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國之將亡 群魔亂舞

(2011-09-14 17:14:02) 下一個
夏威夷群島王國王朝風雲(18)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假借國會反對派議員出外考察業務的機會,快速地通過了鴉片執照和發行彩票兩個議案,消息見報,引起了軒然政治大波。

   1893年1月12日,在夏威夷王國國會裏,憤怒的國會議員向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新內閣大臣提出動議,要進行不信任投票。幾個小時之內,所有的夏威夷群島土人代表全部跟進,夏樂派議員亦全體附和,大勢所趨,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新內閣頃刻倒台。   

   這是夏威夷王國國會有史以來,第一次以夏威夷群島土人為主的倒閣行動。一個代表夏威夷群島土人的王國政府,到了連夏威夷群島土人都將之唾棄時,這個政權還有希望嗎?是夏威夷群島土人敲響了夏威夷王國的第一聲喪鍾。

   1893年1月14日,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悍然不顧全天下的反對,將彩票和鴉片法案簽批成夏威夷王國法律。簽在議案上的字跡還未幹時,她就迫不及待地宣布本屆議會完滿結束。

   現在,不但合並會是在用力地替夏威夷王國掘墳墓,連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她自己,也帶著頭去替夏威夷王國掘墳墓!曆史演變至此,而要夏威夷王國不敗亡不傾覆,可乎?夏威夷王國的覆亡,已經不是會與不會的問題,而是到了是什麽時候,和以什麽方法來結束的地步。

   這就像中國人所說的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了。經濟上的崩潰,政治上的腐敗,社會上的混亂,外交上的壓力,使夏威夷王國變成了一座火藥庫。點燃火柴丟向那座火藥庫的不是別人,正是昏庸無道而自取滅亡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自己,但給她那根火柴的人,卻是夏威夷王國亡國妖孽查爾斯.威爾遜。  

   更荒唐的是,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為了不可告人的淫欲理由,居然允許查爾斯.威爾遜全家搬進皇宮內邊上的平房居住。於是,她與查爾斯.威爾遜的偷情故事,就更加愈傳愈大,愈傳愈玄,也愈傳愈遠。   

   就在查爾斯.威爾遜搬進皇宮邊上的平房後沒多久,他為了自己的鴉片買賣利益,又用之前煽動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去支持鴉片法案時的同一手法,想重施故技狠狠撈上一票。他又跑到艾歐藍尼皇宮的藍廳裏告訴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現在是趁著步步得勝良機,宣布廢除《刺刀憲法》的最佳時候。

   查爾斯.威爾遜向她放毒說,1864年的第一部《夏威夷王國憲法》,是夏威夷王國皇帝頒布給夏威夷王國人民的,當時並沒有也不需要經過任何人或任何部門批準就自動生效。他又說,在法理上,夏威夷王國皇帝有權宣布廢黜《夏威夷王國憲法》,任何人不可以說三道四,因為這是夏威夷王國皇帝的特權。

   查爾斯.威爾遜說,夏威夷王國皇帝運用皇權來廢黜《夏威夷王國憲法》,有前例可循,卡梅赫美亞五世就是個明顯不過的例子。卡梅赫美亞五世曾運用夏威夷王國皇帝的皇權,成功地廢黜舊的《夏威夷王國憲法》,完成了符合他要求的《夏威夷王國新憲法》。這部《新夏威夷王國憲法》,一直運行了長達二十五年。

   查爾斯.威爾遜又說,目前在夏威夷群島的九萬土人中,有六萬名已簽了字,即是有三份之二的選民,要求廢黜那部使夏威夷群島全體土人蒙羞的《刺刀憲法》, 這就是最大的民意基礎,這就是人民的力量。

   查爾斯.威爾遜又加強語氣地總結道,他會用他手上所有的武裝力量,做為她皇後陛下的後盾,如果此時再不動手大幹一番的話,她將會坐失良機,永遠地失去改變曆史的機會。這番理論,深深地打動了早就想將那部《刺刀憲法》解決掉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自此以後,她更堅定了廢黜《刺刀憲法》的信心和決心,剩下的問題隻是如何去廢除。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廢憲行動按部就班地開始了,她首先命令她的內閣大臣威廉.卡斯圖與他的助手們,暗中著手起草一份新的《夏威夷王國憲法》。新的《夏威夷王國憲法草案》完成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叫她的秘書威利.卡艾伊(Willie Kaae)用他平常最拿手的功筆字,抄寫數份,以備後用。

   在這裏,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犯了一個兵家大忌:用人不善!她大概連做夢也沒想到,平常對她必恭必敬唯命是從,深得她信任的內閣大臣威廉.卡斯圖,竟然就是她敵人陣營合並會的主要幹部之一! 

   巧合的事情並沒有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那位所謂的機要秘書威利.卡艾伊,雖然不是合並會的成員,但卻比合並會的成員還要糟糕:威利.卡艾伊早就被洛林.瑟斯頓用金錢收買通了!他是合並會安放在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身邊的潛伏政治間諜!     

   因此,夏威夷王國政府的機要文件,包括這份新完成尚在保密階段的《夏威夷王國憲法草案》,在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女皇自己還未看到之前,合並會幹部們,就通過威利.卡艾伊的情報,知道得一清二楚。時運欠佳而自視甚高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碰到了如此這般陰險毒辣的敵人,又焉得不敗乎?  

   在夏威夷王國國會裏,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日子並不好過,麵對著強大的反對派,她的權威與皇權,處處受到了無情的挑戰。合並會大將們是有計劃地要和她對著幹的,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將夏威夷王國搞垮,就是要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搞得灰頭土臉。  

   由1892年五月至1893年一月的九個月之內,反對派前後提出七次的不信任投票倒閣議案,其中兩次流產,五次成功。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皇後疲於奔命,用大部分的時間,來玩這種組閣又組閣的政治遊戲。

 有一次重新組閣時,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委任她的好友威廉.康威爾(William Cornwell)來擔任夏威夷王國首相,兼職夏威夷王國財政部部長。興高采烈的威廉.康威爾,上台不過兩個半小時,還沒來得及前往首相辦公室接受手下們為他準備的歡迎茶點,就在夏威夷王國議會上,被洛林.瑟斯頓聯同著合並會的同誌們和其他議員,以二十六票對一十三票的不信任票趕了下台!

   由這個小事件中,也就可以看得出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狼狽不堪與無可奈何的政治處境了。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在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老情人,那位母親是大溪地人,父親則是英國人,但卻出生在夏威夷王國的警察總長查爾斯.威爾遜身上。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那時候一來正和查爾斯.威爾遜打得火熱,難分難解,二來她也害怕夏威夷王國唯一的武裝力量落在反對派手上;另一令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擔憂的是,夏威夷王國行政法律規定,夏威夷王國警察總長的職位並非隸屬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職權管轄範圍,而是由夏威夷王國內政部長任命。   

   因此,每一次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邀請她朋友出來組閣的先決條件有二:一明和一暗。明的就是新內閣部長,必須支持她重新修憲的政見。暗的是上任後,必須保證對查爾斯.威爾遜的夏威夷王國警察總長職位的繼續留任和任命。   

   合並會群雄們,又豈不知這利害攸關的任命?所以他們全力以赴地叫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疲於奔命,目的就是在隔山打牛,把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大內總管查爾斯.威爾遜趕出政府,打斷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左右手。     

   一連大半年,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是不停地組閣又倒閣,倒閣又組閣,實際上都是圍繞著查爾斯.威爾遜去留問題而展開的權力鬥爭。當然,在這個生死攸關的問題上,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是絕不會妥協,也不敢妥協的。

   合並會在夏威夷王國國會裏,全力以赴地封殺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其目的當然是要搞砸夏威夷王國,尤其是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王朝,天下愈是大亂,他們渾水摸魚的機會也就會愈多。

   1890年的夏威夷王國國會大選結束了,由於競爭過於激烈,夏威夷王國國會中沒有任何政黨成為多數黨,所有議席由重建黨、自由黨和國家黨來平分秋色。

   美國政府對夏威夷王國的基本國策,可以歸納為〝隔山觀火,樂見其成〞八個字。這從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向美國國務卿的秘密報告中,可以得到印證。1892年的夏威夷王國國會大選,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的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向美國國務院選寫的政治報告中說:

   〝這裏見不到穩定的前景,如果夏威夷王國不與美國合並的話,則必定會成為英國的附屬領土,那將會帶給美國難以忍受的尷尬。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健康是令人擔憂的,很快會有戲劇性變化。但是真正使人擔憂的,是目前尚在英國讀書的夏威夷王國皇位繼承人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   

   維多利亞.凱蓧嵐妮公主完全接受英國式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而這位夏威夷王國的未來女皇的姐姐安妮.克萊格霍(Annie Cleghorn)現在已經與英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詹姆斯.伍德侯斯(James Hay Wodehouse)的長子詹姆斯.小沃德豪斯(James Hay Wodehouse,Jr.)成婚。

   種種跡象清楚地說明一點,將來她妹妹一旦繼任為新女皇,並非美國之福。這裏的人民,已經開始無法忍受夏威夷群島王國王朝的過度浪費,要知道一個事實,夏威夷王國政府的開銷,每年隻是五萬元,但夏威夷王朝的開銷,卻是每年要高達十五萬元,這能不出事嗎?〞

   約翰.史蒂文斯除了不主張美國給予夏威夷王國任何的關稅優待外,還直截了當地提出了他的意見: 

   〝在檀香山,唯一的武裝力量,就是為數很少的當地警察,和保護皇宮那六十名警衛員。美國應該派遣適量的軍力長駐珍珠港,這不單單可以保護美國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更重要的是,美國借此機會向其他國家明示,美國對夏威夷群島王國,是有著特殊關心的。〞

   約翰.史蒂文斯最後警告美國政府:〝當其他強國在夏威夷王國上爭奪權益之時,難道美國人還要繼續睡覺嗎?現在美國政府必須決定合並問題是要,還是不要,再也沒法回避。〞

   我讀盡了中外諸國的興亡曆史,也看遍了強權政治幹涉他國內政的例子,但卻從來沒見過如此這般赤裸裸的顯然天命論侵略露骨言論!

   約翰.史蒂文斯一直是與合並會們穿著同一條褲子,同一個鼻孔出氣的。他一直或明或暗地支持著合並會,更毫不避忌地與之交際應酎,他認為夏威夷王國王朝,會在1892年的大選過後的兩個月間,變成為一個曆史名詞。   

   約翰.史蒂文斯的如意算盤是這樣的,合並會大將會因國會大選失利而失去耐心,必然會采用某種激烈的行動。約翰.史蒂文斯深深地相信,合並會的第一個步驟,將會是以武裝力量,強行占領夏威夷王國警察總局,然後再占領夏威夷王國政府行政大樓,他們當然會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武裝部隊的恐嚇和配合下,迅速地宣布成立夏威夷臨時政府。

   接著的重頭戲,就是由約翰.史蒂文斯粉墨登場,直接出麵,代表美國政府宣布承認夏威夷臨時政府為夏威夷群島上唯一的事實政府,間接地將夏威夷王國踢進曆史。如果一切都順利的話,那麽用不了幾個月,夏威夷王國就將成為美國聯邦的一份子。

   約翰.史蒂文斯是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的全權代表。此人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狂妄虛偽,他完全是以一副太上皇的特高姿態在檀香山出現的。約翰.史蒂文斯於1820年8月1日在美國緬因州蒙特維濃市(Mount Vernon,Maine)出生。他的父親約翰.史蒂文斯艦長(Captain John Stevens)是美國海軍的中級軍官,母親夏綠蒂.裏福特(Charlotte Lyford)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 

   約翰.史蒂文斯畢業於基督教衛斯理公會教徒神學院(Maine Wesleyan Seminary),在信普救說教堂(Universalist Church)當過十年的傳教士。在緬因州從事傳教事業的同時,他也是緬因州最早期的共和黨積極份子。1860年,他代表緬因州,參加美國共和黨大會的全國大會。

   這段期間,約翰.史蒂文斯是美國少數大力反對奴隸製度的領袖人物之一。基督教的精神使他不但反對奴隸製度,還反對死刑製度,他在出任緬因州州參議員期間,大力推動在緬因州廢除死刑的立法工作。

   1854他的好友詹姆.吉萊斯.布萊(James Gillespie Blaine)共同收購了《奧古斯塔.肯納貝克日報(Augusta Kennebec Journal),二人共同擔任報紙主編長達十四年之久兩人的關係因有著共同的政見與理想而更加接近起來。這份地方小報,成為了美國共和黨在緬因州的喉舌。

   187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約翰.史蒂文斯是緬因州、俄亥俄州、西弗吉尼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競選負責人,全力為美國共和黨操盤。這個努力,使他日後得到了被提名外放為美國大使的政治酬勞。

   1855年開始生活平惔的基督教傳教士工作已經無法滿足約翰.史蒂文斯的政治野心他下定決心接受他的老朋友, 緬因州第二十四任州長安遜.皮斯利.莫勒(Governor Anson Peaslee Morrill)的建議辭去傳教士工作專心撰寫政論一展胸中錦繡才華。

   約翰.史蒂文斯憑著一支淩厲的筆杆子,流暢的文采,卓識的遠見,使他很快就成為美國朝野敬重的政論家。1866年,約翰.史蒂文斯當選緬因州眾議院眾議員,做了一任。1868年,又當選為緬因州參議院參議員,也做了一任。兩份民選的公職加起來,共有三年時間。在約翰.史蒂文斯的民選議員生涯裏,政績斐然,他大力鼓吹廢除天怒人怨的奴隸製度和死刑法律,成立了緬因州第一所女子工業學校。 

   曆史的定律,有時是使人覺得有其因果關係的。約翰.史蒂文斯當時的報紙老板路德.史霍任安斯(Luther Severance),在擔任了二十五年的《奧古斯塔.肯納貝克日報》總編輯之後,商而優則仕,被美國政府於1850年,委派為美國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 

   約翰.史蒂文斯也學而優則仕,終於等到了大展手腳的機會。1870年,他被美國第十八任總統尤利塞斯.辛普森.格蘭特(President Ulysses Simpson Grant)委任為美國派駐南美洲烏拉圭(Uruguay)全權外交代表,開始了他在美國外交舞台上大展身手的機會。

   1874又被委任為美國派駐南美洲巴拉圭(Paraguay)的全權外交代表。1877年至1883被美國政府委任為包括挪威(Norway)、瑞典(Sweden)、丹麥(Denmark)和冰島(Iceland)的斯堪的納維亞(Scandinavia)全權外交代表。

   約翰.史蒂文斯的外交才華與圓滑策略,不出幾年,使他成為美國政府中少有的職業外交官,但是真正使他成為夏威夷王國曆史上最具爭議性人物的,便是他出任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一職。

   一朝天子一朝臣,中外無二。班傑民.哈裏遜當選美國總統後,約翰.史蒂文斯的老朋友詹姆斯. 布萊官運亨通,官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美國國務卿,執掌美國政府的外交大權。

   1889年6月20日,肥水不流外人田,詹姆斯.布萊向班傑民.哈裏遜總統推薦約翰.史蒂文斯為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外交代表。為了突顯他在美國國務院的地位,當他被委任時,將他原來的〝美國國務院駐外使節(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Minister)〞,上升為〝美國駐外特命全權使節(United States Minister Plenipotentiary and Envoy Extraordinary)〞,可以全權代表美國,有先斬後奏之權。 

   1889年9月23日,約翰.史蒂文斯被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在艾歐藍尼王宮正式接見,接受他的到任國書。從此,夏威夷王國和夏威夷王朝的不幸命運,就因為此公之到來而注定了。約翰.史蒂文斯在夏威夷王國風雨飄搖的政治環境下來到檀香山,臨出發前,他曾當麵要求美國國務卿詹姆斯.布萊,給他一個處理夏威夷王國複雜問題的具體指導原則。

 詹姆斯.布萊國務卿給約翰.史蒂文斯的原則指示是〝在不削減夏威夷王國的絕對獨立主權下通過友好關係而將之溶進美國政治體係中(drawing the ties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and the Hawaiian Islands so as to make them practically a part of the American system without derogation of their absolute independence)

   約翰.史蒂文斯心領神會,知道他老板的外交辭令後麵的真正含義就是要將夏威夷群島連皮帶肉地吞掉;夏威夷王國的倒黴命運,就在約翰.史蒂文斯尚未到任前,已經被美國人的顯然天命論霸權主義所決定了。

   約翰.史蒂文斯到達檀香山後,到處演講,四外遊曆,增加對夏威夷群島的認知。他將這些演講稿和遊記,整理成《綜觀夏威夷現狀(The Hawaiian Situation Tract)》和《致夏威夷年青人意見書(Advice to Young Hawaiians)》二書,發表於世,成為美國外交人員的重要參考資料。      

   約翰.史蒂文斯初到夏威夷王國,就發現三件特別的現象:第一件是主張與美國合並的美國白人,已經掌握住了這個太平洋小王國政治和經濟的命脈;第二件是歐亞列強,尤其是英國、法國、德國與日本,都在日以繼夜地計算著如何來吞掉這個毫無國防力量的太平洋群島小王國;第三件是使約翰.史蒂文斯擔憂的是夏威夷王國中,那地理優良而港寬水深的珍珠港,如果被歐亞諸強霸占用於海軍軍事基地的話,那麽,美國將永無寧日可言。

   約翰.史蒂文斯清清楚楚地知道國際大環境間的利益爭奪,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奧大利亞已毫不留情地吞掉所羅門群島(Soloman Islands),德國將馬修群島(Marshall Islands)據為己有,西班牙派出強大海軍,將凱若琳島(Caroline Islands)連皮帶骨咽進肚子裏;同樣是島國環境的夏威夷群島,又能在強權的虎口之下掙紮多久呢?  

   最令約翰.史蒂文斯擔憂的,還是聲勢浩大的英國。對於膽小如鼠的夏威夷王國皇帝,在美國政府的虎視眈眈之下,既不敢接受英國的信用貸款,也不敢簽署接受大英帝國的保護條約的作風,英國佬早就連怨帶恨,達到忍無可忍的地步,對夏威夷王國這塊肥肉,恨不得將之立刻一口吃掉。

   有一次,英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詹姆斯.德侯斯,與戴維.卡拉庫雅皇帝聊天時,有意無意地從懷裏掏出一張世界地圖,其中用紅筆塗著大英帝國的領土與勢力範圍,再用藍筆圈起了小小的夏威夷群島,真是不成比例。詹姆斯.德侯斯微斜著眼請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仔細觀之。    

   戴維.卡拉庫雅皇帝很清楚詹姆斯.沃德侯斯的企圖是什麽,於是保持沉默,無言以對,不置可否。詹姆斯.伍德侯斯見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不肯表態,就進一步施壓,他獰笑道:〝陛下覺得如果將夏威夷王國變成大英帝國大家庭一份子的感覺如何?〞這番話聽得戴維.卡拉庫雅皇帝一陣背脊麻涼,兩腿發軟,幾乎站不起來。    

   在夏威夷群島問題上,約翰.史蒂文斯堅定不移的要將這個太平洋小島國吞掉。多年的外交經驗告訴他,基於美國政治利益與國防因素,任何的情況下,夏威夷群島都必須牢牢地掌握在美國人手中,美國絕不允許任何外國強權插手夏威夷王國。

   理解了約翰.史蒂文斯這種心態與立場,就不難理解他那些種種不合常情的行為了。 約翰.史蒂文斯到達檀香山不久,就斷定夏威夷王國未來的唯一希望,就是盡早與美國合並,此外別無出路。基於此,約翰.史蒂文斯一直是把夏威夷王國代表人物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視之為美國在夏威夷島上的最大敵人,為美國在夏威夷王國利益的主要障礙物。

   無論是公開還是私底下,約翰.史蒂文斯都是口不擇言的攻擊、羞辱與他無怨無仇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壞璧其罪,誰叫她是夏威夷王國的女皇呢?  

   1892年3月3日,約翰.史蒂文斯寫了一封密件給美國詹姆斯.布萊國務卿,要求明確指示:如果夏威夷群島有土人爆發革命的話,他是否依然要遵守美國國務院死板的固定標準政策?如果要隨機應變,其範圍的極限是什麽?

   約翰.史蒂文斯順便提議說如果夏威夷群島繼續獨立下去的話那麽英國和加拿大將會為夏威夷的深水港口而發動奪取行動〝黃金機會就在手邊(The golden hour is near at hand〝合並會避免掉這些所有的危險(Annexation excludes all dangers of this kind)〞。

   約翰.史蒂文斯是一位典型的美國民間〝顯然天命論〞霸權主義的推動者他從來就不掩飾自己對夏威夷群島赤裸裸的野心根據美國作家雷尼.桑薩.弗洛德(Renee Sansom Flood)的著作《傷膝鳥(Lost bird of Wounded Knee: spirit of the Lakota)》書中,記載著約翰.史蒂文斯的顯然天命論〝名言〞說

   〝現在夏威夷的梨子已經完全成熟,正是美國將之采摘的黃金機會了。(The Hawaiian pear is now fully ripe,and this is the golden hour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pluck it)

   為了防止其它的強權瞎打夏威夷群島的主意,他要求美國政府派現遣海軍戰艦,長期停駐夏威夷群島外公海,隨時備用,美國政府同意之。自此以後,美國海軍重要戰艦〝波士頓號(USS Boston)〞,就沒有離開過夏威夷外海一天。

   在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多次委任內閣的問題上,重建黨多次狐假虎威的借用約翰.史蒂文斯的招牌,來對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進行政治恐嚇。   

   重建黨不斷托人傳達一個訊息給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如果她不在內閣提名上讓步的話,約翰.史蒂文斯就命令長期駐泊在夏威夷群島外海待命的《波士頓號》與《盟國號》戰艦上的海軍陸戰隊登岸來支持他們的候選人!如果沒有約翰.史蒂文斯的點頭暗許,重建黨膽敢如此放肆地赤裸裸威脅嗎?   

   合並會的無聲革命計劃從未停止過。他們與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約翰
.史蒂文斯,保持著超乎一般的密切關係和聯係。約翰.史蒂文斯毫不避諱地提出他的 〝意見〞,而和並會也將他的〝意見〞,視之為來自美國政府的聖旨。約翰.史蒂文斯與合並會之間是水乳交融,密切地互動著,他們不但用同一個鼻孔出氣,還陰謀詭計地一齊來替夏威夷王國撰寫送終追悼詞。

   約翰.史蒂文斯是明目張膽地在檀香山公開進行顛覆夏威夷王國王朝行動的。根據《紐約時報》派駐夏威夷檀香山記者斯蒂芬.金策(Stephen Kinzer)在他的著作《顛覆(Overthrow)》中說:

   1893年1月14日早上,就是推翻夏威夷王國王朝革命爆發的那天,約翰.史蒂文斯與洛林.瑟斯頓、桑福德.杜爾三人在靜室開會,麵授機宜,策劃著一件推翻夏威夷女皇,並使之歸向美國的厚顏無恥陰謀。

   合並會的原始計劃是想利用〝裏應外合〞的策略來解決掉夏威夷王國這個爛攤子的,他們希望在內,通過對政府與議會實際上的掌控,來達到將夏威夷王國王朝的權力架空,使之名存實亡;在外則利用美國的軍事武裝力量,恐嚇那些膽小如鼠的夏威夷王朝皇室人員。

   合並會清楚地知道,曆史上的夏威夷王國王朝領導人,沒有一個不是膽小鬼,也沒有一個不向敲詐勒索低頭。他們最初的計劃是向美國政府,替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爭取一筆退位費, 然後讓她就此走路靠邊站;可是事情並不朝著他們的意願發展,最終還是導致了要以革命手段來處理掉夏威夷王國王朝。

   夏威夷王國之踏進鬼門關是從修憲運動開始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誤信了查爾斯.威爾遜的錯誤判斷,頭腦發熱之下,認為自己反戈一擊的時機已經來臨。1892月底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叫她的秘書卡艾伊將一份他用工整字體抄寫的新版《夏威夷王國憲法草稿》, 送給了夏威夷王國司法部長亞瑟.得森(Attorney General Arthur Peterson)要求他加以修改或者提供意見。 

   亞瑟.得森是位八麵玲瓏油頭滑腦的老政客他隻想當官發財並不想樹敵也不想得罪任何一派他總是為自己留條後路。亞瑟.得森知道他手上這份《夏威夷王國憲法草稿》是一枚定時炸彈,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將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亞瑟.得森想起了《刺刀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夏威夷王國皇帝的決定,必須要得到其部長們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副署的部長,必須要對其簽字負起全責。〞亞瑟.得森每次念及於此,就汗流浹背,戰兢不已,唯恐自己陷進政治鬥爭裏。

  要這麽一個吃裏扒外的老奸巨滑去替一個毫無辦法的弱勢女人去賣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這何異是在與虎謀皮?何異是在逼豬爬樹?亞瑟.得森把那份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夏威夷王國憲法草稿》鎖在抽屜裏長達一個多月,連看都不看一眼,然後隻字不改,也沒加任何的意見,就原封不動地交回給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收到後,誤以為亞瑟.得森之沒有意見就是表示同意,誤以為這位親手提拔的部長是自己人。這個陰差陽錯的誤會,導使她越發堅定廢憲的決心,她並沒想到亞瑟.得森是一個騎牆派,是一根牆頭草,是一位毫無天良的庸俗政客。亞瑟.得森對這份《夏威夷王國憲法草稿》不同意也不反對的模棱兩可態度,是在為自己暗留後路。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用九州之鐵,鑄成誤以為亞瑟.得森足可依賴的大錯!錯誤是要付出代價的,偉大的錯誤更要付出偉大的代價。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女皇為這個偉大的錯誤所付出的代價,就是斷送了整個江山。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在她自己的回憶錄裏痛苦地說,她就是被自己最相信的人出賣的,她所指的就是亞瑟.得森。這完全是事實,但問題是她領悟的太晚了。你的聰明智慧到哪裏去了?你的判斷力到哪裏去了?當她從迷惘中清醒過來時,所有的人與事,都已經是昨日黃花,成為曆史。    

   為了製造廢憲輿論,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暗中安排她的死黨,來自洛海瑪(Lahaima)的議員威廉.懷特,在國會上提出一條令到夏威夷王國全島上下,包括各國派駐夏威夷王國的外交代表大為緊張的議案:召開全體國會議員修憲大會,不但要重新立憲,更要廢除1887年的《刺刀憲法》。  

   由於威廉.懷特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緊密關係,大家不由自主地將之與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種種廢憲言論連貫到一起。謠言的傳播往往是最快的,一夜之間,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要宣布廢憲的流言,無風自動地在夏威夷王國各大島嶼之間盛傳開來。     

   在這個風聲鶴唳的同時,夏威夷王國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審理一件充滿政治緊張氣息的〝四月陰謀叛國案〞,此案的矛頭,直指合並會諸君為幕後策劃者。火上澆油,逼使合並會諸君人人自危,都有被迫上梁山,必須挺而走險的心態。

 不知道是有人故意造謠,還是夏威夷王朝的氣數已盡,就在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準備發動廢憲的前後,在美國大陸與整個夏威夷王國,瘋狂地流傳著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病情嚴重〞的謠言,說她不但〝病情嚴重〞,更已經〝精神錯亂〞,甚至快要〝接近死亡〞。   

   夏威夷王國王朝禦醫周席偶,隻得以書麵出來澄清謠言。謠言最終是止住了,但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大眾形像,也已經破毀無遺。除了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健康謠言外,還有很多無風不起浪的傳聞。

   1892年4月9日的《紐約時報》報道說,夏威夷王國到處有著駭人消息,皇宮外麵,時有軍人在做軍事演習,增有沙袋,毫無疑問,某種政治運動即將到來。《紐約世界報》更在1892年4月14日報道說,夏威夷王國王朝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實際上已經是一個囚犯,她的政權即將破產完蛋。

   更露骨的是美國國務卿詹姆斯.布萊對美國新聞記者的談話,他直截了當的宣布夏威夷王國的死刑說:〝我預料很快就會聽到一場有關革命的消息!〞

   其實,這都不是些謠言,而是真正的事實。1892年夏天時,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指揮官喬治.布朗上將(Admiral George Brown),經常性地乘著他的戰艦《三藩市號》,巡邏於夏威夷王國諸島海外,並不時的私自登岸補充清水和食物,或者派其海軍陸戰隊登岸演習,根本無視於國際公法,更藐視夏威夷王國的國家主權為無物。

   有一位《三藩市觀察報》記者,實在看不過這位美國職業軍人的橫行霸道囂張狂妄行為,故意挑剔著問他,他這種作風是否已經侵犯了夏威夷王國的主權?這位一向以強硬彪悍著名的軍人,居然大咧咧地回答說:

   〝我已被美國政府授權,在我覺得適當的時間和地點,隨時隨地都可以登陸演習,更在我覺得有需要時,可以不經任何人批準,直接差派軍隊登岸,去保護美國僑民與領使館人員的安全。〞

   接連幾日,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數次接到情報,說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正在明目張膽地介入一項鼓動將夏威夷王國與美國合並的陰謀。接二連三的情報,像雪片也似的飛進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辦公室,她開始慌了手腳,連夜與她的內閣大臣和顧問們召開國事緊急會議。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提議,召開一場所有駐夏威夷王國外國使節出席的大會,共商應對之策。但是她的內閣大臣與顧問們都一致認為,這無疑是一種自殺行為。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又陷在進退維穀前後兩難的處境裏。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堅決地要廢憲,合並會也堅決地要與美國合並,水火不相容的矛盾,使夏威夷王國的政局,陷進空前未有的生死存亡危機。各國僑民與夏威夷群島土人都有一種坐在火山口上的感覺,不知道屁股底下的火山,什麽時候會突然爆發起來,局勢顯然到了必須要攤牌的地步。在這個敏感的時期,美國政府的態度,將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當時由於通訊不發達,山高皇帝遠,與其說是美國政府的意見,倒不如說是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約翰.史蒂文斯的個人看法。約翰.史蒂文斯經常性地口不擇言,固然是有意地製造緊張,但整個夏威夷王國政府的徹底貪汙腐敗,亦是導致夏威夷王國崩潰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曆史之神,已經無情地宣布了這個太平洋小島王國的死刑。曆史之神,用心地盯住了這個原本是充滿傳奇的蠻荒之島,看看要在什麽時候,用什麽方式,把壓斷駱駝背上最後的那一根稻草,放到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身上。

   命運多舛的夏威夷王國,和江河日下的夏威夷王朝,已經進入倒數時刻的回光返照日子了。隻有愚蠢的笨蛋,才聞不出這已再明顯不過的信息,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就是如此這般的一個人,在此情此景之下,她還在逆天行事,還是不自量力地瞎攪,不知進退,難為收放,焉能不敗耶?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誤聽小人之言,決定1893年1月14日為廢舊憲,立新憲之日。在這之前,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已經開始有所動作了,她要把反對她彩票與鴉片法案的政府內閣們,趕出夏威夷王國政府,再將支持自己的人馬,安插進去,如此一來,當她發動廢憲之時,才會順水推舟,得心應手。    

   1893年1月12日,在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暗中唆使下,夏威夷王國國會通過了對現任內閣們的不信任投票,於是內閣又一次的垮台。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連夜提名預先準備好了的新內閣名單,命令新內閣大臣們,立即宣誓上任。  

   1893年1月14日上午,新內閣剛宣誓完畢,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女皇就簽署了在國會裏強行通過了的彩票和鴉片法案,使之成為夏威夷王國的法律。她緊接著宣布本屆國會開始休會。同一天早上十點,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在新內閣第一次會議上,知會大家她會在當天下午,宣布廢舊憲立新憲的新國策。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還告訴新內閣大臣們,她已經向各外國派駐夏威夷王國的使節,發出了在國會閉幕儀式後,前來艾歐藍尼王宮君權大廳(The Throne Room)觀禮和茶會的邀請,並且得到了熱烈回應。

   還沒等到新內閣大臣從震驚中恢複過來,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就微笑著站了起來,到後廳休息去了。四位內閣大臣中,亞瑟.得森是知道此事最早的一位。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早在1892年十月時,就已將《夏威夷王國新憲法草稿》給了他,請他以夏威夷王國司法部長的身份,加以修改和提供意見。     

   外交部長與財政部長內閣大臣塞繆.帕克和威廉.康威爾的職位是靠拍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馬屁而換來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在1893年1月13日,即她要發動廢憲的前一天,在委任他兩人為新內閣大臣時,他們就曾當麵向她信誓旦旦地保證,將來一定會支持她的廢舊憲與立新憲的新國策。     

   在這四位新的夏威夷王國政府內閣中,尤其是威廉.康威爾,此公在全夏威夷王國裏,是人人皆知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死忠份子,平常之時,隻要有誰對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言談舉止稍有不敬,威廉.康威爾都會與之翻臉,與之劃清界線,與之爭個是非曲直,但是後來的曆史事實證明,整個夏威夷王國的四位內閣大臣們中,最不可靠的,就是這位一臉忠貞卻是厚顏無恥的威廉.康威爾。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唯一未曾預先商量廢舊憲修新憲革命大計的,隻有那位新內政部長約翰.科爾伯(John Colburn)。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覺得,從約翰.科爾伯的畢恭畢敬的外表,與唯命是從的作風來看,彼此是應有著共識的,因而也沒有正麵向他提出此事。     

   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起身後,這幾位剛接重任的新內閣大臣,被這突然而來的宣布,嚇得手足無措起來,一時間,他們互相觀望,啞口無言,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是好。內政部長約翰.科爾伯被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這個消息攪得昏頭轉向,一時間沒有了主意,於是便出去找他的老朋友亨利.沃特侯斯(Henry Waterhouse)來商量,可惜他出門辦事去了。   

   約翰.科爾伯和亞瑟.彼得森二人,氣急敗壞地跑到城裏去找朋友們商量,看看有何辦法解決這目前燃眉之急的危機。世上之事,往往是無巧不成書。他們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夏威夷王國這種生死存亡之秋,碰到了他們這一生中都不應碰到的人-----合並會推動者之一的阿爾弗雷德.哈特威爾(Alfred Hartwell)。

   約翰.科爾伯與亞瑟.彼得森二人,慌手慌腳地離開了夏威夷王國政府大樓,到了檀香山市區的商業大道(Merchant Street)與帝皇大道(King Street)之間的辦公樓,找到了他們的老同學,前夏威夷王國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阿爾弗雷德.哈特威爾,告知了他關於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會在今天下午廢舊憲立新憲的行動,並征求他的意見。    

   這位曾經擔任過夏威夷王國司法部長,經驗老到的夏威夷王國政客,本來就是合並會的同路人,阿爾弗雷德.哈特威爾見此天大之事,怎能不借機發揮?他立即提議,事關重大,他們應該找聰明伶俐而勇敢果斷的洛林.瑟斯頓來商談,看看他有什麽想法和提議。   

   沒多久,洛林.瑟斯頓與威廉.史密斯這兩名合並會的大將,同時來到阿爾弗雷德.哈特威爾的辦公室。五個人閉上門,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商量著如何對付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陰謀詭計。       

   深通鬥爭策略而頭腦冷靜的洛林.瑟斯頓,知道成大事的機會來了,即時毫不猶疑地指示這兩位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叛徒說,根據《夏威夷王國的憲法》,隻要內閣部長們不同意,隻要內閣部長們不簽字,那麽,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廢舊憲立新憲的政變計劃,就不可能輕易得逞,甚至不可能出得了艾歐藍尼王宮的宮門。     

   洛林.瑟斯頓為了穩住這兩位叛徒的心,另外向他們解釋說,根據《夏威夷王國憲法》,除非內閣大臣們犯了貪汙或賣國重罪,但在未經夏威夷王國國會多數票同意之前,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連將她的內閣大臣革職的權力都沒有,這又何懼之有呢?  

   洛林.瑟斯頓又拍胸脯下保單說:〝所以,你們應該既不要簽字同意支持,也不可自我辭職表示抗議,隻要把事情吊在那裏,叫她咽之不進,叫她吐之不出,叫她不上不下,叫她半死不活,叫她哭笑不得,叫她求助無門,那事情就算是成功了。如果你們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麽我們合並會將會是你們的有力後盾。〞 

   看破世情驚破膽,識透人心傷透心。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四位內閣大臣中,居然有兩位在這個成敗得失關鍵性的骨節眼上,變節地跑到她一生中最大的敵人陣營中,去商量著如何來對付自己,她又焉得不敗乎?    

   由於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的粗心大意、輕舉妄動、自驕自大的心態、使她藐視事實真相,聽信小人之言,導致錯誤判斷,加之所托非人,一錯再錯,故而廢舊憲修新憲的運動從一開始,就已經無可置疑地注定要失敗。錯誤是要付出錯誤的代價的,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女皇所付出的沉重代價就是八代江山四日散的悲劇。(待續)

  






2011年9月14日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