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穀德·馬歇爾與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82)
在美國的曆史上,有兩個特別具有人傑地靈的州,一個是俄亥俄州,一個是弗吉尼亞州。因為俄亥俄州出了七位美國總統,他們是第18任的尤利西斯·格蘭特、第19任的拉瑟福德·哈耶斯、第20任的詹姆斯·加菲爾德、第23任的本傑明·哈裏森、第25任的威廉·麥金利、第27任的威廉·塔夫脫、第29任的沃倫·哈丁。
弗吉尼亞州則更勝一籌,共出了八位美國總統,他們是第1任的喬治·華盛頓、第3任的托馬斯·傑弗遜、第4任的詹姆斯·麥迪遜、第5任的詹姆斯·門羅、第9任的威廉·哈裏森、第10任的約翰·泰勒、第12任的紮卡裏·泰勒(Zachary Taylor)、第28任的伍德羅·威爾遜。在美國開國後的首五任總統中,有四位是來自弗吉尼亞州。
弗吉尼亞州是最接近美國首都的南方州,方圓42,774·2平方哩,在美國五十個州中排行第35。根據2011年的人口統計,全州共有8,096,604 人,在全國排行第12;白人占64·8%,黑人占19·4%,西班牙裔占7·9%,亞洲裔占5·5%,美洲土著印地安人占0·9%。2011年的平均家庭收入是$61,044.00元,在全國排行第8,1788年6月25日成為美國第10位聯邦州,全州的基督教徒占了76%,天主教占11%,佛教占1%,伊斯蘭教占0·5%。
弗吉尼亞的近代曆史起源自英國的〝倫敦公司(London Company)〞,〝倫敦公司〞是簡稱,全名是〝弗吉尼亞憲章倫敦公司(Charter of the Virginia Company of London)〞,乃英國詹姆斯大帝一世(James I of England)於1606年4月10日簽批的民營股票公司,目的就是授權倫敦公司有權在北美為大英帝國設置殖民地。
倫敦公司認為這是件一本萬利的買賣,仗著公司的財力,以免費交通、食物、保護及未來的土地為條件,公開招募願意前往北美定居的英國人。1606年年初,倫敦公司派出了三條船,載著男女老幼144人,由倫敦貝克瓦爾港(Blackwall,London)出發,經過了144天的遠航,於1607年4月26日抵達了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南部,為了紀念到達新世界的日子,他們改稱之為〝亨利角(Cape Henry)〞,亨利角就是現在的弗吉尼亞灘市(Virginia Beach)。
然而剛登岸,新移民就遭到了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武力攻擊,由於摸不清陸地上的實際狀況,他們決定撤退回船,向北而去。1607年5月14日,他們選中了詹姆斯河(James River)邊的詹姆斯敦島(Jamestown Island),作為他們定居和建立殖民地政府的地點,是為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建立的第一個殖民地政權。
1612年開始,新移民依靠種植煙葉出口維持生計,但依然支撐不住,在後繼全無的經濟壓力下,無法達成對英國的稅務指標,被撤銷了所有的弗吉尼亞管理經營權,自1624年開始,弗吉尼亞的主權歸還英國政府。
新移民由到達弗吉尼亞之初,就與美洲土著印第安人麵臨著文化和土地的衝突,雙方的關係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愈發緊張,在詹姆斯敦第三任市長約翰·史密斯上尉(Captain John Smith)的強力領導下,終於爆發了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對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大屠殺,是為〝1662年印第安人大屠殺(Indian massacre of 1622)〞。
弗吉尼亞州的座右銘是〝打倒暴政(Sic Semper Tyrannis),這原本是馬庫斯·朱尼厄斯·布魯圖 (Marcus Junius Brutus)在公元前44年3月15日刺殺朱利烏斯·凱撒(Julius Casar)後的名言,因為約翰·布斯於1865年4月14日晚上在華盛頓福特大戲院刺殺了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後,在舞台上大喊〝打倒暴政!打倒暴政!〞而再度在美國成為一句名言。
這句〝打倒暴政!〞的名言,在1995年4月19日蒂莫西·麥克維(Timothy McVeigh)的被拘捕而再次進入美國人民的生活裏----在被拘捕時身上穿的T衫上麵,印有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肖像,而在肖像下麵,卻寫著〝打倒暴政!〞幾個字,其中含義,清楚無遺。
蒂莫西·麥克維連同特裏·尼科爾斯(Terry Nichols)、邁克爾·福捷(Michael Fortier)與勞莉·福捷(Lori Fortier)三人,在1995年4月15日用汽車炸彈攻擊俄克拉何馬州俄克拉何馬市阿爾弗雷德·穆拉聯邦政府大樓(Alfred Murrah Federal Building,downtown Oklahoma City, Oklahoma),造成了169死680人傷的慘劇。
阿爾弗雷德·穆拉是美國司法史上的奇才,這位被美國第15任聯邦最高法院院長沃倫·伯格譽之為〝美國司法係統裏首屈一指的人物之一(one of the foremost figures in the American judiciary)〞的聯邦法官,個性從小就倔強,他在13歲時與雙親不合,憤而離家出走,靠打零工完成法學院的學業。1937年2月8日他被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提名出任俄克拉何馬東、西和北區聯邦法官時,才年僅32歲,是美國司法史上最年輕的聯邦法官之一。
在俄克拉何馬市的恐怖攻擊發生後,美國聯邦國會參眾兩院通過了由多數黨領袖鮑勃·杜爾提出的《1996年反恐與死刑法案(Antiterrorism and Effective Death Penalty Act of 1996)》,1996年4月24日,威廉·克林頓總統將之簽批成美國聯邦法律,這條法案允許美國聯邦法庭在暴力恐怖分子的罪名成立後,有權處以死刑。
〝打倒暴政!〞是由〝美國民權法案之父(Father of the Bill of Rights)〞喬治·梅森(George Mason)於1776年向〝弗吉尼亞代表大會(Virginia Convention)〞提出的,大會通過後,成為弗吉尼亞的州旗和州印,沿用至今。
當時〝打倒暴政!〞的對象是大英帝國主義,設計這個州旗和州印的則是托馬斯·傑弗遜的老師喬治·懷思(George Wythe)。喬治·梅森是《弗吉尼亞民權法案(Virginia Declaration of Rights)》的起稿人,《弗吉尼亞民權法案》是《美國聯邦憲法》第1至第10條修正案的理論基礎,當他代表弗吉尼亞參與費城的製憲大會,而大會拒絕他的《民權法案》動議時,他拒絕在文件上簽字來抗議。
喬治·梅森的《民權法案》就像托馬斯·傑弗遜的〝人人生而平等〞口號一樣,不是真正美國人民的民權法案,它是一種特定的時代產物,他所謂的〝民權〞,是指兩個白人之間的民權,而不是白人與黑人和美洲土著印第安人之間的〝民權〞。
喬治·梅森自己本身就像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弗遜一樣,都是一些蓄奴者,在享受著免費奴隸的勞動力之下,他們的〝民權〞呼籲,更顯得蒼白和無力。喬治·梅森拒絕在〝製憲大會〞文件上簽字的另外的原因是《美國聯邦憲法》中沒有明文規定各州有權繼續已經存在的奴隸製度。
弗吉尼亞詹姆斯敦(Jamestown,Virginia)是大英帝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殖民地,距今已有405年的曆史。弗吉尼亞州議會是西半球國家中最老亦是最有行政率的議會之一,尤其是在對州內的95個縣和39個城市間的經費和利益分配,有著驕人的成績;在防止發生獨裁專政方麵,亦是列為全州至高無上的政治原則,至今弗吉尼亞州州長一職,依然不允許連任。
美國南北戰爭後,弗吉尼亞州議會通過了一係列的政治改革,公眾學校、參政平等、選舉投票和民權保障,有著驕人的紀錄。但是民主黨在1883年操縱住了州議會後,開始出現嚴重性的複辟和倒退,州議會通過了一係列的《吉姆·烏鴉法律》,直接剝奪了窮人和黑人的民權。1902年,又修改《弗吉尼亞州憲法(Constitution of Virginia)》,增加〝人頭稅(poll tax)等的這些不公正現象,一直維持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聯邦國會通過了一係列的《民權法案》為止,才撥亂反正。
在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由於大部分的居民是來自封建而閉塞的英國,弗吉尼亞曾經扮演過許多不光彩的角色,但弗吉尼亞也是自我升華最快的一個州,經曆了四百餘年的風風雨雨,犧牲了數以千計的寶貴生命,弗吉尼亞在民權成績領域裏的出色表現,是值得肯定和褒獎的。
為了達到紀念那些曾經使弗吉尼亞人蒙羞的前塵往事,也為了肯定非洲裔美國人對弗吉尼亞民權運動的貢獻,弗吉尼亞州政府在首府裏奇蒙(Richmond,Virginia)修建了十大紀念景點,向公眾開放。
第一個紀念景點是坐落在〝裏奇蒙奴隸小徑(Richmond Slave Trail)〞上的〝奴隸和解塑像(The Slavery Reconciliation Statue)〞。這座高15尺,用半噸青銅雕成的黑白兩人緊緊擁抱像,是英國現代雕刻家斯特芬·布羅德本特(Stephen Broadbent)的作品,這座雕像的主題含義就是〝道歉、寬恕與和諧〞。
選在奴隸小徑為〝奴隸和解塑像〞的地點亦是經過了詳細的考慮,那裏離蘇克巴頓(Shockoe Bottom)不遠,而蘇克巴頓正是當年英國、西非和美洲〝金三角(golden trangle)〞三地公開販賣非洲黑人奴隸最大的市場。在美國南北戰爭之前,在蘇克巴頓交易的非洲黑人奴隸,就有300,000之眾。〝奴隸和解塑像〞自2007年3月31日揭幕以來,已成為裏奇蒙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裏奇蒙奴隸小徑〞是一條2.5裏長的小路,由市中心傑克遜瓦德區(Jackson Ward District),一直到詹姆斯河曼徹斯特碼頭(Manchester Docks,James River)的岸邊,當年數以萬計的非洲黑人奴隸就是由此登岸,開始了他們在美國的奴役生涯,現在已經修成了一條供後人憑吊的曆史之路。
第二個紀念景點是〝蘭普金監獄(Lumpkin’s Jail)〞。雖然稱之為監獄,其實隻是一間窄小的小破房子,是當年用來監禁與懲罰非洲黑人奴隸的地方。在那間毫不起眼的房子裏,曾有超過300,000的非洲黑人奴隸在那裏留下過悲慘的非人待遇生活。
〝蘭普金監獄〞的主人羅伯特·蘭普金(Robert Lumpkin)在南北戰爭結束後,與自己的一位女黑奴結婚,謝世後把包括〝蘭普金監獄〞在內的所有的財產遺留給她,她把〝蘭普金監獄〞的地皮租出去作為學校的校舍。1899年,這間學校發展成了極富盛名,專職教育黑人的〝弗吉尼亞聯合大學(Virginia Union University)〞,成為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的一段傳奇。
第三個紀念景點是〝亨利·布朗箱子(Henry Brown Box)〞。這個設在〝沃克運河廣場(Canal Walk Plaza)的景點是紀念一位勇於追求自由的非洲黑人奴隸亨利·布朗的逃亡事跡。他於1815年在弗吉尼亞路易莎縣(Louisa County,Virginia)出生,由於他的父親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是奴隸,所以他一出生也就是奴隸,1815年,被主人派往裏奇蒙的香煙工廠當工人。
在裏奇蒙,亨利·布朗與另外一位奴隸南希(Nancy)結了婚,並育有三個孩子,為了家庭和妻子,他用自己所有的薪水給南希的主人,換取了她可以在家照顧孩子的條件。1818年,南希和三個孩子被主人賣予北卡羅來納的農場,在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家庭破碎後,他覺得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什麽值得留戀了,於是決定逃亡!
在另外兩位白人詹姆斯·史密斯(James Smith)和塞繆爾·史密斯(Samuel Smith)的協助下,亨利·布朗設計了一套逃亡的妙計:他首先偽裝在工作時受了燙傷,需要在家休息,然後把自己裝在一個木製箱子裏,再化了$86·00元----那是他一半的財產----委托亞當斯快遞公司(Adams Express Company)把箱子運到費城的詹姆斯·米勒·麥金(James Miller McKim)那裏。
〝箱子〞在1849年3月27日離開裏奇蒙,首先是用馬車拉到火車站,再用蒸汽船、馬車、鐵路、渡輪、鐵路,最後是按照合同,在27個小時之內把〝貨物〞交到詹姆斯·麥金牧師的手裏。亨利·布朗在箱子裏上下翻騰,左右卡撞,他死命忍住痛苦,不做一聲,終於逃出了生天。
箱子打開後,與詹姆斯·麥金一齊來迎接亨利·布朗的是非洲裔美國人威廉·史迪爾(William Still),這位費城的反對奴隸製度的大將第一句話就是:〝先生,你好嗎(How do you do,gentlemen)?〞然後眾人圍著亨利·布朗,牽手禱告與合唱《聖詩》,為他的平安到達而感恩。自此亨利·布朗義無反顧,全力投進反對奴隸製度的民權運動中,成為一代豪傑。
接收〝箱子〞的詹姆斯·麥金是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的大將,他於1810年11月10日在賓夕法尼亞州卡萊爾市(Carlisle,Pennsylvania)出生,他的猶太裔妻子莎拉·斯皮克曼.麥金(Sarah Speakman McKim)巾幗不讓須眉,亦是十九世紀美國的廢除奴隸製度的大將;他的父親查爾斯·福林·麥金(Charles Follen McKim)是一位極富盛名的建築師,他的祖父詹姆斯·米勒·麥金(Presbyterian minister James Miller McKim)是長老會基督教牧師,為了紀念德國詩人查爾斯·福林(Charles Follen)對廢除奴隸製度民權運動的貢獻,特以他的名字來命名自己的孩子。
查爾斯.福林於1796年9月6日在德國達姆施塔特省(Hesse-Darmstadt,Germany)出生,是德國惟一神教派基督教牧師,亦是歐洲廢除奴隸製度運動的先鋒人物。1824年移民美國,定居紐約,他是美國哈佛大學第一位教授德國語文的教授。美國的廢除奴隸製度民權運動,因為查爾斯·福林的到來而開始沸沸騰騰起來。
詹姆斯·麥金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畢業後,就開始了他的基督教傳道職業,受到威廉·格裏遜反對奴隸製度名著《殖民地化的思考(Thoughts on Colonization)》的影響,成為一名堅定的廢除奴隸製度的先鋒,他是〝美國反奴隸製度協會〞的創始人之一,和《賓夕法尼亞自由人(Pennsylvania Freeman)》的總編輯。
1836年10月,詹姆斯·麥金不願再把自己固限在教堂的講壇上,他跑遍了賓夕法尼亞州的每一個大街小巷,宣傳廢除奴隸製度的民權運動。1840年,搬到費城後,出任〝賓夕法尼亞反奴隸製度協會(Pennsylvania Anti-Slavery Society)〞的秘書長,全職地投入廢除奴隸製度的民權運動中。
1859年,約翰·布朗在弗吉尼亞州發動武力攻打美國〝哈珀斯渡輪軍械庫〞失敗,被弗吉尼亞州法庭以〝叛國罪〞裁決死刑,於1859年12月2日早上8:00整在查爾斯鎮執行吊刑。詹姆斯·麥金得知後,悲憤難禁,與妻子莎拉·斯皮克曼·麥金,好友兼同誌赫克托·廷達勒(Hector Tyndale)三人,陪同著約翰·布朗的妻子瑪麗·布朗(Mary Brown)前往弗吉尼亞州查爾斯鎮探監,在執行死刑時,詹姆斯·麥金在刑場緊緊握住瑪麗·布朗的手,把她摟在懷裏,直到約翰·布朗在他的禱告聲中斷氣。
約翰·布朗死後,詹姆斯·麥金協助著瑪麗·布朗收屍,把約翰·布朗的遺體運返紐約老家,歸葬〝寧靜湖〞,他親自主持了所有的入土儀式,義薄雲天,使人景仰。在亞伯拉罕·林肯宣布廢除奴隸製度後,詹姆斯·麥金為美國民權運動努力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他繼續全國旅遊,鼓吹平等、自由和博愛的真諦,1874年6月13日,病逝新澤西州西橘縣(West Orange,New Jersey),享年64歲。
第四個紀念景點是在傑克遜·沃德區的〝麥吉·麗娜·沃克國家曆史紀念古跡(Maggie Lena Walker National Historic Site)〞。麥吉·沃克的事跡是一篇感人的勵誌故事,她是教育家、《聖路加使命報(The St.Luke Herald)》的創辦人,和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性銀行家,比這更重要的是她那不向命運低頭的奮鬥精神。1928年,51歲的麥吉·沃克的健康開始惡化,無法走路,必須要坐在輪椅上活動,這種不方便非但沒有擊倒她,反而更加積極地工作,直到1934年12月15日謝世為止。
麥吉·沃克於1867年7月15日在弗吉尼亞裏奇蒙出生,取名麥吉·麗娜·米切爾,她的父親威廉·米切爾(William Mitchell)是男管家,兼職作家。她還有一個弟弟叫約翰尼·米切爾(Johnnie Mitchell)。
1883年從阿姆斯特朗普通學校(Armstrong Normal School)畢業後,麥吉·沃克任教於蘭開斯特學校(Lancaster School),1886年與建築商阿姆斯特德·小沃克(Armstead Walker,Jr.)結婚後,開始在裏奇蒙的商場奮鬥,她介入聯誼會、保險、慈善、報紙等行業。
1902年,麥吉·沃克成立了〝聖路加儲蓄銀行(St.Luke Penny Savings Bank)〞,自任總裁,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性銀行家。數年後,聖路加儲蓄銀行與另外兩家銀行合並,成為〝鞏固銀行與信托公司(The Consolidated Bank and Trust Company)〞,是弗吉尼亞州最有實力的黑人資金銀行之一。
為了紀念麥吉.沃克對裏奇蒙社區的貢獻,〝美國國家公園局(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在1978年開始接管她的住家,將之改裝為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
麥吉·沃克的母親伊麗莎白·德雷珀·米切爾(Elizabeth Draper Mitchell)是一位奴隸,擔任伊麗莎白·溫路(Elizabeth Van Lew)的助理廚師。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伊麗莎白·溫路是一位非比尋常的優秀諜報員,她受了華盛頓情報局的指示,潛伏到南方〝邦聯美國〞首都裏奇蒙,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諜報網,她的情報人員參透到了裏奇蒙每一個政府的角落和部門,準確而精密的情報,使華盛頓詳細地掌握了邦聯美國的動態。南北戰爭結束後,伊麗莎白·溫路有功於國,被委任為裏奇蒙的郵政局局長。
伊麗莎白·溫路於1818年10月25日在弗吉尼亞州裏奇蒙出生,她的父親是來自費城的約翰·溫路(John Van Lew),是裏奇蒙區成功的五金製品連鎖店東主,家中蓄有九名非洲黑人奴隸。她的母親伊麗莎白·貝克(Elizabeth Baker)出身名門,父親希拉裏·貝克(Hilary Baker)是1796-1798年的費城市市長。
費城的自由風氣和貴格會教會學校的教育傳統,使伊麗莎白·溫路自小就是一位反對奴隸製度的先鋒。1843年,約翰·溫路去世後,伊麗莎白·溫路立即將家中的九位非洲黑人奴隸釋放,使之成為自由人。
1837年至1844年之間,美國經濟大蕭條,伊麗莎白·溫路利用她父親遺留下來的$10,000.00元,把家中九位非洲黑人奴隸的親屬買回來,然後全部釋放,使他們全都成為自由人。
在這九位被無條件釋放的非洲黑奴中,有一位其貌不揚但天資聰明的女孩叫瑪麗·伊麗莎白·鮑澤(Mary Elizabeth Bowser),她的特長是聽覺敏銳,過目不忘。她被伊麗莎白·溫路吸收為情報員後,改名為〝艾倫·邦德(Ellen Bond)〞,艾倫·邦德的特征是〝笨頭笨腦〞但〝工作認真〞和〝沉默寡言〞,這正符合了狂妄傲慢白人選擇傭人的先決條件。
對傲慢自大的美國南方白人來說,因為黑人奴隸是不識字的文盲,更不懂什麽是政治和國家大事,因此一直到邦聯美國垮台了,還沒有人發現艾倫·邦德的間諜身份。
在伊麗莎白·溫路的巧妙安排下,艾倫·邦德開始為邦聯美國第一夫人瓦麗娜·戴維斯(Varina Davis)的外圍組織〝教堂坡大廈(Church Hill Mansion)〞裏工作,由於她的木納和認真工作,果然獲得了瓦麗娜·戴維斯的歡心,親自提拔她進入總統官邸工作,擔任清潔工人和飯桌服務員的職位,這兩個職位的性質,使華盛頓情報局對於邦聯美國總統傑斐遜·戴維斯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
〝教堂坡〞是弗吉尼亞州的民權聖地,當年美國獨立戰爭英雄帕特裏克·亨利就是在這裏發表流傳千古的〝不自由,勿寧死〞的講演地。
1865年4月,美國聯邦軍攻陷裏奇蒙,伊麗莎白·溫路是第一位把美國國旗插上城頭的人,波托馬克陸軍情報局長喬治·亨利·夏普(George Henry Sharpe,Army of the Potomac)曾推崇伊麗莎白·溫路為〝無可替代的護國女英雄〞。
這個虛名為伊麗莎白·溫路帶來了左鄰右居的敵意和歧視,認為她是〝美國南方的叛徒〞,美國政府拒絕了歸還她的檔案,更拒絕了對她的任何經濟補償,1900年9月25日她在裏蒙奇去世時,親友將之歸葬在紹溝坡墳場(Shockoe Hill Cemetery),樹一無名碑誌之。
第五個紀念景點是在傑克遜·沃德區的〝演藝場劇院(Hippodrome Theatre)〞。1808年,洲際奴隸販賣到美果的勾當已經被強行製止,但是在美國本土上的奴隸買賣卻方興未艾,由於曆史和地理的原因,弗吉尼亞州裏奇蒙成為美國本土上最大的奴隸貿易市場。
美國南方的農業和工廠,成為奴隸主們派遣奴隸前往勞動而坐收其成的剝削業務,而在裏奇蒙的鐵工廠和香煙工廠裏的工人,幾乎全是來自各地的非洲黑人奴隸。勞動之餘,群集在演藝場劇院裏享受一下難得的休閑,逐漸成為當地奴隸們的一種傳統。在美國內戰前,奴隸經濟是發展裏奇蒙的主要動力。
二十世紀二十和三十年代,是裏奇蒙演藝場劇院的黃金時代,也造就了許多黑人藝術家,其中被全認可與肯定的藝術家如比爾·魯賓遜(Bill Robinson)、杜克·埃林頓(Duke Ellington)、奈特·金恩·科爾(Nat King Col)、雷·查爾斯(Ray Charles)、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 和比爾·魯賓遜等。
尤其是比爾·魯賓遜,更是當年美國演藝界的超級巨星。當人們提起〝比爾·魯賓遜〞這個名字時,就會聯想到〝踢踏舞者(tap dancer)〞,他在1935年的電影〝小上校(The Little Colonel)〞中與美國白人童星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在樓梯上的那段踢踏舞表演,可謂經典之作,舞畢,兩人拉著手笑著跑到樓上的鏡頭,更使人覺得溫馨。
在那個種族歧視的年代,一個黑人拉著白人的手出現在銀幕上,在許多的美國南方佬來說,是一件難以被接受的事實。這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次的黑白兩族一起跳舞的鏡頭,深具時代意義。多年前我曾在電視裏看過這部黑白電影,至今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踢踏舞源自非洲,是非洲黑人祭神的舞蹈,在英國發揚光大,素有朱巴舞(Juba Dance)、英國蘭開夏木屐舞(English Lancashire Clog dancing)和愛爾蘭步舞(Irish step-dancing)的別稱,舞者穿上鑲有鐵片的鞋子,隨著音樂節奏敲打木地板,配以肢體語言,曾一度風靡世界。
比爾·魯賓遜在弗吉尼亞州裏奇蒙演藝場劇院的精彩踢踏舞表演,使他成為紅遍美國的超級巨星。他於1878年5月25日在弗吉尼亞州裏奇蒙出生,他有著一個不幸的童年,他的父親馬克斯韋爾·魯賓遜(Maxwell Robinson)是一位在鐵工廠工作的工人,他的母親瑪麗亞·魯賓遜(Maria Robinson)是合唱團成員,兩人在他7歲時相繼去世,他跟著老祖母長大。
由於家境困難,比爾·魯賓遜很早就離開學校,專職舞蹈謀生,12歲時就隨團巡回演出,並在電影裏當配角。25歲時成為全職的舞者,在美國各大都市的黑人俱樂部或舞台演出,備受歡迎,在50歲時,開始向美國主流社會進軍,得到肯定和支持。
從1929年的第一部電影〝哈羅,比爾(Hallo,Bill)〞到1943年最後的〝風暴天氣(Stormy Weather)〞,比爾.魯賓遜為觀眾留下了17部電影作品。一生曾經賺進超過兩百萬美元的比爾·魯賓遜,但在他1949年11月25日以71歲高齡因心髒病而謝世時,卻是一位身無分文的窮光蛋,使人唏噓。
比爾·魯賓遜是一位極具幽默感的人,有一次他坐在一家白人的餐廳裏吃飯,引起了鄰桌白人的不快,要求餐館老板把他〝請〞出去。比爾.魯賓遜聽完了餐館老板的〝要求〞後,微笑著問到:〝你可否借我十塊錢一用?〞然後自己從腰包裏也取出了6張十元麵額,摻雜在一起後,遞向那位想將他趕出去的餐館老板說:〝你挑一張有顏色的吧!〞該位被難倒的白人餐館老板若有所悟,從此不再向他提出因為膚色而離開的無理要求。
比爾·魯賓遜亦是一位具有愛心的人,有一次,他看見兩個小孩子在馬路的十字路口玩球,幾乎被橫衝而出的汽車撞上,於是他跑到市政廳,要求在該十字路口安裝交通燈,以策安全,但被以〝沒有經費〞為理由所拒絕,比爾·魯賓遜自己承擔了所有的安裝費用,終於把交通燈裝好。
1973年,弗吉尼亞州裏奇蒙政府為了紀念這位出色的藝人,就在那個十字路口上,建立了一座由著名藝術家傑克·威特(Jack Witt)設計的塑像,自此,這座微笑著在跳舞的塑像,不但成為裏奇蒙的十大紀念景點之一,還為每天在他腳下來回的駕駛人,帶來了溫馨和歡樂。
2009年11月3日,〝弗吉尼亞州曆史資源局(Virginia Department of Historic Resources)〞通過了$12,000,000.00的預算,把演藝場劇院重新改裝,成為裏奇蒙的十大紀念景點之一。
第六個紀念景點是在傑克遜·沃德區的〝黑人曆史博物館與文化中心(Black History Museum and Culture Center)〞。這座紀念景點於1981年開始設計和施工,曆經十年,於1991年開始向公眾開放。
黑人曆史博物館與文化中心收藏著弗吉尼亞州曆史上有貢獻的非洲裔美國人包括影像、口頭和文字資料,與弗吉尼亞州在各個時期黑人們真實生活的記錄。
第七和第八個紀念景點是〝錫安山浸禮會第六教堂(The Sixth Mount Zion Baptist Church)〞。這間擁有145年曆史的基督教教堂興建於1867年,由著名的奴隸牧師約翰·加斯珀(John Jasper)所促成。
在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約翰·加斯珀無疑是一位既傳奇又出眾的人物,美國近代曆史學家尊崇他為哲學家、布道家、演講家和神學家。他於1812年7月4日在弗吉尼亞州弗盧萬納縣(Fluvanna County,Virginia)出生,他的雙親是非洲黑人奴隸,因此在他一出生時,就像原罪一樣成為一名奴隸,在家中的24位同胞中,他排行老幺。
1839年7月4日,是正在裏奇蒙香煙工廠裏工作的約翰·加斯珀的25歲生日,他突然覺悟得道,決定要成為一位基督徒,開始自我學習讀書和寫字,閱讀《聖經》是他的每天例行功課。在十九世紀的弗吉尼亞州,教育奴隸識字是一種犯罪行為。經過了10年的自修,約翰·加斯珀已經具備了可以閱讀普通刊物和《聖經》的能力。
十九世紀的弗吉尼亞州法律是不允許黑人尤其是黑人奴隸從事傳教工作的,但是並沒有法律規定黑人或黑人奴隸不可以為黑人或黑人奴隸的葬禮上祈福和禱告,這為約翰·加斯珀提供了一個布道的空間。
1849年,約翰·加斯珀受洗為基督徒後,立即開始了他在黑人或黑人奴隸的葬禮上的布道,樸素的外表,幽默的言談,加上充滿了鄉土和慈愛的語音,使他開始大名遠播,被邀請到黑人教堂講道的函件,不絕於途。
在89歲的生命裏,約翰·加斯珀頭50年的身份是奴隸,15年的講道經曆使他成為裏奇蒙黑人的精神導師,在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宣布解放黑人奴隸時,他已經是一位白發蒼蒼的50歲老人了。他以一個黑人奴隸而成為名噪一時的基督教牧師,也吸引了大量裏奇蒙白人的好奇、景仰與肯定。
約翰·加斯珀的熱情和坦率使裏奇蒙的信徒以幾何式的發展,幾乎每一個星期天,都可以看見他在詹姆斯河(James River)替信徒受洗的活動,而且越來越多,他曾有在4個小時之內受洗300 人的紀錄,可謂驚人也。
在美國南北戰爭之前,弗吉尼亞州的法律是不承認黑人奴隸的結婚權利的,但是由於約翰·加斯珀的名氣太大,〝美國費德曼服務局〞居然法外開恩,特準他和數名黑人奴隸可以合法結婚。
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約翰·加斯珀成為全職牧師,忠實的信徒,好奇的記者,把他在任何一間布道的教堂擠得水泄不通,1867年,他在裏奇蒙建成了〝錫安山浸禮會第六教堂〞,他的名氣,使裏奇蒙的白人法官、議員和名流,爭相前去聽他布道。
1878年,約翰·加斯珀布道了《太陽是移動的》演講,他從聖經上的經文中,證實了太陽環繞地球旋轉的理論,震驚全國,這段布道經文,成為約翰·加斯珀的招牌,數年間,他被邀請到包括弗吉尼亞州議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在內的地方講演這段《太陽是移動的》布道,達250次之多。這一年,他的信徒已經多達2,500人次,其中包括了許多的州長、法官、議員和記者。
1909年,美國白人牧師威廉·哈徹(William Hatcher)出版了約翰·加斯珀的傳記《無與倫比的黑人哲學家和布道家(The Unmatched Negro Philosopher and Preacher)》,這本一版再版的暢銷書,使約翰·加斯珀的傳奇走出了裏奇蒙,走出了弗吉尼亞州,走出了全國,更走出了全世界。
六十年布道的資曆,使約翰·加斯珀成為美國黑人宗教史上最有權威的布道家。1901年3月30日早上10:30分,89歲的約翰·加斯珀輕聲告訴圍繞著他的親友們說:〝我已經在這裏完成了任務,現在我要到河的那邊等待主的新任務!〞言罷,含笑閉目而逝。
第九個紀念景點是〝亞瑟·艾舍塑像(Arthur Ashe Statue)〞。亞瑟·艾舍是一位網球運動英雄,他是網球運動史上第一位取得〝溫布爾登網球大賽(Wimbledon tennis championship)〞冠軍的非洲裔美國人。
在網球運動大賽史上,最使世人熟悉的比賽有四個:溫布爾登網球大賽、澳大利亞公開賽(Australian Open)、法國公開賽(French Open)與美國公開賽(US Open),在四個國際性的網球大賽中,溫布爾登網球大賽最具有曆史性、權威性與威望性。
〝溫布爾登〞是英國一個地名,因為在那裏舉行全英國的網球運動公開賽而得名。在四大網球大賽中,至今依然是唯一采取在草地上比賽的傳統,因而亦有〝草皮網球大賽(lawn tennis)〞的別稱。溫布爾登網球大賽自1877年以來,曆經135年,〝溫布爾登網球大賽冠軍〞的函頭,已經成為全球網球運動員心中至高無上、登峰造極的桂冕。
亞瑟·艾舍的全名是〝亞瑟·羅伯特·小艾舍(Arthur Robert Ashe,Jr.)〞,他於1943年7月10日在弗吉尼亞州裏奇蒙出生,年幼喪母,與父親和兄弟相依為命長大。在裏奇蒙麥吉·沃克中學讀書時,即顯示出他在網球運動上的潛力,當時的裏奇蒙是一個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極度嚴重的地方,雖然亞瑟·艾舍具有實力,但是由於他是黑人的原因,被拒絕參與任何與白人比賽的活動。
1962年,亞瑟·艾舍被聖路易斯網球運動辦公室(St.Louis tennis office)邀請為夏令營學生,開始受到美國主流網球運動界的留意。1963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頒予他全額獎學金。同一年,被〝美國網球運動協會(United States Tennis Association)〞選入〝美國戴維斯杯網球隊(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 Davis Cup Team)〞後,由於這是破天荒的第一位黑人進入這個組織,因而他的名字開始出現在各大媒體的新聞上。
〝美國戴維斯杯網球隊〞成立於1900年,是由哈佛大學網球隊為了挑戰英國國家網球隊而建立的,至2007年為止,已經有137個國家成為〝戴維斯杯〞的會員,112年以來,美國戴維斯杯網球隊不負眾望,前後奪取國際戴維斯杯32次,比〝網球王國澳大利亞〞的28次封王,還多出了4個冠軍。
1965年,亞瑟·艾舍在〝全國大學生體育協會(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舉辦的網球大賽中封王,自此無人不知其名。亞瑟·艾舍在他的職業網球賽中,創下了無與倫比的輝煌紀錄:
1966年在澳大利亞公開賽中取得了亞軍;1968年在美國業餘網球公開賽中封王;同年又在美國公開賽中封王,成為美國網球史上在一年之內兩次冠軍的天之驕子;1969年在澳大利亞公開賽中再次取得了亞軍;1970年在澳大利亞公開賽中,終於得償所願地封王,得了冠軍;1971年在澳大利亞公開賽中,衛冕失敗,得了亞軍;1972年在美國公開賽中,得了亞軍;1975年在溫布爾登網球大賽中封王,成了該大賽有史以來的第一位黑人球王。
亞瑟·艾舍在雙打方麵亦有驕人的輝煌紀錄:1968年與安德烈斯·吉梅諾(Andres Gimeno)合作,在美國公開賽中得了亞軍;1970年與查爾斯·帕薩雷利(Charles Pasarell)合作,在法國公開賽中得了亞軍;1971年與馬蒂·裏森(Marty Riessen)合作,得了冠軍;1971年與丹尼斯·羅爾斯頓(Dennis Ralston)合作,在溫布爾登網球大賽中得了亞軍;1977年與湯尼·羅凱(Tony Roche)合作,在澳大利亞公開賽中再次封王,得了冠軍。
如果隻看這些運動場上的輝煌紀錄,不足彰顯亞瑟·艾舍高貴的人品----他是一位熱心的社會工作者,更是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的大將;他關懷艾滋病患者,支持婦女權利,鼓吹種族平等,反對種族歧視。
由於亞瑟·艾舍的倡導種族平等,不但惹怒了美國南方的種族主義分子,也激怒了正在熱衷於推動種族隔離國策的南非共和國,悍然下令拒絕給他入境簽證,導致他無法參加南非公開賽(South African Open),亞瑟·艾舍並沒有妥協,他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的媒體麵前,毫不客氣地抨擊南非的種族隔離國策,並呼籲全球抵製南非,更公開要求國際網球協會驅逐南非出會員,作為懲罰。
在推動美國近代民權運動時,亞瑟·艾舍曾有兩度被拘捕的記錄,一次是在南非共和國駐華盛頓的大使館外麵,一次是在白宮外麵,為了海地的難民問題而示威。
1979年,亞瑟·艾舍動了心髒手術,被逼於1980年提前退休。退休後的亞瑟·艾舍並沒有閑下來,他繼續為報紙和雜誌撰寫網球運動的評論,組織了〝全國青年網球聯盟(National Junior Tennis League)〞,成立了〝亞瑟·艾舍消滅艾滋病基金會(Arthur Ashe Foundation for the Defeat of AIDS)〞,1985年,他被選入〝國際網球名人堂(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亞瑟·艾舍在1983年進行第二次心髒手術時,感染了艾滋病,導致了他在1993年2月6日的死亡。他的一生,充滿了激情和榮譽,在他死後,弗吉尼亞州州議會參眾兩院為了表揚他對美國近代民權運動和對弗吉尼亞州的貢獻,特別通過一條動議,允許他的遺體,陳列在議會大堂,供公眾瞻仰。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在他之前獲得這種待遇的人,是美國南北戰爭時的名將〝石牆將軍〞托馬斯·喬納森·傑克遜。
1993年,在亞瑟·艾舍謝世後,威廉·克林頓總統在白宮追封他一枚〝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表彰他對美國種族平等民權運動的努力和功勳。2002年,喬治亞州的莫萊菲·凱泰·阿桑特博士(Molefi Kete Asante,PhD.)在書裏肯定亞瑟·艾舍是〝美國曆史上一百位偉大的非洲裔美國人之一〞。
莫萊菲·阿桑特博士是研究非洲裔美國人的權威,他的博士論文就是研究非洲裔美國人的經典。1997年,亞瑟·艾舍的母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中心,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就是現在的〝亞瑟·艾舍學生健康與康複中心(The Arthur Ashe Student Health and Wellness Center)〞。
1979年,亞瑟·艾舍被選進了〝弗吉尼亞州運動員名人堂(Virginia Sports Hall of Fame)〞,在他的相片底下,有這麽一段對亞瑟·艾舍極度推崇的精彩描寫:
〝對所有的年齡和所有的種族來說,亞瑟·艾舍都是無可爭論的英雄,直到今天,他的傳奇依然感動著我們。在亞瑟·艾舍來說,網球場上的運動已經結束了,雖然是實至名歸,但是他為我們帶來的是遠遠超出了一己的榮譽和個人的勝利。他以一位網球運動精英分子的身份在網球場內外抵抗所有道德上的不公平,為的就是要誠心誠意地改變這個世界;為此目標,他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
弗吉尼亞州政府在首都裏奇蒙為亞瑟·艾舍在原先為南北戰爭邦盟美國〝英雄〞保留的地點樹一銅像,就是肯定他在弗吉尼亞州曆年來民權運動中的貢獻,所選的地點,就足以說明了弗吉尼亞州的態度了----裏奇蒙是美國南北戰爭時南方11個叛亂州邦盟美國的首都。(待續)
2012年3月15日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