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無血革命 刺刀憲法

(2011-08-31 13:30:50) 下一個
夏威夷群島王國王朝風雲(12)



   地緣政治和宗教影響使夏威夷王國的政治版圖,成為美國人後代的天下。到了卡梅赫美亞三世時,夏威夷王國五大家族全都是美國人;美國人後代已經牢牢壟斷夏威夷王國的政治和經濟命脈;美國白人的政經特權與盛氣淩人,演變成夏威夷王國人民反美情緒高漲,各種反美聲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1859年12月15日,卡梅赫美亞三世去世。在位三十年間,整個卡梅赫美亞三世王朝過度地依賴美國白人協助、處理夏威夷王國與王朝內外各種問題,長此以往,夏威夷王國的美國白人覺得,他們在夏威夷王國裏當家作主是一件理所當然之事。  

   卡梅赫美亞三世死後,由從骨子裏就反美的卡梅赫美亞四世繼位,美國白人在夏威夷王國的日子開始難過了。在新舊權力交替衝擊下,夏威夷王國上的權力版圖重新洗牌,重新分配。 

   夏威夷王國政府裏部長和其它重要職位,全由英國人、法國人和夏威夷群島土人取而代之。政治的突變標誌著夏威夷王國裏美國白人的失勢和大權旁落。這種政治版圖改變給美國白人後代們敲響了警鍾,逼使美國人後代們相信與他們祖國合並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英國人是一個陰險毒辣的民族,英國政府更是一個金字招牌的老帝國主義。他們乘著美國白人一時在夏威夷王國上失勢,就借機發揮,興風作浪,趁火打劫。

   1854年,英國駐夏威夷王國的公使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居然厚顏無恥地代表英國政府向夏威夷王國政府施壓,要在夏威夷王國中大開時代倒車,要恢複其夢寐以求的奴隸製度,用心險惡,昭然若揭。

   新登基的夏威夷王國統治者卡梅赫美亞四世,恐懼於與美國合並流言,有意無意地與美國政府甚至於住在夏威夷群島上的美國人保持著一定距離,以策安全。 

   美國政府為了不使夏威夷王國政府倒在虎視眈眈而狼子野心的英國人懷裏,適時地調整對夏威夷王國政策,承認夏威夷王國的獨立主權。這一個突破性外交行動,逼使英國與法國心不甘情不願地也陸續接受。

   美國政府為了拉攏和控製夏威夷王國,於1849年批準已經談判十多年的雙邊貿易條約。這個雙邊條約,有兩個附帶條件:條件之一是美國租借夏威夷王國珍珠港,作為美國海軍軍事基地;另一個條件是要求夏威夷王國政府,在沒得到美國政府同意前,不可以再與其他國家簽署同樣的雙邊貿易條約。

   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裏,小國無外交。不論有沒有雙邊貿易條約的約束,美國政府在門羅主義式的國際大政策前提下,早已視夏威夷王國為勢力範圍,獨家禁區,絕對不允許其他強權插手自家門口的前哨站。

   1852年夏威夷王國行憲後,雖然暗潮洶湧,鬥爭不斷,卻大體上安安穩穩地渡過了二十四年的安穩日子。美國人和英國人,在這太平洋的群島上,為了各自的利益,或明或暗展開較量,與凡是經濟、宗教、政治到文化,無一不成為他們的角力擂台。

   誰也不知道政局的發展是什麽,夏威夷王國朝廷大臣各懷鬼胎,互相猜疑,各種各樣的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蠢蠢欲動。合並會更是忙得不亦樂乎,拚命地到處刻意製造麻煩與問題,盼望著他們政治春天的早日到來,餘波蕩蕩,一時間,夏威夷王國又出現政治危機與治安不安。帝國主義們把他們的注意力,又拉回到這個太平洋小小群島王國上。 

   美國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無風自起浪,神經兮兮地給美國國務院發了封十萬火急的電報,要求美國政府立即派兵前來,以防英國人或者日本人趁著夏威夷王國政局動蕩,乘機揩油,混水摸魚。數艘美國海軍戰艦,全速開到夏威夷王國近海隨時待命。美國用軍事事實告訴全世界:夏威夷群島是美國的地盤,誰也別想亂動。

   看看美國的建國方式和其版圖擴充史,便可從中得到答案。美國自從開國時的十三個州,在〝顯然天命論(Manifest Destiny)〞的帝國主義強權理論的推動下,擴大到目前的五十個州,其過程不外乎〝購〞〝謀〞〝奪〞三種方式:

   第一種是以金錢購買之,如阿拉斯加州和路易斯安納州等;第二種是以謀略並之,如夏威夷王國;第三種是以武力強奪之,像新墨西哥州、德薩斯州、加利福尼亞洲和華盛頓州等等大部份的美國版圖。

   美國的版圖多以武力得之,是靠槍幹子打出來的,豈是一戰而已?那都是兩戰三戰,四戰五戰,戰而再戰的戰爭勝利果實。無論美國用哪一種方式來擴大版圖和領土,都離不開一個大前提,那就是用武力和實力,作為所有政治策略的總後盾。

   這種崇尚武力哲學,可以從美國國徽裏找到依據。美國的國徽是一隻老鷹,用兩隻爪子緊緊握住兩樣東西:利箭和橄欖枝,利箭代表武力,橄欖枝象征和平。美國的政治哲學是:和平需要武力保護與執行,沒有強大力量保護的和平,是靠不住的,是長久不了的,唯是有了強大的武力後,才有真正的和平保障可言。

   從曆史演變的角度來看,美國非但不懼怕戰爭,而且熱愛戰爭,迷戀戰爭,在世界上的國家中,沒有任何的國家有著像美國一樣多的戰爭經驗。美國在戰爭中成長,在戰爭中壯大,在戰爭中生存,在戰爭中成熟。一部美國建國史就是一部擴張戰爭史。美國在戰爭中稱霸,在戰爭中傲立天下,當年如斯,現今依然。  

   美國不直截了當揮兵南下,用武力拿下夏威夷王國,是有原因的。不是美國不敢以武力取之,亦非無力攻之,而是在運用比武力更好的兵不血刃策略取之:不戰而屈之,不武而霸之,不攻而得之。

   在美國吞並夏威夷王國的過程中,外交中有國策,國策中有外交;迷之以花言巧語,動之以陰謀詭計,亂之於口是心非,乘其混亂,一舉而奪之。觀之其霸權手段,可謂鬼斧神工,幹淨利落,紅黑雙臉,交叉運用,翻雲覆雨,雪地無痕;即使孔明再生,孫武複活,也該歎為觀止,擊節稱賞。 

   夏威夷王國是一個與全世界國家都有邦交的獨立主權國家。在美國版圖擴充史上,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將一個美國大陸以外舉世矚目的獨立主權國家,不費吹灰之力,不經流血革命,不放一炮一彈,就將之連皮帶骨,活生生吞掉。

 〝顯然天命論〞是促使美國衍變成為超級強國的原始動力。我在《瑟穀德.馬歇爾與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第五十七章的《將美國變為超級強權的顯然天命論》裏,對這種影響深遠、來自美國民間的政治理論,有著詳細的引證和介紹。

   在這之前美國大陸上亦有許許多多的獨立國家比如說德克薩斯共和國(Republic of Texas)、路易斯安那共和國(Republic of Louisiana)和佛羅裏達共和國(Republic of Florida)等等但這些國家在地理上是與美國大陸貫連在一起的與遠懸於美國大陸海外的夏威夷王國完全不同。

  當年美國政府對夏威夷王國的態度,可以從一則新聞中看到玄機。1873年1月8日,《紐約先鋒報》刊有一篇該報記者對美國國務卿漢密爾頓.費殊(Secretary of State,Hamilton Fish)的訪問稿。

   記者問到美國政府對於與夏威夷王國合並立場時,漢密爾頓.費殊居然直截了當的說:〝美國國務院並不排除將來與夏威夷王國合並的可能,但現在是沒有這個可能的。〞就算是個瞎子,都能看得出美國國務卿漢密爾頓.費殊對夏威夷群島的野心是什麽了。   

   隨著經濟和政治的飛快發展,夏威夷群島土人麵臨著另外一個致命的問題:急速傳播著從外地傳染進來的梅毒性病、麻瘋病毒與流行瘟疫。由於夏威夷群島土人的性開放,不懂得防範,加之醫藥落後,導致這些病毒的快速傳染和流行,對夏威夷王國人民人口數量產生負成長威脅。

   夏威夷群島土人人口一直直線下降,由開國時的絕大多數,到卡梅赫美亞三世時的半數,再到亡國時的少數,再次說明這個島國民族因為衛生條件落後而帶來的不幸。自卡梅赫美亞三世開始,沒有一個夏威夷王國皇帝不把治療性病,和增加人口作為最重要的施政目標,但始終都沒有一位夏威夷王國主政者,能有效地解決掉這兩個叫人擔憂的問題。

   性病、麻瘋病加上政治動亂,像瘟疫一樣,無情地襲擊著這個倒黴而多難的南太平洋小島國,全國上下,無論是士兵、警察、牧師、學生和教授,都在互相交叉傳染著,病情越來越嚴重,嚴重到大家無法不理的地步。

   其嚴重情況,可從檀香山的美國醫療所喬治.菲奇醫生(Dr.George Fitch)的報告裏顯示出來: 〝光在1882年的頭三個月裏,被我治療過的病患,就有四千零五十五件病例,其中兩千七百四十八件病例是梅毒,五百零八件件病例是麻瘋病。〞

   夏威夷群島土人的雜交風俗習慣是導致性病流行的直接原因。這個問題,美國基督教傳教士初到夏威夷群島時,就已有所警覺: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凡夫俗子,盡皆如此。

   基督教傳教士曾嚐試著運用宗教與法律雙管齊進的教育方式,來改變這種無論在倫理或衛生上來說,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本地習俗,但是效果甚微。這種外來理論,不但沒有什麽用處,反而引起極大的反彈,造成夏威夷王國王室與傳教士之間關係一度緊張,結果,傳教士們隻得不了了之,任其自然發展。

   每當人們談起夏威夷王國時,都會聯想起日本人。其實日本人與夏威夷群島土人之間,並沒有任何特殊的關係。日本人的確是比中國人來得早,不但比中國人早,也比英國人早。

   根據夏威夷群島的人口比例,日本人更沒法與中國人相比。在1874年時,中國人已有兩千零三十八人,而日本人卻隻有九十人;在1875年時,夏威夷王國男性人口中,中國人占全國男性人口的一半;1890年時,夏威夷王國的總人口是八萬九千九百九十人,在1878年時,中國人的數量是五千九百一十六人;到了1890年,中國人已達到一萬五千三百零一人,而日本人一直到1884年時才有一百一十六人,到了1890年也不過是一萬兩千三百六十人而已。曆史和事實都證明日本人和夏威夷群島土人之間,並沒有甚麽像他們所吹呼的那樣特殊關係。

   中國人善於種植大米,夏威夷王國大米農場主人,絕大部分都是美國人,而不是夏威夷群島土人,種植大米的工作,幾乎全被中國人包攬掉,日本人在這個領域裏插不上手。

   在那段歲月裏,如果說一定要找出中國人和日本人共同點的話,那就是都是黃種人,都一樣平等地被英美兩國的白人不道德地種族歧視。

   在夏威夷群島王國裏,種族歧視的概念是從外地傳進來的,是美國白人與英國白人聯手炮製出來的不道德傑作。夏威夷王國人民是世界上唯一沒有種族歧視意識的民族,這點是既可愛又可貴,後來那些在夏威夷王國的種族歧視法條,全是由那些英美兩國的封建而可惡白人們幹出來的罪惡勾當。

   夏威夷王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在事實上達到言行一致,達到民族大融合的國家,這可以從夏威夷王國的官方記錄中得到證據:1890年,全夏威夷王國共有九萬人,其中夏威夷群島土人是四萬一千人,中國人是一萬五千人,日本人是一萬兩千人,葡萄牙人是九千人,美國人是兩千人,英國人是一千三百人,德國人是一千人。

   當那些經常滿口仁義道德人權法治,背地裏卻蓄養奴隸,施行種族歧視種族隔離的國家,宣稱所謂的民族大熔爐時,身在太平洋孤島上的夏威夷王國,早已劍到戟到的在實施了。

   早期的夏威夷王國沒有種族歧視,但卻有著為保護自己而建立起來的《排外法案》。夏威夷王國政府以保障自己有限的土地和資源為由,在英美兩國白人的推波助瀾下,以不平等法律規定中國人與日本人,不得在夏威夷王國上從事任何商業活動,不準許他們擁有土地,更配合著美國的《排華法案》,不準許中國人進入美國大陸等等,這些都是些夏威夷王國的曆史汙點。

   不知是曆史的巧合還是曆史的諷刺,當年的夏威夷王國和近代的台灣偏安小朝廷,竟然有著驚人的相似,實該借鑒與吸取曆史教訓;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有十:  

   其一,都是島國,而且都是得天獨厚,物產豐富的島國;其二,其領導人都有著小鼻子小眼睛的狹窄島國民族心態;其三,其政權背後,都站著一個揮之不去,隨時隨地對其致命打擊的巨人;其四,都是些短命政權;其五,其政府內閣部長們都是些貪汙高手,行政侏儒;其六,其領導人都是些沒有遠見,沒有主見,沒有希望的政治小醜;包圍在他們身邊的都是些小人,除了小人,還是小人;其七,其領導人都在或明或暗地偷竊政府和人民的錢財,無一例外;其八,其領導人都是鮮廉寡恥,臉厚心黑的瞎頭蒼蠅;其九,其領導人都是利用裙帶關係,圖謀私利,貪汙盜竊,誤國誤民;其十,其領導人都利用修憲來玩弄人民,轉移視線,達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曆史證明,他們最後都是些自食苦果之蠢貨。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夏威夷王國覆亡的悲劇,是從威廉.查爾斯.魯納裏努皇帝去世時開始拉開序幕的。威廉.查爾斯.魯納裏努皇帝去世後,野心勃勃的愛瑪.魯棋再也沒有耐心等了,她發誓要將垂涎已久的皇位奪取到手。她手下的人個個蠢蠢欲動,磨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那一廂,戴維.卡拉庫雅王子也盯準夏威夷王國王朝那頂皇冠,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戴維.卡拉庫雅競選的漂亮口號〝夏威夷是夏威夷人民的!(Hawaii for Hawaiians!)〞,使他一夜之間,成了夏威夷王國的本地英雄,也使他成為夏威夷王國的未來希望。

   愛瑪.魯棋的反美親英記錄,使夏威夷王國人民對她有所顧忌,但戴維.卡拉庫雅也並不是位親美者,兩人是五十步笑百步之差。

   美國派駐夏威夷王國全權代表從檀香山發回機密報告,對夏威夷王國的政治形勢大失所望:〝這次的選舉,無論結果是誰,或者是哪一位出線,對美國政府來說,都是從兩個魔鬼中選擇其一。〞這個密電,畫龍點睛地說明美國政府對夏威夷王國之政治立場。

   愛瑪.魯棋是夏威夷王國王朝曆代皇後中野心最大,私心最重的一位皇後。她於1836年1月2日在夏威夷島卡威赫(Kawaihae,Hawaii)出生。愛瑪.魯棋家世顯赫,父親是喬治.納伊亞大酋長(High Chief George Naea),母親是芬尼.楊格。  

   愛瑪.魯棋的外祖母是卡梅赫美亞大帝的侄女卡歐安娜伊赫公主(Princess Kaoanaeha)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約翰.楊格。她在出生時原名為〝愛瑪蘭尼(Emalani)〞,長大後改為〝愛瑪.魯棋〞她在卡梅赫美亞四世和兒子阿爾伯特.愛德華.庫攸克敖利.勒奧帕帕.卡梅赫美亞相繼去世後改名為〝Emma Kalanikaumakaamano Kaleleonalani Naea Rooke〞,用為對他們兩人的永久紀念。    

   愛瑪.魯棋從小在夏威夷皇家學院讀書,與戴維.卡拉庫雅、伯妮斯.帕棋和莉迪亞.李琉歐卡蘭妮和維多利亞.卡瑪瑪露等是同學。她與魯特.卡普艾瓦從小就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玩伴。  

   課餘時間,由美國女作家莎拉.羅德斯..費士特(Sarah Rhodes von Pfister)家教,專修英國文學,奠定了她的英語文學基礎。愛瑪.魯棋自小聰明伶俐,能歌善舞,拉得一手好提琴,彈得一手好鋼琴,舞姿飄搖,歌聲嘹亮,是夏威夷皇家學院的風頭人物。

   愛瑪.魯棋個性豪爽而開放,喜愛戶外運動,特別鍾情於露營和騎馬。由於她的騎馬技術出眾,她的好友們替她起了一個外號〝飛馬公主(Washine Hololio)〞。

   愛瑪.魯棋年方二十歲時,長得五尺二寸的嬌小玲瓏窈窕身段,黑亮圓大的美麗動人眼睛,懾人心扉,加上她四份之一的英格蘭血統,使她更加顯得份外妖媚。

   愛瑪.魯棋熱心於公益事業,她和丈夫卡梅赫美亞四世要求夏威夷王國政府撥款興建醫院,但被夏威夷王國國會拒絕,兩人並沒有為此而失望,他們轉向民間和宗教團體求助,將學校和醫院蓋了起來。為了鼓勵醫院的工作人員,她每天都到醫院巡查,與病患者談話,給他們溫暖與關懷,愛瑪.魯棋的名聲,不徑而走,美譽傳遍夏威夷八大島。

   1874年2月3日,威廉.查爾斯.魯納裏努皇帝突然駕崩,夏威夷王國政治版圖開始重新洗牌,根據《夏威夷王國憲法》第二十二條款規定,新的夏威夷王國皇帝由夏威夷王國國會投票產生之。

   次日,戴維.卡拉庫雅發表政治宣言,宣布出馬競選下任夏威夷王國皇帝。又次日,愛瑪.魯棋亦同樣跟進,宣布競選下任夏威夷王國皇後。愛瑪.魯棋發表宣言說:

   〝被哀悼的威廉.查爾斯.魯納裏努皇帝陛下已經在1874年2月3日,在沒有指定繼承人的情況下突然駕崩後,許多夏威夷人民為了國家,催促我出來競選這個遺缺。經過了慎重的考慮,為了我對國家的責任,和對威廉.查爾斯.魯納裏努皇帝陛下的懷念,我在此宣告自己為這些夏威夷群島皇冠的候選人。我敦請我熱愛著的夏威夷群島人民,回到自己的選區,用和平而鄭重的方法知會你們在夏威夷王國國會裏的民意代表,請他們支持我。真神保佑夏威夷!〞

   兩派互相仇視加藐視的人馬,拉開架勢,彼此叫陣,準備廝殺。一般的夏威夷群島土人,不但因為愛瑪.魯棋的丈夫是卡梅赫美亞家族的成員,還因為她的家族也與卡梅赫美亞家族有著曆史悠久的特別關係。  

   愛瑪.魯棋所到之處,萬頭洶湧,喊叫之聲,如雷震天,幾乎是歇斯底裏,這個信息誤導了愛瑪.魯棋集團,使他們認為選舉形勢一片大好,認為這次的選舉勝利,十有八九是沒有問題的,他們從來沒有把戴維.卡拉庫雅放在眼裏,覺得他隻是一位沒有什麽作為的花花公子,充其量也隻是個懂得聲色犬馬的官宦大少爺而已。     

   愛瑪.魯棋的狗頭軍師們認為戴維.卡拉庫雅實在不足與精明強幹民意深厚的愛瑪.魯棋相提並論,於是到處口吐狂言,傲慢撒野,不再競選,把精力全用在安排愛瑪.魯棋大勝後慶功宴的細節上。    

   1874年2月12日星期四,夏威夷王國國會代表選舉新的夏威夷王國王朝皇帝。愛瑪.魯棋皇後集團在這天早上披紅掛綠,興高采烈地大事遊行,提前開始了他們的慶功大典。 

   可是他們高興得太早了,下午兩點鍾,夏威夷王國國會選舉的結果是:戴維.卡拉庫雅得三十九票,愛瑪.魯棋隻得六票。戴維.卡拉庫雅當選為夏威夷王國新皇帝!

   戴維.卡拉庫雅高票當選,使愛瑪.魯棋集團的狗頭軍師們,除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之外,更掉了一地的眼鏡!他們沒法接受這個丟人現眼的事實,也沒法對自己吹過頭的牛皮自圓其說,更沒有辦法找到可以留住麵子的下台階! 

   這幫家夥在惱羞成怒後采取卑鄙暴力報複手段。氣瘋了的愛瑪.魯棋集團,一瞬間全變成一批滿眼紅絲無法無天的暴徒!失去理智和理性的愛瑪.魯棋集團暴徒們帶著預先準備好的武器,咆哮著衝進夏威夷王國政府大樓,不分青紅皂白,見人就打,見人就罵,見到不順眼的東西就砸就奪!   

   八十位負責維持治安的夏威夷王國無能警察,個個驚嚇得目瞪口呆,人人嚇得靠邊靜觀,任由這批暴徒們胡作非為,恣意行凶,誰都不敢出麵製止。檀香山市長威廉.莫赫努雅(Mayor William Moehonua)試圖出麵製止,被氣瘋的暴徒們扯住頭發按在桌上,打成重傷,倒地不起,被送進醫院,險些喪命。

   暴徒們又衝進國會議員們的辦公室,將十二位投票給戴維.卡拉庫雅王子的議員痛打一頓,更將一位公開支持戴維.卡拉庫雅的議員,活生生地從窗口丟出去,結果墜樓傷重,不治而死。  

   動亂情況越來越失控。新當選的夏威夷王國皇帝戴維.卡拉庫雅與夏威夷王國朝廷大臣們商量後,決定由外交部長查爾斯.柏壽璞與瓦胡島州長約翰.多米尼斯,聯名邀請英國和美國軍隊,從停泊在夏威夷群島外海戰艦上緊急派兵登岸,協助夏威夷王國政府維持治安。  

   兩艘美國戰艦〝圖斯卡絡拉號(USS Tuscarora)〞和〝樸次矛斯號(USS Portmouth)〞一艘英國戰艦〝坦尼都斯號(HMS Tenedos)同時派兵登岸。美國海軍陸戰隊直接進軍政府大樓,用武力將烏合之眾的暴徒們驅散,派兵駐防大門。

   英軍則直接開到愛瑪.魯棋住家的努安努紐穀(Nuuanu Valley),驅走在她大門口外的支持者後,旋即返回下城,保護夏威夷王國皇宮與軍營。

   次日早上,整個首都風平浪靜,夏威夷王國政府完全恢複正常。自知理虧的愛瑪.魯棋一場歡喜一場空,識時務地宣布承認戴維.卡拉庫雅王子為勝利者,要求支持者亦要學她一樣,效忠新的夏威夷王國皇帝。  

   1874年2月12日,戴維.卡拉庫雅宣誓登基,是為夏威夷王國新皇帝。世界諸國駐夏威夷王國外交使團相繼發表聲明,承認戴維.卡拉庫雅王子為夏威夷王國新君。

   一場皇位爭奪戰自此大局已定。愛瑪.魯棋皇後再也無法興風作浪,她心灰意冷,意興闌珊,終不得誌,從此在公眾場合中消失,不再過問世事,1885年4月25日,鬱鬱而終,病逝檀香山,享年四十九歲。

   愛瑪.魯棋在競選失敗後,由於戴維.卡拉庫雅的妻子維多利亞.金努棋.柯寇雷柯皇後(Queen Victoria Kinoiki Kekaulike)在競選期間,說了她不少壞話,使她終其餘生,不與她交談來往,其心胸度量之狹窄,由此可見。

   倒是戴維.卡拉庫雅對這位前朝皇後兼政敵充滿了客氣,每逢皇家有事,雖然明知她從不出席,他還是在自己身旁,為她設留一個空位,以表尊重。

   美英兩國的軍隊,亦在1874年2月20日撤返戰艦,這是夏威夷王國又一次假借外力平定內亂的惡例。一個堂堂正正憲法政府,連幾個烏合之眾都擺不平,還有什麽資格來保家衛國?還有什麽能力來伸張正義?

   夏威夷王國之覆亡,不是亡在外人之手,乃是亡在自己國內無能之輩手上。亡秦者,秦也!古人明訓,豈可不信乎?夏威夷王國之覆亡的故事應由戴維.卡拉庫雅王子的出馬競選皇位活動說起。當戴維.卡拉庫雅王子在夏威夷群島諸大島上競選演講爭取選票時,在莫咯凱島一次政治演講中,一位叫做洛林.瑟斯頓的年青人,站在遠遠的角落裏,用一副橫眉泠對千夫指的態度,掛著一副輕蔑神態,歪著嘴唇,不屑地用眼角瞟著他。 

   洛林.瑟斯頓是一位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在夏威夷王國與美國合並曆史發展過程中,洛林.瑟斯頓功不可沒,是一位出錢又出力的超級推手。如果沒有洛林.瑟斯頓的衝鋒陷陣,美國與夏威夷王國的合並,最少也要延後十年,或者二十年。     

   洛林.瑟斯頓是一位典型的第三代夏威夷王國美國人。他的祖父艾薩.瑟斯頓牧師是1820年來自美國波士頓基督教首批基督教海外誌願傳教士。這位心胸博大的基督教牧師,在到夏威夷王國之前就已經做好長期定居的準備,他以夏威夷土人為服務對象,為傳播耶穌基督福音而在夏威夷群島展開了可歌可泣的傳教生涯。 

   洛林.瑟斯頓的母親莎拉.瑟斯頓是一位在夏威夷群島出生的第二代傳奇美國女士,她的父親洛林.安德魯斯牧師是來自美國的第三批自願傳教士,終身為夏威夷群島土人服務,後來成為夏威夷王國開國以來第一位美國法官。

   莎拉.瑟斯頓長大後,一直在王國政府各部門工作,成績斐然,深受夏威夷王國諸屆皇帝的器重,後來更被提名為夏威夷王國最高法院的首位女性大法官。所以洛林.瑟斯頓的祖父與外祖父都是來自美國的基督教傳教士,可謂宗教世家也。 

   洛林.瑟斯頓的父親是艾薩.瑟斯頓,在家中排行老三,他自小就對政治有興趣,曆任夏威夷王國國會眾議院眾議員,在1859年十二月擔任夏威夷王國國會眾議院議長(Speaker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突然病逝任上時,洛林.瑟斯頓隻是個十八個月大的小孩子。  

   洛林.瑟斯頓於1858年7月31日,在夏威夷瓦胡島檀香山出生。他的父親死後,隨著母親搬到馬尾島定居。洛林.瑟斯頓天賦聰明,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能說一口流暢的夏威夷群島土語,年少時,為自己起了一個叫做〝卡金納(Kakina)〞的夏威夷名字,終其餘生,他的好友,多以此名呼之。 

   洛林.瑟斯頓個性豪野勇敢,豪放不羈,胸有大誌,頭腦冷靜,沉默寡言,凡事喜歡謀定而後為之。他就讀於馬尾島的普納厚中學(Punahou School),畢業後在瓦胡大學(Oahu College)專攻法律,因為與學校老師發生衝突,在畢業前夕被學校開除。

   洛林.瑟斯頓對於此事,毫不介意,坦然處之。他在馬尾島威錄庫蔗糖公司(Wailuku Sugar Company)的律師樓,擔任翻譯和職員工作,賺夠了學費後,前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進修法律。

   1881年畢業後返回檀香山,加入老友威廉.史密斯(William O.Smith)的律師樓為合夥人,洛林.瑟斯頓的生意眼光獨到,見人之不見,為人之不為。夏威夷檀香山大街上的電纜公交車,就是他從美國引進的,因而經商致富。 

   洛林.瑟斯頓是夏威夷王國僅有的少壯派精英律師。他才思敏捷,胸藏錦繡,下筆成章,有倚馬可待之才。1898他收購《太平洋商業宣傳報(Pacific Commercial Advertiser)改名為《檀香山宣傳報(Honolulu Advertiser)從事為夏威夷群島推銷鳳梨與蔗糖兩大產業風行一時暢銷全美各州不但為夏威夷王國打開外銷缺口這份夏威夷群島最大的報紙至今依然在發行。 

   洛林.瑟斯頓接手這份報紙後非但成為他推動夏威夷群島與美國合並輿論的喉舌也成為他自己家族企業之一他的兒子洛林.波特.瑟斯頓(Lorrin Potter Thurston)和侄孫瑟斯頓.特威格.史密斯(Thurston Twigg-Smith)都視之為終身職業。 

   洛林.瑟斯頓的妻子是瑪格麗特.克拉麗薩.史普曼(Margaret Clarissa Shipman)她父親叫做威廉.科爾內留斯.史普曼牧師(Reverend William Cornelius Shipman)亦是來自美國基督教的傳教士。他們育有二子一女:長子羅伯特.史普曼.瑟斯頓(Robert Shipman Thurston)次女瑪格麗特.卡特.瑟斯頓(Magaret Carter Thurston)三子就是後來接手他龐大報業的洛林.波特.瑟斯頓。 

   洛林.瑟斯頓是非分明,嫉惡如仇。他有堅定不移的誌氣,不信奸邪的勇氣,目空一切的傲氣,傲視公侯的霸氣,更有視錢財如糞土的豪氣。

   洛林.瑟斯頓是推翻夏威夷王國王朝的孫文,替夏威夷王國王朝掘墳的第一人,使夏威夷王國王朝變天的推手,導致夏威夷群島走向共和體製的先鋒,更是促使夏威夷群島與他祖國合並的總工程師。洛林.瑟斯頓少年得誌,難免輕狂,用財富累積起來的富商地位,使他更看不起夏威夷王國政府的種種貪汙腐敗,官僚無能。

   1886年,洛林.瑟斯頓商而優則仕,追隨乃父足跡,投身政壇,以無黨無派獨立候選人身份,高票當選莫咯凱與藍乃(Lanai)區的夏威夷王國國會眾議院眾議員。競選時,以夏威夷王國首相華代爾.默裏.吉布森(Prime Minister Walter Murray Gibson)為首領的腐敗政府,為了保證自己人能順利當選,非法地派出五十名特別狗腿子官員,到投票影響力極為重要的莫咯凱與藍乃區的五十個選票站〝幫助〞無知的選民〝投票〞,企圖混水摸魚,從中得利,這完全是當年台灣國民黨的手法。 

   這批一共有二十八人的夏威夷王國國會議員提名人,全是拿夏威夷王國政府鈔票的人,其中的二十七人是夏威夷群島土人,一位白人。這位唯一白人是首相華代爾.吉布森的女婿弗雷德.海瑟爾丹(Fred Hayselden)。

   從這個組合上,就完全可以看出這是一幫什麽樣的人馬。說穿了就是想攪鬼,就是想買票。這跟台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用的是同一種下流政治手法。洛林.瑟斯頓是個有策略的人,他豈能被這批官僚騙了?他對付以首相華代爾.吉布森為首的夏威夷王國政府策略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來治其人之身。

   洛林.瑟斯頓組織了五十個人,每人每天五塊錢工資,工作很簡單,就是他們必須寸步不離地盯住首相華代爾.吉布森派出來的每一位狗腿子,使他們毫無攪鬼的機會。

  夏威夷王國政府與洛林.瑟斯頓第一次交手就落了下風,惹了一鼻子灰,踢到硬鐵板。洛林.瑟斯頓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提案徹查卡拉庫雅政權大臣們,尤其是首相華代爾.吉布森在選舉時的種種非法行為,包括他們的貪汙腐敗、賣官鬻爵與酗酒吸毒等等罪行醜聞。

   一時間,一股清新風氣,吹進暮氣沉沉的夏威夷王國國會,也吹醒夏威夷王國人民的政治意識。夏威夷王國人民自此才知道什麽是真正的人民代表,什麽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

   在1886年度的夏威夷王國國會上,議員們正在辯論一條有關控製酒精的提案,其中有條規定,即商人不可再賣酒給已經醉酒的人。夏威夷王國政府財政部長約翰.卡龐拿(John Kapena)在開會時,尚未從昨夜的醉酒中清醒過來,依然處在半醒半醉狀態中。

   約翰.卡龐拿聽到洛林.瑟斯頓的提案,以為是衝著自己來的,不由勃然大怒,也顧不得頭重腳輕馬步輕浮,拍案而起,咆哮著反對。但是話還沒說完就兩腿一軟,跌倒在議台上,頓時惹來一陣哄堂大笑。   

   洛林.瑟斯頓趁勢追加一條包括彈劾約翰.卡龐拿在內的議案,對他國會的同僚們說:〝我認為這種在開會時都酒醉的人,卻反對一件他所不知道的禁止酗酒議案,這不但是國會的羞恥,還是全夏威夷王國的羞恥!他應該對夏威夷王國全國人民道歉才對!〞 

   洛林.瑟斯頓單槍匹馬勇鬧議事堂得罪皇家黨,對夏威夷王國國會來說,是一件從沒發生過的事情。一時間,整個夏威夷王國國會驚嚇得慌了手腳,不知怎樣來對付這位使他們大為頭痛的民選新議員。

   外交部長見此,驚慌失措,氣得一邊擦眼鏡,一邊連忙大呼:〝停止!停止!肅靜!肅靜!議長先生,反了!反了!這太丟人了!這太不像話了!〞

  內政部長大表意外,口瞪目呆,用抖動的指頭點著洛林.瑟斯頓,跳起來向著議長驚叫道:〝議長先生,快下達封口令!快下達封口令!〞

  洛林.瑟斯頓根本就沒把他們放在心上,不但不停止,還精神抖擻的據理力爭,慷慨激昂地敘說著戴維.卡拉庫雅政權的種種腐敗貪汙,尤其是首相華代爾.吉布森選舉時種種的非法行為,誓言追查到底,依法嚴懲,該彈劾的就彈劾,該起訴的就起訴,絕不手軟!  

   皇家黨被洛林.瑟斯頓氣得五孔生煙六神無主。自此以後,皇家黨們再也不敢小看洛林.瑟斯頓的發言。洛林.瑟斯頓在夏威夷王國國會裏,從來不放棄任何收拾皇家黨的機會,時間一久,大家都知道,原來洛林.瑟斯頓的種種不滿,全都是衝著夏威夷王國王朝而來的。  

   洛林.瑟斯頓並不是僅用語言來收拾腐敗透頂的夏威夷王國王朝,而是說到做到,用實際行動來瓦解這個他認為是已無存在價值,連根都已經爛掉的夏威夷王國王朝。  

   1887年一月,洛林.瑟斯頓連同他幾位同誌秘密地組織一個叫做〝夏威夷人民聯盟(Hawaiian League)〞的政治小組。其目的隻有一個:一齊來研究如何去了結這個天怒人怨的夏威夷王國王朝。

   如果研究夏威夷人民聯盟的曆史,還得從美國基督教傳教士來到夏威夷群島時說起,當美國基督教傳教士在夏威夷群島站住腳後,逐漸開始暴露出他們要將夏威夷王國變成一個純基督教國家的政治野心。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成立了一個叫做〝使命黨(Missionary Party)來推動這個計劃,他們到處煽風點火,製造壓力,排斥異己,打壓其它的宗教。使命黨的另一個目的是建立個人財富,這點是完全做到了,幾乎所有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的家庭,都因不明原因或是經商而致富。錢與權是一幣的兩麵,為了達到他們在農、商、政、經方麵的優勢和利益,於是槍口就對準了已經是他們發財路上障礙的夏威夷王國和王朝。

   使命黨想盡了方法去影響夏威夷王國皇帝的決策,但有時操之過急而惹出大禍。他們為了操縱夏威夷群島的宗教市場,居然要求夏威夷皇帝驅逐別的非美國基督教離境。腦袋灌了水的夏威夷王國皇帝卡梅赫美亞三世聽信了他們的妖言,下令驅逐兩位法國神父離境,和不允許其它的天主教神父進入夏威夷王國領土,結果挨了法國戰艦的大炮,還賠錢了事。

   為了害怕遭到報複,美國基督教牧師們又把它改頭換臉為〝改革黨(Reform Party)〞,這個改革黨要改革的,不是改革他們自己想一教獨霸夏威夷群島的野心,而是要改革夏威夷王國不肯依照他們指揮棒來轉的傾向。

   改革黨的後代為了達到其見不得光的推翻夏威夷王國王朝的政治目的又改名為夏威夷人民聯盟再就是什麽合並會公民安全委員會(Citizens Committee of Public Safety)這都是些一路下來換湯不換藥的同一政治組織。 

   這些政治組織不但控製住夏威夷群島的重要政府職位還把黑手伸進夏威夷王國唯一的武裝組織〝檀香山步槍會(Honolulu Rifle Company)。檀香山步槍會成為夏威夷人民聯盟的後台後,夏威夷王國的覆亡,就開始倒數時刻。

   夏威夷人民聯盟主要的成員是:威廉.肯尼(William Kinney)桑福德.柏拉德.杜爾(Sanford Ballard Dole)威廉.卡斯爾(William Castle)納撒尼爾.愛默生(Nathaniel Emerson)威廉.羅厄爾(William Rowell)彼得.柯斯曼.鍾斯(Peter Cushman Jones)卡倫斯.亞舒富特(Clarence Ashford)艾拉濤.雅特金森(Alatau Atkinson)、亨利.沃特豪斯(Henry Waterhouse)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阿爾伯特.弗朗西斯.賈德(Albert Francis Judd)威廉.懷爾德(William Wilder)塞西.布朗(Cecil Brown)約翰.埃米盧思(John Emmeluth)約翰.索珀(John Soper)查爾斯.卡特(Charles Carter)塞繆爾.達蒙(Samuel Damon)和基斯特.勃濤(Crister Botle)這批人就是夏威夷群島王國曆史上鼎鼎大名的夏威夷人民聯盟委員會。 

   這個半革命式的夏威夷人民聯盟組織成立初期,卡倫斯.亞舒富特的弟弟沃爾尼.亞舒富特(Volney Ashford)在開會時曾經情緒高漲,氣憤難平,他以拳擊桌,大聲咆吼道:〝根本就不需要對這個夏威夷王國王朝再浪費什麽精力與時間,幹脆把那個無用的夏威夷王國戴維.卡拉庫雅皇帝拖出來,一刀了事!〞

   這種殘暴理論,驚嚇得在座諸公,連嘴都合不起來。夏威夷王國最高法院常務大法官桑福德.杜爾,聽完沃爾尼.亞舒富特的暴戾理論後,斯斯文文地站起來,代表著大家發表意見說,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妥當的,希望以後不要重提,大家無法同意這種赤裸裸的鼓吹暴力行為。    

   凶狠成性的沃爾尼.亞舒富特並不肯接受大家的批評意見,不但嘲笑桑福德.杜爾為膽小鬼,更是橫眉豎眼地堅持自己的蠻幹看法。桑福德.杜爾和維廉.史密斯兩人聽後,覺得道不同不相與謀,更恥與之為伍,於是宣布辭職,即日開始退出夏威夷人民聯盟。   

   沒多久,因為夏威夷人民聯盟委員會的成功運作,夏威夷王國國內發生了一場空前絕後的不流血革命。戴維.卡拉庫雅皇帝被強逼簽署新夏威夷王國憲法,是為夏威夷王國曆史上著名的《刺刀憲法(The Bayonet Constitution)》也有曆史學家稱之為〝夏威夷王國1887年不流血革命〞。

   顧名思義,可知過半矣,僅從其名稱上,就可以聯想到其內容是什麽了。這是一部霸王硬上弓的新憲法,主要目的是奪取政權,架空夏威夷王國王朝,尤其是夏威夷王國皇帝的權力。

   完全都是夏威夷人民聯盟黨徒的重建黨,他們終於得償所願。他們采用半軟半硬的卑鄙下流手段,成功地奪取了夏威夷王國政府全部行政權。不流血革命成功後,夏威夷王國政府實行改組,所有的內閣部長與政府中之各重要職位,全都由夏威夷人民聯盟委員會的人馬出任。

   古語說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有這樣的皇帝,就會有這樣的國會,也就會有這樣的人民。夏威夷王國之覆亡於短短數年間,是有其曆史必然性的。(待續)

  






2011年8月
31日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