中。
覺照: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是有宗教信仰需求的。即使是那些自稱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在人生的特殊時刻,尤其是死亡來臨之時,也常常會發出諸如此類的感慨——“假如我有一種宗教信仰該多好嗬!”
我覺得,隻要這個世界還不完美,還存在種種苦難,種種缺陷,宗教信仰就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覺照:也有人認為,有信仰總比沒有信仰更好,這種觀點對嗎?
濟群:擁有健康的宗教信仰,當然比沒有宗教信仰更好。因為信仰能幫助我們找到人生的究竟歸宿,淨化自我的心靈,建立道德的規範;並引領我們踏上古聖先賢的求真探索之路。
願齋:常常聽到有人說:我什麽都不信。這種人是否存在?這一觀點的危害性是什麽?
濟群:這句話本身是有問題的,他們信不信食物可以充饑呢?信不信太陽可以給我們帶來光明呢?真的什麽都不信,就無法在世間生存了。事實上,他想要說明的隻是自己什麽宗教信仰也沒有,卻將這個問題極端化了。無神論者是存在的,即使是無神論者,也不能說什麽也不信。
因為對宗教的長期隔閡,我們周圍的確有很多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但如果連基本的人生信念也不具備,往往導致私欲的極端膨脹。近年來,功利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導致拜金成風。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信仰所致。
宗教是道德建立的基礎,古往今來,許多民族都是依宗教建立自身的道德準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口號提倡了幾十年,這和菩薩道的精神完全一致。但人性是自私的,如果認識不到“為人民服務”的意義,很難使人們自覺接受,更難以長期堅持,也就無法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聞道:也有人覺得做個好人就行了,為什麽要有宗教信仰呢?他們認為,有些聲稱有信仰的人也未必比自己更善良。
濟群:關於好人的說法非常籠統,每個人都有理由認為自己是好人,但究竟依循什麽標準呢?而所謂的好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區別。我們一般所認為的好人,就是善良而富有愛心的人。從佛教的角度來說,能夠依五戒十善生活,是人天乘的標準;能夠斷除貪、嗔、癡,是解脫道的標準;能夠自覺覺他、自利利他,是菩薩道的標準;而圓滿斷德(生命中不再有貪嗔癡)、悲德(對眾生具備無限慈悲)、智德(具足一切智慧)的佛陀,才是最究竟的好人。所以說,宗教信仰不僅為我們界定了是非善惡的標準,更為我們指明了完善道德的途徑,能夠幫助我們成為具有深度和純度的好人。
不可否認,的確存在雖有信仰卻品行不端的人。但問題在於,這些人是否按照信仰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此外,每個人的素質和起點都不同,有些人積重難返,但隻要有心向善並持之以恒,多少總是會發生轉變的。我們衡量一個人時,不僅要進行橫向比較,也要進行縱向比較。
覺照:宗教信仰不隻是教我們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同時也是教我們做一個有智慧的人。這一點佛教表現得最為突出。學佛必須福慧雙修、悲智雙運,兩者缺一不可。
覺照:很多人認為,信仰隻是為了尋找死後的歸宿。若年輕時就信仰佛教,難免與生活和事業發生抵觸。不妨等老了再考慮這個問題。
濟群:人們在年輕時往往會有許多理想和追求,當他們將全部精力投入其中時,或許還意識不到信仰的意義。隨著人生閱曆的豐富,對世俗生活的虛幻才會有深切體會。尤其是到“老來歲月增作減”的時候,名利地位也好,家庭事業也好,與即將到來的死亡相比,似乎都顯得不再重要。所以,人們在晚年更需要信仰的支撐,這也是信徒中老年人居多的主要原因。也因此有人認為,信仰隻是老來的安慰,年輕時關注信仰還為時過早。
就佛教來說,既有出世的層麵,也有入世的層麵,絕非消極避世。它所關注的不僅是生死大事,也包括對現實人生的改善。佛陀在《善生經》中,就對世人如何處理家庭關係、如何看待財富等問題作了非常具體的開示。如果我們年輕時就依教奉行,會少走很多彎路。反之,若一生為欲望奔忙操勞,且不論結果如何,難免沾染許多不良習氣,老來想要改變也往往力不從心。同時,對信仰的實踐也需在年富力強時進行。曆代祖師大德多是在年輕時便開始修道,佛陀更是在三十五歲便已覺悟。同樣是接受教育,在年輕時開始更好,還是到晚年開始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