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獨裁暴政 內訌垮台

(2011-09-07 09:21:22) 下一個
夏威夷群島王國王朝風雲(15)



   在戴維
.卡拉庫雅皇帝的朝代,另一位來自意大利的紅頂商人切爾索.凱撒.莫雷(Celso Caesar Moreno),亦不讓克勞.斯普雷克爾獨專其美。手段高明的切爾索.莫雷,比之克勞.斯普雷克爾,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切爾索.莫雷是來自意大利的一個退伍軍人,他是意大利裔美國公民,在意大利出生,畢業於意大利熱那亞市(Genoa,Italy)的軍事學院,曾經參加過意大利王國的〝克裏米亞戰爭(Crimean War)〞。

   發生在1853年十月至1856年二月的克裏米亞戰役,是歐洲近代史上最為重要的一場戰役,由意大利王國聯合了英國、法國、奧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和薩丁尼亞王國(Kingdom of Sardinia),共同對抗俄羅斯帝國(Russia Empire),為時兩年半,跨越克裏米亞半島、土耳其、波羅的海、懷特海(White Sea)以及太平洋。

   有三件事使克裏米亞戰役更為後人所樂道。第一件是人類首次利用鐵路作為運輸工具,電報作為聯係手段,開創了現代化戰爭的序曲;第二件是人類首次用照像機記錄下戰爭全貌,為曆史展開全新的一頁;第三件是英國女性弗洛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的偉大人格與魅力,置個人生死於度外,舍命搶救受傷的士兵,為全世界各國的白衣護士,留下了使人肅起敬的榜樣。

   克裏米亞戰爭結束後,世人一提到〝白衣天使〞〝掌燈女人(Lady with lamp)〞,無不指的就是洛倫斯.南丁格爾。

   切爾索.莫雷退伍後,到意大利熱那亞大學取得土木工程係學位,由於為人卑鄙無恥,到處被排擠,生路全無,隻得到美國謀生。在美國加州,他認識了隨著戴維.卡拉庫雅皇帝訪問美國的夏威夷超級富豪兼首相沃爾瑟.吉普森,人臭味相投,一見如故,尤其是切爾索.莫雷沃爾瑟.吉普森那太平洋帝國構想的吹捧,使受用不已,以知己視之,以同誌待之。

   切爾索.莫雷於1879年11月來到夏威夷王國。為了能在夏威夷王國落根,在沃爾瑟.吉普森的推薦下,他於1880年8月14日宣誓歸化為夏威夷王國公民。他的歸化資料,可在《夏威夷王國歸化檔案(Hawaiian Kingdom Registry of Naturalized Subjects)》裏找到。   

   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在美國出差推銷《美夏雙邊貿易條約》時認識了切爾索.莫雷。他一開始就對戴維.卡拉庫雅皇帝提及有關夏威夷王國應該是未來太平洋帝國主宰的說法,與沃爾瑟.吉普森的理論如出一轍,使腦袋灌了水的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對他刮目相看。  

   在夏威夷群島,憑著能說會道,能哄會騙,三混兩混,居然在夏威夷王國裏攪出一番光景,一些名堂。腦袋瓜極其靈光的切爾索.莫雷,在夏威夷王國混了一段日子後,發現在這個可愛的太平洋群島上,到處都是發財致富的機會。  

   其中更有四條特殊的致富財路:第一條是開辟由檀香山至中國的遠洋客貨蒸汽輪船航線;第二條是可以替夏威夷王國政府向英國財團貸款一千萬美元;第三條是在民間自由販賣進口的酒精產品;第四條是隻發給當地中國人合法販賣鴉片的營業執照。   

   切爾索.莫雷總結在夏威夷王國各種的主客觀條件,他很清楚地理解到在這四件事中,隻要任何一件成了,就會大發橫財。切爾索.莫雷用金錢買通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也買通戴維.卡拉庫雅皇帝的首相沃爾瑟.吉普森,決定要不惜一切,也要成此大功。 

   這是有關國家命運的大事,消息爆光後,導致全國一片嘩然!一時間民情洶湧,反對之聲,處處可聞。戴維.卡拉庫雅皇帝的財路出現障礙,而這個障礙,就是來自人多嘴雜的國會,和因為沒有在這件事情上撈到油水而不肯合作的各路山頭政客們。

   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一來是為了自己的金錢利益,二來是要想顯示夏威夷王朝皇帝的威權,三來是要殺殺反對黨的威風和氣焰,他運用《夏威夷王國憲法》賦予皇帝的行政特權,於1880年8月14日,宣布解散夏威夷王國內閣政府。  

   數小時後,戴維.卡拉庫雅皇帝迫不及待的任命與自己同流合汙的切爾索.莫雷為新的夏威夷王國首相兼外交部長,立即開始組閣和執行他的〝太平洋帝國〞大計。但是戴維.卡拉庫雅皇帝沒想到,這件胡作非為,立即在夏威夷王國上,引起了一場全國性的抗議大風暴!     

   跳梁政治小醜切爾索.莫雷,原以為這次一定是成功了,但萬萬沒想到,民意不可欺,民心更不可汙也!各國駐檀香山外交使節紛紛發表聲明,不歡迎切爾索.莫雷出任夏威夷王國首相兼外交部長,這更如火山澆油,抗議大風暴越發不可收拾。     

   切爾索.莫雷沒有想到,這次民間反彈力量,竟然如此之大,大到連戴維.卡拉庫雅皇帝都要退避三舍,不敢出麵幹涉。他死命的頂住全國各地的抗議浪潮,希望能用時間來麻木夏威夷群島人民的憤怒。

   切爾索.莫雷苦撐待變,熬到了第五天,形勢不但沒有冷卻,反而愈來愈激烈。勇敢的夏威夷王國人民,堅定地要他下台,還堅定地要將他法辦!他變成了一隻令人討厭的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個個叫罵,連他的後台老板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在審時度勢後,都要與他保持疏遠,避不見麵,惟恐惹禍上身。   

   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並沒有將切爾索.莫雷拋棄,腦袋已經灌水的戴維.卡拉庫雅皇帝還是相信他是個好人,是個患難之交。即使切爾索.莫雷垮台了,在他落荒逃命之際,還對他抱有幻想,將一個長遠的奪權大計托付於他,意圖期之它年,能借助他的力量,東山再起。      

   戴維.卡拉庫雅皇帝隻是一時間鬼迷心竅,糊裏糊塗而已。美國的前賢說得好,你隻能騙人於一時,不能騙人於永久。後來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到意大利做旅行訪問時,在一個偶然機會裏,才看清切爾索.莫雷的廬山真麵目,真正的醜陋嘴臉,是個招搖撞騙和無恥之尤的騙子。

   自那以後,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將他一腳踢開,拒絕與之往來,可是為時已晚,所有的傷害都已經無法補救地發生,戴維.卡拉庫雅皇帝悔之晚矣。  

   在全國各地一片臭罵喊打聲中,切爾索.莫雷實在是沒法再賴下去,他在夏威夷王國首相府前後不到二十四個小時,就隻好宣布辭職。他那張夏威夷王國首相兼外交部長的交椅,連屁股都未坐熱就完蛋大吉了。  

   切爾索.莫雷下台後,由於知道自己的民憤太深,不敢逗留在夏威夷王國,隻好偷偷摸摸地乘著夜色摸上郵船,灰灰溜溜的回了意大利。切爾索.莫雷並不是幹幹淨淨就離開了事。他臨走時受到戴維.卡拉庫雅皇帝的委托,順便帶了三個夏威夷王國年輕人到意大利,由夏威夷王國政府財政部支付所有開銷,接受意大利式軍事訓練,以備後用。

   這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尤其是戴維.卡拉庫雅皇帝,是一個虎頭蛇尾,膽小如鼠,既無遠見,又沒策略的人。更要命的是,此人雖是一國之尊,但從來都是說話不算數,毫無信用可言,誰相信他,誰就會倒黴。

   切爾索.莫雷返回意大利後,並不安份守紀。他在意大利根本玩不轉,於是又回到美國華盛頓找機會。他在華盛頓依然到處招搖撞騙,到處弄虛作假,希望能夠借機東山再起,恢複他的發財美夢。為了彰顯自己的仁義道德,他到處製造謠言,攻擊意大利王國。1886年2月27日的《紐約時報》有這麽一篇新聞報道:

   〝這個城市的切爾索.莫雷先生,昨天出席美國聯邦眾議院今日勞工委員會(U.S.House Committee on Labor To-Day)時,催促美國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停止意大利王國政府在美國的「出賣意大利人肉(sale of Italian human flesh)」的野蠻行為。〞

   切爾索.莫雷又在美國國會指控說,意大利王國政府與及其駐美使館,意大利王國派駐美國華盛頓全權大使薩維裏奧.發瓦男爵(Baron Saverio Fava),和其他城市的領事在內,都是這件陰謀的頭子和幫凶,現時共有八萬意大利奴隸在他們嚴格控製之下。

   薩維裏奧.發瓦男爵是意大利王國派駐美國華盛頓首任全權大使剛於1893610日到任由於這是美國與意大利的首次建立外交關係雙方都格外的重視之美國斯蒂芬.寇弗爾.克利夫蘭總統(President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曾給予盛大的歡迎。

   斯蒂芬.克利夫蘭是美國曆史上唯一被政敵趕下台,四年後又卷土重來,以清廉、誠實和反對帝國主義為號召而再度當選的美國總統。   

   薩維裏奧.發瓦大使剛將位於華盛頓北區十六街與福勒街(Fuller Street)的大使館建好,就受到了切爾索.莫雷的謠言攻擊。這個謠言激怒了意大利王國政府,對之深惡痛絕,將他列為意大利王國政府的敵人,也引起了美國政府的留意。切爾索.莫雷對這種待遇很不滿意,決定報複。

   切爾索.莫雷變本加厲越發瘋狂他於1895317在一份叫做《有色人種美國人(The Colored American)》的雙周刊上發表文章繼續攻擊意大利王國與其駐美外交人員。

   這篇謠言實在太過分了,美國政府不得不出麵處理之。1895年7月12日的《紐約時報》第五版有一則新聞,其大字標題如下:

            〝誹謗中傷發瓦男爵  華盛頓大培審團起訴切爾索.莫雷

內容報道說,美國聯邦大陪審團決定以刑事毀謗重罪起訴切爾索.莫雷,因為他製造謠言,誣控意大利王國派駐美國華盛頓全權大使德發瓦男爵是藐視美國警察、誤導美國移民政策、走私黑奴、敲詐意大利新移民和收取保護費等的流氓。

   美國聯邦法官即席下令將切爾索.莫雷收押,交與美國聯邦警長監管。審判時,美國聯邦陪審團一致裁定切爾索.莫雷罪名全部成立,美國聯邦法官將他宣判入獄。 

   惡名昭彰的切爾索.莫雷終於身敗名裂,以鋃鐺入獄的結果,來結束他的騙子生涯。這是美國建國以來,第一宗因為外國駐美使節名譽問題而起訴本國公民的刑事案件,影響至巨。

   如果我們觀察一下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在位期間的醜聞,幾乎每次都與貪汙有關,都與切爾索.莫雷克勞.斯普雷克爾沃爾瑟.吉普森有關。 

   這三個奸臣損友,都幾乎使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丟掉皇冠,毀掉江山,可是他就是沒有從中吸取教訓,改過自新,浪費了曆史賦予他的一次又一次機會。如果這種連根都已經爛掉的政權還不覆亡的話,還有天理嗎?

   切爾索.莫雷帶回意大利的那三位夏威夷群島青年都在意大利軍事學院進修。在這三位年輕人中,有一位叫作羅拔特.威廉.卡蘭尼西亞蒲.威爾科克斯(Robert William Kalanihiapo Wilcox)的,就在日後利用他在意大利學到那點兒半吊子軍事訓練,在夏威夷群島王國內耀武揚威,發動數次政變,和一場軍事流血的所謂革命。

   研究夏威夷王國曆史,不可能不知道羅拔特.威爾科克斯這個人。他是個反複無常的小人,不守信用的三流政客,見利忘義有奶便是娘的叛徒,但他同時也是夏威夷群島土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於1855年2月15日在夏威夷群島馬尾島出生,他的父親是來自美國羅得島州紐珀特市(Newport,Rhode Island)的水手,母親是出身馬尾島的女酋長,外祖父曾經在1700年時,掌控馬尾島長達數十年。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父親是美國人,母親卻是夏威夷群島土人,而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從來都是以夏威夷群島土人自居,所以隻能算得上是半個美國人。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少年時,被父母送到位於馬克瓦皇家學院(Makawao)的哈勒卡拉寄宿學校(Haleakala Boarding School)讀書。畢業後,他返回馬尾島,在學校裏教書為生。

   1880年,羅拔特.威爾科克斯代表瓦胡島競選國會議員,並且順利當選。1881年,他被夏威夷王國政府選拔為公費留學生,到意大利圖靈皇家軍事學院(Turin Royal Military Academy)學習軍事,專攻重炮係。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在圖靈皇家軍事學院以優良生的資格畢業,官拜意大利皇家陸軍少尉。意大利政府對之異常器重,將他轉至〝意大利皇家火炮軍官應用工程學校(Italian Royal Application School for Engineer and Artillery Officers)〞進修。

   一朝天子一朝臣,《刺刀憲法》不流血革命後,由夏威夷人民聯盟為主的新夏威夷王國新政府執政,他們深知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等三人的政治背景,所以一上台後就斷然采取行動,停止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等人在意大利的生活費與學費,並命令他們立即回國。  

 由於夏威夷王國國內不流血政變成功,新當權派拒絕繼續再付他的學費,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在1887年8月29日,接到夏威夷王國政府的立即回國命令,他隻得帶著新婚妻子回國。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新婚妻子吉娜.索布雷女男爵(Baroness Gina Sobrero)來頭非同小可她的父親是洛倫佐.索布雷男爵(Baron Lorenzo Sobrero)母親來頭更大是意大利皇族的維多利亞.科洛.斯蒂利亞公主(Princess Victoria Colona Stigliano)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在夏威夷群島前後發動過三次武裝暴亂。第一次是在從意大利回國後,由於怨恨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不再繼續供及他在意大利進修的經費,決定要給他點厲害看看。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聯係了一個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有個人密切關係的查爾斯.伯內特.威爾遜(Charles Burnett Wilson)、一個負責任保衛皇宮的山姆.(Sam Nowlein),準備用武力驅逐戴維.卡拉庫雅皇帝,由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取而代之。但是由於經費不足、人馬欠缺和沒有武器,政變計劃流產。

   返回夏威夷王國後,羅拔特.威爾科克斯既無錢財,又缺謀生之道,他在夏威夷王國根本找不到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費,立即成了首要問題。這時,身為夏威夷王國王朝皇位繼承人的末代女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表現出她卑鄙下流的投機心態,扮演了一個不光彩而另有企圖的角色。他設想有朝一日,可以借助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在意大利學到的軍事常識,來滿足自己在夏威夷王國的個人政治目的。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利用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暫時困難,大燒冷灶,借機收買人心。她對羅拔特.威爾科克斯施以小恩小惠,不但提供他全家生活費,還借出自己在帕拉瑪(Palama)的私人住宅,供窮途潦倒的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全家落腳。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那一向嬌生慣養的意大利妻子吉娜.索布雷,完全無法適應夏威夷王國的簡陋生活,加之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古怪脾氣,使這段本來就有問題的異國婚姻,很快亮起了紅燈。 

   為了挽回即將破裂的婚姻,為了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在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的經濟幫助下,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全家在1888年2月11日搬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希望能在那個新環境裏找到份好工作,改善這種看起來永遠沒有希望和前途的生活。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事情並不循著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意願發展。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市場價格調查員的工作,妻子吉娜.索布雷則到學校去當法語和意大利語老師,幫補家用。羅拔特.威爾科克斯是一個不安本分的人,不但好高騖遠,而且狼子野心。

   1889年春天,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實在無法忍受加州的平淡無味生活,決定要重返夏威夷王國老家發展,但是他的妻子早就受夠那種夏威夷式的乏味生活,說什麽都不同意回去。結果還是以離婚收場。吉娜.索布雷帶著新生女兒,向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借些路費,返回意大利娘家。當她抵達意大利後,小女兒忽然因病去世,她傷心之餘,終其餘生,再也沒有回到夏威夷群島王國。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唯一的本領,就是在意大利學到的那一點點半桶水的軍事知識。他決定要運用自己本身這點專長,來開創一番所謂的事業。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第二次武裝暴亂是在1889年7月30日。他神通廣大,弄到一筆來路不明的經費,暗中購買些軍火,埋藏在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家後花園樹底下,招募了八十個地痞流氓,稍加訓練,就要舉事。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組織了一個所謂的革命軍陣容:一個叫何方(Ho Fun)的中文報社經理中國人,一個叫做艾伯.洛曼(Albert Loomens)的比利時(Belgian)白人,一個自己在意大利一起留學的同學羅拔特.博伊德(Robert Boyd)加上上次的同黨查爾斯.威爾遜和山姆.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將這批烏合之眾,組成所謂的夏威夷群島人民革命軍,還正經八百地起了個叫做〝卡梅赫美亞步槍會(The Kamehameha Rifles)〞的富麗堂皇的名字,憑著這點資本,就要準備強行所謂的革命起義。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打著什麽旗號來鬧革命的問題,這在夏威夷王國的曆史上,是一件尚沒定論的疑案,各有各的說法。比如說在事前就已經得到情報的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就有著模棱兩可的態度,他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對,完全擺出一副見機行事的態度。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如果成功,那他則會順水推舟借力打力,宣布廢除掉那部使他吃不好睡不寧的《刺刀憲法》。如果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失敗,他也可以推得幹幹淨淨,自己什麽都不知道,一切都與自己無關。 

   而對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來說,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羅拔特.威爾科克斯通過查爾斯.威爾遜轉達了一個明確的消息給她,他將會在革命成功後乘機逼宮,要戴維.卡拉庫雅皇帝走路,使儲君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來繼位。

   所以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也在假裝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沒看到,管它什麽兄妹情不情,管它什麽恩典不恩典,萬事皆下品,唯有皇位高。她靜觀其變,也樂觀其成,裝聾作啞,靜待著皇袍加身的佳音。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的忘恩負義陰險卑鄙個性,在此暴露無遺。

   至於羅拔特.威爾科克斯自己腦袋瓜裏真正的想法可能也隻有他自己才知道,他既沒有明確的革命主張,也沒有正義的大旗,甚至於連個合情合理的說法都沒有。我想羅拔特.威爾科克斯是在玩兩麵三刀的把戲,是在摸著石子過河,一邊走一邊看。

   反正事情無論是朝著哪方麵發展,他都會隻贏不輸,都會對他有利,因為他本來就是一無所有,我是流氓我怕誰?當一個人是一無所有時,他還有什麽東西可以輸掉的呢?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自己在家中,用了兩三天時間,靠著自己對《夏威夷王國憲法》那點一知半解的常識,胡亂炮製出一部所謂全新版本的《夏威夷王國憲法》作為他武裝革命的理論依據。羅拔特.威爾科克斯要革命的對象是誰?也許是戴維.卡拉庫雅皇帝,或許就是夏威夷人民聯盟為主的夏威夷王國政府,或許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誰倒黴就是誰了。 

   1889年7月30日淩晨三點,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在家中,穿起他從意大利軍事學院帶回來的全新軍裝,帶著八十個烏合之眾,以穿紅背心為記號,草草地開始所謂的革命行動。

   在這批烏合之眾中,其中隻有六十人有長槍,其餘的人,有的拿著手槍,有的拿著鳥槍,有的拿著鋤頭,有人拿著棍子,甚至於有人空著雙手。這幫烏合之眾緊跟著羅拔特.威爾科克斯搖旗呐喊,蜂擁而出,招搖過市,包圍和突擊夏威夷王國皇帝的艾歐藍尼皇宮。

   根據羅拔特.威爾科克斯自己的〝革命〞估計,隻要他登高一呼,全夏威夷王國軍民,都會一呼百應地風從,而第一批倒戈擁護他的,應該是艾歐藍尼皇宮的警衛員們。

   可是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對自己的〝革命〞估計又錯了,艾歐藍尼皇宮的警衛員們的響應,不是跟著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去胡作非為,而是用不帶眼睛的子彈來響應他,來招待他。一場火拚下來,艾歐藍尼皇宮的警衛員們毫不留情地格殺了他手下七名暴徒,打傷十二人。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手下的暴徒們,依然把艾歐藍尼皇宮四麵圍住,不允許任何人進出。他要求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出麵談判,可是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在最後的時間,得知了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之間的陰謀詭計,因此臨時決定離開艾歐藍尼皇宮,以防萬一。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打聽到戴維.卡拉庫雅皇帝正在河邊釣魚,於是他急不可耐地派人去請他回宮,好簽署他已準備好的新《夏威夷王國憲法》。但是膽小的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一見流血,就嚇得臉青唇白,混身抖動,他躲都來不及,哪裏還敢回來趟這潭子渾水?所以任憑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信差一趟又一趟的催促,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就是裝聾作啞,用盡各種理由,就是不肯回來。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正在不知如何是好之際,停泊在夏威夷王國外海的美國戰艦〝亞當斯號(USS Adams)〞上的海軍陸戰隊不請自來,以護僑為名,出兵登岸。美國海軍陸戰隊馬不停蹄,配合著夏威夷王國警力,毫不費力的就將羅拔特.威爾科克斯那批烏合之眾嚇跑了。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與暴徒們怎敢與訓練有素,船堅炮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正規軍交手?隻好放下武器,舉手投降。夏威夷王國警方,在現場拘捕了七十名暴徒,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所謂革命軍,是而全軍覆沒。

   第二天,夏威夷王國裏,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迅速地恢複正常,一場所謂武裝革命鬧劇,就如此這般的草草收場。

   即然是要革命,既然是要去革掉夏威夷人民聯盟為主的新夏威夷王國政府的命,那麽,為什麽不去攻打夏威夷王國政府的首相府?或其他的夏威夷人民聯盟官員的私人住家或辦公室?這與夏威夷王國皇帝的官邸艾歐藍尼皇宮又有什麽關係呢?這不是在表演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把戲嗎?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從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的住宅裏起兵,軍火又是埋在她的後花園裏,這能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和她哥哥戴維.卡拉庫雅皇帝脫得關係嗎?除了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兄妹外,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大筆革命經費,又從何而來呢?       

   以夏威夷人民聯盟為主的新夏威夷王國政府,以叛亂罪起訴羅拔特.威爾科克斯。但在法庭上,羅拔特.威爾科克斯一口咬定,這次〝起義〞行動是經過戴維.卡拉庫雅皇帝親自批準的。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兄妹兩人,當然是賴得幹幹淨淨,夏威夷人民聯盟頭子們無可奈何,在無憑無據之下,隻得不了了之。   

  夏威夷人民聯盟頭子們的失敗,並未因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的開脫而告終,在夏威夷王國軍事法庭上,他們受到了一次更具侮辱性的打擊。全由十二位夏威夷群島土人組成的軍事法庭陪審團,因對這幫以夏威夷人民聯盟為主的夏威夷王國軍事法庭毫無好感,在投票時,用九比三的票數宣布了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罪名不成立。

   夏威夷王國軍事法庭陪審團,全由夏威夷群島土人來充當陪審員。這倒不是夏威夷人民聯盟所願意或者是他們所安排的,而是《夏威夷王國憲法》規定必須要如此的做,是不得已而為之。無可奈何的夏威夷王國軍事法庭,隻得當庭釋放羅拔特.威爾科克斯。

   從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大搖大擺的從法庭裏走出去的姿態裏,從他在法庭外麵高舉雙手接受夏威夷群島土人對他歡呼的掌聲裏,夏威夷人民聯盟學到一個代價非凡的教訓:自此以後,他們再也不會也不敢用夏威夷群島土人來充任軍事法庭陪審團了。     

   這次深具侮辱性的法庭司法大敗,給夏威夷人民聯盟一個鐵血經驗和教訓:從此以後,寧可賣個人情,將反對夏威夷王國政府的叛亂被告放走,也不再給反對派另一次在法庭上羞辱自己的機會。從這件事上更可以看出,夏威夷群島土人是如何痛恨夏威夷人民聯盟了。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因禍得福,經此一戰,他變成夏威夷群島土人心中的民族英雄。在他們心中,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已經成了他們的新民族希望與精神領袖。自此以後,隻要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登記的民選公職,都可不必競選而能輕鬆地高票得之。

   在夏威夷王國曆史上,羅拔特.威爾科克斯是一顆奇葩,是一位異數,是夏威夷王國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亂世中膽色出眾的梟雄。

   跟著羅拔特.威爾科克斯鬧革命的那位中國人何方,連羅拔特.威爾科克斯都沒事了,他還會如何呢?他被夏威夷人民聯盟法庭以〝陰謀罪〞起訴,罰款兩百五十元了事。

   在整件事情中,艾伯.洛曼是最倒黴的一個人,他也是夏威夷王國曆史上,被夏威夷王國軍事法庭以〝叛國罪〞起訴的第一個外國人,結果罪名成立,判處吊刑死罪。

   夏威夷王國政府當然沒有把艾伯.洛曼吊死,在比利時政府的幫助下,他的罪名依然成立,但是刑期卻改為一年徒刑。刑滿後驅逐出境,永遠不得再進入夏威夷王國領土,算是撿回一條老命。

   而那些因跟著羅拔特.威爾科克斯鬧革命而被拘捕了的七十名烏合之眾則因為政治的原因,夏威夷人民聯盟不想和夏威夷群島土人結仇太深,所以連起訴書都沒寫,就全部將之警戒一番,放人了事。 

   好鬥成性的羅拔特.威爾科克斯一點都沒有改變。唯一改變的就是他的鬥爭策略,他還是馬不停蹄的鬥爭,他不但對抗夏威夷人民聯盟,對抗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對抗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公主,也對抗美國政府。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參加夏威夷王國國會議員競選,輕輕鬆鬆的就當選,他利用國會議院為戰場,繼續向著他心目中的敵人開炮。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第三次武裝暴亂,是在1895年1月6日、7日和9日。這次是在夏威夷王國覆亡後的第三年。他聯係了前夏威夷王國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廢皇的近身保鏢山姆.、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廢皇的政治顧問查爾斯.久力克(Charles Gulick),英國甘蔗農場主威廉.裏卡德(William Rickard)等人,意圖用武裝力量推翻夏威夷臨時政府,重新恢複夏威夷王國王朝。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還沒動手,事情就起了變化。1895年1月6日,夏威夷臨時政府根據可靠情報,將他在鑽石頭(Diamond Head)的據點搗破破,次日,又將他在摩裏裏(Moiliili)的第二據點搗破,所有的叛徒,全部一網成擒。

   出賣這次革命行動的人,就是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廢皇的多年老情人查爾斯.威爾遜!他在夏威夷王國覆亡後,意圖利用這次機會來向夏威夷臨時政府領功,因而在暴亂發動前夕,主動的告密求賞,導致整個計劃的徹底破產,這也是為什麽夏威夷臨時政府軍隊能夠準確無誤地將叛徒們及時活抓的原因。

   1895年1月6日,羅拔特.威爾科克斯在驚慌之餘,帶著殘兵敗將,狼狽逃命,在經過蒙奴亞(Monoa)時,碰到了夏威夷臨時政府的追兵,一場廝殺,使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部下潰不成軍。大將查爾斯.卡特(Charles Carter)麵部中槍,血肉模糊,當場死亡,嚇得叛徒們四處鼠遁,喊爹叫娘。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變成了光杆司令,單身逃到樹林裏藏起來,幾天下來,無水缺飯,餓得頭昏眼花,四肢無力,被活活堵住,被夏威夷臨時政府送上法庭,判處死刑。

   1895年1月16日,夏威夷臨時政府拘捕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廢皇,控以叛亂罪。夏威夷群島上最後一次的武裝暴亂,隨著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廢皇和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等人的入獄,就此草草謝幕。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第二任妻子特麗莎.奧瓦納.蔻赫勒蘭尼.拉紐伊公主(Princess Theresa Owana Kaohelelani Laanui)是夏威夷王朝的開國大帝卡梅赫美亞的直係後裔。 

   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第二次婚姻生有一男二女全被夏威夷王朝封為王子和公主。羅拔特. 威爾科克斯的兒子是羅拔特.卡蘭尼庫普蘭尼紐伊.威爾科克斯王子(Prince Robert Kalanikupualaninui Wilcox) 

   大女兒叫做弗吉尼亞.卡浩.卡胡曼努.凱赫卡普馬邯娜.威爾科克斯公主(Princess Virginia Kahoa Kaahumanu Kaihikapumahana Wilcox)小女兒叫做伊麗莎白.卡喀蘭尼扭伊.威爾科克斯公主(Princess Elizabeth Kaakaualaninui Wilcox) 

   有一句政治術語是〝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共同利益。〞,這句話在羅拔特.威爾科克斯身上,可以找到了一個實例。他在所謂第二次〝軍事革命〞失敗後,逼於無奈,隻得舉手投降。

 當時前來用手銬拘捕他的人,就是那位當年乘著在《刺刀憲法》動亂中,綁架沃爾瑟.吉普森首相和他女婿弗雷德.海瑟爾丹,並公開宣揚著要活活地吊死他們的檀香山步槍會總指揮官沃爾尼.亞舒富特。       

   當時的羅拔特
.威爾科克斯和沃爾尼.亞舒富特是死對頭可是事移情遷這對冤家居然不計前嫌結成政治盟友兼生死之交共同組織了一個叫做〝自由愛國協會(Liberal Patriotic Association)招兵買馬興風作浪發展理想。

 檀香山步槍會總指揮官沃爾尼.亞舒富特,由一開始的是夏威夷人民聯盟私家軍,到反過來徹底地對抗〝重建黨(Reform Party)〞集團,又是一個明顯不過的真實例子。這次重建黨的法庭大戰失敗,點燃了夏威夷群島土人的參政熱情,也同時掀開夏威夷人民聯盟為主的重建黨政府垮台序幕。

   夏威夷人民聯盟既掌控住夏威夷王國政府,又利用《刺刀憲法》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占盡了天時和地利,但並不表示其政權就可以避開垮台的敗局。這正應了另外一句政治老話,政權的瓦解不是來自外麵,而是來自內部。重建黨雖然占盡天時和地利,但缺少人和,所以隻能短暫地得寵,而無法長久地成器,觀之重建黨垮台的前因後果,並沒有跳出這個曆史發展規律。

   重建黨首先是因為理想和政見不同,政治利益分配不公而引起無法調和的內部矛盾與爭執,接著是因為個人利益而導致公開衝突,最後徹底地撕破臉,指名道姓互相叫罵攻擊,重建黨的內部分裂,引發整個夏威夷王國政府內閣的總垮台。

   自從夏威夷人民聯盟這幫家夥小人得誌,以不流血政變奪得夏威夷王國政權後,都覺得自己是功深勞大,不可一世,立即雞犬升天,個個意氣風發,人人飛揚跋扈。內閣首相、外交部長、內政部長與財政部長四位內閣大臣分成四派,各自招兵買馬建立山頭,彼此輕視,互不信任。 

   尤其是當上檀香山步槍會總指揮官的沃爾尼.亞舒富特更是得意忘形,仗著他哥哥卡倫斯.亞舒富特連哄帶騙地撈到夏威夷王國司法部長後,就燒包燒得忘了形,也忘了自己吃幾碗飯了。

   卡倫斯.亞舒富特浴猴而冠地走馬上任後,立刻安排了一次政治旅行,以衣錦還鄉的高姿態返回加拿大老家,打著夏威夷王國司法部長的招牌,接受加拿大政府的隆重招待,坐著豪華型火車到處吃喝玩樂,也到處招搖撞騙。

   卡倫斯.亞舒富特又頂著夏威夷王國司法部長的光環,風風光光地到美國各地轉了一大圈,所到之處,無不被視之為夏威夷王國當代領袖,又是記者招待會,又是接風送行,整日周旋於高官權貴之間,風頭之勁,無與倫比。

   樂極生悲的古訓,就像一加一等於二那樣準確地發生了。事情的演變,並非全在他自己頭上,主要的問題是出在他親弟弟沃爾尼.亞舒富特身上。在不流血革命之前,沃爾尼.亞舒富特就多次提出,要用暴力手段來解決掉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和夏威夷王朝。

   在不流血革命進行時,沃爾尼.亞舒富特在沒有得到組織任何授權情況下,私自帶著手下,用暴力手段綁架了夏威夷王國剛下台的前首相沃爾瑟.吉普森和他的女婿弗雷德.海瑟爾丹,並且像一位流氓一樣地公開咆吼著要動用私刑,吊死他們。       

   沃爾尼.亞舒富特平常就擺出一副人見人厭的流氓嘴臉,趾高氣揚地當上檀香山步槍會總指揮官後,更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勢,仗著他親哥哥是當今司法部長,於是乎就在檀香山更加瘋狂,更加貪汙腐化橫行霸道起來。 

   以夏威夷人民聯盟班底為主的重建黨,對於沃爾尼.亞舒富特的種種胡作非為,早就反感到了極點隻是礙於卡倫斯.亞舒富特的淫威,不好發作而已。正所謂道不同,不相與謀也,重建黨早就刻意地與沃爾尼.亞舒富特保持著距離。

   有時候曆史事件發展的巧合,是使人驚訝的。正當卡倫斯.亞舒富特得意忘形地在北美洲招搖撞騙時,從1888年八月開始任命的沃爾尼.亞舒富特的檀香山步槍會的總指揮官職務,剛好任滿到期,而夏威夷王國的另外三位內閣部長,由於對沃爾尼.亞舒富特已經完全的不信任,所以堅決不再給他新的任期。 

   他們趁著卡倫斯.亞舒富特不在島內的大好時機,另外任命了亨利.赫巴德少校(Major Henry Hebbard)來取沃爾尼.亞舒富特而代之。這樣一來,就可順水推舟的將沃爾尼.亞舒富特排除在夏威夷王國政治領導圈子之外。   

   卡倫斯.亞舒富特在1889年3月8日返回檀香山後,發現大局已變,當他得知他親弟弟沃爾尼.亞舒富特已經丟掉烏紗帽後,不由大怒,氣得全身發抖,在辦公室裏咬牙切齒,用拳頭敲打著桌子,發誓要報複。    

   當另外三位內閣部長,將亨利.赫巴德少校的檀香山步槍會指揮官職務提名書,送到戴維.卡拉庫雅皇帝辦公廳簽準時,卡倫斯.亞舒富特立即跑到戴維.卡拉庫雅皇帝那裏,說了一堆夏威夷人民聯盟的壞話,更放毒說這次提名是一次的陰謀,是一次更進一步奪權行動的前奏曲。 

   這對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來說,重建黨的叛徒,就等於是他的同誌。他一樂之下,不但理所當然的拒絕了亨利.赫巴德少尉的提名批準,還借機拉攏住卡倫斯.亞舒富特,進而達到分化離間,瓦解重建黨的初步目的。 

   世上沒有絕對之事,欲加其罪,何患無辭?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之拒絕簽批的理由,是以〝夏威夷王國內閣大臣們之間的意見不一致,使他無所適從。〞為理由,因而拒絕簽批。

   重建黨仗著掌控著夏威夷王國最高人民法院的便利,一狀就把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告進夏威夷王國最高人民法院,要求三位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出麵解析《夏威夷王國憲法》的定義。 

   作為重建黨的政治傳聲筒,任何人都可以猜出夏威夷王國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是什麽了:夏威夷王國內閣的決定,隻須具備多數讚成票就算成案,夏威夷王國皇帝必須尊重與執行之。

   戴維.卡拉庫雅皇帝雖然在法庭上輸了,但是在政治上卻贏了,他因與夏威夷王國司法部長卡倫斯.亞舒富特之聯手結盟,間接地促成重建黨的內部矛盾而導致最終的分裂。   

   在內閣工作會議上,卡倫斯.亞舒富特再度提名他弟弟沃爾尼.亞舒富特出任檀香山步槍會總指揮官一職,但是被以洛林.瑟斯頓為首的另外三位內閣,以三票比一票的結果聯手否決掉。

   個性倔強的卡倫斯.亞舒富特,又一次提名他親弟弟沃爾尼.亞舒富特出任檀香山步槍會總指揮官一職,同樣又一次的被以洛林.瑟斯頓為首的另外三位內閣聯手否決掉。      

   幾次較量下來,被氣瘋了的卡倫斯.亞舒富特,與以洛林.瑟斯頓為首的三位內閣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已經從暗中較量,變成在國會議壇上,互相吼叫辱罵,互相掀短,完全像罵街的潑婦。   

   惱羞成怒的卡倫斯.亞舒富特仗著當今皇帝撐腰,決定報複以洛林.瑟斯頓為首的三位內閣,要和他們對著幹到底。

   以洛林.瑟斯頓為主的三位夏威夷王國政府內閣費了老大的力氣,好不容易地與美國達成一項有關糖業的雙邊貿易協定;當這份可以挽救整個夏威夷王國經濟的雙邊貿易協定,送達戴維.卡拉庫雅皇帝辦公室簽批時,卡倫斯.亞舒富特又借機在戴維.卡拉庫雅皇帝麵前放毒,以種種歪理來說服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不要對這份救命條約簽批。     

   而不識大體的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也因個人恩怨和好壞,而以〝國際貿易不在《夏威夷王國憲法》範圍之內,沒有必須按照內閣的決定而簽批之根據。〞為理由拒絕簽批。卡倫斯.亞舒富特的氣是出了,但夏威夷王國的經濟也跟著完蛋了,小人誤國,莫此為甚。

   新上任的夏威夷王國警長約翰.索珀,仗著自己是夏威夷人民聯盟的中央委員,和洛林.瑟斯頓為首的三位內閣大臣是同夥,根本就沒把自己的頂頭上司,夏威夷王國司法部長卡倫斯.亞舒富特看在眼裏。約翰.索珀不但從不向卡倫斯.亞舒富特匯報工作,還故意越過他,直截的向以洛林.瑟斯頓為主的另外三位內閣大臣交待情況和匯報工作。    

   更令卡倫斯.亞舒富特忍無可忍的是,這位擺明是要和自己對著幹的手下約翰.索珀,居然在沒有得到自己的授權下,公開地調查起他親弟弟沃爾尼.亞舒富特,在1889年6月30日那場流血革命中的角色,和他當時與羅拔特.威爾科克斯的曖昧關係來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卡倫斯.亞舒富特決定要教訓一下這位沒將自己看在眼裏的狂妄手下!在夏威夷王國司法部長的辦公室裏,氣得直跳腳的卡倫斯.亞舒富特,指著這位氣焰囂張的手下,夏威夷王國警察總長約翰.索珀的鼻子,咆吼著要他解釋清楚這些越權行事之理由和動機。  

   胸有成竹的約翰.索珀,對卡倫斯.亞舒富特視若無睹,置之不理,連回答都不願意浪費時間,他眼睛看著窗外的遠景,氣定神閑,好像是一位在藝術博物館裏欣賞一幅美麗名畫藝術品的遊客。

   卡倫斯.亞舒富特暴跳如雷,以拳敲桌,以革職來威脅約翰.索珀,命令他立即停止對他親弟弟的調查!約翰.索珀毫不動氣,隻是笑了一笑,悠哉遊哉地穿好外衣,整理了一下領帶,連招呼都不打一下,頭也不回,就吹著口哨轉身而去。

   怒不可遏的卡倫斯.亞舒富特揮舞著拳頭,咆吼著要他的秘書立即準備一份對約翰.索珀的革職令!可是他的法律顧問卻冷靜地告訴他,還是別浪費時間了,如果他真的要簽署革職令的話,那隻會是在自討沒趣,自討侮辱而已;因為按照夏威夷王國法律,夏威夷王國司法部長如果要革夏威夷王國警察總長之職的話,則必須要得到夏威夷王國內政、財政與外交三位部長的副署簽字,才能正式生效。

   在此情此景之下,能有可能嗎?於是卡倫斯.亞舒富特恍然大悟,這就是為什麽約翰.索珀膽敢在自己麵前,大剌剌地翹著二郎腿,坐在那裏放肆的真正原因。 

   接踵而來的衝突,是以洛林.瑟斯頓為主的三位內閣 ,直接了當的和卡倫斯.亞舒富特攤牌叫陣。在夏威夷群島王國政府內閣會議桌上,他們三人異口同聲地對著卡倫斯.亞舒富特說,既然大家道不同,不相與謀,他就該自動讓路和辭職,不然的話就該別再唱反調,要少數服從多數。

   卡倫斯.亞舒富特鐵青著臉,拒絕他們要他走路的要求,一邊用拳頭敲打著桌子,一邊對著他們三人,像一位失去理智的潑婦,咆吼著辱罵一頓。  

   1890年6月6日,洛林.瑟斯頓在夏威夷王國國會,發表數小時的演講,並抖出當年許多關於他們與卡倫斯.亞舒富特之間的陰謀詭計內幕,聽得議員們目瞪口呆,吃驚不已。

   卡倫斯.亞舒富特也非等閑之輩,三天之後,1890年6月9日,他在夏威夷王國國會上,用了一整天的時間,痛陳以洛林.瑟斯頓為主的重建黨的種種罪行與陰謀詭計,並指之為賣國賊集團。      

   洛林.瑟斯頓聽後,憤怒地擊桌而立,大罵卡倫斯.亞舒富特是一個〝夏威夷王國裏最冷血的偽君子〞!重建黨自此正式分裂,正式翻臉,昔日的同誌,昔日的戰友,現在正式從人民內部矛盾,轉變成敵我矛盾。       

   這段時期〝國家重建黨(National Reform Party)〞在羅拔特.威爾科克斯與約翰.布什(John Bush)的強勢領導下籍機而起聲勢浩大如日中天國家重建黨不但與重建黨、〝自由黨(Liberal Party)和〝夏威夷土人之子黨(Native Son of Hawaii Party)等三大黨在國會與各地平分秋色更被夏威夷群島土人所擁護。

   1890年6月13日,在羅拔特.威爾科克斯與約翰.布什的策劃下,乘著重建黨的內部分裂,由夏威夷王國國會議員亨利.懷德曼(Henry Widermann)提出臨時動議,要求對洛林.瑟斯頓為主的重建黨夏威夷王國內閣,進行不信任投票的倒閣運動;另一位夏威夷王國國會議員西斯爾.布朗,也跟進著要對夏威夷王國司法部長卡倫斯.亞舒富特,提出相同的不信任投票。

   一場黨派政治大對決就在夏威夷王國立法廟堂裏登場,整個夏威夷王國國會的四十八位國會議員,通宵達旦地爭吵不休,投票的結果是不相上下,最後以二十四票對二十四票,打成平手。

   洛林.瑟斯頓氣憤難平,更恥與卡倫斯.亞舒富特為伍,站了出來大聲地宣布,他代表其餘兩位部長無條件辭職,立即生效;卡倫斯.亞舒富特也咽不下這口惡氣,一賭氣之下,也跟著宣布辭職不幹。

   曆史發展至此,以《刺刀憲法》不流血革命而奪得夏威夷王國政權的首任內閣,就此完蛋大吉。夏威夷人民聯盟腐敗政府,因為自相殘殺、內訌而導致戲劇性垮台。(待續)








2011年9月
7日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