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新朝舊恨 風聲鶴唳

(2011-09-22 18:38:00) 下一個
夏威夷群島王國王朝風雲(22)


  夏威夷群島的近代史,猶如一場使人眼花繚亂的舞台劇,高潮迭起,精彩絕倫,夏威夷王國王朝覆亡後,到夏威夷臨時政府、夏威夷共和國、夏威夷美國領土政府、美國第五十個聯邦州的演變過程,亦是一篇壯麗的史詩。

  1893年1月17日下午,夏威夷臨時政府成立後當天,身兼外交部長的桑福德.杜爾,以夏威夷臨時政府總統的名義,致函各國駐檀香山外交代表們,知會他們夏威夷臨時政府已經正式成立,要求給予必要的外交承認。

  大家都奉之為馬首是瞻的美國,帶頭首先承認了夏威夷臨時政府為夏威夷群島的唯一事實政府,這個影響力,是無法估計的。就在當天晚上,夏威夷臨時政府接到來自荷蘭、瑞典、德國、奧大力亞、匈牙利、比利時、俄羅斯和中國的正式外交承認書。 

  這些國家的外交承認文件的日期,都寫著〝1893年1月18日〞,但其實都在1893年1月17日的午夜前,就已經交到夏威夷臨時政府外交部辦公室了,夏威夷臨時政府時來運轉,和意想不到的豐收革命成果,由此可見一斑。

  英國與日本這兩個國家,一來有著酸葡萄和〝條氣勿順〞的心理作怪,二來要等待是否還有插手撿便宜的機會,遲至1893年1月19日,英國駐檀香山全權代表詹姆斯.沃德侯斯,才心不幹情不願地發出對夏威夷臨時政府的拖延意見書,說什麽他對夏威夷臨時政府的承認,要等待倫敦的指示雲雲。 

  1893年2月10日,英國外相哈裏.羅斯伯裏(Lord Harry Rosebery)用電報批準了詹姆斯.沃德侯斯的提議,外交承認夏威夷臨時政府為夏威夷群島唯一的事實政府;小鼻子小眼的小日本也同樣的采取觀望政策,看看是否尚有奇跡出現,拖了幾天,見到實在是大勢所趨,已無插手的機會了,隻得承認了事。

  至此,夏威夷群島的人民革命大功告成,剩下來的,是如何盡快地爭取到美國政府的認可與接受,使夏威夷群島與美國合並為一體,完成最終之革命目的。

  夏威夷臨時政府是一帆風順的,既有美國派駐檀香山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之公開撐腰,又有美國國務卿和美國總統的暗中支持,但是美國的政治大環境,卻不允許夏威夷群島立即合並於美國版圖,使水到渠成的合並想法成為泡影。

  夏威夷臨時政府的首要施政與外交目標,的確是要將夏威夷群島盡快地與美國合並。1893年1月17日下午,夏威夷臨時政府召開革命成功後的首次工作會議,達成了數件決議:

  第一件議案,委任洛林.瑟斯頓、詹姆斯.卡斯圖、詹姆斯.卡特、威廉.懷德和與在夏威夷群島經商而致富的英國人約瑟夫.馬斯登(Joseph Marsden)五人,為特別外交談判代表團,前往美國首都華盛頓,遊說美國與夏威夷臨時政府的雙邊貿易條約,和將夏威夷群島與美國合並事宜。 

  第二件議案,用行動來製造事實,使美國政府更傾向於合並的提議。他們要求美國派駐檀香山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簽署美國政府對夏威夷臨時政府的《保護令》,要求準許在夏威夷臨時政府行政大樓,那象征著夏威夷群島的艾黎歐藍尼大廳樓頂上,升起美國國旗。  

  第三件議案,桑福德.杜爾下令,所有夏威夷臨時政府工作人員,必須在二十天之內,宣誓效忠夏威夷臨時政府;二十天之內還不宣誓效忠者,一律革職,絕無例外。

  第四件議案,廢除前朝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用陰謀詭計通過並將之簽署成夏威夷王國法律的鴉片與烈酒合法經營執照。

  第五件議案,解散前朝的皇宮軍警,他們的薪水,支付到1893年2月1日為止。

  第六件議案,征募全新而能效忠夏威夷臨時政府的軍人,作為保衛新政權的中堅力量。

  第七件議案,派人與美國派駐檀香山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協商,將夏威夷臨時政府軍隊並附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共同執行軍事任務。

  第八件議案,盡快地結束戒嚴軍事命令,以便盡快恢複正常的社會活動。

  第九件議案,是一件見不得人也見不得光的勾當。夏威夷臨時政府為了撈些鈔票應急,顧不得什麽體麵不體麵合法不合法,他們暗中偷偷摸摸地,將儲存在前朝警察總局貨艙裏麵沒收充公回來的一大批鴉片毒品,以五萬美元的價格轉賣給加拿大哥倫比亞政府。

  民心的安定也是夏威夷臨時政府一直擔憂的嚴重問題。夏威夷臨時政府為了粉飾太平,為了虛張聲勢,在1893年1月17日下午,宣布全國戒嚴後,刻意地在第一個周未,命令前夏威夷王國皇家樂隊,在繁華的愛瑪廣場(Emma Square)來上一場慶祝音樂會。

  他們想來一個政府人民一條心,來一個軍民一家親,來一個全心全意地相信人民的假象,藉此沽名釣譽,騙取民安。可是夏威夷臨時政府太過高估自己,太低看純樸的夏威夷群島土人誌氣了:十六位前夏威夷王國皇家樂隊隊員,沒有一個肯向夏威夷臨時政府宣誓效忠,更無一個願意和他們合作去串演那種騙人的假戲。

夏威夷臨時政府為了樹威,為了麵子,立即將這十六名不肯向夏威夷臨時政府宣誓效忠的前夏威夷王國的皇家樂隊隊員,炒魷魚了事。魷魚是炒了,氣也出了,但夏威夷臨時政府領導們的內心,卻是又驚又怕。

  驚的是,連這種小小的夏威夷臨時政府職員,居然都敢公然公開的抗命!怕的是,這些無所不在的敵人,隨時隨地都會回來清算他們,收拾他們。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顯露出來的卻是一個大問題: 全夏威夷群島土人,都是他們的真實的,無所不在的敵人。

  夏威夷臨時政府領導們的日子並不好過。自從愛瑪廣場音樂會事件之後,他們每天就戰戰兢兢,疑神疑鬼起來,他們食無定餐,居無定所,惶惶不可終日。從將十六名前夏威夷王國的皇家樂隊隊員炒魷魚的那天開始,桑福德.杜爾和他的老婆,還有那些用陰謀詭計,將夏威夷王國王朝弄垮了的維安會大將們,個個不安,人人自危,杯弓蛇影,風聲鶴唳,怕得要死,怕得要命。

  他們誰都不敢再住在自己的家中,每天神神秘秘,東藏西躲,到處掛單,好不可憐。而夏威夷臨時政府主將們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裏,他們唯恐夏威夷群島土人,或者其他的反對黨們有樣學樣,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也突然來一個什麽突擊占領,來一個什麽事實政府的話,那就麻煩大了。

  因此,這幫子革命大將們,在覺得誰都不可靠的情況下,居然作出了一個可笑的安排:每天夜裏,三人一班,守護在夏威夷臨時政府行政大樓裏,人人不許睡覺,個個不準打盹,睜著眼睛,通宵達旦,盯住艾黎歐藍尼大廳廣場,如有風吹草動,立即拉響警報,通報大家,以便緊急處理。

  1893年1月20日,革命後的第三天,整個檀香山風平浪靜,毫無意外發生,夏威夷臨時政府的革命大將們才敢稍微放心,宣布解除檀香山的娛樂場所必須在晚上九點前關門的戒嚴命令。

  為了壯膽,夏威夷臨時政府於1893年1月30日正式向約翰.史蒂文斯提出用美國武力保護的要求,並要求在夏威夷臨時政府行政大樓艾黎歐藍尼大廳屋頂上,懸掛美國國旗壯威。

  對約翰.史蒂文斯來說,這正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於是順水推舟,也不按照國際慣例推托一下,就爽快地一口答應下來,但他卻很有禮貌地拒絕將夏威夷臨時政府軍隊,歸並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名義之下,共同駐防的要求。 

  1893年2月1日早上九點正,一隊來自美國〝波士頓號〞戰艦上穿著禮服的美國海軍陸戰儀仗隊,整齊地操向夏威夷臨時政府行政大樓艾黎歐藍尼大廳,進行升旗儀式。在莊嚴的美國國歌音樂中,美國星條旗開始在夏威夷臨時政府行政大樓艾黎歐藍尼大廳屋頂上,悠悠升起,隨風飄揚。

雖然野心勃勃的約翰.史蒂文斯,一個勁地想將夏威夷群島連皮帶肉的一口吞掉,但是形勢逼人強,天不從人願,他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自家後院起火,破壞了他的合並大事。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三十年風水輪流轉,美國政治環境的改變,不但延遲了美國合並夏威夷群島,還使約翰.史蒂文斯身敗名裂,落得個羞恥下場。 

  1893年2月1日,約翰.史蒂文斯在寫給美國國務卿約翰.沃森.弗羅斯特(John Watson Froster)的眉飛色舞情緒透紙而出的密電中說:

  〝夏威夷臨時政府已經在這裏贏得權力和尊敬。這裏的一切,都很平靜,合並的環境氣氛和要求,越來越強烈。今天早上九點,為了回應夏威夷臨時政府的要求,我已經將夏威夷臨時政府,在談判期間,置於美國保護之下,但不介入與幹涉他們執行公共事務。〞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政治事物,必須具備著天時地利與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方能成事。夏威夷臨時政府隻具備地利,但缺少人和與天時,因而無法一鼓作氣,成其全功。

  這是時也,命也,在夏威夷群島與美國合並的問題上,就如當時美國總統班傑民.哈裏遜寫給他一位好友的信中所言:〝如果夏威夷群島問題早來六個月,或者晚來六十天的話,情況將會完全改觀。〞

  美國總統班傑民.哈裏遜是一位典型的共和黨,在夏威夷群島爆發革命之時,他在全國性的大選中慘敗,被逼退出白宮。民主黨的斯蒂芬.克利夫蘭州長已經當選為下一任美國總統,並將於次年3月5日入主白宮。

  民主黨斯蒂芬.克利夫蘭的政治理念,與共和黨的班傑民.哈裏遜總統完全相反,尤其是在激烈的白宮爭奪戰中,兩人因為個人原因,造成心態與理念上的嚴重分歧。

  在夏威夷群島的政治問題上,無論在政治原則上,還是在國家道德上,斯蒂芬.克利夫蘭從來沒有同意過班傑民.哈裏遜總統的政策。

  班傑民.哈裏遜也很清楚理解到這一點,自從因落選而成為跛腳鴨子政權後,對於夏威夷群島問題就無力兼顧。何況,還有那位前夏威夷群島王國廢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尚在那裏糾纏不清,要美國政府給個說法,不肯罷休。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被廢後,自己倒很識時務,1893年1月18日,她在被廢後的第二天,不用夏威夷臨時政府的催促,就自我掃地出門,搬出艾歐藍尼皇宮,回到她自己的老家華盛頓之家居住。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一來是無臉見江東父老,二來是越想越氣,咽不下這口惡氣,於是決定要反擊,她要用盡一切方法,來恢複夏威夷王國和王朝,恢複自己昔日的前呼後擁一呼百諾,和伴著前呼後擁一呼百諾而來的驕傲與尊嚴。

  於是乎,一場政治鬥爭角力,從太平洋的夏威夷王國首都檀香山,一直較量到美國的首都華盛頓,再從華盛頓,撕殺回檀香山,其中過程,好不熱鬧。

 稍一安定,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就主動出擊,向美國政府討回公道。她全權委托她的律師兼老情人保羅.努曼,親自遠征華盛頓,要爭個是非曲直,我長你短。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同時給美國班傑民.哈裏遜總統,和新當選的斯蒂芬.克利夫蘭去了一封急信,要求他們在自己的全權代表到達華盛頓,親自當麵作出事實陳情之前,不要根據道聽途說就對夏威夷作出任何最終的政策。  

  1893年2月2日,就在美國的國旗飄揚在夏威夷臨時政府行政大樓艾黎歐藍尼大廳屋頂上的第二天,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的私人律師保羅.紐爾曼,拿著她的全權委托書,與戴維.卡皖拿拿克王子,乘船離開檀香山,前往華盛頓。    

  戴維.卡皖拿拿克王子,在當了夏威夷臨時政府的政治顧問後,禁不住金錢和利益的誘惑,於是他又搖身一變,成了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的私人代表了。其實戴維.卡皖拿拿克王子隨著保羅.紐爾曼和愛德華.麥法藍尼同行,是另有目的的。他之願意不辭舟車辛苦,不是為了夏威夷王國,也非是為了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而是奉前夏威夷王國王朝皇位繼承人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的父親阿基保爾.克萊格霍之命,前往華盛頓為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找尋利益。    

  阿基保爾.克萊格霍的如意算盤是首先盡力為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複位而努力,果真因為美國政府刁難而行不通的話,就退而求其次為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鋪路,希望假借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的清譽,來延續已經斷了氣的夏威夷王國王朝壽命。 

  愛德華.麥法藍尼是當時夏威夷王國的社會清流,但他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的關係並不太好,與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的父親阿基保爾.克萊格霍,倒是一對酒肉朋友。  

  愛德華.麥法藍尼肯在逆境中出山,為朋友也是為金錢-----阿基保爾.克萊格霍為了自己與女兒的前途,拿出了大筆鈔票,請出愛德華.麥法藍尼,為其漂洋過海去一趟華盛頓。

  夏威夷王國在樹倒猢猻散後,包括廢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在內,沒有一個人表現出是愛國的。如果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真的是那麽愛國的話,那麽,夏威夷王國王朝就不至於覆亡於數日之內了。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給保羅.紐爾曼授權書的內容,居然是:

  第一,告訴美國政府,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是親美的;第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是不反對將夏威夷群島與美國合並的,但合並之事,必須由她來完成,而不是由維安會那幫子家夥用革命的方式將自己推翻掉的方式而行之;第三,美國政府有義務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複位,因為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不使用陰謀詭計,美國海軍陸戰隊不擅自非法登陸的話,維安會是不可能成功的;第四,美國政府必須要為此事,負起全部法律和道義上的責任;第五,如果美國政府因為某種原因而不願意協助夏威夷王國王朝複位的話,那也沒問題,但必須用鈔票來賠償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和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的經濟損失;第六,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的底價是二十五萬美元,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則是十萬美元,除此之外,每年還要支付另外的生活費。     

  從在這些暗盤中,可以看出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在意的,隻有她自己的利益,至於夏威夷王國和王朝,已經無關重要了。連一向唯利是圖的阿基保爾.克萊格霍,在他的日記上都感慨萬千地說:〝此行全是為了錢,除了錢還是錢,一點也不為夏威夷王國。〞,阿基保爾.克萊格霍雖然是個腐敗的官僚,但是這話倒說得很坦白,坦白得有點可愛。   

  夏威夷臨時政府的代表團,早已出發上路,他們用盡種種小動作,阻止和刁難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的代表團出發。他們在各國駐檀香山外交使節們的幹預之下,隻得假裝大度,允許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給美國班傑民.哈裏遜總統的抗議書,由定期的渡輪,寄到華盛頓去。至於她的三人代表團,則拖了兩個星期才放行。  

美國派駐檀香山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居然沒有從中阻擋。因為約翰.史蒂文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一時大意,才沒有在事前向美國國務院提出預警。當他的〝愛德華.麥法藍尼不是美國人也不是主張合並的人〞的警告到了美國國務院時,愛德華.麥法藍尼已在紐約,對著《紐約世界報》的新聞記者們,痛批約翰.史蒂文斯在夏威夷王國裏的胡作非為和無法無天了。   

  愛德華.麥法藍尼雖然沒有爭取到會見美國總統當選人寇弗爾.克利夫蘭的機會,但新總統的行政秘書長卻保證會將他和夏威夷王國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的意見,原封不動地轉達給還有五十天就要到白宮赴任的寇弗爾.克利夫蘭。   

  保羅.紐爾曼為了老情人,也為了自己的利益,到了華盛頓後,立即投入工作,他在1893年2月21日,會見了當時快要鞠躬下台的美國國務卿約翰.弗羅斯特,保羅.紐爾曼清楚無誤地向約翰.弗羅斯特轉達了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的主張和提議:       

  第一,在夏威夷群島上舉行全民公投,讓選票與民意來決定由誰在夏威夷群島上來當家作主;第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一直是願意在她的名義之下與美國合並的,證據是在她執政的兩年間,她曾多次的拒絕英國政府提供的安全保護條約的提議;第三,如果美國願意協助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複位的話,美國必須提供夏威夷王國和她個人的安全保障;第四,如果美國不以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之名而將夏威夷王國合並的話,是可以接受的,但美國政府必須向她和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提供經濟效益的賠償。      

保羅.紐爾曼借此良機再三強調,如果沒有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大使約翰.史蒂文斯的從中攪鬼,弄出個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不請自來,又趁火打劫地快速承認夏威夷臨時政府為事實政府,骨牌效應將不會發生,而夏威夷王國亦不至於覆亡在短短數日之內。  

  美國國務卿約翰.弗羅斯特的立場是最明顯不過,他對保羅.紐爾曼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的主張和提議,沒有任何的興趣,他隻是為了要堵住天下悠悠之口,逢場作戲地敷衍他而已,可憐巴巴的保羅.紐爾曼,還在那裏自鳴得意地躊躇滿誌呢。     

  緊接著是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從英國飄然而至。楚楚動人的儀表,魅力無窮的風采,高雅斯文的談吐,征服了美國的朝野,也造成繼保羅.紐爾曼等人之後的另一陣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旋風。

 美國朝野,一時之間對夏威夷群島的問題,也炒熱起來。可是維多利亞.凱蓧嵐妮旋風過後,一切又恢複原狀,恢複到冷漠的實際利益現況中來。 

夏威夷臨時政府那邊,倒是將事情進行得有板有眼的。由洛林.瑟斯頓、詹姆斯.卡斯圖、詹姆斯.卡特、威廉.懷德和約瑟夫.馬斯丹五人組成的夏威夷臨時政府特別代表團,興高采烈地在1893年1月19日,乘著懷德公司的〝克勞迪恩號(Claudine)〞蒸汽郵輪,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的代表團踢下船後,以朝聖的心態,趾氣高揚地朝著美國華盛頓出發。 

  夏威夷臨時政府是有權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的代表團踢下船的, 這在情在理都是說得過去的。因為一來,這條〝克勞迪恩號〞蒸汽郵輪,是夏威夷臨時政府以每天三百美元的天價包下來的;二來他們沒有必要去對尚是頭號敵人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手軟,所以他們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三來〝克勞迪恩號〞蒸汽郵輪,並非是唯一前往美國大陸的交通工具,除了〝克勞迪恩號〞蒸汽郵輪之外,尚有其他多達二十多條蒸汽遊輪可用。         

  〝克勞迪恩號〞每天以二百零二到兩百五十三海裏的破紀錄速度前進,從檀香山至三藩市的2002海裏,僅用了八天零一十六個小時航行時間,這在當時是一項遠航的世界紀錄。

  克勞迪恩號〞於1893年1月27日星期五晚上十點十五分到達金門大橋,在洛林.瑟斯頓暗中操作下,三藩市美國海關總署破例允許夏威夷臨時政府特別代表團於淩晨三點進關。   

  入關後,洛林.瑟斯頓直接奔向在海關總署外等待著的三家美國報紙新聞記者,宣布夏威夷王國王朝已經覆亡,夏威夷臨時政府正式成立,並已被國際外交承認的特大新聞。第二天早上,全三藩市的報紙,全是用特大號的頭條新聞,加以報導。次日,全美國所有主流新聞報紙,全以頭條新聞報導之,夏威夷群島王國和夏威夷臨時政府的議題,風生水起,成了美國朝野上下的熱門話題。

  首先報導夏威夷王國王朝覆亡新聞的三家三藩市報紙是《早報(Morning Call)》、《檢察報Examiner》和《紀事報(Chronical)》。

  星期六和星期天兩個早上洛林.瑟斯頓分別召開新聞發布會借機將維安會和夏威夷臨時政府大事吹捧一番。可是美國新聞界是美國民族的良心,代表著美國人民的公正與希望,當然不會相信洛林.瑟斯頓等人的花言巧語。

  《三藩市新聞(San Francisco Newsletter)》的觀點,就有著普遍代表性,這家甚有聲望的報紙,直截了當地批評洛林.瑟斯頓等人,是〝一批無恥騙子與一幫陰謀詭計的家夥。〞。   

  洛林.瑟斯頓等人在三藩市招搖撞騙後,於1月29日,帶著一幫子無聊記者,乘著〝西北號〞快速火車,一路吹牛一路走,終於在2月3日到達美國首都華盛頓。他們先租用了旺利酒店(Wormley Hotel)的一套房間,作為居住的地方和工作的總部。 

整個國際大環境和美國政治形勢發展是對夏威夷臨時政府有利的。1893年1月28日,就在洛林.瑟斯頓等人在前來華盛頓的路上時,美國國務卿約翰.弗羅斯特公布了美國派駐前夏威夷王國全權大使約翰.史蒂文斯於1893年1月18日支持夏威夷臨時政府的電報,同時也公布了自己批準約翰.史蒂文斯對夏威夷臨時政府的外交承認書。      

對夏威夷臨時政府最有利的美國政治行動,是班傑民.哈裏遜總統的發布新聞會,對極有爭議的約翰.史蒂文斯在未得華盛頓同意之前就悍然自作主張派兵登岸一事,確認其行為是〝正確無誤〞。班傑民.哈裏遜總統的理由是無法使人信服的:如果美國政府不采取行動的話,夏威夷群島必將落在英國或者日本人之手,那對美國來說將會是一場災難。 

在國會山莊,來自阿拉巴馬州,極力主張將夏威夷群島野心勃勃地吃掉的約翰.泰勒.摩根聯邦參議員(Senator John Tyler Morgan),新當選為對外關係委員會主席,這更使夏威夷臨時政府的聲勢,如虎添翼,更覺得夏威夷群島的革命形勢是一片大好。

  在美國曆史上,出任阿拉巴馬州美國聯邦參議員長達十八年之久的約翰.摩根,是一位思想封建而充滿了種族歧視的南方政客,這與他的背景和出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約翰.摩根於1824年6月22日在田納西州雅典市(Athens,Tennessee)出生。他自小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學校教育,在家由他母親調教之。九歲時隨雙親搬到阿拉巴馬州卡爾翰縣(Calhoun County)定居,他在這裏才開始學校生涯。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阿拉巴馬州起兵造反宣布脫離美國聯邦參加盟邦美國(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由於他的姐夫威廉.立斯.齊爾頓(William Parish Chilton)後來是盟邦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影響他立誌成為律師。

  約翰.摩根在圖斯格茲法學院(Tuskegee Law School)畢業後,在阿拉巴馬州為執業律師。他熱衷政治,在1860年得到美國民主黨提名為美國總統提名人,聲名大振。

  阿拉巴馬州造反後,1861年,約翰.摩根以三十七歲之年,毅然參軍,對抗美國聯邦政府,後積功至同盟美國陸軍準將。戰後返回阿拉巴馬州繼續他的律師業務,再度被美國民主黨提名為美國總統候選人,以失敗告終。1876年當選為阿拉巴馬州美國聯邦參議員,又在1882、1888、1894、1900年當選連任,1907年6月11日,死在華盛頓任上,盤踞美國民主廟堂長達三十年之久。

  約翰.摩根是一位典型的美國南方政客,一生鼓吹種族隔離,煽動白人至上,主張私刑處死合法化,歧視所有的有色人種,要求重新檢討《美國聯邦憲法第十五條修正案》,認為有色人種無權與白人平起平坐。

  在約翰.摩根的反動言論下,為不久到來的美國《吉姆.烏鴉法律(Jim Crow Law)》鋪平意識形態的道路,導致禍害美國七十餘年。

  約翰.摩根有一種使全人類為之蒙羞的〝理想〞,那就是他希望有一天能夠將所有的美國黑人從美國大陸上趕出去,使美國成為純白人的天下。美國曆史學教授亞當斯.霍克希爾德(Adams Hochschild)曾批評約翰.摩根說:

  〝在約翰.摩根的漫長政治生涯裏,他曾多次主張,將美國黑人們全部移民到夏威夷、古巴和菲律賓去,可能是因為那裏離開我們是遙遠的原因,他說那才是他們的黑鬼天然之家(native home of the negro)。〞

 約翰.摩根為美國曆史留下了兩段遺臭萬年的〝名言〞。第一段是:〝等到看見天上落下來的雪花是烏黑色的,要比看見美國白種女人接受黑鬼為家人還要來得快。(The snows will falls from heaven in sooty blackness,sooner than the white woman of the United States will consent to the maternity of negro families)

  約翰.摩根的另外一段〝名言〞是:〝為了在這片大陸上保護白種人,我們要嚴肅的反對東方人的闖入。(It has become the solemn necessity on our part to protect the Caucasian race on this continent against the intrusion of Oriental people)

  這個美國聯邦國會曆史上最大的種族主義者,更是一位典型的顯然天命論帝國主義霸權推行者,他之主張大力吞並夏威夷群島,是毫不奇怪的。

  在參議院中另外來自康乃狄克(Connecticut)的美國國土邊界委員會主席奧維列.普拉特參議員(Senator Orville Platt)早就公開鼓吹說南美洲的尼加拉瓜運河(Nicaragua Canal)和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島〝是美國先天性的勢力範圍〞美國是絕對不允許任何強權政治來插手這兩處地方的。  

  有了國會山莊中兩位最有權勢的委員會主席和美國班傑民.哈裏遜總統撐腰,洛林.瑟斯頓等五個人在華盛頓的談判,是裏應外合暢通無阻的。1893年2月4日,美國政府與夏威夷臨時政府雙方代表舉行正式的談判,由於前夏威夷王國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的強力抗議,和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的軟鞭子,致使雙方在整個談判過程中,都沒有提出關於兩國合並的主題。

  整個談判是圍著兩個問題進行的,美國政府想要夏威夷群島的珍珠港為海軍基地,夏威夷臨時政府則想要美國關稅的優惠待遇,雙方一拍即合,毫不費力地就達成了共識。

  可是,班傑民.哈裏遜政府已是一個來日無多的跛腳鴨子政權,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此一美國與夏威夷群島的合並大業,班傑民.哈裏遜總統隻能將對夏威夷臨時政府極其優惠待遇的《美夏雙邊貿易條約》,往國會裏一送,就出門去打野鴨子消遣生活了。

美國與夏威夷臨時政府雙方就1893年1月14日因為動亂而引發的革命一事,達成數點自欺欺人式的所謂共識:

  第一,1893年1月14日那天,無論是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還是美國海軍的戰艦〝波士頓號〞,都不在檀香山,兩者在事前,都沒有作出任何的特別準備,因此,美國政府對此,是完全沒有預謀的。

  第二,第一次的軍事備戰不是美國,而是夏威夷王國政府。早在1893年1月14日那天,在夏威夷王國政府的命令下,全夏威夷群島的武裝力量,包括了五百四十名正規陸軍在內,已經進入緊急的一級備戰狀態。

  第三,1893年1月14日中午,下令夏威夷王國的軍隊準備對付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不是美國政府,也不是美國的海軍陸戰隊,而是夏威夷王國政府的內閣大臣們。

第四,1893年1月14日至16日,是夏威夷王國政治形勢最為緊張的時期,但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則遲至1893年1月16日下午五點鍾才登岸。

 第五,美國政府隻派了一名海軍陸戰隊員,在美國大使館門前站崗,其餘的海軍陸戰隊,全部駐停在人人皆知皆見的公共場所,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行動是光明正大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沒有出外作出任何的軍事動作。平常的老百姓,幾乎看不見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存在。

 第六,在夏威夷臨時政府實際上全麵占領夏威夷王國政府大樓之前,並無任何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軍人或美國政府的外交官員介入其中。

第七,美國政府對夏威夷臨時政府的外交承認,是基於夏威夷臨時政府確實已經成為控製當地政務的事實政府之事實,事前並無任何的預謀。

  第八,夏威夷臨時政府特別代表團之拒絕讓前夏威夷王國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的代表團共乘〝克勞迪恩號〞一齊赴美,是因為該郵船是他們私人出錢承包下來的私家船,夏威夷臨時政府有絕對的權力,拒絕他們認為不受歡迎的人物登上其私家船。何況當時在檀香山,〝克勞迪恩號〞並非唯一的赴美交通工具,有超過二十艘以上的其他郵船,可供前夏威夷王國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廢後的代表團選擇。     

  美國國務卿約翰.弗羅斯特將責任將事情推脫得幹幹淨淨,夏威夷臨時政府特別代表團也盡量配合,雙方各有所得,於1893年2月14日簽字定獻。1893年2月15日,美國總統班傑民.哈裏遜就將這份剛簽好的《美夏雙邊貿易條約》, 匆匆忙忙的送交美國國會,要求盡快表決,希望在他離任前能夠將之表決通過。

  《美夏雙邊貿易條約》簽署後,夏威夷臨時政府代表團,覺得已經大功告成,再也沒有必要逗留在華盛頓了;約瑟夫.馬斯丹、威廉.懷德和查爾斯.庫克(Charles Cooke)打道回府,返回檀香山;洛林.瑟斯頓也啟程前往芝加哥,繼續為夏威夷臨時政府打拚;詹姆斯.卡斯圖則留在華盛頓,留意著美夏關係的新發展;詹姆斯.卡特奉命前往紐約,為夏威夷臨時政府製做意識形態的宣傳。   

但是問題並非如此這般的簡單,此時距離已當選為美國下任新總統的民主黨斯蒂芬.克利夫蘭的入主白宮,尚不足三個星期。根據美國聯邦法律,美國政府對外簽署的合約,在沒有得到美國國會認可前,因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而不會被執行;班傑民.哈裏遜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將新簽署的《美夏雙邊貿易條約》盡快地送到美國國會去確認;至於成敗與否,絕非是還有幾天就要變成曆史名詞的班傑民.哈裏遜政府所能左右得了的。  

美國班傑民.哈裏遜總統的確已經全力以赴地要將夏威夷群島問題,希望在離任前弄出個頭緒,可是在時間上是太過短促。在這之前,班傑民.哈裏遜總統在國會山莊的同誌們已開始處理夏威夷群島的議題。

  來自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的威廉.伊頓.錢德勒參議員(Senator Willliam Eaton Chandler)提出動議要求將班傑民.哈裏遜總統就美國對夏威夷群島提供保護問題由參議院投票表決。

  189328約翰.摩根參議員提出動議就美國是否該委派州長到夏威夷的問題進行表決。自此,夏威夷群島問題成為美國朝野茶餘飯後公開的熱門話題。

  因為斯蒂芬.克利夫蘭總統壓根就不同意班傑民.哈裏遜總統的夏威夷群島政策,所以不可能替他的前任來善後。他一上台,還沒給美國聯邦國會機會來討論表決,就將班傑民.哈裏遜總統離任前送達美國國會的《美夏雙邊貿易條約》,用總統行政命令的方式將之撤回。於是乎,夏威夷臨時政府是一場歡喜一場空,什麽也沒撈到。  

  這個形勢演變使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認為自己的春天來了,誤以為自己的抗議書發生了奇效,誤以為夏威夷臨時政府那些叛逆們的末日就快到了。於是乎,這位夏威夷王國末代廢皇開始洋洋得意起來,曆史發展的事實證明,她高興得太早了,種種的政治花招隻不過是為曆史之神提供另外一次嘲弄夏威夷群島人民的機會而已。

  將《美夏雙邊貿易條約》從美國聯邦國會裏撤回,隻是美國兩位政客總統政治較量的開始,精彩的戲碼還在後麵。斯蒂芬.克利夫蘭總統從來就沒有同意過班傑民.哈裏遜的夏威夷群島政策,在他與班傑民.哈裏遜爭奪白宮寶座時,斯蒂芬.克利夫蘭就不停地用夏威夷群島問題對他進行攻擊,如今他已入主白宮,當然要執行競選諾言了。(待續)

 




2011年9月2
2日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