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民權的守護神:《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

(2011-07-20 18:20:23) 下一個
瑟穀德.馬歇爾與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66)



   在美國的司法史上,再也沒有一條法律像《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一樣的能從根本正源上來改變這個國家的麵貌。

   《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使這個國家得到升華和重生,使這個國家有了驕傲和尊嚴,也使這個國家的人民可以挺直腰杆自豪地說:我是一位美國公民!

   〝我是一位美國公民!〞口號的倡導者,就是《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催生者:美國聯邦國會眾議院眾議員約翰.安姆爾.賓厄(U.S.Congressman John Armor Bingham) 

   美國在南北戰爭結束後,全國散亂,百廢待興,盜賊四起,治安難平。雖然奴隸製度已經廢除,可是在民間已經習以為常數百年的種族歧視陳舊觀念,一時間無法扭轉成為常態,種族歧視事件,依然時有所聞,依然無處不在。

   剛從奴隸的枷鎖中掙紮出來的非洲裔美國人,一時間亦無所適從,美國人民麵臨著自開國以來最嚴重的意識形態與社會道德挑戰。有識之士,無不憂心這個新國家的前途,而設想著為這個共和國奠定一條長治久安的政治藍圖。

   在這個政治動蕩和思想混亂大環境的前提下,美國聯邦國會參眾兩院責無旁貸,率先製定符合現實環境和挽救美國精神的聯邦法律,《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就是適應這個時代的必然產品。

   美國聯邦國會於1866年通過了《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866),確認凡在美國領土上出生者皆為美國公民的法理根據,而《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就是根據這條法理而演變成為《美國聯邦憲法》。

   《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是繼《美國聯邦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即廢止奴隸製度立法後,最能改變美國司法、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麵貌的劃時代立法。

   《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的原始理論基礎是來自美國開國英雄托馬.傑斐遜的〝人人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的精神。當然,托馬.傑斐遜所處的時期,有其獨特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價值。

   托馬.傑斐遜所謂的〝人人生而平等〞,指的是兩個白人之間的人人生而平等,而不是說一個白人和一個黑人,或一個白人和一個印地安土著之間的人人生而平等,因而隻是一種流於政治口號式的假〝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而《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中的平等保護原則和精神則是超越了托馬.傑斐遜的假〝人人生而平等〞,它直指一直困擾美國社會問題的種族歧視要害,它指的是無分國籍、膚色、種族、國界、階級和宗教,在法律之前,是真正的人人生而平等。這就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益和對 霍普金斯警長案》中裁決益和勝訴的理論基礎和原則。

   這種真正超越了托馬.傑斐遜的假〝人人生而平等〞層次而成為《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主要精神的真正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是來自俄亥俄州的美國聯邦眾議院眾議員約翰.賓厄姆。

   在美國的曆史上,約翰.賓厄姆是一位多姿多彩而流芳百世的人物。縱觀其一生,共有三件大事是值得青史留名的。

   第一件大事是他出任審判亞伯拉罕.林肯總統被陰謀刺殺案的三位法官之一;第二件大事是他出任彈劾安德.約翰遜總統貪汙瀆職案件的檢察官;第三件大事是他在出任代表俄亥俄州聯邦眾議院眾議員期間,提出《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的議案。

  《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第一節條文中的真正的人人生而平等的理論,就是由約翰.賓厄姆親自撰寫下來的。這段文字,成為整個《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的精神所在。

   亞伯拉罕.林肯總統被陰謀暗殺案的世紀大審案中,約翰.賓厄姆與另外兩位法官.伯內(Assitant Judge Advocate General,General Henry Burnett)約瑟.郝爾特(Assitant Judge Advocate General,Joseph Holt),按照美國聯邦法律,發揮了美國法官應有的公正和道德,無辜無縱,成功地完成了世紀大審任務。

   美國聯邦司法部共起訴了八個被告,其中.律德、喬治.艾茨洛特、路易.包維爾和瑪麗.蘇侖特罪名確鑿,被宣判死刑。

   另外四名被告的判決,亦是被後世認為公平合理:賽繆.牧德醫生因為充當美國政府控方的汙點證人,出來咬死其餘的嫌疑犯而立下大功,所以輕判入獄六年賽繆.阿諾德、邁克.歐拉赫林和艾德曼.史班格勒三人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暗殺行動,但卻是暗殺陰謀事件的幫凶,罪無可恕,全部判處終身監禁,不得保釋。

   約翰.賓厄出任彈劾安德.約翰遜總統貪汙瀆職的檢察官時,僅一票之差,就將安德.約翰遜總統趕下台。他雖然沒有將貪汙瀆職的的安德.約翰遜總統趕下台,但卻有著兩個重大的意義:

   第一,為美國後世的總統立下了一個警鍾的訊號:在民主的體製內,美國法律不允許任何人包括美國總統在內去非法亂搞;第二,為美國的三權分列基本國策奠定了監督與平衡的機製先例。

   約翰.賓厄姆於1815121日在賓夕法尼亞州牧沙市(Mercer,Pennsylvania)出生,他在當地的公立學校就讀。牧沙市住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邊界上,距離俄亥俄州邊界,隻有十四裏之遠。

   約翰.賓厄姆的母親伊斯特.白爾利(Easter Bailey)是一位普通的善良美國婦女,父親休.賓厄(Hugh Bingham)則是一位奇人。休.賓厄姆不但是一位技術優良的水泥漿、木瓦匠,還是一位政客,他曾當選過牧沙市議會市民選立法議員,還當選過牧沙市的民選警長。

   .賓厄姆自己於1800年時,在現在的牧沙市法院旁邊修蓋了一棟結實的兩層樓高的住家,樓上是客房和住家,樓下是客廳、廚房和飯廳,經過了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至今依然健在,實在難得。

   約翰.賓厄姆年青時,跟著家人搬到俄亥俄州居住,他在一家印刷廠當了一段時間的排字工人學徒後,進入法蘭克林法學院(Franklin Colleege)攻讀法律。畢業後,於1840325日開始,在賓夕法尼亞州老家牧沙市成為執業律師。同年年底,再取得俄亥俄州律師執照,同時在兩州為職業律師。

   法蘭克林法學院讀書時,約翰.賓厄姆遇到了影響他平等思想觀念啟蒙的約翰.克牧師(Reverand John Walker)。約翰.克牧師是約翰.賓厄姆老家賓夕法尼亞州牧沙市春田聯合基督教教堂(Associate Church of Springfield)的首席牧師,約翰.賓厄姆一家兩代都是春田聯合基督教教堂的成員。

   約翰.克牧師也是法蘭克林大學董事局的董事長。他在人人生而平等的基督教理論下,不但在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全力推動廢除奴隸製度,更利用自己的毅力和渠道,身體力行地付諸於行動:幫助想經由逃跑途徑得到自由的非洲裔黑人奴隸前往賓夕法尼亞州費城,或是更遠的加拿大,因而他的教堂有〝地下鐵路總站〞的雅號。

   約翰.克牧師在法蘭克林大學裏教過約翰.賓厄姆世界史,授課時經常討論到有關世界各國奴隸製度的課題,他的〝人人生而平等〞理論和〝屠殺掉那條奴隸製度惡龍(slay the dragon of slavery)〞座右銘,深深地影響了他包括約翰.賓厄姆在內的每一位學生。

   1846年至1849年,約翰.賓厄姆出任俄亥俄州圖斯卡拉瓦思縣(Tuscarawas County,Ohio)檢察官。1855年,他當選代表俄亥俄州第二十一選區的美國聯邦眾議院眾議員,八年後辭職。兩年後他再度當選美國聯邦眾議院眾議員,八年後再次辭職歸故裏。

   約翰.賓厄姆一進入美國聯邦國會眾議院,就毫不掩飾地表達他反對奴隸製度的堅定立場,他在第一次大會時,就對他的同僚們說:

   〝根據我們《美國聯邦憲法》的精神來說,「人」並不是什麽「財產」,也不可將之變為財產,他們有權維護自己的自由,甚至於可以用生命來維護自己的自由。----這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的真正平等,它不隻是保護生命和自由,也保護財產,保護勞工的財產。必須確保不得錯誤地壓迫任何人,和剝奪他們辛苦工作得來的成果。〞

   約翰.賓厄姆是一位堅持理想、擁有獨與天地往來大智大勇的大丈夫,為了原則,他可以挺身而出,可以獨行其事,可以橫眉冷對千夫指,可以單身匹馬與全天下為敵而毫不退讓,毫不卻色。

   1858326日,來自田納西州的美國聯邦眾議員埃塞爾伯.巴克斯代(Congressman Ethelbert Barksdale)靜靜地敲開了約翰.賓厄姆的辦公室大門,問他說:〝如果我們田納西州所有的白人全都同意保留蓄奴製度的話,屆時在審查議案時,閣下可否投下讚成的一票?

   約翰.賓厄姆還沒等到埃塞爾伯.巴克斯代爾的話說完,就堅定而冷靜地說:〝絕對不可以!

   美國作家.勞文.肖爾珀(Hinton Rowan Helper)1857年出版了一本反對奴隸製度的大著     《美國南方迫切的危機(The Impending Crisis of the South),振奮了許多美國反對奴隸製度的自由之士。

   在美國聯邦國會眾議院裏,由約翰.賓厄姆和美國聯邦眾議院院長候選人約翰.謝爾(Congressman John Sherman)等人為了表示支持反對奴隸製度的輿論,發起為《美國南方迫切的危機》的聯署書運動。

   這下子急壞了美國農奴主們的代言人。來自弗吉尼亞州的美國聯邦眾議員威廉.史密(Congressman William Smith)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即向大會提出一條議案:任何為《美國南方迫切的危機》一書聯署書的美國聯邦眾議員,不得出任美國聯邦眾議院院長職位。

   這個議案,分明是對著約翰.賓厄姆和約翰.謝爾曼兩人而來的。在議案公開辯論時,約翰.賓厄姆質問威廉.史密斯道:

   〝閣下之言,是否在拒絕和否定喬治.華盛頓的遺囑?是否在拒絕和否定弗吉尼亞州1774年決議案?是否在拒絕和否定托馬.傑斐?是否在拒絕和否定弗吉尼亞州第二十九任州長詹姆.麥克道(Governor James McDowell)的公開廢除奴隸製度聲明?是否在拒絕和否定《美國獨立宣言》中最後那段「人民有權改變或推翻政府」的原則?

   約翰.賓厄姆回過頭來,慷慨激揚地朝著他的所有美國聯邦眾議員同僚大聲說:

   〝我在這裏要求大家別忘了那個勇敢的「推翻」字眼!是的!就是在我們懷念的《美國獨立宣言》中的那句推翻!我們的開國先賢們就是為了要推翻暴政而發動了獨立革命!我在這裏要重複采用那句革命名言:當一個政府成為一個對生命和自由的破壞者時,人民就有權利和責任推翻它!

   1862年開始,約翰.賓厄姆就公開地要求將奴隸製度從美國這片大地上連根拔起,永遠廢止。這一年,全國為廢除奴隸製度的議題鬧得亂成一團,在馬裏蘭州和首都華盛頓特區為《美國聯邦憲法第五修正案》催生之際,約翰.安姆爾.賓厄姆在美國聯邦眾議院中大聲疾呼道:

   〝隻要是太陽照耀到的地方,且不論是在這個地球上哪個地方或角落出生,且不論是在亞洲或非洲,且不論是歐洲人還是美國人,且不論是強是弱,這個巨大的文獻宣布了所有人的財產、自由和生命,在法律麵前的一律真正平等。〞

   來自肯塔基州,一向支持保存奴隸製度的美國聯邦眾議員約翰.奎特坦尼丹(Congressman John Crittenebden)告訴約翰.賓厄姆說:〝現在並不是美國廢除奴隸製度的好時機。〞約翰.賓厄姆立即反駁他道:〝在執行一件簡單的正義之事來說,什麽時間都是好時機的(no time is unpropitious for an act of simple justice)。〞  

   1864年,亞伯拉罕.林肯總統 委任約翰.賓厄姆為美國陸軍軍法官,次年,轉任美國聯邦賠償法院法官。約翰.賓厄姆清楚地看出美國的現狀與所有的混亂和是非,最終還得要在法庭上解決,而要在法庭上伸張正義,就得有一套完整而具正義的法律,尤其是需要一套完整而具正義的《美國聯邦憲法》為基礎。

   約翰.賓厄姆並不是獨力來完成這項《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議案的,但是如果沒有他的努力和堅持,《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的第一節,也是最為重要的內容,則不一定能夠存在和成立。

   186658日,約翰.賓厄姆與同僚們共同在美國聯邦國會眾議院提出《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議案,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第一節:

   〝任何在美國領土上天然出生或是歸化者,即是美國公民。〞〝任何州都不允許未經正當司法程序而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亦不允許拒絕任何人在審判中受到平等待遇的保障。〞

   在美國聯邦國會眾議院公開辯論時,約翰.賓厄姆告訴他的同僚們說:

   〝在這個聯邦裏,已經有許多個州通過特別不公正的議案來壓迫其人民,明目張膽地違反了聯邦政府對美國人民權利的保障。這些法令與《美國聯邦憲法》中保障美國公民免於「殘忍和非正常的懲罰」的精神和原則恰恰背道而馳,美國聯邦國會是可以通過立法來糾正這種亂象的,不僅針對犯法者,也要針對普通老百姓。

   如果美國聯邦國會不采取法律途徑來製止這些被施加給奴隸和重罪者的可恥州法,就是對共和國的咒罵和侮辱。這是全國人民的期待,盼望著美國國會製定正義的法律來保障《美國聯邦憲法》賦予美國人民的正當權利,和廢止那些違反正義的敗壞州法。〞

   約翰.賓厄姆於1866613日,正式向美國聯邦眾議院第三十九屆國會提出《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議案,在美國南方諸州的強力反對下,於同日獲得通過,並將該議案於同日移送至美國聯邦國會參議院審核。

   在美國聯邦國會參議院裏,這條影響美國人民千秋後代的最高法律,是由來自伊利諾斯州的美國聯邦參議員.特朗布爾參議員(U.S.Senator Lyman Trumbull)作為主力推手的。

   在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特朗布爾是一位美國民權先鋒式的人物, 尤其是在美國南部戰爭剛結束,全國處在極度的混亂狀態中,像一顆耀眼的明星,處處顯示出他的大智大慧,憂國憂民,高瞻遠矚,他不但是美國參議院裏推動《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議案的主力人物,還是於18651218日成為《美國聯邦憲法》的《美國聯邦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主要條文的撰寫人。

  .特朗布爾於18131012日在康涅狄格科爾切斯特市(Colchester,Connecticut)出生,他的祖父本傑.特朗布(Benjamin Trumbull)不僅是一位著名的基督教牧師,還是一位曆史學家,著有三大卷的《美國通史(General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765-1810)》與兩大卷的《前康涅狄格全史(Complete History of Connecticut from 1630 till 1713)》。

   .特朗布爾畢業於根學院(Bacon Academy),曆任老師、校長、律師、伊利諾斯州州議會眾議員、伊利諾斯州州務卿、伊利諾斯州最高法院常務大法官,1854年當選為美國聯邦眾議院眾議員,次年轉選為美國聯邦參議院參議員,自1861年至1872年,出任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達十二年之久,《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議案自美國眾議院轉至美國參議院之時,正落在權傾朝野的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手裏,於是.特朗布爾的態度,就成為《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議案前途的定數。

   彈劾安德.約翰遜總統貪汙瀆職案件中,.特朗布爾的態度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由始至終,.特朗布爾就極力反對利用特別的政治權力來作為鬥倒安德.約翰遜的武器,尤其是對於美國參議院副議長本傑.韋德(Benjamin Wade)意圖在幕後操縱這場世紀大彈劾的醜陋行為---可以安排一麵倒的證人出場作證---更是反感到了極點,因為大家都知道,安德.約翰遜總統並沒有副總統,一旦垮台,那麽根據《美國聯邦總統繼承法》規定,本傑.韋德就是下任美國聯邦總統。

   .特朗布爾覺得一來,美國國會並沒有足夠的強力證據來起訴安德.約翰遜;二來,輕易而不負責任地彈劾一位美國總統,將會使所有未來的美國總統喪失掉尊嚴和安全感;三來,這種惡劣的風氣,絕對不可長;四來,從本傑.韋德的過度熱情介入案件的情況看來,此案是陰謀多餘正義,謠言重於事實;五來,彈劾案件如果成功,美國政治體係中權力的互相監督與平衡體製將受到破壞,一時間的黨爭痛快,換來未來美國無限的遺憾;六來,由陰謀家本傑.韋德出任美國總統,對美國來說,將會是禍事一件。

   有鑒於此,.特朗布爾聯係了另外六位與自己意見相同的美國聯邦參議員,公開違背黨鞭的意誌,投下了反對票,這個結局是使安德.約翰遜以一票之差,保住了美國聯邦總統的寶座。

   由於全國群情洶湧,民心暴怒,這七位投下反對票的美國聯邦參議員,成為全國人民發泄怨氣的對象,就如當時的新聞界所預測的一樣,他們將為這個形同政治自殺的行為結局付出沉重的代價----在下次的選舉中,全部被美國人民用選票趕了下台。

   1873年,.特朗布爾返回芝加哥市重操舊業為職業律師,1880年,意欲出馬競選伊利諾州州長,以全盤大敗的結局收場,徹底地結束了他的公共服務生涯。1896625日,.特朗布爾病逝芝加哥市,享年八十三歲。

   美國聯邦參議院於1866613日通過了《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然後交由全國各州州議會認可。根據《美國聯邦憲法》規定,任何美國聯邦參眾兩院通過的《美國聯邦憲法修正案》,必須得到全國各州總數四分之三的州議會認可,再經美國聯邦國務卿簽字認可後,由美國聯邦參眾兩院共同宣布為正式的《美國聯邦憲法》的組成部分。

   1866625日,康涅狄格州州議會是第一個認可了《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的州,186879日,南卡羅來納州州議會認可了《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當時美國有三十七個州,而南卡羅來納州是第二十八個認可《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的州,已經達到《美國聯邦憲法》規定三分之二多數州認可的要求,時而《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定案。

   美國聯邦國務卿威廉.蘇厄按照美國聯邦立法程序,於1868728日將之簽署,美國聯邦國會於次日宣布,《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依法正式成為使美國走向文明社會的《美國聯邦憲法》。

   自此以後,《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成為美國民權律師們的殺手鐧和護法神,數以百計的種族歧視聯邦民權案件,在《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的照妖鏡下,逐一露出尾巴,顯出原形。

   在美國諸州中,新澤西州與俄亥俄州議會於2003年才珊珊來遲的認可了《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的草案,由1866年至2003年,前後居然長達一百三十七年之久,緩慢的演變發展雖然沒有阻攔住美國民權運動的前進,但可以看出美國修憲之艱難也。

   1873年是一個美國反動勢力極度瘋狂的年代,約翰.賓厄姆在他先後服務了十六年的聯邦眾議員後,被政敵掃地出門,趕出美國聯邦民主廟堂。

   1873年,尤利塞.格蘭特總統不願見到這位民權先鋒就此歸隱田園,特委任他為美國派駐日本帝國全權大使,使他東渡扶桑,遠離使他傷心的是非之地。約翰.賓厄姆從1873531日開始,至188572日被美國民主黨總統格羅.克利夫蘭召回為止,在日本一住就是十二年。

   離開美國派駐日本大使的職務後,約翰.賓厄姆返回俄亥俄加的斯市(Cadiz,Ohio)老家定居。他發現一別十二年的美國,竟然是比他離國時更加的複辟和落伍,種族歧視的觀念更深更廣,在反動勢力的鼓動下,許多當年創建的民權法案已經或是逐一廢止,或是名存實亡。

   約翰.賓厄姆並沒有灰心,他以七十歲的高齡,在俄亥俄加的斯市發動一次自南北戰爭以來最為龐大聲勢的個人演講會。

   老將揮戈,麵對著數萬的聽眾,約翰.賓厄姆發表了一場劃時代的重要演講,要他的美國同胞知道一件事情:徹底的實行《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中人人生而平等的精神,是美利堅民族融合、生存、強大和自衛的唯一途徑。

   186714日,約翰.賓厄姆在俄亥俄克利夫蘭(Cleveland, Ohio)發表演講,他重申《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的重要性說:

   〝我們預期將這些憲法權利賦予每一個男人、女人、孩子、黑人或白人、窮人或富人,當他們的《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權利被侵犯時,可以挺直腰幹,向著美國國旗舉起手說:我是一位美國公民!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常務大法官雨果.布萊克讚美〝約翰.賓厄姆是《美國聯邦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的麥迪(Bingham is the Madison of the Fourteenth Amendment)〞。

   雨果.布萊克大法官所謂的麥迪遜〞,指的是詹姆.麥迪(James Madison)。他是美國的革命英雄、開國原勳、代表弗吉尼亞州的美國聯邦國會眾議院眾議員、第五位美國聯邦國務卿、第四位美國聯邦總統。

   更重要的是,詹姆.麥迪遜是《美國聯邦憲法》的主要起稿人之一,有四分之三的《美國聯邦憲法》內容是出自詹姆.麥迪遜之手,故他有〝美國聯邦憲法之父〞的美譽。

   1791年,因為政見不同,詹姆.麥迪遜毅然與美國聯邦財政部長亞曆山.哈密爾(Alexander Hamilton)決裂,劃清界線。他聯同托馬.傑斐(Thomas Jefferson)一齊退出聯邦黨(Federalists),組建新黨曰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後改名為民主共和黨(Demoncratic-Republican Party)

   民主共和黨後來又因內部政見不同而分裂成為民主黨與共和黨,成為現在美國兩黨政治互相監督政治體係的先河,故詹姆.麥迪遜又是美國政黨政治的開路先鋒。

   美國曆史學家譽約翰.賓厄姆為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的開路先鋒和功勳元老。他於1900319日去世,子孫滿堂,享年八十五歲。

   根據美國政府的紀錄,第一批來自中國的華裔移民是在1820年。在1848年時,在美華人不足一千人。三藩市的淘金熱潮,吸引進大批的來自中國的廉價勞工,1852年時,在美華人已有兩萬五千人。1880年時,在美華人的人數,達到十萬五千四百六十五人。

   這些在美華人有三大特點,一是全都來自中國廣東省,二是普遍文化程度低,三是百分之七十的在美華人,居留在美國的西海岸數州,其中大部分的在美華人,又居住在氣候宜人的加利福尼亞州。

   由於美國聯邦國會和美國聯邦政府在1885年至1943年間執行《排華法案》, 中國的移民幾乎完全中斷了五十八年,由1965年開始,中國移民又開始大量的湧進這片美國大陸。在1980年前,幾乎所有的中國移民是來自香港、台灣和東南亞。

   根據美國聯邦政府在2007年的資料顯示,在美華人共有三百五十三萬八千四百零七人,其中百分之三十七是在美國本土出生的華裔美國人,百分之五十九是歸化成美國公民的華裔美國人。

   在美華人的人口,占全美國總人口數量的百分之一點二,由於在美華人特別喜歡加利福尼亞州的曆史環境和地理優勢,因而在那裏占著的百分之三的全州總人口。

   早期的在美華人對美國有著三大貢獻:第一,有一半以上的橫貫大陸鐵路是由中國工人修成的。第二,幾乎整個薩克拉門托河三角洲的堤防水壩係(Sacramento River Delta)是由中國工人修成的。第三,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儒家思想和家庭觀念,提升了美利堅民族的生活層次和質量水準。

   由於在美華人中有極多的優秀人才在美國各種領域裏出人頭地,使在美華人隻是一些苦力、洗衣店、雜貨、餐館的刻板形象逐漸有所改變。數十年下來,許多重量級的華裔美國人躍上了國際文明的舞台,在增加在美華人地位的路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李小龍、李安等人在好萊塢的輝煌成就,使人刮目相看,關穎珊(Michelle Kwan)的滑冰舞姿、楊致遠(Jerry Yang)的網絡設計、林瓔(Maya Lin)的越南退伍軍人紀念碑(Vietnan Veterans Menorial)、黃柳霜(Anna May Wong)的演藝才華、銘的雄偉建築設計、楊振寧和李政道的諾貝爾獎得主,都是在美華人的光榮。

   在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第一位在美國政壇上出人頭地而使美國人民對在美華人刮目相看的是陸榮昌(Wing Chong Luke)

   陸榮昌於1925年在中國廣東省的一個小縣城出生,五歲時隨著父母移民美國。六歲時,他跟著雙親搬到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定居,他的雙親在西雅圖市的大學城區,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洗衣店,和一家中國雜貨店,生活穩定。

   陸榮昌就讀本地的公立小學和羅斯中學(Roosevelt High School)。在讀書時,白人同學經常用種族性的字眼來侮辱他,使他忍無可忍,決定要用兩件事來改變這種現狀:一是在體育場上用體力來征服那些歧視他的同學;二是嚴肅而真誠地向大家宣布:我是一位美國人!

   他的球場領導才能和優秀學習成績,使他逐漸成為學校中自然的學生領袖,畢業時當選為九位美國白宮問題學生顧問之一。中學畢業後,陸榮昌毅然參軍,成為美國陸軍步兵第四十野戰炮兵部軍士(First Sergeant,Fourty Division Filed Artillery),曾在關島、韓國、新幾內亞島、菲律賓等地服役,得過〝銅星勳章(Bronze Star Medal)〞。

   退役後返回華盛頓西雅圖老家,進入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取得政治學和公共行政學學位,再到美國首都美國大學法學院取得法學士學位(Legum Baccalaureus in Law,American University)後,返回西雅圖市為執業律師。

   1957年,陸榮昌被華盛頓州委任為助理司法部部長,負責有關民權事務的案件。五年後,陸榮昌出馬競選西雅圖市市議員,他以〝你不是在選一個講台,而是在選一位市議員(You are not electing a platform,but a Councilman)〞的口號,頂住了鋪天蓋地的種族歧視、嘲笑眼光,順利當選,突破了在美華人零參政的劃時代記錄。

   1962313日,陸榮昌宣誓就職,成為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曆史上第一位民選華裔市議員,為美國西岸的在美華人參政,突破了曆史性的零記錄。

   次年,陸榮昌在西雅圖市議會第一次提出有關種族住家平等的《1963年版公開住家法案(Open Housing Ordinanace 1963), 禁止在住家和租住房屋上的種族歧視,使西雅圖市在朝著民權平等的大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正當陸榮昌的事業如日中天之時,悲劇發生了。1965516日,他乘坐一架小型私人飛機,從溫納高特湖(Lake Wannacult,Okanogan County,Washington)釣魚歸來時,意外地機墜人亡,三年後才發現飛機殘骸。

   一位耀眼的在美華人民權領袖和政治明星,突然就此消失在世人的浩歎中,消失在在美華人的期待裏,陸榮昌享年隻有四十歲。

   西雅圖市為了紀念這位優秀的華裔美國人,特以他的名字,來命名一間公立小學,和一座位於國際區的博物館,是為〝陸榮昌公立小學(Wing Luke Elementary School)〞,和〝陸榮昌亞洲人博物館(The Wing Luke Asian Museum)〞。

   數十年來,在美華人已經逐漸地擺脫了早期移民的寄居心態,在美國社會上各個領域裏驕傲地站了起來,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分子。

   1985115日,華裔美國人學者吳仙標(Shien Biau Woo)在特拉華州首都弗市(Dover,Delaware)以百分之四十二的選票率,宣誓成為特拉華州第二十一任副州長。在當時來說,這是美國大陸曆史上最高層次的民選華裔官員,也是美國大陸曆史上第一位民選副州長華裔官員,意義重大。

   1994324日,威廉.克林頓總統提名陳卓光(Denny Chen)出任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官,美國聯邦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於同年89日通過認可。 2009106日,巴拉克.奧巴馬總統提名陳卓光出任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法官,美國聯邦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於2010422日通過認可。

   最為人樂道的是陳卓光法官在2009629日,將美國近代史上最大的金融騙子伯尼.馬道夫(Bernice Madoff)判處一百五十年的長期監禁,大快人心。

   1997115日,第三代華裔美國人駱家輝(Gary Locke)在華盛頓州首都奧林匹亞市(Olympia,Washington)宣誓成為華盛頓州第二十一任州長。這對在美華人來說,更具劃時代意義,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的民選華裔美國人州長,振撼全球。駱家輝在四年後連任一次,至2005112日止,共擔任八年的華盛頓州州長。

   2008114日,巴拉克.奧巴馬聯邦參議員當選美國新總統,就任後提名駱家輝進入他的內閣,出任美國聯邦第三十六任商業部長。目前駱家輝是巴拉克.奧巴馬總統派駐中國的全權大使,輝煌而傲人的公共服務資曆,使美國的新聞輿論不時發出驚歎:一位華裔美國總統的奇跡快要成為事實了!

   2001129日,趙小蘭(Elaine Lan Chao)在美國首都宣誓成為美國聯邦第二十四任勞工部部長,開啟華裔出任美國總統內閣部長的先例。四年後,喬治.小布什當選連任,趙小蘭再接再厲,又再連任,又創華裔美國人的問政先例。

   駱家輝並不是巴拉克.奧巴馬總統唯一的華裔美國人內閣,1997年物理學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Steven Chu)是另一位使在美華人感到驕傲的榜樣。2009121日,朱棣文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宣誓出任美國聯邦第十二任能源部部長,在一位美國總統的內閣中,有兩位華裔內閣部長,不但是美國的驕傲,亞裔的驕傲,更是所有在美華人的驕傲。

   在美華人的冷酷政治冬天終於過去了,被指著鼻子種族歧視的歲月也一去不複返了,但這並不是說在美華人自此就可以再度的政治冷漠,再度的畫地為牢,再度的固步自封。

   在美華人應該記取曆史的教訓,要知道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隻享受權利而不付出義務,從過去的曆史經驗中,已經證明了那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浩浩蕩蕩的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更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美華人要迎接而來難題,已經不是需不需要什麽永遠正確的黨路線,不是需不需要去迷信那些貪汙而獨裁的寡頭暴政,更不需要去研究什麽幾個代表。就像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名言〝美國---愛它,或者離開它〞一樣,在美華人也是一樣,是要做出明智的選擇的。

   在美華人有著充分的自由選擇權利,這包括國籍、居留、工作與效忠對象等,但是如果選擇了美國,就要盡快地融入這片美麗而被祝福的大地裏,放棄那個與美國民族在意識形態與文明價值上完全背道而馳、無法並存的獨裁、殘暴、專政而貪汙腐敗的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幻想,與這片大地上的美利堅民族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存亡與共,成為一位驕傲而自信的美國公民。(待續)

2011720日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