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穿著婦女襯裙狼狽逃命的盟邦美國總統

(2011-05-27 10:26:49) 下一個
瑟穀德.馬歇爾與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43)



   羅伯.李原想乘著1863431日在弗吉尼亞州塞洛斯維(Chancellorsville,Virginia)的輝煌勝利戰果,繼續揮軍北上,直壓賓夕法尼亞州的哈裏斯堡市(Harrisburg,Pennslyvania)費城,接下來就是駐軍馬裏蘭州巴爾的摩市,利用龐大的軍事力量,直搗美國聯邦首都華盛頓,強逼亞伯拉罕.林肯總統讓步,承認盟邦美國為獨立的主權國,從此美國一分為二,若果真如此,大功將成。   

 在葛底斯大戰前三天才陣前換將的喬治.麥克萊倫少將,從他的前任約瑟夫.胡克少將手上接班後,帶著手下九萬三千九百二十一名將士立即布局排陣,要與羅伯.李將軍的七萬一千六百九十九名官兵決一死戰。

   這不但是一場決定南北雙方軍事勝負的大戰,也是決定美國未來國家命運的殊死戰,雙方全部將主力投入戰場,都不敢大意。

   戰役從186371日開始,廝殺了三天下來,北軍勝,南軍敗。羅伯.李將軍在戰死了四千七百零八人,戰傷了一萬兩千六百九十三人,失蹤和被俘了五千八百三十人後,不得不承認失敗,狼狽不堪地將他的殘兵敗將,撤他回弗吉尼老家。  

   由於天下大雨,道路難行,喬治.麥克萊倫少將對於要否追殺羅伯.李與其殘軍一事,一直猶疑不決,坐失軍機,致使行軍快速的羅伯.李借機跨越了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安全撤返弗吉尼州。此事使亞伯拉罕.林肯總統震怒不已,從此不再重用喬治.麥克萊倫       

   喬治.麥克萊倫雖然勝利了,卻是一場悲慘而可怕的勝利,真可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他細查一下戰況,不由不心情沉重,毫無勝利的喜悅:戰死三千一百五十五人,戰傷了一萬四千五百三十一人,失蹤和被俘了五千三百六十九人。

   經此一役,盟邦美國已經是國困民窮,彈盡糧空,再也無力作出大規模之戰役也,在政治上的代價,遠遠超過了軍事上的慘淡,本來正在意想乘機分化美國的歐洲列強,忽然與盟邦美國的談判代表避不見麵,外交承認一事,一夜之間,化為流水。 

   而盟邦美國發行賴以維生的戰時政府債券,由四毛兩分錢跌成一毛五分錢,由此可見人心流失之嚴重程度。

 盟邦美國主要的收入是靠棉花和農產品,在1860年時,年產四百五十萬捆。百分之九十七的軍工武器,是設在美國北方,但是百分之九十的工廠,卻是設在美國南方。而南方軍隊數量,隻占美國軍隊的百分之三十三,於資於量,亦是難以與北方比之。

   原來占了全美國出口量高達百分之七十的盟邦美國,現在卻因被封鎖了海港而變得一籌莫展,變成畫餅,化為流水,經濟來源日見幹枯。

   盟邦美國的人口,隻占全美國的百分之二十九,問題是在九百萬的人口中,黑人奴隸占了四百萬,幾乎是盟邦美國的人口的一半。

   在美國南北戰爭開打後,大量的盟邦美國區內的黑奴,有計劃地朝著美國自由的北方逃亡,1862922日,亞伯拉罕.林肯以美國聯邦總統的身份,簽署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總統行政命令後,更使這股逃亡潮火上澆油,抓不勝抓,抓了再跑,禁不勝禁,也無從禁起,盟邦美國對之徹底失控。   

 內有勞動力的流失,外加經濟線的封鎖,中央無錢,各州狐疑,離心離德,中央保證將抓到的逃跑黑奴交還農奴主的諾言,根本無法實現,而中央的經濟補助,連影子都不見,唯一的軍事希望,又因羅伯.李的節節敗退而徹底地落了空,整個美國南方的盟邦美國,已經陷進眾叛親離舉步維艱的困境。 

   盟邦美國中央領導傑斐遜.戴維斯總統,和亞力山大.斯蒂副總統,以前無論在公開或私底下,都異口同聲地宣傳說,美國南北之戰,唯一的理由就是美國的黑人奴隸,除了黑人奴隸,還是黑人奴隸。  

   而現在時移勢轉,大局變更,這兩位美國南方小政客,開始對美國黑人奴隸一詞,絕口不提,而且兩人統一口徑,全以〝州權被侵〞代之。各種跡象,無不顯示盟邦美國之崩潰失敗,隻是時間而已。

   18631119日,亞伯拉罕.林肯總統親臨賓夕法尼亞州的葛底斯,發表了簡短而精練但卻流傳千古的《葛底斯演講(The Gettysburg Address)》:

 〝八十七年前,我們的祖先在這大陸上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它孕育於自由,並且獻身給一種理念,即所有人都是生來平等的。

   當前,我們正在從事一次偉大的內戰,我們在考驗,究竟這個國家,或任何一個有這種主張和這種信仰的國家,是否能長久存在。我們在這次戰爭的一個偉大的戰場上集合。

   我們來到這裏,奉獻這個戰場上的一部分土地,作為在此地為這個國家的生存而犧牲了自己生命的人永久眠息之所。我們這樣做,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可是,就更深一層意義而言,我們是無從奉獻這片土地的----無從使它成為聖地--也不可能把它變為人們景仰之所。那些在這裏戰鬥的勇士,活著的和死去的,已使這塊土地神聖化了,遠非我們的菲薄能力所能左右。

   世人會不大注意,更不會長久記得我們在此地所說的話,然而他們將永遠忘不了這些人在這裏所做的事。相反,我們活著的人應該獻身於那些曾在此作戰的人們所英勇推動而尚未完成的工作。

   我們應該在此獻身於我們麵前所留存的偉大工作----由於他們的光榮犧牲,我們要更堅定地致力於他們曾作最後全部貢獻的那個事業--我們在此立誌誓願,不能讓他們白白死去--要使這個國家在上帝庇佑之下,得到新生的自由----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從地球上消失。〞

   這段演講中的借用美國前賢的〝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從地球上消失〞的結語,成為了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名言,就象人們提起馬丁.路德.小金恩牧師,就聯想起他的《我有一個夢》演講一樣,也成為了後世人們紀念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標誌之一。 

   亞伯拉罕.林肯總統這段演講,不但影響著美國人民,也影響著許多外國的政治家。中國推翻滿清腐敗政權的孫文,其傳世之作《三民主義》之基本理論基礎,即是來自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民有、民治、民享〞的精神啟發。   

   盟邦美國並不肯就此認輸,依然繼續負偶頑抗。1863919日,美國聯邦軍威廉.羅斯克蘭中將(Major General William Rosecrans),統領著六萬大軍,在田納西州和喬治亞州交界區,一條叫做奇卡莫(Chickamauga Creek)的地方,與盟邦美國主將布拉克斯.布拉將軍(General Braxton Bragg)的六萬五千雄師正麵交戰,由於雙方軍力相差無幾,又是殊死戰役,於是兩軍正麵廝殺了二天二夜,死傷慘重,不忍卒睹。    

   盟邦美國勉強地將美國聯邦軍的進攻擊退,但也在沒有後勤補給的情況下,戰死了兩千三百一十二人,戰傷了一萬四千六百七十四人,失蹤和被俘虜了一千四百六十八人,傷亡數幾乎是其全軍的三分之一,雖是慘勝,但已元氣大傷,無力再度轉戰沙場,呼風喚雨矣。

   美國聯邦軍的威廉.羅斯克蘭中將,雖然戰敗,而且戰死了一千六百五十七人,戰傷了九千七百五十六人,失蹤和被俘了四千七百五十六人,但已經將盟邦美國殺得膽顫心驚,魂飛魄散。 

   戰況在尤利塞.格蘭特將軍領兵靜靜地掩至而改觀。尤利塞.格蘭特和威廉.羅斯克蘭在慈卡茂伽溪會師後,立即重整軍事,安排出奇不意的打擊盟邦美國餘軍。

   18631123日,尤利塞.格蘭特把盟邦美國駐紮所在的山頭包圍起來,四麵發動雷霆萬鈞的攻擊,終於反敗為勝,將對手趕出奇卡莫溪。     

   1864年五月,尤利塞.格蘭特被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委任為美國聯邦軍的軍事最高陸軍統領,負責消滅由羅伯.李統領的弗吉尼南方盟邦美國軍。尤利塞.格蘭特受命後,準備在弗吉尼州與羅伯.李統領的弗吉尼亞南方盟邦美國軍決一死戰,不將南方軍徹底的打垮,決不休兵。         

   186455日,尤利塞.格蘭特帶著他的指揮官喬治.麥爾德少將,統領著十萬大軍,在弗吉尼州中部維德尼斯(Wilderness,Virginia),朝著羅伯.李統領的六萬大軍發動正麵攻勢。這是尤利塞.格蘭特和羅伯.李這二位美國南北戰爭名將的第一次交手,二人都是格外的小心和謹慎,不敢大意。       

   由於軍力和炮力,羅伯.李都無法與尤利塞.格蘭特相比,但是他技巧地將美國聯邦北軍引進樹林裏,大打遊擊戰,叫尤利塞.格蘭特的厲害大炮發揮不出應有的威力,南方盟邦美國軍全力近身肉搏,占到了便宜。 

   三天廝殺下來,不分勝負,尤利塞.格蘭特以比羅伯.李多了三分之一的軍力,居然討不到好處,可見羅伯.李之用兵如神,絕不虛傳。

   三天後,雙方暫時停戰,點查屍橫遍野的死兵,和哀號滿地的傷患,羅伯.李死傷一萬零五百人,而尤利塞.格蘭特則死傷一萬三千九百四十八人。 

 但是關鍵點是尤利塞.格蘭特的後勤和補給源源不斷而至,而羅伯.李則是毫無後勤和補給可言,立即處於劣勢。尤利塞.格蘭特仗著自己的後勤和補給優勢,繼續進攻羅伯.李,不給他喘息的空間。他的大軍,從維德尼斯的樹林戰,一直追殺到斯波西爾韋尼市的政府大樓(Spotsylvania Court House),又在這個小城市內,用城市戰術又繼續廝殺了五天五夜。       

   尤利塞.格蘭特親自下了軍令:哪怕就是要廝殺整個夏天,也要打下去,不將盟邦美國擊垮,絕不收兵! 

   兩位美國南北戰爭名將的交手,的確非同小可,精彩絕倫。尤利塞.格蘭特兵分兩路,一路在斯波西爾韋尼市纏住了盟邦美國的弗吉尼亞州軍的主力,另一路直攻羅伯.李的寇德港口(Cold Harbor,Virginia)    

 但是這一招,早就被羅伯.李料中了。他安排了大軍,以靜待動,以逸待勞,等到尤利塞.格蘭特的先頭部隊一到,還沒來得及喘氣,就被早已等得不耐煩的盟邦美國,出奇不意,迎頭痛擊! 

   在二十分鍾之內,在現場就一口氣擊斃了超過七千名尤利塞.格蘭特的美國聯邦北軍,殺得他們喊爹叫娘,抱頭鼠逃,潰不成軍!這是羅伯.李一生戎馬生涯中,最後一次也是最漂亮的一次光榮軍事勝利。    

   186441日,尤利塞.格蘭特派兵進攻弗吉尼州彼得斯堡市(Petersburg,Virginia),希望將這個小城拿下來後,用來整頓兵馬,攻打離此不遠的盟邦美國首都裏士滿市。可是不幸地又遇上了羅伯.李伏兵的打擊,無法前進半步,隻得將之包圍起來,準備使之餓死。可是事與願違,包圍了十個月,戰死了數千軍人,還是原地不動,城堅似石,由此可見羅伯.李用兵之厲害。   

   鑒於羅伯.李大軍在弗吉尼州的吃緊,盟邦美國的另外一員猛將朱巴.厄爾利將軍(General Jubal Early),於1864712日帶領著一支輕軍,暗中經過馬裏蘭州,直搗美國首都華盛頓,希望這能逼使尤利塞.格蘭特撤軍救助,最少也會減輕羅伯.李的壓力。         

   但是這一次失靈了,尤利塞.格蘭特已經料到朱巴.厄爾利將軍會這樣幹,一如他在羅伯.李的寇德港口一樣,在他深入首都華盛頓內地五英裏處,伏以重兵,半路擊之,使其傷亡過半。

   1864713日,朱巴.厄爾利被逼得帶著他的殘兵敗將,撤退回弗吉尼州逃命去也。戰爭的局勢,越來越對盟邦美國不利,不但民心開始崩潰,軍心也因為不知為何而戰而顯得毫無鬥誌。

   1864年八月,美國聯邦軍將領威廉.特庫姆.謝爾將軍(General William Tecumseh Sherman)的軍隊,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Atalanta,Georgia)外對峙,盟邦美國將領約瑟夫.埃格爾斯.約翰斯頓將軍(General Joseph Eggleston Johnston)以擁有比威廉.謝爾將軍兩倍的軍力,而無法使之停軍,威脅亞特蘭大市。       

   這個軟弱而無能的的軍事行動,使到盟邦美國總部憤怒不已,立即下令將他革職查辦,另外由約翰.約翰比爾.胡德將軍(General John Bell Hood)接任防務。

   也許是盟邦美國的氣數已盡,約翰.胡德將軍比約瑟夫.約翰斯頓將軍更加飯桶,約瑟夫.約翰斯頓將軍還敢與敵人周旋一下,而約翰.胡德將軍,卻被以鐵腕手段治軍而聞名於世的威廉.謝爾將軍整齊的軍容,嚇得連咖啡杯都握不穩,稍一戰鬥,就下令集體投降,成為了盟邦美國第一位降將,盟邦美國南方政經要鎮亞特蘭大市易主,自此掌握在美國聯邦軍手裏。    

   威廉.謝爾在亞特蘭大市休養了兩個半月後,下令大軍從亞特蘭大市到海邊,將寬為六十英裏,長為三百英裏的走廊〝清理〞出來。威廉.謝爾下令進軍,但沒有後勤和補給,大軍所到之處,現搶現吃現用,並將所有遇到的政府建築物、橋梁、火車路軌與及任何不順眼的東西,全部炸而毀之,焦土全程。    

 這時的美國,雖然處於內戰中,但沒有因之而中斷民主選舉,美國共和黨提名在任的亞伯拉罕.林肯為美國總統侯選人,安德魯.約翰遜為美國副總統侯選人。美國民主黨則提名美國內戰名將喬治.麥克萊倫為美國總統侯選人,喬治.亨特.潘道頓聯邦參議員(Senator George Hunt Pandleton)為美國副總統侯選人。   

   由於美國人民普遍厭戰,導致幾乎所有的人都對亞伯拉罕.林肯總統之能否連任不看好,可是選舉投票的結果是與人們的猜測剛好相反,亞伯拉罕.林肯總統以壓倒性的選票大勝,繼續連任。

   186534日,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在他第二任的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演講中,留下了流傳千古的曆任美國總統最佳的就職詞,他是這樣來結束的:

   〝我們不會對任何人有所惡意和怨恨,我們對所有的人都是一貫的仁慈與寬容,我們堅定地支持神讓我們見到的正義,為了那些因為戰爭而變為寡婦與孤兒的人們,讓我們繼續為未竟之業一齊來努力奮鬥,為我們的國家止疼療傷,也為了視我們自己和其他國家永恒的和平。

   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宣誓就職時用的那本《聖經》,在一百三十四年後的2009120日,被一位就是他下令解放的黑人奴隸的後代,從美國國會圖書館裏借了出來,用左手按住,在全世界的注目下,成為美國第四十四位美國總統,也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美國人總統。   

   當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注意力從使他憂慮的美國總統大選,回到國內的戰場之時,就是美國南方盟邦美國開始崩潰之日。他現在可以騰出手來,全心全意地對付盟邦美國了。

   1865年一月,美國南方盟邦美國總統傑斐遜.戴維斯,通知美國聯邦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說,隻要他肯答應美國南方諸州完全獨立的先決條件,他立即派出全權代表,進行雙方停火和平談判。 

   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笑而拒之。他從這個訊息中看出,盟邦美國已是強弩之末,即將潰敗,而美國的再度統一,已經指日可待。

   亞伯拉罕.林肯總統下令軍隊水路並進,繼續追殺美國南方的叛亂軍。186515日,在南卡羅來納州外海,美國聯邦海軍將領戴.狄克.波爾特上將(Admiral David Dixon Porter),連同他的海軍戰鬥艦隊,將盟邦美國的主要軍事基地費瑟基地(Fisher Port)轟炸成了平地。

   1865115日,美國聯邦軍將領阿爾弗雷..特利將軍(General Alfred Howe Terry),帶著他的的狼虎之師,將南卡羅來納州的經濟重鎮威明頓市(WilmingtonSouth Carolina),先攻後占,使盟邦美國最後的經濟命脈斷亡。  

 出口堵住了,稅收沒有了,鐵路斷裂了,物資運輸也不成了,賴以為勞動主力的黑奴逃跑得快光了,剩下來的老弱殘病黑奴,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成了盟邦美國一項沉重的負擔,更要命的是在軍事上的節節敗退,盟邦美國已經看不見明天,開始在做困獸之鬥。 

   盟邦美國軍人已經連飯都吃不上,軍餉更是不要提了。出身於美國聯邦前戰爭部長的盟邦美國總統傑斐遜.戴維斯,當然知道軍人沒餉沒飯的結果是什麽了,為了解決無以為繼的經費,他愁眉深鎖地下令:裁減正規軍人數量,再將免費的黑人奴隸充軍。但是這個盟邦美國大總統的命令,還來不及執行,盟邦美國就已經變成曆史名詞了。  

 1865年六月,威廉.謝爾夾其餘威,下令大軍兵分三路,從喬治亞州南下,橫貫南卡羅來納州和北卡羅來納州兩州,所到之處,強炸硬燒,將美國南方任何可以使用的建築和物資,盡量毀之,使成焦土。這個暴烈的決定,雖然過火,但的確使盟邦美國受到了最後致命性的經濟打擊。  

   1865325日,羅伯.李下令偷襲駐紮在彼得斯堡市外的尤利塞.格蘭特軍營,但被擊敗,損兵折將,無功而返。186541日,羅伯.李又再下令偷襲,但還是又被尤利塞.格蘭特擊敗。   

   186542日,羅伯.李在軍事上節節敗北,在經濟上補充無望,在政治上危機四伏,不由仰天長歎,搖頭苦笑,知道大勢已去,遂下令從盟邦美國首都裏士滿市撤退,毫無目標地向西逃遁。

   尤利塞.格蘭特在弗吉尼亞州彼得斯堡市外將羅伯.李兩度擊敗後,就料定盟邦美國首都裏士滿市將不攻自破,所以他迅速地朝西調兵,追殺殘軍,圍捕羅伯.李。  

 186547日,尤利塞.格蘭特親領大軍,在距離弗吉尼州南方小城林茨堡(Lynchburg,Virginia)大約二十五英裏的小鎮阿波馬托克,將羅伯.李的敗軍四周圍住,使之插翅難飛。

   尤利塞.格蘭特的追殺大軍,在菲利.謝裏將軍的領導下,於186549日早上七點,一輪猛烈的下馬威炮火,立即給盟邦美國軍隊一個慘重的打擊。已經戰誌全無的羅伯.李部隊,兵疲馬乏,軍心散亂,一夜數驚,開始混亂不堪,局勢開始逐漸失控。

   羅伯.李命令他的將領,和他的九千大軍在阿波馬托克四周設陣備戰,架好大炮,迎接尤利塞.格蘭特的追兵,同時等待用火車運來的軍事補給。

   羅伯.李同時下令約翰.布朗.將軍(General John Brown Gordon)要用他的生命來死守住阿波馬托克的門戶要寨。這位約翰.將軍在南北戰爭結束後,返回喬治亞老家,成為禍害美國社會多年的三K黨頭子。   

   但是當他的手下向羅伯.李報告說,美國聯邦軍隊已經將火車路軌炸斷,和已經將阿波馬托克三麵包圍住,隻有西方一條活路,羅伯.李立刻知道那是要來將自己活逮的圈套!    

   外無救援之兵,內缺可用之糧,士兵傷殘過半,將士愁眉苦臉,戰誌全無。186549日早上十一點正,約翰.的通訊兵前來報告,他已經無法再守得下去了,於是羅伯.李下令他向菲利.謝裏將軍送出了免戰旗。        

 尤利塞.格蘭特接受了羅伯.李送出的免戰旗後,知道了盟邦美國軍已經完蛋了,於是把握住機會,直接呼籲羅伯.李為國為民,接受投降,以免自誤。羅伯.李同意之。

   當天,兩位美國南北戰爭最有名氣的將軍,約好了在阿波馬托克鎮中一家叫做〝麥克萊之家(Mclean House)〞的民間小屋內見麵,直接商量投降細節。      

 186549日下午一時零八分,羅伯.李帶著手下,首先到達麥克萊之家。186549日下午一時三十五分,尤利塞.格蘭特帶著手下到達。

   羅伯.李和尤利塞.格蘭特像一對老朋友似的熱情地握手,互相問候。兩人識英雄重英雄,彼此推崇,相惜不已。兩人在房子裏內外拿著咖啡杯,邊走邊聊,用閑話家常的方式,閑談了九十分鍾,達成了幾點共識和協議:        

   第一點:尤利塞.格蘭特保證簽署對羅伯.李及其軍隊的特別赦免令,不得以任何的刑事包括叛國罪起訴之。第二點:發給羅伯.李的部隊軍人路費,解散回家。第三點:發給羅伯.李部隊將軍們馬匹和軍器,使之尊嚴而光榮地歸家。第四點,其餘的,全部交予尤利塞.格蘭特全權處理。   

   羅伯.李返回自己的總部後,對著他一批淚流滿臉的部下們說:〝兄弟們!我們已經在場戰爭裏一齊戰鬥過來,我已經為你們盡了我最大的努力了!       

   186549日,尤利塞.格蘭特與羅伯.李又在阿波馬托克斯鎮麥克萊之家作了第二次的見麵。這次羅伯.李從尤利塞.格蘭特那裏,拿到了為他手下未來安全的兩萬八千兩百三十一份特赦保證書。

   接著,羅伯.李發表了一份《向北弗吉尼州陸軍告別書(Farewell to the Army of Northern Virginia):       

   〝經過了四年艱難的服務,和那些勇氣與堅定的精神,北弗吉尼州的陸軍不得不向相差太大的人數和資源退讓----我之做出如此的決定,是在為了要避免掉一些曾經為國家戰鬥軍兵們沒有必要的繼續犧牲與傷亡。

   根據達成了的協議,軍官和士兵們可以回家了----在這裏,我尊敬地向那些曾經對國家做出無私奉獻的人,和那些一直慷慨地照顧我的人,付上我摯愛的祝福與告別。〞

   羅伯.李在弗吉尼阿波馬托克鎮的投降,除了發生了骨牌反應外,還象征著美國南北戰爭主要軍事衝突的結束,也象征著盟邦美國的徹底垮台。

   1865426日,盟邦美國的約瑟夫.約翰斯頓將軍,在北卡羅來納州杜翰市(Durham,North Carolina),無條件地向美國聯邦陸軍將領威廉.謝爾將軍投降。

   186554日,美國第十二任總統紮加.泰勒(President Zachary Taylor)之子理查德.泰勒將軍(General Richard Taylor),在阿拉巴馬州史莊尼爾市(Citronnell,Alabama)無條件投降。 

   186562日,盟邦美國的埃德.克爾比.史密斯將軍(General Edmond Kirby Smith)在密西西比州向艾華德.理查德.斯普裏.少將(Major General Edward Richard Sprigg Canby)無條件投降。

   186562日,盟邦美國的伊薩.史丹德.華泰爾將軍(General Isaac Stand Watie)在俄克拉荷馬州將材拉基基族印第安人武裝(Cherokee Indian Force)一起交出來,無條件投降。

   由美國南方十三個州組成的盟邦美國正式滅亡。美利堅合眾國在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堅定領導下,再度統一在美國聯邦的體製下。可惜的是,亞伯拉罕.林肯總統自己,並沒有機會親嚐他四年來日夜不停奮鬥回來的國家統一成果。

   發生於1865510日之盟邦美國傑斐遜.戴維斯總統在喬治亞州之被活抓,是一場整個美國南北戰爭中最為戲劇化的拘捕行動。   

   自從186549日,美國南方盟邦美國的軍事象征羅伯.李在弗吉尼阿波馬托克向美國聯邦軍尤利塞.格蘭特投降後,盟邦美國的中央大員們,就開始惶惶不可終日起來,他們自己心中明白,盟邦美國的大樓已經倒塌,已經崩潰了。      

   186542日,盟邦美國首都裏士滿市淪陷後,盟邦美國的總統傑斐遜.戴維斯並沒有死心,他立即下令組織流亡政府,並將流亡政府中央設在弗吉尼亞州的丹維爾市(Danville,Virginia)

   1865412日,傑斐遜.戴維斯接到羅伯.李投降的通報書。傑斐遜.戴維斯自知大勢已去,於是開始計劃著逃亡,並定下兩個計劃:第一個是希望能夠夠逃到密西西比州,在那裏立足後,再圖後事。第二個計劃是將流亡政府撤到古巴,在那裏策劃著東山再起。

   傑斐遜.戴維斯自己則帶由四位盟邦美國總統顧問約翰.裏根(John Regan)、猶.本傑明、約翰.布雷肯裏(John Breckinridge)、波頓.哈裏遜(Burton Harrison)和一小隊衛士,保護著他與家人,三更半夜動身,摸黑朝著喬治亞州華盛頓市方麵撤退。    

   186555日,傑斐遜.戴維斯在喬治亞州華盛頓市喬治亞銀行大樓赫亞德大廳(Heard House,Georgia Branch Bank Building)舉行了美國南方盟邦美國最後一次的中央內閣會議,共有包括副總統亞力山大.斯蒂在內的十四人參加了會議。

   近代曆史學家將這一天定為盟邦美國垮台的日子,也將這天定為傑斐遜.戴維斯總統任期的最後日子。傑斐遜.戴維斯自1861218日就職,至186555日垮台為止,共當了四年零三個月的盟邦美國總統。

   大家之所以在兵慌馬亂下,還願意肯冒著風險跟著傑斐遜.戴維斯去流亡,唯一的理由就是他用謊言欺騙大家說,隻要到了喬治亞州,就可分掉盟邦美國國家銀庫裏的黃金。可是到了喬治亞州後,大家才發現上當受騙,傑斐遜.戴維斯根本就沒有什麽黃金,唯一有的,就是一批價值如草紙一樣的盟邦美國債卷。

   於是大家立即四分五裂作鳥獸散,剩下這位名不副其不實的光棍司令盟邦美國大總統,帶著老婆孩子和僅有的幾位士兵,狼狽得像一頭喪家之犬,開始亡命天涯。  

   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在羅伯.李投降五天後,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被盟邦美國特務約翰.布斯刺殺身亡,由於時間上的巧合,使世人不得不懷疑這是否與傑斐遜.戴維斯有關。

   美國聯邦政府戰爭部發表公告,聲明美國南方盟邦美國傑斐遜.戴維斯,是刺殺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最大幕後嫌疑人犯。

   為了調查亞伯拉罕.林肯總統被陰謀暗殺案,美國聯邦政府戰爭部懸賞十萬美元,緝拿傑斐遜.戴維斯歸案。這使傑斐遜.戴維斯好像變成了人民公敵,偌大一個美國,居然無處可以藏身。   

   傑斐遜.戴維斯當然不敢往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跑,因為那是在自投羅網。186559日,他自作聰明,朝著喬治亞州歐縣歐維爾市(Irwinville,Irwin County,Georgia)前進。

   天黑後,就在荒山野嶺的小溪邊紮營休息。由於大家一天下來,都跑得筋疲力盡,勞累不堪,於是就在帳篷裏睡了一個好覺。

   第二天早上,傑斐遜.戴維斯的帳篷,已經被屬於美國聯邦北軍的密歇第四騎兵團(Fourth Michigan Cavalries)緊追而至,團團圍住,包圍得像鐵桶一般,水泄不通。

   1865510日淩晨,正在夢鄉中的傑斐遜.戴維斯,忽然被一聲槍響嚇醒,他驚惶失措地一躍而起,不問情況,就心驚肉跳地套上他老婆的外衣,戴上預先準備好的假發,打扮成婦女,拋妻舍子,光著腳丫子,一頭鑽出帳篷,往溪水裏就跳!    

   可是傑斐遜.戴維斯還在浪浪滄滄浪連滾帶爬地逃命時,就被美國聯邦軍士兵從後麵追上,按倒在溪水裏,他嗆進了幾口河水,嗆得又吐又嘔,頭昏眼漲,把一個小腦袋瓜搖得像個風浪鼓,狼狽不堪地連連否認自己就是傑斐遜.戴維斯。

   前來追捕他的那位士兵,一邊用繩子綁他,一邊嘲笑他說:〝別著急!別著急!我還沒有問你的名字呢!〞。

   後來美國民間有多首歌曲和戲劇,來諷刺這位虛偽、膽小而無能的盟邦美國總統。其中一首叫做〝穿著襯裙的傑夫(Jeff in Petticoats)〞的歌曲,一直在美國民間流行,居然長達一百多年之久,這種結局,可能是連傑斐遜.戴維斯自己都意料不到的吧。

   美國聯邦政府將傑斐遜.戴維斯關在弗吉尼亞門羅堡(Fort Monroe,Virginia)美國聯邦陸軍基地裏長達兩年之久,雖然懷疑是他唆使約翰.布斯刺殺亞伯拉罕.林肯總統,但是找不出確鑿的證據。

   美國聯邦司法部以叛國罪正式起訴傑斐遜.戴維斯,但被美國法庭於18681225日以政治的理由拒於庭外,將案件撤銷,美國聯邦政府最後也以政治的考慮而將他放人了事。

   同年,傑斐遜.戴維斯搬至田納西州孟菲斯市,出任卡羅萊娜人壽保險公司(Carolina Life Insurance Company)總裁之職,過著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工作之餘,撰寫《盟邦美國興亡史(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onfederate Government)》。

   傑斐遜.戴維斯至死不肯認錯,當然,他認為黑人是低等民族和無權與白人平等的封建思想亦是至死不變。

   1889106日,在剛完成了《盟邦美國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兩個月後,傑斐遜.戴維斯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New Orleans,Louisiana)他的朋友,路易斯安那州最高法院常務大法官查爾.伊拉茲莫.(Justice Charles Erasmus Fenner)的家中去世,享年八十一歲。(待續)

   




1011526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