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大江東去 狂瀾難挽

(2011-09-15 17:17:39) 下一個
夏威夷群島王國王朝風雲(19)



   1893年1月14日中午,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身穿華麗的宮廷盛妝,頭上橫戴著鑲有鑽石的花圈,前呼後擁,儀態萬方地在夏威夷王國國會休會議式上,麵對著台下一大片貴賓,發表了一篇激情的演講。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對著各國外交使節、各地代表、國會議員、各級法院法官、政府各部門首長,喜氣洋洋地大談夏威夷王國未來美好的遠景、美國的友好關係,與其他諸國長遠的雙邊關係等等的風花雪月話題。

   至於她在數小時之後會實行的廢舊憲立新憲一事,隻字不提,好像什麽都將不會發生一樣。在禮貌的外交掌聲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笑逐顏開地邀請大家稍後在艾歐藍尼皇宮君權大廳茶會上再見。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回到艾歐藍尼皇宮大門前,看到自己的老情人,夏威夷王國警察總長查爾斯.威爾遜,正在那裏調兵遣將,作著最後的安全措施檢查。她語帶雙關地笑著問道:〝都準備好了嗎?〞

   查爾斯.威爾遜立正,向著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行了一個軍禮,回答說,〝報告女皇陛下,全部準備完畢!〞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微微一笑,深情而溫馨地望了他一眼,在前呼後擁的衛士保護下,滿意地轉身進宮而去。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離開後,在夏威夷王國國會大客廳裏,大家亂哄哄的鬧吵成一團。各國外交官圍住了新上任的夏威夷王國內閣大臣們,異口同聲地要求他們澄清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這次是否真的要廢舊憲立新憲的流言蜚語。 

   新上任的夏威夷王國內閣大臣約翰.科爾伯的日子是最不好過的了,他被英國派駐夏威夷王國的全權代表詹姆斯.沃德侯斯質問得滿頭大汗,逼得全身說不出的不自在。詹姆斯.德侯斯堅持不懈地問道,如果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果真是廢舊憲立新憲的話,那麽,他們幾位內閣大臣的立場是什麽?   

   約翰.科爾伯恩被逼在死角裏,毫無退路,也毫無辦法,已經是避無可避,躲無可躲的了,他們必須就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是否會廢舊憲立新憲一事,作出自己本身立場的表態。約翰.科爾伯恩逼於無奈,隻得一邊汗流浹背,一邊支支吾吾地低聲說:〝我們也聽說過此類的謠言,果真是如此這般的話,我們夏威夷王國內閣大臣們是不會同意的。〞

   眾多的外交使節們,正在那裏七嘴八舌地圍住新內閣大臣們問難之時,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一直鐵青著臉,一聲不吭地坐在大廳邊上,冷眼旁觀著這幕自欺欺人的肥皂劇。

   其實,約翰.史蒂文斯已經得到確實的情報,他對於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所玩的所謂的廢舊憲立新憲行為,早就掌握得一清二楚,他隻是不將之說破而已;當他坐在旁邊,親耳聽到這幾位新上任的內閣大臣們,居然在鴉片與彩票二議案上支持女皇,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已經將之簽署成法律後,已經是一肚子的不滿了,而現在他們居然又在自己麵前睜著眼睛撒謊時,就怒不可遏起來!

   約翰.史蒂文斯猛然間站了起來,一手拿著禮帽戴到頭上,另一隻手,用力地將他的拐仗朝著地麵敲得咚咚咚咚的亂響,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不由自主地回頭看著他,全場為之一片肅靜;但見這位不可一世,氣焰暴烈,囂張跋扈的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幹瘦的臉上毫無表情,一對小眼睛動也不動地死瞪著天花板,兩個鼻孔圓洞朝天,所噴出之熱氣,足可點燃一支火柴。

   約翰.史蒂文斯半歪著嘴巴,一幅不屑的嘴臉,隻見他幹咳兩聲,清了清喉嚨,然後陰陽怪氣地大聲說:〝這簡直就是對美國的直接攻擊!〞說罷,頭也不回,轉身而去。

   臨出門前,約翰.史蒂文斯突然轉身回頭,一邊裝模作樣地整理著他的禮帽,一邊還是雙眼朝天,觀望著天空,搖頭晃腦地說:〝女士與君子們,如果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陛下果真是在宣布廢舊憲立新憲的話,請立刻通知我。〞然後大模大樣地踏著八字步,揚長而去。

   約翰.史蒂文斯憋了一肚子的鳥氣,從夏威夷王國國會大客廳出來後,立即去找英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詹姆斯.沃德侯斯,商量對策。兩人商量後,決定一起去找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當麵向她提出最後的警告,希望她能懸崖勒馬,不要愈走愈遠,終至無法回頭是岸。  

   兩人折返回了夏威夷王國政府大樓,要求緊急麵見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這時已經鐵定了心腸,堅決要在幾個小時後宣布廢舊憲立新憲。她很清楚兩人的來意,因而牛氣十足地拒絕接見。約翰.史蒂文斯和詹姆斯.沃德侯斯隻得把來意留下後,各自返回大使館,準備應變之道。 

   四位內閣大臣,累得焦頭爛額,勉勉強強地應付過那些難纏的外交使節們後,立即趕回艾歐藍尼皇宮,向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匯報實際情況。在艾歐藍尼皇宮的藍色大廳(The Blue Room)裏,因為與外交使節們斡旋而遲來兩個小時的四位內閣大臣,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為了廢舊憲立新憲一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唇槍舌戰爭辯。

   在艾歐藍尼皇宮君權大廳(The Throne Room)那端,各國派駐夏威夷王國的外交人員們,已經閑極無聊地等待了三個小時,大家已開始顯得不耐煩;艾歐藍尼皇宮外麵的廣場上,群集了數百名夏威夷群島土人,在那裏仰著脖子,望著莉迪亞. 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即將會出現的窗口,期待著他們的勇敢女皇的出現。 

   夏威夷群島土人們期待著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能按照原定的計劃站在那裏,大聲地宣布廢除那部緊緊捆綁著夏威夷王國人民靈魂與生命的《刺刀憲法》,他們也期待著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即時宣布一部適合夏威夷群島土人的新憲法。    

   可是,事實的演變,並沒有順著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意願來發展,她發現自己的內閣大臣們,全部都是一些言而無信的小人,他們平常說的是一套,臨事時又是另外的一套。當她發現她親手提拔的內閣大臣們,居然全都不同意她的廢舊憲立新憲行動,並且全將會拒絕在預先已準備好的新《夏威夷王國憲法草案》上簽字時,她才從一廂情願的美夢中驚醒了過來。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從美夢中返回到現實之後,大驚失色地質問:〝大家不是已有共識了嗎?怎麽一下子,全都變掉了呢?〞

   約翰.科爾伯恩代表著內閣大臣們的意見,低著頭支支吾吾地說,大家才剛上任一兩天,還沒來得及作好這個重大決定的心理準備,看來大家都需要多點時間來考慮;亞瑟.彼得森也紅著臉接口說,新的《夏威夷王國憲法》草稿,大家還沒有機會來研究,大家需要多點時間來協商雲雲。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聽到這番話後,不由轉驚為怒,她鐵青著臉,橫眉怒目,用擅抖的手指,指點著低著頭的亞瑟.彼得森說:

〝我不是早在兩個多月前,就將那部新《夏威夷王國憲法》草稿交給你過目,並請你提供修改意見嗎?你不是將那份草稿保留了整整一個多月,才親自歸還我了嗎?你現在怎麽可以反口說沒有時間來研究呢?〞

   四位內閣大臣們,隻得語帶恐嚇,半哄半騙地說,他們並不是不支持她的憲法改革方案,隻是如果今天就捍然宣布廢舊憲立新憲的話,那麽,一場以推翻夏威夷王國王朝為目標的武裝革命,難保不會隨時爆發!

   這一說詞,正擊中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內心中最軟弱,最害怕的那一環,她聽後,立即矮了一截,整個人呆住了。她在自傳《夏威夷的故事》中,回憶這段曆史性時刻時說,她〝當時立即有一種被出賣、背叛、愚弄和精神崩潰的感覺。〞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傷心慘目,悲從中來,以手掩麵,痛哭流涕起來。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皇後邊哭邊埋怨說:〝是你們把我推到這種境地,又臨時改變了主意,置我於不顧,讓我一個人來承擔所有的責任,承受這些痛苦折磨!〞

   這一哭,倒把四位夏威夷王國內閣大臣,哭得心亂如麻起來。說什麽她也是位一國之主,說什麽她也是自己的恩人,至少至少,也是位有著知遇之恩的人。於是就替她找了個台階下台,他們提議說,《刺刀憲法》是一定要廢的,但是不能衝動,要晚幾個星期,今天就臨時先打發走大家再說吧。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憤怒地站了起來,大聲地說:〝請給夏威夷王國人民一部新的憲法,所有嚴重的後果,由我一人來承擔!〞

   四位內閣大臣,雖然爭吵得臉紅脖子粗,但始終無法達成共識。兩個小時又過去了,亞瑟.彼得森、約翰.科爾伯恩與威廉.康威爾三人,實在再也沒有辦法可想,隻想到外麵去呼吸點新鮮空氣,冷靜一下混亂不堪的頭腦;他們留下塞繆爾.帕克一個人繼續規勸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不要冒此天大的政治風險,在此時此刻強行廢舊憲立新憲。

   他們之所以不敢全都離開,倒不是說因為塞繆爾.帕克的口才好,或是比其他三人更有說服力,而是擔心如果全都不在現場的話,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有可能乘機挺而走險,不顧一切的跑到二樓露台上,向著下麵廣場的土人群眾,悍然地宣布廢舊憲立新憲;果真如此,那就更難以收場,所以留下桑姆爾.帕克,是要他看緊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避免發生意外。

   其實他們大家是既沒有心思,也沒有時間出去呼吸什麽新鮮空氣,因為他們從艾歐藍尼皇宮的藍色大廳出來後,緊接著就轉到了威廉.史密斯辦公室。      

   1893年1月14日下午三點半,亞瑟.彼得森與約翰.科爾伯恩用花言巧語,臨時安撫住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之後,又折返威廉.史密斯的辦公室,關起門來,繼續與合並會的大將們研究和討論時局。

   剛一進門,就發現裏麵已經擠滿了憂心忡忡的各路人馬。他們又被團團圍住,訊問有關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最新消息;約翰.科爾伯恩向大家保證,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是絕對不會在今天宣布廢舊憲立新憲的,請大家放心好了。合並會的大將們,又不停地在他們身上放毒和加勁。

   當三位夏威夷王國內閣大臣重返艾歐藍尼皇宮藍色大廳時,滿眼紅絲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用憔悴不堪,幾近哀求的聲音,詢問他們幾位考慮後的決定;老奸巨猾的亞瑟.彼得森用了一招拖刀之計,就安撫住六神無主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   

   亞瑟.彼得森陰絲細氣地說,這部新《夏威夷王國憲法草案》基本上是好的,但是其中的部分細節內容,有幾點需要修改,他會連同國會裏的其他議員,連夜工作,一旦修好,立刻向她匯報,然後再當眾宣布也不遲。  

   陰險的亞瑟.彼得森並沒有說出將新《夏威夷王國憲法》草稿修改好的確切日子,因為他從心裏,就沒有準備這麽做。他之如此的順口胡說,其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用似是而非的理由來再次愚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替合並會爭取準備革命的寶貴時間。  

   當天下午,夏威夷王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阿爾伯特.賈德大法官也來到艾歐藍尼皇宮。他從夏威夷王國法律的角度,來規勸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千萬不可輕舉妄動,以免發生政治動亂,危害到夏威夷王國和王朝的安全。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對著這位夏威夷王國司法係統最高領導人說:〝這種廢舊憲立新憲運動,並非是她首創,在夏威夷王國曆史上,曾經有過多次的前例記錄,最近的一次,就是1887年的《刺刀憲法》。為什麽他們能修改憲法,而我就不能?難道說他們做就是合法,而我做就是非法?這又是什麽道理?〞

   阿爾伯特.賈德老法官雖然滿腹經綸,但經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一頓搶白後,也不由得啞口無言,一時間竟然找不出說辭來回答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質問,他隻好顧左右而言他,吱吱唔唔哼哼哈哈地說:〝那些都已經是成為過去的曆史了,還提它幹嘛呢?〞   

   正在議論紛紛之際,艾歐藍尼皇宮禮儀官又進來匯報,說那些在君權大廳的各國外交官們,實在等得不耐煩,已經散掉一大半了,務請女皇陛下指示,如何去安排與解說。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已經很清楚地知道,這四位新夏威夷王國內閣大臣,無論如何,今天都是不會在新憲法上簽字的了。如果沒有內閣大臣們的簽字和背書,她就無權廢舊憲立新憲,看來隻得先把事情暫緩,度過目前的危機後,再徐徐圖之。 

   心煩意亂六神無主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她知道一來廢舊憲立新憲一事,今天肯定是要流產了;二來亞瑟.彼得森與阿爾伯特.賈德的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三來這可能是自己今天唯一的下台階;四來應該識時務者為俊傑,來日方長,好漢不吃眼前虧。

   就是如此這般,就是這般如此,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又一次的上了亞瑟.彼得森的大當。她隻得無可奈何的擦幹眼淚,擠出笑容,開始收拾殘局。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首先到君權大廳,向尚在那裏耐性等待她的客人說,由於她聽從和尊重夏威夷王國內閣大臣們與王朝顧問們的意見,今天將不會廢舊憲立新憲,但在不久的將來,兩樣都會成為事實。

   接著,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登上了二樓,推開窗戶,從露台上向焦急等待在皇宮廣場的夏威夷群島土人們,用夏威夷群島土語大聲地說:

   〝我今天不能給你們一部你們希望的新《夏威夷王國憲法》了,請你們安靜地先回家,等待我的消息。我向你們保證,數日後,我一定會給你們一部新的《夏威夷王國憲法》!〞

   廣場上的夏威夷群島土人們,雖然大表失望,但並沒有鬧事,大家還是懷著滿肚子的不滿,逐漸散去。四位居心叵測的夏威夷王國內閣大臣見此,不由得吸了一口大氣,覺得事情終於有了轉機,至少目前燃眉之急的危機,總算是臨時化解掉了。

   合並會大將們的想法,剛好與夏威夷王國四位內閣大臣完全相反,他們認為這次危機,不但沒有成為過去,反而是麻煩的真正開始。下午四點,威廉.史密斯和洛林.瑟斯頓一齊回到威廉.史密斯辦公室,推門一看,裏麵已有十多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今天政治活動的真正動機。

   合並會大將們很快地達成一個共識: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絕不會就此罷休,她一定會反撲,合並會絕不可坐以待斃,必須要有所作為,有所行動來保護大家,眾人拾柴火焰高,用不著多久,就草擬了一份公開的聲明,其內容是:

   〝既然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已經公開聲明要廢舊憲立新憲,那麽,下麵簽名者都認為,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是在預謀地運用革命手段,來敵對《夏威夷王國憲法》與夏威夷王國政府。我們要求夏威夷王國內閣大臣們勇敢地站出來,拒絕並製止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這種非法的倒行逆施。〞 

   公開聲明寫好之後,沒有一個時辰,就有一百多人簽了名。這份公開聲明放在威廉.史密斯辦公室大廳的桌子上,但是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不翼而飛,神秘地不見了!沒有人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也沒有人看見是誰偷走的,但大家都相信是保皇黨律師保羅.紐爾曼(Paul Neumann)做的好事,因為他在發生此事沒多久之後,就忽然官運亨通起來,憑白地青雲直上,一下子就當上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法律顧問。  

   下午四點半鍾,由亨利.庫珀擔任臨時會議主席,威廉.史密斯擔任秘書長的危機小組,達成了八點共識:

   第一,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動作,是違反和背叛《夏威夷王國憲法》和政府的反革命行為;第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動作,是以革命行為來達到其實際上政變之目的;第三,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已經是個叛國之人,已失去夏威夷王國國家元首身份;第四,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是不會就此罷休的,她必定會在短期之內,有所後續行動;第五,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是在直截了當的向合並會挑釁和宣戰;第六,合並會同誌們,已經坐在一座隨時會爆發的火山口上;第七,這次的危機也是一個轉機,合並會的春天來了;第八,合並會必須要立即采取實際行動,進行反擊,不可坐以待斃。

   雖然沒有人提出要廢掉夏威夷王國王朝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但是在場者,人人皆知這就是整個革命之目的。基於這些名正言順的理由,小組提議立刻成立一個〝維安會十三人小組  (Thirteenth Committeemen of Committee of Safety)〞,來領導即將到來的變天革命運動。

   提議立即全票通過,這個所謂的維安會,其實就是當年的夏威夷人民聯盟十三人委員會的翻版,換湯不換藥,除了喬治.威爾科克斯(George Wilcox)一人之外,基本上還是那班舊人馬。

   維安會主席亨利.庫珀,那就不用說了,他是諸葛亮般的人物,此人既有策略,又有膽色,敢做敢為,百折不撓,意誌堅定,將夏威夷王國合並到美國大家庭裏的原始構想,就是出自此君。  

   其它成員中弗蘭克.麥克切斯(Frank McChesney)、威廉.懷爾德、西奧多.藍興(Theodore Lansing)和約翰.麥坎德利(John McCandless)全是美國人。

 弗蘭克.麥克切斯是美國公民住在夏威夷王國長達十年從事生活雜貨品總出口總批發業務他的經濟利益是與夏威夷王國分不開來的。 西奧多.藍興也是美國公民,是夏威夷王國的大牌律師。

 財大氣粗的威廉.懷爾德,原是美國公民,後來歸化成夏威夷王國公民,他是懷爾德蒸汽船公司(Wilder Steamship Company)、卡胡裏鐵路公司(Kahulii Railway Company)和夏威夷人鐵路公司(Hawaiian Railroad Company)的大老板。   

 約翰.麥坎德利是一名工程師,也是美國公民,他從1880年開始就長期居住在夏威夷王國,他與他的兄弟詹姆斯.沙頓.麥坎德利(James Sutton McCandless)在夏威夷王國,靠著先進的掘井技術而發了大財。     

   威廉.史密斯、洛林.瑟斯頓、威廉.卡斯圖與喬治.威爾科克斯,則是夏威夷王國土生土長的第二代美國人。基斯特.勃濤個性容易激動,為人豪邁,不修邊幅,是夏威夷王國裏的激進分子。

   威廉.史密斯是在夏威夷土生土長的第二代美國人,由於家庭背景的原因,是位天生的親美派。他在夏威夷王國國會裏,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曆任1878年、1884年、1887年和1892年的國會議員,與洛林.瑟斯頓一唱一和,極盡打擊保皇黨之能事;1887年的不流血革命,成就了那部使夏威夷群島土人們寢食難安的《刺刀憲法》,就是他與洛林.瑟斯頓唱的主角戲。 

   威廉.卡斯圖也是位夏威夷王國土生土長的第二代美國人,此人胸懷大誌而沉默寡言,曾是夏威夷王國國會五任的國會議員。由1876年至1893年,威廉.卡斯圖冷眼旁觀著夏威夷王國的政治動態後,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夏威夷王國在目前這種腐敗而殘舊的製度之下,不可能會有一個公平而有效的政府,來保護夏威夷王國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

   基斯特.勃濤與亨利.格拉(Henry Glade)是德國人基斯特.勃濤是在布來梅(Bremen,Germany)出生的德國人後來歸化成夏威夷王國公民從事進出口總批發生意他管理的格林鮑公司(M.G.Grinbaum & Company)是夏威夷王國的龍頭企業之一。 

   亨利.沃特侯斯是塔斯馬尼亞群人(Tasmanian),父母都是英國人,後來歸化成為夏威夷王國公民,亦商亦仕,經營進出口生意,無論是批發,還是零售,都很成功;他在1876年與1887年當選過夏威夷王國兩屆的國會議員,1887年的不流血革命時,他是主要的推手之一。

   安德魯.布朗(Andrew Brown)是居留在夏威夷王國長達十五年之久的蘇格蘭人,從事五金進出口生意而致富。他從來沒有出任過政府公職,人際關係廣寬,但對夏威夷王國的政治時局,極為關心。

   維安會成員的特色是:第一,全是白人;第二,全是男性;第三,全是高級知識分子;第四,沒有一位是夏威夷群島王國土人;第五,沒有勞動階級人民,全是非富則貴,或巨商大賈;第六,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一個是風花雪月空談者,都是些敢作敢為膽色俱全的實幹家。 

   兩天後,亨利.葛萊德因為自己身為德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外交人員的特殊身份,不能名目張膽地幹涉他國內政,於是就自動辭職不幹;亨利.葛萊德的空缺,由另一個沒有官職在身的德國人艾迪. 蘇爾(Ed Suhr)接手。

   喬治.威爾科克斯也因為一來,他並不同意將夏威夷王國立即與美國合並,二來,他發現自己是唯一的非合並會成員,道不同,不相與謀,他遂以〝個人必須要立即趕回卡埃島〞為理由,辭職不幹;他的空缺,由另一位從事建築材料進出口生意的美國人約翰.埃米盧(John Emmeluth)接任。   

   維安會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爭取到美國政府的支持,他們兵分兩路,為即將到來的革命鋪路:

   第一路,由洛林.瑟斯頓、威廉.懷爾德和亨利.葛萊德三人,前往拜訪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三人說明來意後,正式向美國政府要求兩件事:第一,軍事上派兵登岸,保護美國僑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第二,在政治上正麵支持和協助他們的革命行動。 

   一向都對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了無好感的約翰.史蒂文斯,連忙打鐵趁熱,借機煽風點火,他清楚無誤地告訴他們三人,如果他們能占領夏威夷王國政府行政大樓,並有效地控製住夏威夷王國兵營和警察總局的話,美國政府將會以事實政府(de facto govertment)為理由,立即加以外交承認。

   第二路,由亨利.庫珀前往美國停泊在夏威夷群島海外的〝波士頓號〞上去班師,請喬治.威爾艦長(Captain George Wiltse),出兵登岸護僑和維持治安。

   亨利.庫珀是在1883年1月16日星期一上午十一點,登上一直停泊在檀香山外海的美國海軍〝波士頓號〞戰艦上的。喬治.威爾艦長很有禮貌地接見了他。當亨利.庫珀說明來意,並要求喬治.威爾艦長的合作與配和時,他意外地發現,喬治.威爾艦長因為早上得到說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要在昨天宣布廢舊憲立新憲的情報時,就已經下令〝波士頓號〞戰艦上的官兵們,準備好一級戰備,隨時待命登岸。      

   喬治.威爾艦長表態說,他是根據1887年美國海軍部長的軍令行使職權的,如果他的海軍陸戰隊登岸入城的話,其目的也隻有一個,那就是為了保護美國公民,和美國外交人員財產與生命的安全,而將不會介入夏威夷王國的政治內爭,更不會幫助任何一派去做些什麽。亨利.庫珀心領神會,也不再說什麽了,於是滿意地向維安會匯報情況去也。   

   1893年1月14日,事發的當天晚上,合並會的七位大將,在洛林.瑟斯頓家中繼續開會。出席者,除了洛林.瑟斯頓外,還有威廉.史密斯、威廉.卡斯圖、阿爾弗雷德.哈特威爾、桑福德.杜爾、弗蘭克.德貝(Frank Wunderberg)與查爾斯.卡特(Charles Carter)。   

   會上,洛林.瑟斯頓向大家匯報了與約翰.史蒂文斯會談的結果,同時也傳來亨利.庫珀與喬治.魏特斯艦長見麵的正麵訊息;大家決定首先要成立一個正式的〝夏威夷臨時政府(Hawaii Provisional Government)〞,來推動和領導即將到來的革命大業。    

   七人中,唯有夏威夷王國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大法官桑福德.杜爾,持有保留立場,他冷靜地表態說,他自己並未作好這麽硬幹的心理準備。但是在洛林.瑟斯頓的請求下,桑福德.杜爾還是同意留下來協助大家起草《夏威夷臨時政府成立宣言》。革命的第一天,就在全夏威夷王國人民彷徨、憂慮和不知明天將會發生何事的苦悶下,安靜地過去了。

   第二天早上,是1893年1月15日,這是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亦是革命的第二天。早上六點半鍾,洛林.瑟斯頓起了個大清早,喝完咖啡後,就打電話給亞瑟.彼得森與約翰.科爾伯恩,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們有關於與約翰.史蒂文斯會談的結果。  

   洛林.瑟斯頓在電話中說:〝維安會是絕對不會就此罷休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已經宣布,在不久的將來,隻要有機會,她會再度實行宣布廢舊憲立新憲的革命行動,夏威夷群島人民正坐在一座不知何時何地會爆發的火山口上,維安會絕不會坐在這裏等待火山的爆發,隻要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在位一天,維安會就會覺得毫無安全可言。

  閣下是知道我們支持你們之鮮明立場的,我們還會繼續支持你們的。我想知道,我們昨天所討論關於我們一齊來宣布,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因為敵對夏威夷王國政府而必須立即下台遜位,然後由夏威夷王國人民來共商大事的議題,是否沒有改變?如果沒有改變,那將是最好不過的了,一切還是由你們來作主,來控製局麵;如果你們改變了的話,維安會將會在沒有你們的支持下,獨自采取必要的行動。〞

   洛林.瑟斯頓的這通電話,又把亞瑟.彼得森與約翰.科爾伯恩這兩位騎牆派兼牆頭草嚇壞了,他們一下子覺得好像是被吊到了半空中,左右為難,上下不得,要背叛,沒膽量,要盡忠,缺氣節,這不僅是這兩位騎牆派兼牆頭草的悲哀,也是全天下所有叛徒們共同的悲哀。       

   亞瑟.彼得森與約翰.科爾伯恩當然不敢與洛林.瑟斯頓撕破臉,他們用一副亡國奴的嘴臉說,自己一家,有老有小,是不敢冒著砍頭的風險,來公開的支持革命的,不過他們的內心,卻是同情革命的,他們會在適當的時機,用適當的方法,來適當地支持鬧革命的朋友們雲雲。

   洛林.瑟斯頓聽後,心裏有了底,知道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叛徒,是成不了氣候的,在目前的情況來說,這兩人雖然不是同誌,但隻要不是敵人,就已經達到原定的戰略性目的了。

   亞瑟.彼得森與約翰.科爾伯恩這兩個被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視之為自己人的叛徒,驚慌失措之餘,惶惶不可終日,心中有鬼,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兩個人互相商量了一下,事已至此,如此重大事情,再也無法一手遮天,無法繼續蒙住另外兩位同是夏威夷王國內閣大臣的同僚,如不把他們兩人一齊拖下水,此事勢將難以收場。

   事已至此,已無其他選擇,隻得連忙去找另外兩位內閣大臣威廉.康威爾和桑姆爾.帕克,坦白地將如何與洛林.瑟斯頓們等人勾勾搭搭的前因後果和盤托出;既然事情已經浮出水麵,再也難以回避,大家必須商量著如何處理,才符合大家最大的利益。他們商量了老半天,也想不出什麽兩全其美的辦法,唯一的共識是大家在作出重大決定前,最好是去找幾位德高望重的朋友們商議,再作最後決定。 

   1893115日下午一點三十分他們找來一些社會名流其中有弗雷德.舍費(Fred Schaefer)、詹姆斯.卡特(James Carter)、塞繆爾.戴蒙(Samuel Damon)、威廉.吉福(William  Giffard)、塞繆爾.艾倫(Samuel Allen)、愛德華.麥克法蘭(Edward Macfarlane)等這些重量級的社會賢達們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老半天依然還是拿不出一個有效的辦法來。 

   最後他們達成一點共識: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和她的內閣大臣們,必須發表一份《夏威夷王國政府公告》,宣布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所謂的廢舊憲立新憲之說,已經成為過去,並保證不再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希望這份有點兒為時過晚的補禍行為,能起到一點穩定時局的作用。心慌意亂的四位夏威夷王國內閣大臣,哪裏還有反對的智慧與勇氣?連忙書就一份四平八穩的《夏威夷王國政府政府公告》: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陛下之所以有廢舊憲而立新憲一事,完全是迫於夏威夷群島土人的壓力,並因誤聽而致之。夏威夷王國政府特此保證,以後的修憲行為,一定將會依照《夏威夷王國憲法》所規定的法定程序為之。〞

   尚不知自己已經麵臨覆滅災禍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真個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當內閣大臣們要求她在那份《夏威夷王國政府公告》上簽字時,她還在那裏擺架子,一直磨磨蹭蹭地挨到了第二天早上,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在文件上畫了兩筆,就算是簽了個字。

   這份自我謝罪式的《夏威夷王國政府公告》, 到了1893年1月16日星期一 早上十一點時,才在夏威夷王國首都到處張貼出去。 

   四位夏威夷王國政府內閣大臣,匆匆忙忙地邀請來各國駐夏威夷王國的外交使節,要當麵將這份等如打了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一耳光的《夏威夷王國政府公告》,親自交給他們,並厚著臉皮加以解釋和要求大家的理解。  

   各國駐夏威夷王國的外交代表如期應約而至,當然,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是不會前來出席所謂的外交使節會議的,因為他知道,一切都太遲了,弓已上弦,刀已出鞘,大江東流擋不住的革命洪流,已經爆發,夏威夷王國王朝的壽命,已經進入倒數時刻了!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內閣大臣們是不可靠的,但是她那掌控著全夏威夷王國警察力量的老情人查爾斯.威爾遜,卻一直沒有閑著。在這個生死存亡之秋,查爾斯.威爾遜的表現,起碼在那種情況之下,還是可圈可點的,早在1893年1月14日下午,查爾斯.威爾遜就接到情報,說以洛林.瑟斯頓為主的合並會大將們,在威廉.史密斯的辦公室裏,關起門來,正在策劃著某件重大的叛國陰謀。     

   查爾斯.威爾遜立即派人將他們全天候地監視起來,更作好了要將他們一網打盡的拘捕抓人計劃。可是,天也時也,查爾斯.威爾遜的司法職權,終歸是有其限度的;查爾斯.威爾遜將他要采取司法拘捕行動的申請,交給他的頂頭上司,夏威夷王國司法部長亞瑟.彼得森,要求立即緊急批準。

   可是,亞瑟.彼得森是位自私自利的騎牆派兼牆頭草,當查爾斯.威爾遜的這份申請書到達他的辦公室時,他正在思考著如何去向合並會賣身投靠,如何才能在渾水中摸到大魚;要亞瑟.彼得森在這種政治環境下去批準查爾斯.威爾遜的拘捕計劃,這不是要他去捅馬蜂窩嗎?這不是要他自斷前程嗎?這不是要他自取滅亡嗎?  

   本來,查爾斯.威爾遜早就與這四位內閣大臣是麵和心不和的,而這四位內閣大臣,也對這位警匪難分,怨言載道,專靠收妓院與賭場保護費而發財致富的夏威夷王國警察總長,一向是藐視,一向是看不起的,大家隻是礙於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麵子,不便發作而已。

 所以,亞瑟.彼得森就用〝在非常的狀況下怕會引起暴亂與激化矛盾〞的官僚理由,將查爾斯.威爾遜的拘捕方案,嚴以拒絕。查爾斯.威爾遜還是不死心,他又再次的去找四位內閣大臣,作最後的嚐試和努力,查爾斯.威爾遜對這四位早已胳膊肘朝外拐的內閣大臣說:  

   〝我們大可不必過度害怕美國人會派軍隊登岸!〝波士頓號〞上,不就是隻有一百七十名陸戰隊嗎?我手下的五百名軍警,並不害怕他們,真個的對著幹起來,量他們也撿不到什麽便宜!果真的幹起來,我那十多門澳洲製造的大炮,會好好地招待他們的!而且,夏威夷王國一直與美國有著深厚而良好的互動關係,他就不相信約翰.史蒂文斯膽敢隻手遮天,宣布與夏威夷王國開戰,何況,他也沒有宣戰權! 〞

   接著,查爾斯.威爾遜要求內閣大臣們,立即宣布全國戒嚴,進入緊急狀態。他又告訴這四位六神無主的夏威夷王國無能的內閣大臣,他已清楚掌握住維安會每一個人的舉動,隻要他們一點頭,他就立即收網抓人,他們一個都跑不掉。

   這一番話,隻聽得這四位內閣大臣汗流浹背,四肢發軟,連忙借口有事,將查爾斯.威爾遜推送了出去。查爾斯.威爾遜雖然沒有得到這四位內閣大臣的批準其拘捕行動,但由於他那厲害的冷血言談,卻也起了隔山打虎的作用,臨時阻嚇著他們,不敢輕易露骨地賣主求榮。

   這幾個叛徒隻好退而求其次,硬著頭皮,為夏威夷王國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虛情假意地繼續工作下去,他們的原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撞到什麽時候算什麽時候,一切聽天由命。  

   1893年1月15日星期天傍晚,亞瑟.彼得森與塞繆.帕克致電約翰.史蒂文斯道:如果在檀香山出現有武裝力量來對抗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政府情況的話,請他就美國政府的立場表態。

   約翰.史蒂文斯清楚無誤地告訴這兩位內閣大臣,美國政府是絕對不會介入他國內政或內爭的,美國政府也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亞瑟.彼得森與桑姆爾.帕克二人聽後,內心還是不踏實,還是有點七上八下。  

   這一天中午,合並會主將們,又聚在威廉.卡斯圖的家中,開了三個小時的緊急會議。會議中作出了兩點決定:第一,要在明天,即是1893年1月16日,星期一下午二點正,由維安會出麵,召開大型的夏威夷人民群眾大會;第二,要立即成立夏威夷臨時政府,來領導這場即將到來的變天大革命。

   眾人一致地推舉眾望所歸的洛林.瑟斯頓為夏威夷臨時政府最高領導人,但是被洛林.瑟斯頓以兩點理由拒絕掉了:第一,是他個人在美國和其它夏威夷群島上,還有不少的私人業務,導致自己無法專心地投入工作;第二,自己的個性太過於激進,而未來夏威夷臨時政府最高領導人,必須是由一位比較保守的人來出任,方是夏威夷群島人民的福澤。眾人見洛林.瑟斯頓說得合情合理,並非客套話,而且態度堅定,也就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有趣的是,桑福德.杜爾的名字,並沒有在這次會議中被提起過。這次會議中,最令維安會發愁與心煩的一件事,就是手上沒有革命行動所必須的足夠軍火與武器,他們派人到槍店去購買,但被查爾斯.威爾遜早走一步,他將全夏威夷王國的槍店,全都嚴密地監視起來;查爾斯.威爾遜更進一步地采取行動,派人進駐夏威夷王國全島的各地海關,徹查任何的軍火走私,稍有異動,立即拘捕。

   這一天晚上,維安會大將們,又聚在洛林.瑟斯頓家中,召開一次非正式的閉門會議,將當天中午在威廉.卡斯圖的家中開會的決議,反複深入地討論並達成與確定了革命之三大目的:貪汙腐敗的夏威夷王國必須被推翻,淫亂汙髒的夏威夷王朝必須被廢止,國弱民窮的夏威夷群島必須與美國合並!(待續)

  






2011年9月1
5日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