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由非洲黑人奴隸創建的共和國

(2011-05-04 16:04:13) 下一個

瑟穀德 . 馬歇爾與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36)

  

   第五次非洲黑人奴隸的抗暴事件是在整個西半球的非洲黑人奴隸抗暴史上唯一革命成功的海地革命
(Haitian Revolution),這場革命發生在加勒比海聖多明戈(Saint-Domingue),〝聖多明戈〞在革命成功後,改名為〝海地(Haiti)〞。

   暴力獨立革命事件由1791822日至180411日為止,長達十三年又四個月,法蘭西帝國動員了六萬名正規軍,八十六艘戰艦;海地非洲黑人奴隸動員五萬名正規軍,援部隊高達十萬人次。

   這次革命傷亡之大,代價之高,在加勒比海是史無僅有的:法蘭西帝國軍隊戰死三萬七千人,因為黃熱(Yellow Fever)而病死兩萬人,共五萬七千人;海地非洲黑人奴隸軍戰死八萬人,老百姓傷亡超過十萬人。

   這場非洲黑人奴隸抗暴革命,導致了在西半球第一個由非洲黑人奴隸創建的海地共和國(Republic of Haiti),和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也開創了全世界第一個由非洲黑人奴隸自我廢除奴隸製度,自我掙斷枷鎖,勇敢建國的先例,意義重大。

   導致海地爆發獨立革命的原因有六:第一,法蘭西帝國主義殖民地政府的高壓殘暴統治官逼民反;第二,法蘭西白人奴隸主的過度待非洲黑人奴隸行為;第三,法國大革命的成功使自由、人權和民主的理想春風吹進了海地非洲黑人奴隸的心裏;第四,法蘭西帝國政權的威望江河日下,失去了值得向之效忠的價值;第五,法蘭西帝國首先動用武力鎮壓和屠殺起義的非洲黑人奴隸,導致被壓迫與鎮壓者沒有了選擇,隻得以命相拚;第六,在海地的白人奴隸主,為了自身的利益,及早就厭倦了法蘭西帝國的殖民地壓榨政策,多次意圖脫離法蘭西帝國而獨立。

   有關海地的文字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十四世紀末,來自西班牙帝國的克裏斯多.哥倫布於1492125日發現了這個島嶼,當他登岸迅速地宣布海地為西班牙帝國所有,為之起名為〝西班牙之島(La Isla Espanola)〞,來又改名為〝伊斯帕尼奧拉(Hispaniola)〞,留下了幾位官員管理離去。 

   克裏斯多.哥倫布於1493年重返海地時,發現那幾位官員已經不在了,沒有人知道是怎麽回事,曆史學家的估計是被當地的土人煮著吃了。為了慎重起見,這次克裏斯多.哥倫布留下自己的哥哥巴爾托洛梅.哥倫(Bartolomeo Columbus)為臨時長官才離去。   

   海盜的彪悍與橫行,對西班牙官民的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西班牙帝國政府下令,在海地的居民,必須搬到接近首都聖多明(Santo Domingo,Haiti),以便提供安全的保護。

   這個不切實際的命令,造成了海地除了首都以外的地區為真空狀況,這給予英國、荷蘭(Dutch)和法蘭西海盜們一個可乘之機,在海地島的東邊與西邊建立了海盜基地。

   法蘭西海盜於1625年在海地的托爾圖(Tortuga,Haiti)建立了海盜根據地,他們靠著打劫西班牙商船和獵殺野牛為生,1659年,法國皇帝路易斯十四(King Louis XIV)下令派官員前往進駐和管理。

   1664年法蘭西國國營的西印度公司(French West India Company)正式接管海地的西半邊,1670年,法國又宣布擁有海地島的中部,建立永久移民居留地,並取名該地為〝法蘭西角(Cap Francois)〞。

   在造成既成事實的局麵,法蘭西帝國與西班牙帝國在荷蘭賴斯韋克市(Ryswick,Netherlands)進行雙邊談判,達成協議,於1697920日簽字,西班牙帝國將海地中部靠西的三分之一土地割讓予法蘭西帝國,自此海地一分為二,分屬西班牙帝國和法蘭西帝國,史稱為《賴斯韋克條約(Treaty of Ryswick)》。

   法蘭西帝國自此在海地成為一方霸主,1789年時,法蘭西白人在聖多明戈擁有三分之一的農場,和四分之一的非洲黑人奴隸,成為法蘭西帝國重要的海外殖民地中最大的經濟利益來源。

   海地是除了加拿大之外,唯一使用法語為法定語言的西半球國家。在這個一萬零七百一十四平方哩的島嶼上,居住著大約一千萬西半球最貧窮的人民,從1804年獨立以來就是個天災人禍連年不斷幾乎就沒有穩定過的國家,最為世人記憶猶新的天災是2010112日的七級大地震,導致二十二萬人民的死亡。

   海地的曆史上,在法國白人的經營下,曾經是法國最富裕的海外殖民地,海地的收益養活了法蘭西帝國的一萬五千名軍隊的開銷,和一千艘戰船的供給,對法蘭西帝國的重要性,於此可見。

  海地的肥沃土地和宜人氣候,是種植蔗、咖啡、煙葉、棉花、(sisal)(indigo)可豆(coco)、水果和蔬菜的理想地。1767年,海地出口了七百二十萬鎊原糖、五百一十萬鎊的成品糖、一百萬鎊的青和兩百萬鎊的棉花。

   1780年,聖多明戈供應著全歐洲百分之四十的成品糖和百分之六十的咖啡。這個與美國馬裏蘭州大小一樣的海島國家的糖和咖啡產量,是大英帝國所有其它西印度群島殖民地產量的總和,是法國海外殖民地中最富有的領土,素有〝安地列斯群島上的(Pearl of the Antilles)〞之稱。

   這種奴隸植經濟之龐大,可由如下的數字裏顯示出來。根據海地共和國政府的文件記錄,在1789年時,在海地島上有著七百九十三座蔗農場,三千一百一十七座咖啡豆農場,七百八十九座棉花農場和一百八十二座郎姆(Rum)酒廠。

   海地的人口基本上是由四大類組合而成,法國白人、自由黑人、馬隆群落和非洲黑人奴隸。海地的人口是充滿了炸藥式的組合,在1824年時,全島的人口是九十三萬五千三百三十五人,其中非洲黑人奴隸是八十一萬九千人,混血的馬隆群落是十萬零五千人,印第安紅人是一千五百人,外國人是一萬人,而白種人隻有五百人。

   在海地的白人人口,最高峰時期也不過兩萬人而已,如此的族群,如此的壓迫,如此的侮辱人性,如此的以五百人次去奴役九十多萬人,有可能會和平共處嗎?如果不發生革命,那才是怪事呢!

   1770年,北美的英國十三個殖民地居民開始在各個領域裏醞釀要革英國帝國主義的老命的消息傳到了法蘭西帝國,為了避免被革命的野火波及,法蘭西帝國政府下令海地不得與除了法國以外的任何國家有貿易關係,法蘭西帝國成為海地唯一進出口的國家,這個命令使法國更加的依賴海地的物資和經濟。

   法蘭西帝國對海地的這種壟斷式的獨裁貿易法,正是大英帝國主義壓迫北美十三個殖民地手段的翻版,能不壓迫出革命,才是不正常的事。等到北美十三個殖民地聯手奮起抵抗大英帝國主義的壓迫而宣布獨立後,法蘭西帝國尚且不但不知順應民意,懸崖勒馬,而且更進一步的加強壓迫手段,於是,就像美國的獨立戰爭一樣,海地革命無可避免地會發生。

   在海地的法蘭西白人分為兩大類:有錢有權的農場主和普通沒錢沒權的居民,後者多數是些商人、教師、神職人員等的中層階級。

   導致海地法蘭西白人農場主厭惡法蘭西政府的主要原因是禁止他們與其它國家尤其是美國通商,這造成了他們經濟上的巨大損失,於是他們多不理會法蘭西政府的禁商令,依然照樣貿易如故,這個矛盾使這些法蘭西白人開始產生反叛之心,是可以理解的。 

   為了達到獨立的目標,海地的法蘭西白人稀有地、有條件地在政治和經濟方麵與自由黑人、非洲黑奴和馬隆群落組成聯合陣線,共同對付法蘭西帝國主義,可是他們在骨子裏繼續意圖控製非洲黑人奴隸的政策絲毫沒改,這埋下在了革命時期海地黑人奴隸們大肆屠殺法蘭西白人作為報複的種子。

   非洲黑人奴隸的免費勞動力,填補了海地嚴重缺乏勞動力的危機,1783年至1791年間,海地從非洲進口了七十九萬名非洲黑人奴隸,並且以每年一萬五千名的速度增加。到了1786年,以每年兩萬八千名人次的速度增加,1787年後,以每年四萬名人次的速度增加。1789年,全海地島隻有三萬兩千名白人農場主,卻有著五十萬名非洲黑人奴隸。

   法蘭西帝國的白人奴隸主,大概是人類曆史上最殘忍最無人道的奴隸主了,為了控製住非洲黑人奴隸,他們用最恐怖的手段來處置犯了規矩的非洲黑人奴隸,花樣之多,叫人聞之發指。

   比如他們可以隨意地強奸任何一位他們認為看得上眼的非洲女黑人奴隸,對稍有過錯的非洲黑人奴隸,罰他們吃屎、喝尿、鞭打、剝皮、上下倒吊、蟲和活喂螞蟻等,法蘭西白人奴隸主則視之為其樂無比的娛樂節目。

   至於死刑,則花樣繁多,數不勝數了,其中最殘忍的是將妊婦捆綁在木桶裏,從山頂推下來,等她受盡肉體的痛苦與折磨後,才掉進萬丈深淵裏摔死;刀割、活埋、油炸、水煮,是家常便飯,釘十字架與五馬分屍,興之所致,隨意為之。

   法蘭西白人奴隸主們認為這是他們控製非洲黑人奴隸的不二法門,其實不然,曆史發展的規律和事實告訴我們,他們是在自掘墳墓,是在培養革命,是在向人性忍耐的極限挑戰。

    在法國大革命前夕,海地的五十萬非洲黑人奴隸成為法蘭西帝國家中的一顆定時炸彈。他們是奴隸世界裏最為悲慘的一群,在北美的十三個殖民地裏,奴隸主的〝再不聽話就將你賣到海地去〞的威脅話,經常收到意想不到的阻嚇效果,於此可見海地法蘭西奴隸主的醜陋嘴臉是何等麵目了。

   數以千計的非洲黑人奴隸受不了這種非人生活的肉體和精神待,幹脆往深山裏逃命,人數多了以後,居然自成體係,群集而居,互保活命。在這群逃亡的非洲黑人奴隸中,有一個叫做弗朗索.麥克坎達(Francois Mackandal)的奴隸,最具有代表性。

   有關弗朗索.麥克坎達爾個人的曆史資料已經無從考起,在數本小說和電影裏都有提及這位海地的獨臂民間遊擊隊領袖,海地政府為了紀念他,特在海地二十分硬幣上鑄有他的肖像。

   弗朗索.麥克坎達爾是來自非洲幾內(Guinea)的黑人奴隸,在他十二歲時被綁架到海地為奴隸前,是受過教育的,他能說寫流暢的阿拉伯語言,因而有曆史學家懷疑他是回教徒。

   弗朗索.麥克坎達爾在他老家是一種非洲傳統宗教祭神的巫毒巫師(Vodou Houngan),他有一種特別的功夫就是知道如何從荒山野嶺的植物裏,提取一些無色無味但劇毒無比的液汁,吃之必死。 

   在法國白人的規矩中,黑人尤其是黑人奴隸是不允許有愛情觀的。弗朗索.麥克坎達爾在海地的蔗農場裏勞動,當他的白人奴隸主發現他居然敢愛上另外一位非洲黑人女奴隸時,用五十皮鞭的手段來懲罰之,這是一種幾近死刑的刑罰。   

   弗朗索.麥克坎達爾雖然沒被皮鞭打死,但卻被打斷了左臂,奴隸主以為他已經死了,把他丟到荒野喂狗,可是大命不死的弗朗索.麥克坎達爾逃往深山,組織遊擊隊,聯合其他逃亡的非洲黑人奴隸,發誓報仇。  

   弗朗索.麥克坎達爾將毒藥分發給尚在蔗農場裏的非洲黑人奴隸,教他們將毒藥放進清水和食物裏,毒斃了一大批白人奴隸主。弗朗索.麥克坎達爾的一位女同誌被治安當局抓獲,酷刑毒打之下,將弗朗索.麥克坎達爾的藏身地點供了出來,導致他在一次親自出麵下毒前被拘捕,1758120日,法國殖民地法庭把他在海地聖多明戈法蘭西角市場前,公開用柴火將之活生生燒死。 

   海地白人殖民地政府點燃了燒死弗朗索.麥克坎達爾的火苗,也點燃了非洲黑人奴隸發動革命鬥爭的火花。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其自由、民主和人權的旗幟,吹遍了整個巴黎,吹遍了整個法國,吹遍了整個歐洲,吹遍了全世界,當然也吹到了海地殖民地的非洲黑人奴隸的耳朵裏!

   早在1790年三月巴士底監獄暴動前十天,在兩位富有的人權運動者文森.奧戈(Vincent Oge)朱利.賴蒙德(Julien Raimond)的奔走呼籲下,法蘭西帝國議會(The National Assembly)通過了賦予法國海外殖民地所有公民公平的人權與政治權利。

   文森.奧戈和朱利.賴蒙德是法蘭西帝國〝黑人之友(Society of the Friends of the Blacks)〞的成員,這個組織是由法蘭西白人.皮埃.布裏(Jacques-Pierre Brissot)有感於大英帝國人們廢除奴隸運動的正義行為,於1788219日在巴黎所創立,到1789年時,已有會員一百四十一人。

   黑人之友會的顧問是大英帝國的反奴隸製度先鋒托馬.克拉克(Thomas Clarkson),其宗旨是在全球推動廢除奴隸製度,推動全民的人權、自由與民主。

   朱利.賴蒙德本身是位混血兒,他出生在海地聖多明戈,在1780年時,他不僅擁有一百名非洲黑人奴隸,還是海地馬隆群落的首富;他於1780年中到達巴黎,為海地的所有非洲黑人奴隸請命。

   1791515日,法國議會通過包括所有法國海外殖民地在內的《民權法案》,朱利.賴蒙德即時帶著這份法案返回海地,著手執行這件劃時代的《民權法案》。他是1801年的《聖多明戈自治憲法》十人小組的成員。

   文森.奧戈是一位於1755年在海地聖多明戈出生的混血兒,他的父親.奧戈(Jacques Oge),是在海地種植咖啡豆的法國人,他的母親傑奎.奧塞(Jacqueline Osse),是法國白人和非洲黑人的混血兒,獨自經營肉類生意。文森.奧戈有八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

   文森.奧戈有著四分之一的非洲黑人和四分之三的法國人血統,不但受過良好的教育,還是身價百萬的農場主,他長得英俊瀟灑,風度翩翩,文森.奧戈接手了他叔父的全部財產和自己父親的部分財產,因而成為富人。

   1790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時,文森.奧戈正在巴黎出差,目睹了革命洪流的浩蕩,有所覺悟,知道人權、自由和民主價值的不可阻擋,又受到好友朱利.賴蒙德的鼓動,終於下定決心要為海地的非洲黑人奴隸爭取自由平等與政治投票權。

   1791515日法國議會通過包括所有法國海外殖民地在內的《民權法案》文森.奧戈與同誌們返回海地,要求法國駐海地總督康德.布朗什朗(Count De Blanchelande)執行之,但是受到康德.布朗什朗德的嚴厲警告和威脅。  

   文森.奧戈轉向倫敦求助,他找到托馬.克拉克森商量對策,兩人都認為用武力來推翻法國駐海地總督康德.布朗什朗德的非法統治是已經沒有選擇的唯一出路。 

   1790108日,文森.奧戈帶著決心返回海地,策劃軍事起義,推翻康德.布朗什朗德的獨裁統治。他聯合了曾經參加過美國南北戰爭的退伍軍人.巴蒂斯.沙瓦納斯(Jean-Baptiste Chavannes)等人,號召了三百餘名非洲黑人奴隸,與法國駐海地的殖民地政府幹了起來。

   可是毫無軍事經驗的文森.奧戈,不可能是海地正規軍的對手,其失敗是一件無可避免的結局。17901120日,革命軍在海地西班牙領土多明(Hinche,Santo Domingo)被西班牙殖民地政府軍圍住,文森.奧戈在得到了西班牙殖民地政府軍的特赦保證,與他的二十三位同誌全舉手投降。   

   文森.奧戈相信了殘暴的西班牙殖民地政府的特赦保證,其後果是嚴重的,他們全部被移交給法國殖民地政府。179126日,他被五花大綁在木架子上,拉到海地聖多明戈拉開普(La Cap)的公眾市場上,任由鄶子手恣意淩辱一番,再將之用車輪壓死後,懸屍示眾。文森.奧戈慷慨赴義,得年三十六歲。

   文森.奧戈之死,像一根丟向火藥庫的火柴,拉開了海地非洲黑人奴隸革命的序幕。1791822日在海地博伊(Bois Caiman),由巫毒巫師德提.布克曼(Dutty Boukman)主持了一場由傳統非洲土人的祭神活動。

   德提.布克曼在海地近代史上的地位,有點像中國清朝末年的陸皓東,他被曆史學家公認為海地非洲黑人奴隸革命的發起人,是海地共和國的奠基者。關於德提.布克曼的詳細背景不清楚,他的出生年月日甚至他的死日,都沒有正確的記錄,隻知道他在牙買加出生,他的雙親都是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

   德提.布克曼原本是屬於大英帝國白人農場主的奴隸,後來被主人賣了給一位法國白人農場主,那位新主人又將他帶到海地的蔗園,委任他為奴隸總管,負責訓練新來的非洲黑人奴隸,他略為識字,可以讀報和寫信。

   文森.奧戈之死將整個海地非洲黑人奴隸的反抗暴政情緒推向了爆發點,大家在平常的時候敢怒不敢言,如今在這場秘密的荒山野嶺裏,大家就毫無顧忌地一吐為快,眾人越說越氣,越氣越說。

   在場的另外幾位領導人塞西.費特曼(Cecile Fatiman)、喬治.(George Biassou).布裏特(Jeannot Bullet)和吉恩.弗朗索.帕皮侖(Jean Francois Papillon)輪流上場演講,敘說著海地殖民地政府和白人奴隸主的種種殘忍暴行。

   這幾位都是海地非洲黑人奴隸革命的先鋒,也是海地共和國的開國元勳,尤其是喬治.索的暴烈性格和激情演講,更將來自二十五個非洲國家的三百多位在場非洲黑人奴隸的情緒,煽動得幾乎接近爆炸的邊緣。

   根據公元十八世紀曆史學家約翰..比亞德博士(Dr.John Relly Beard)1853年在倫敦發表關於海地非洲黑人奴隸革命的名著《圖森.拉奧瓦拓爾的自傳與傳記(Toussaint L’OvertureA Biography and Autobiography)》中說:

   喬治.柏亞索這個人,脾氣暴烈,整天疑神疑鬼,心胸狹窄,自私自利,好大喜功,有仇必報,驕傲狂妄,他喜歡名牌衣服、漂亮女人、純酒與佳肴。而.布裏特此人則心狠手辣,個性陰險,毫無憐憫之心,為了發動非洲黑人奴隸革命,當他下令屠殺法國白人時,毫不猶豫,也毫不手軟。  

   1793121日,法國大革命群眾將法國皇帝路易斯十六(King Louis XVI)送上斷頭台,喬治.柏亞索覺得法蘭西帝國沒希望了,居然將他的手下全部賣了給西班牙殖民地統治者,由於他帶頭宣誓向西班牙皇帝查爾斯四世(King Chales )效忠,因而得到西班牙帝國的恩寵與重用。

   1795年,法國與西班牙帝國達成了《巴塞爾協議(Treaty of Basel),將海地的聖多明戈交給法國,初期的海地非洲黑人奴隸革命,自然完蛋大吉。

   在革命尚在進行時,為了製造與殖民地政府有利的談判氣氛,喬治.柏亞索下令處決他的一位革命同誌,罪名是因為他曾在自己的子女麵前,親自手刃幾位法蘭西白人奴隸主。  

   1796年,喬治.柏亞索無法 再在海地呆下去,他帶著連哄帶騙弄回來的錢,全家搬到佛羅裏奧古斯(Augustine,Florida)定居,這位以反奴隸製度起家的所謂革命家,自己在佛羅裏奧古斯丁市購買了一大片農場,也購買了一大批非洲黑人奴隸,為自己圖利。1801年,好景不長,還沒等到發財,喬治.柏亞索在一次醉後為了一件小事於奴隸們爭吵起來,被自己的非洲黑人奴隸乘機刺殺而死。

   塞西.費特曼是一位來自非洲的黑人女巫師,她善於跳非洲女戰神伊澤.(Ezili Danto)的戰舞。1791822日的祭神大典上,是由塞西.費特曼代表非洲女戰神伊澤.托給大家賜福和祈安的,也是由她代表伊斯麗.丹圖將象征王權的紅主節杖(Royal Red Petwo scepter)授予德提.包克曼的。

   塞西.費特曼的丈夫路易.邁克.皮爾魯特(Louis Michael Pierrot)是一位了不起的非洲黑人軍官。在海地第一皇朝時,亨利一世大帝任命他為海地陸軍中將,並冊封他為世襲的王子爵位。

   1845416日,路易.皮爾魯特出任海地共和國總統,不到一年,於1846324日被政變推翻。

   路易.皮爾魯特和塞西.費特曼育有一位女兒,就是海地曆史上著名的.路易.阿米麗.塞萊斯.皮爾魯特公主(Princess Marie Louise Amelia Celestine Pierrot),她的丈夫皮埃..亞曆克西斯中將(Lieutenant General Pierre Nord-Alexis)是海地的臨時總督,兼任海地戰爭部部長。

   塞西.費特曼的家族不但是政治世家,自己也是一位長壽之人,根據記錄,她在海地聖多明戈拉開普活到一百一十二歲才去世。

   在海地的非洲黑人奴隸中,再也找不出有任何比.布裏特更變態、更殘忍,更可怕和令人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所謂革命家了。他是第一個拿起武器擊殺白人奴隸主的非洲黑人奴隸人,.布裏特長得又幹又瘦又小,奸詐的的小臉蛋上掛著一對有點像死魚似的小眼睛,冷酷的表情上永遠看不到一絲的笑意,是一個著名膽大心細的偽君子,他的人生座右銘是我是流氓我怕誰,他是海地革命黨中最殘忍、最沒有人性的一位革命領袖。  

   .布裏特的出生年月日甚至他的死日都無從考起。在1791822日海地博伊南祭神大典之前,默默無名,他痛恨所有的白人奴隸主,在海地革命爆發,他將人性中最惡劣和醜陋的一麵發揮到淋漓盡至,無以複加。  

   根據一位僥幸沒有被.布裏特殘害,叫做蒙德.格羅西(Monde Grosy)的白人奴隸主後來回憶說,被他活抓住的白人奴隸主,比進一趟地獄還要糟糕。.布裏特將一位被活逮的白人奴隸主反綁雙手,用鋼鉤子鉤住他的下巴吊了起來,而隻允許他的腳尖碰到地麵,令他死活不得一段時間後,再用刀子將他慢慢地淩遲割死。 

   另外一位倒黴的白人奴隸主,被.布裏特用繩子反綁雙手吊高,用燒紅了的撥釘鉗子插進他的一隻眼睛,過了一會,再用另外一隻燒紅了的撥釘鉗子插進他的另外一隻眼睛,臉上的肌肉,被燒得吱吱作響,焦臭之味,屋外可聞。  

   .布裏特把另外一位白人奴隸主的喉嚨割破,血湧如泉時,他居然用舌舔食之,他邊舔邊讚美道:〝朋友,白人的鮮血又甜又香,好好地喝個夠,這就是對我們壓迫者的複仇方式,我向神發誓,絕不投降,絕不和平!

   海地革命軍的首領們喬治.索、吉恩.皮埃(Jean Pierre)、吉恩.巴皮隆和圖森.拉奧瓦拓實在是無法忍受.布裏特的殘暴變態,用計將之誘至郊外,強行拘捕,五花大綁,現場亂槍射殺之。    

   吉恩.巴皮隆是一位長得英俊瀟灑而有深度的混血兒,他沒有受到多少的壓迫,因為在壓迫到來之前,他就逃之大吉了。成為深山的馬隆群落後,他生活得優遊自在,酒色不斷。海地革命成功,吉恩.巴皮隆對那些海地式的政治深痛惡絕,於是帶著家人,遠赴西班牙帝國加的(Cadiz)定居,由於他對西班牙帝國的忠誠,被授予西班牙帝國陸軍中將軍銜,退伍又被西班牙帝國政府委任為西班牙帝國非洲殖民地尼日利倫州(Orun,Nigeria)總督,終其餘生,沒再踏上海地島一步。  

   1791822日在海地博伊門祭神大典,德提.包克曼對著超過三百多名憤怒的非洲黑人奴隸說:

   〝真神創造了大地供我們居住,創造了太陽供我們溫暖。神使海洋穩定,使雷聲隆隆。我們的真神有耳聆聽,祂躲在烏雲裏看著我們。我們見證了白人強加予我們的痛苦,白人的神叫他們去犯罪,但是我們的神卻叫我們為善。我們的神太好了,祂命令我們對那些犯罪複仇,祂會引導和幫助著我們得到勝利。我們必須要丟棄白人神那套毫無憐憫心的偽善,聆聽我們真神發自內心的自由盼望。〞

   德提.包克曼領導著大家向巫毒真神宣誓,命令大家立即回去宰殺白人奴隸主。當天晚上,數十處的海地農場被放火燒毀,數十位白人奴隸主被非洲黑人奴隸屠殺,海地非洲黑人奴隸革命,是然爆發。

   海地殖民地政府立即出兵鎮壓,對任何參與暴動的非洲黑人奴隸現場格殺無論。海地殖民地政府軍隊衝進山上拘捕了德提.包克曼歸案,當夜就將他砍頭,再將他的腦袋掛在鬧市示眾,希望能起到阻嚇作用。可是事與願違,適得其反,海地非洲黑人奴隸革命不但沒因德提.包克曼被砍腦袋而消失,反而更見蓬勃。

   法蘭西帝國政府於1792年年底派遣.費利奇.恩納斯(Leger-Felicite Sonthonax)率領著七千大軍到海地,以法國政府特派員的名義執行兩件任務,第一件是牢固海地的殖民地政府,第二件是執行法國議會於179244日通過的對所有海外殖民地全麵平等的法律。

   .恩納斯是法國新共和黨(Giromdist)的主將。出身律師的.恩納斯本來就是主張廢除奴隸製度的黑人之友會的成員,他也是法國雅各賓協會(French Jacobin Club)的會員和鼓吹廢除奴隸製度的先鋒,法國大革命就是由法國雅各賓協會帶頭發動的。

   他到了海地後,發現當地的法國白人農場奴隸主是不會自動放棄他們手上的免費勞動力的,於是運用手上的七千正規軍,武力執行,強力對付任何違反解放黑人奴隸的奴隸主,同時為了吸收更多的黑人奴隸參軍,他在1793829日不顧手下和顧問們的反對,毅然宣布解放在海地北部地區的非洲黑人奴隸,還予他們全部的權利和自由,又緊接著在1793109日,再宣布解放海地的所有的非洲黑人奴隸。

   1793年二月,法國與英國宣戰,這個演變使.恩納斯在海地的平等工作有著開展上的困難,大量的法國白人為了躲避災難,紛紛跑到鄰島英屬牙買加居住。

   法國派駐海底總督弗朗索.托馬.吉爾(Francois-Thomas Galbaud)因是主張奴隸製度的封建分子,而且素與海地的法國白人奴隸主有著深厚交情,無論在公在私,他都覺得.恩納斯是一位麻煩製造者,弗朗索.吉爾博從開始的敷衍到與.恩納斯武力衝突,僅數月時間而已。

   1793620日,雙方人馬為了爭奪首都的控製權而廝殺一場後,百分之六十的海地法國白人奴隸主,隨著弗朗索.吉爾博撤出首都。1793年年底,海地全境的白人,不足六千人。

   179424日,法國全國大會(French National Convention)確認法國議會於179244日通過的對所有海外殖民地全麵平等的法律。

   1794年五月中旬,弗朗索.多米尼.圖森.拉奧瓦拓爾(François-Dominique Toussaint Louverture)決定讓自己久經訓練的部隊,參與.恩納斯的陣線,共同聯手鎮壓海地的白人農場主和馬隆群落,海地的暴亂,已近尾聲。  

   1796年春天,巴黎的政局有變,.恩納斯在改革的半道上被強逼著回國述職時,將法國駐海地的軍隊指揮權,移交給圖森.拉奧瓦拓爾,這是在法國和海地曆史上第一次出現由非洲黑人奴隸出身的人,出任指揮法國白人軍隊的指揮官,自此圖森.拉奧瓦拓爾威名遠播。 

   等到.恩納斯返回海地時,法蘭西委任的新海地總督加布裏埃.馬裏.西奧.約瑟.康特.烏德維(Gabriel-Marie-Theodore-Joseph Comte d’Hedouville)已經被圖森.拉奧瓦拓爾用軍事行動強行趕走。 

   在海地非洲黑人奴隸革命中,沒有人有亂世梟雄圖森.拉奧瓦拓爾那麽輝煌的功績。圖森.拉奧瓦拓爾於1743520日在海地的杜諾德平原(Plaine Du Nord)出生,他的父母都是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圖森.拉奧瓦拓爾的主人姓柏爾達(Breda),所以他叫做圖森.柏爾達,長大恥以奴隸主之姓為姓,故改為圖森.拉奧瓦拓爾。       

   亂世出英雄,圖森.拉奧瓦拓爾沒有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但是卻領著四千名非洲黑人奴隸軍,將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和海地本地的白人奴隸主打得落花流水。圖森.拉奧瓦拓爾沒受過正規的學院教育,卻能讀法文和西班牙文,運用謀略和武力,逼走趁火打劫的英國人,打走授他少將軍銜的西班牙人,嚇跑了法國派來的總督。 

   1798年,圖森.拉奧瓦拓爾通過談判,允以將海地對英美兩國開放貿易市場的條件,哄走大英帝國的侵略軍,大英帝國軍隊臨撤退時告訴圖森.拉奧瓦拓爾說,大英帝國可以承認他為海地的皇帝,條件是隻要他在海地保住非洲黑人奴隸製度,圖森.拉奧瓦拓爾笑而不答。    

   法國駐海地總督加布裏埃.烏德維爾被趕回法國後,圖森.拉奧瓦拓爾知道禍事的到來,隻是時間的早晚而已,在這段時間,他揮軍打平了島內的最大對手安德.(Andre Rigaud)

   安德.戈本來是圖森. 拉奧瓦拓爾的同誌,兩人曾經聯手共同打擊前來趁火打劫的大英帝國侵略軍。安德.戈是一位有著強力領導才能的民間領袖,手下猛將如雲,其中有兩位大將亞曆山.培信(Alexandre Petion).克裏斯托(Henri Christophe),這兩人雙雙成為後來海地共和國的前後總統。

   安德.戈是出身富裕的馬隆群落,家族是擁有大批非洲黑人奴隸的咖啡豆農場奴隸主,一直反對圖森.拉奧瓦拓爾的解放非洲黑人奴隸製度運動,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機在海地占地稱王。 

   .恩納斯宣布將軍權移交給非洲黑人奴隸出身的圖森.拉奧瓦拓爾,而不是出身富裕的馬隆群落自己時,安德.戈盛怒不已,立即宣布他不承認這個錯誤的決定,圖森.拉奧瓦拓爾與安德.戈之間的爭權鬥爭,立即翻到台麵之上,兩方麵的人馬,都決定要用武力手段來解決矛盾已經是唯一的選擇。     

   17996月,圖森.拉奧瓦拓爾帶著大軍在海地賈米(Jamel,Haiti)安德.戈決戰,雙方皆全力以赴,一連八個月,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傷亡數萬,最安德.戈夜遁法國,圖森.拉奧瓦拓爾慘勝來結束這場海地曆史上最大的內戰,史稱〝刀戰爭(War of Knives)〞。 

   安德.戈的運氣一直不太好,把海地給弄丟了後,狼狽不堪地逃回法國,可是在返回法國的半道上,碰到了到處要尋找可以打擊法國人的大英帝國戰艦,於是將他押回英國,關在牢裏長達九年之久。1811年英法交換戰俘時回到法國,1812年派到俄羅斯作戰,傷重致死,時年五十九歲。 

   安德.戈從海地南部消聲匿跡圖森.拉奧瓦拓爾派他的副將吉恩..德薩利納斯(Jean-Jacques Dessalines)前往海地南部,用強硬的武力手段,整肅了安德.戈的餘黨和餘毒。   

   這一派遣,不但又派出了一位新皇帝,也使南海地的人們如驚弓之鳥,嚇得紛紛出逃,數以萬計的海地難民,湧到了美國路易斯安那新奧爾(New Orleans,Louisiana),這就是為什麽在新奧爾良會有那麽多的法裔海地難民的原因。

   1799524日開始,圖森.拉奧瓦拓爾接手了被趕走的西班牙殖民地政府,宣布解放所有的非洲黑人奴隸,自此整個海地島成為在圖森.拉奧瓦拓爾統治下的一個政治實體。   

   圖森.拉奧瓦拓爾在海地島內掃平群雄後,立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起來,他匆忙地撰寫與頒布了一份《海地憲法》,下令於180177日開始生效。這份所謂的《海地憲法》,授予圖森.拉奧瓦拓爾他自己絕對無上權力和終身的統治權,於是一夜之間,圖森.拉奧瓦拓爾變成了一位沒有皇帝之名而有皇帝之實的海地最高統治者。     

   不斷的軍事勝利和政治成就,使圖森.拉奧瓦拓爾得意到忘了自己能吃幾碗飯,他給法國的最高領袖拿破侖.波拿巴特寫了封口氣大大咧咧的信,〝這是第一黑人致函給法國第一白人〞,聲明他自己還是一位法國人,還是效忠於拿破侖.波拿巴特的,並請他確認自己在海地的政治地位和最新的《海地憲法》。  

   可是圖森.拉奧瓦拓爾再聰明,也聰明不過那位久經經沙場又精於權術的法國獨裁皇帝。拿破侖.波拿巴特首先偽裝答應了他的要求,立即發出對他在海地地位的確認書,將他的戒心鬆弛掉,然後出奇不意,派出自己的妹夫查爾.勒克萊爾將軍(General Charles Leclerc)率領著四十五艘法國海軍戰艦,載著四萬名精兵,於1802120日浩浩蕩蕩地突然掩至。 

   當查爾.勒克萊爾將軍的戰艦群出現在海地島外海時,圖森.拉奧瓦拓爾才發現上當受騙,於是匆忙停止所有的慶功宴會,調兵迎戰。雙方在海地島上拉鋸了三個月,圖森.拉奧瓦拓爾已經逐漸抵擋不住,尤其是自己的軍官們不停地逃叛到查爾.勒克萊爾將軍那裏,更使他意識到自己即將到來的下場是什麽了。   

   圖森.拉奧瓦拓爾派出談判代表向查爾.勒克萊爾將軍提出法國將不在海地複辟奴隸製度,作為自己全麵退休的交換條件,查爾.勒克萊爾將軍虛與蛇委,佯稱允之。180257日,雙方在海地海地角(Cap-Haitien)簽字成交,史稱《海地角協議(Treaty of Cap-Haitien)》。

   圖森.拉奧瓦拓爾天真地相信了法蘭西帝國的簽字,可是查爾.勒克萊爾將軍卻不相信圖森.拉奧瓦拓爾真的會全麵退休。三個星期後的一個深夜,查爾.勒克萊爾將軍依照臨行前拿破倫.波拿巴特的密令,找了個可以使圖森.拉奧瓦拓爾氣得發瘋的荒唐理由將他拘捕起來,連夜送上戰船,押赴法蘭西帝國受審。    

   圖森.拉奧瓦拓爾於180272日抵達法國,於1802825日被判刑終身監禁,押至法蘭西帝國杜布斯的羅山監獄(Mountain Jura,Fort-de Joux,Doubs)服刑。圖森.拉奧瓦拓爾在180347日,連怨氣帶炎而死在法國人的黑牢裏,享年五十九歲。 

   查爾.勒克萊爾是一位法蘭西帝國名將,他在法國曆史上有兩件事是被後世人所經常談論的,一是他娶了拿破侖.波拿巴特的妹妹波.波拿巴特(Pauline Bobaparte)為妻子,一是他的凶殘和毒辣個性。

   這位隻活了三十歲零七個月便病死在海地的法國陸軍少將到了海地,觀察了一段實際情況後,在寫給拿破侖.波拿巴特的密報上說:

   〝既然我在這裏剩下唯一方法的就是恐怖手段,那麽我會毫不猶豫的去使用它。我們必須摧毀掉這裏的黑鬼,不論是男是女,隻要是十二歲以上的,全要殺掉;而在平原上的黑鬼,最少也要殺掉一半。估計如果要把聖多明戈恢複到以前的常態,最少要屠殺掉三萬名黑鬼才行。〞

   其殘暴嘴臉,於此可見一二。查爾.勒克萊爾在海地,用盡了一切的恐怖手段來處理海地的非洲黑人奴隸抗暴囚犯,活埋、水淹、刀割、火燒和環吊,無日無之。

   有一次,查爾.勒克萊爾邀請了一百多位海地的自由非洲黑人名流來參加他的跳舞晚會。到了午夜,正在大家喝得起勁時,查爾.勒克萊爾邀請所有的男賓客到外麵喝酒,然後調轉身回來突然向留下來的女賓客們宣布:她們的丈夫是叛亂分子,要立即加以處決。 

   還沒等到這些穿得華麗整齊的女士們搞清楚是否他在開玩笑時,外麵的槍聲已經響起,將參加宴會的黑人海地男性,一個不剩,全部屠殺殆盡。

   圖森.拉奧瓦拓爾的對策是一命償一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恐怖對付恐怖。查爾.勒克萊爾殺一個海地的非洲黑人奴隸,他就刺殺一名法蘭西帝國白人,一時間,整個海地島處在一個恐怖的地獄世界裏。 

   查爾.勒克萊爾為了告訴圖森.拉奧瓦拓爾沒有被這個消息嚇倒,在郊區挖了一個大泥坑,召集了當地的居民來看熱鬧,當眾一下子活埋了五百名圖森.拉奧瓦拓爾的遊擊隊俘虜,希望借此來阻嚇更多的反抗運動。    

   第二天,圖森.拉奧瓦拓爾也在他的地盤,一口氣吊死了五百名法國降兵,作為報複。海地的非洲黑人奴隸遊擊隊和反抗軍,與法蘭西帝國人的仇恨,越結越深,越結越大。  

   查爾.勒克萊爾雖然用陰謀詭計活抓了圖森.拉奧瓦拓爾,但是卻沒法製服得了吉恩.德薩利納斯,因為他比圖森.拉奧瓦拓爾更厲害,更難對付。從海地的殖民地曆史中,從圖森.拉奧瓦拓爾的例子中,吉恩.德薩利納斯知道了對付法蘭西帝國帝國主義的唯一方法是磨刀,而不是叩頭。     

   查爾.勒克萊爾在1802111日病死海地,由比他更凶殘更殘暴的多納西.馬裏.約瑟..維默..羅尚博將軍(General Donatien-Marie-Joseph de Vimeur de Rochambeau)接手他的位置,繼續在海地耍狠。

   可是他的運氣比他的前任差多了,多納西.羅尚博是一位由基層幹起的軍人世家,他和他的父親都曾經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他後來出生的兒子也是法國的陸軍將軍。 

   18031118日,吉恩.德薩利納斯在當年圖森.拉奧瓦拓爾向法蘭西帝國查爾.勒克萊爾將軍簽署降書《海地角協議》的海地角,將多納西.羅尚博的大軍殺得鬼哭狼嚎,雞飛狗跳,幾乎全軍覆滅。   

   多納西.羅尚博被吉恩.德薩利納斯嚇得連頭都不敢回,就乘船飛快地離開海地,返回法蘭西帝國交差去了。從此以後,海地人定了每年的1118日為陸軍勝利日(Day of Army and Victory)

  多納西.羅尚博狼狽逃出海地後,留在海地觀望局麵的法蘭西帝國白人開始了他們的噩夢與厄運。為了報複法蘭西帝國人的帝國主義侵略行為,吉恩.德薩利納斯下令在海地全島屠殺所有能夠看到的法國白人。

   180411日後的一星期內,海地革命軍在法蘭西角(Cap-Francais, Haiti)屠殺了兩千名法蘭西帝國白人,在太子港屠殺了八百名法蘭西帝國白人,在傑裏(Jeremie, Haiti)屠殺了四百名法蘭西帝國白人。   

   吉恩.德薩利納斯看到這個報告,滿意地宣布:〝我們對付法蘭西帝國這些吃人肉家夥的方法就是戰爭對戰爭,犯罪對犯罪,行對行。〞 

   對法蘭西帝國的拿破侖.波拿巴特來說,1803年似乎是流年不利的一年。在同年的四月,在美洲大陸的路易斯安那被美國買走,在海地的利益又被打走,自此法國在北美洲已經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為了在北美能夠找到一個立足點,法蘭西帝國看上了加拿大魁北(Quebec,Canada),至今為止,法國尚且沒有放棄對魁北克的政治美夢。

   吉恩.德薩利納斯原本是圖森.拉奧瓦拓爾的副將,曾同時在法國軍隊裏共事,圖森.拉奧瓦拓爾被拿破侖.波拿巴特綁架回法國後,他接管了圖森.拉奧瓦拓爾的遊擊隊和殘餘力量,繼續反抗法蘭西帝國。

   吉恩.德薩利納斯雖然是海地共和國的開國元勳,深受部分海地人民的尊重,甚至有人稱之為〝海地共和國之父〞,然而此人是個個人野心極強而思想封建頑固之徒。

   吉恩.德薩利納斯於1758920日在海地聖多明戈出生,雙親是非洲黑人奴隸。出生時的名字是〝吉恩..杜克(Jean-Jacques Duclos),〝杜克洛〞是他法國白人蔗農場奴隸主亨利.杜克(Henry Duclos)的姓,在他三十歲時,吉恩.德薩利納斯被轉賣給一位叫肯.德薩利納斯(Kim Dessalines)的自由黑人,自此改姓為〝德薩利納斯〞。

吉恩.德薩利納斯替他的新主人工作了三年,在1791年的海地奴隸暴動時,離開農場,跟隨喬治.索參加革命去了。吉恩.德薩利納斯暴富後,把肯.德薩利納斯叫到自己的家裏為奴,其狹窄心態,於此可見。

   吉恩.德薩利納斯有兩個弟弟,路易.杜克(Louis Duclos )約瑟.杜克(Joseph Duclos),兩人在吉恩.德薩利納斯發跡後,也跟著改姓為〝德薩利納斯〞。

   18031118日,吉恩.德薩利納斯率領著五千遊擊隊,在海地維特裏(Vertieres)將拿破侖.波拿巴特派在海地最後的一萬六千大軍全部殲滅,自此法國勢力在海地的殖民地殘暴統治徹底完蛋,不複存在,曆史學家稱此戰役為決定海地前途的〝維特裏大戰(Battle of Vertieres)〞。

   180411日,吉恩.德薩利納斯在海地崗奈福斯(Gonaives,Haiti)宣布獨立,放棄老的〝聖多明戈〞名字,成立海地共和國,是為西方美洲曆史上在第一個由非洲黑人奴隸建立的獨立共和國。

   海地是一塊多災多難的地方,剛離龍虎洞,又進豺狼窩。海地老百姓還沒興奮完他們的新生共和國,禍事就發生了。1804922日,吉恩.德薩利納斯居然逆天行事,自我稱王,宣布成立〝海地王國(Kingdom of Haiti)〞,建都海地拉開普。

   1804106日,吉恩.德薩利納斯在海地拉開普舉行登基大典,自封為〝海地王國克斯大帝(Jacquesof Kingdom of Haiti)〞。

   1805520日,吉恩.德薩利納斯頒布《海地帝國憲法(Imperial Constitution of Kingdom of Heiti),這部所謂的憲法有三大特點,一是允許吉恩.德薩利納斯他自己為海地帝國的終身皇帝,有安排繼承人之權;二是不允許任何白人在海地帝國擁有任何的土地權;三是宣布海地帝國乃一全黑人的帝國。 

   三十年的奴隸生涯使吉恩.德薩利納斯恨透了所有的白人,這下子可以消掉他心中的怨氣和怒氣,然而氣是消了, 但是實際性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吉恩.德薩利納斯登基,立即麵臨著所有農場都嚴重地缺乏勞動力的問題:奴隸沒有了,奴隸解放了,奴隸自由了,但海地賴以為生的農場也沒有勞動力了。

   吉恩.德薩利納斯為了解決這個兩難問題,他製訂了一係列的所謂嚴厲的勞動法,限製農場工人的權利和生活,於是海地帝國的工人,在這位吉恩.德薩利納斯陛下的陰謀策劃下變成了沒有奴隸名義的實際奴隸,甚至比前奴隸還要奴隸的新奴隸。這種複辟,使海地的人民又回到黑暗的殖民地年代去了,這也導致全國人民對吉恩.德薩利納斯的怨恨和憤怒。

   18061017日,吉恩.德薩利納斯在征伐叛亂的途中,路過海地頗特偌茲省太子港(Pont-Rouge,Port-au-Prince),到亞曆山.培信家中做客時,被亞曆山.培信和亨利.克裏斯托弗兩人設計了一個關門打狗的陷阱,將他在客廳裏亂槍射死。

   有一位叫做蒂菲麗(Defilee)的前非洲黑人女奴隸,見到這位〝陛下〞的死相,實在是有點可憐,於是將他已經被打成數塊的屍體,分開幾次拖到後花園埋掉,也算是做了一件善行。

   .克裏斯托夫在1807217日當選為海地共和國總統,幹了四年的海地共和國總統後,覺得不夠過癮,又在1811326日自封為海地王國利大帝一世(Henri,King of Haiti)

   .克裏斯托夫當了皇帝以後才發現這是一個不太好玩而且玩不轉的遊戲,不但沒有〝臣民〞擁護他,也沒有鈔票來落實他的王朝夢想,整天提心吊膽,深恐被政敵暗殺。

   不出幾年,民窮財盡,眾叛親離,盜賊四起,來之各地的威脅和壓力,使這位所謂海地皇帝陛下,窮苦潦倒,寸步難行,於1820108日,自己用一把裝有銀子彈的手槍,結束了他的海地王國美夢,也結束了他自己年僅五十三歲的生命。

   海地在非洲黑人奴隸革命成功後,共出現過兩次複辟,但這兩位都是非洲黑人奴隸出身的〝陛下〞都不得好死,一個被殺,一位自裁,死法有異,結局則一。是天理的循環?還是死神對這個貧窮落後全黑人島嶼的詛咒?(待續)

201154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