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阿拉巴馬州需要多辦幾次一流的葬禮

(2011-04-21 13:50:17) 下一個
瑟穀德.馬歇爾與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27)




   第二件案例比之第一件案例更顯露出美國三K黨的殘暴、瘋狂和沒有人性。三K黨徒們在密西西比州尼肖郡之冷血殺害安德魯.古德曼、邁克.施韋特和詹姆.錢尼三人,原因之一是那三人是外地來為民權而工作的,對他們多少是有點〝冒犯〞,但是在阿拉巴馬州明翰市的十六街浸信教堂炸彈慘案,卻完全不是那回事。           

   1963915日,那是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在阿拉巴馬州明翰市的十六街浸信教堂的地庫裏,四位穿著漂亮衣服的非洲裔美國小女孩,十歲的丹妮斯.麥克奈(Denise McNair),十一歲的艾.麥爾.柯林(Addie Mae Collins),十四歲的卡羅.(Carole Robertson)和也是十四歲的辛西.韋斯(Cynthia Wesley),聚在一起聊天。  

   這四位好友,在準備好了早上十一點的聖歌合唱排演後,嘻嘻哈哈地鬧成一團,敘說著學校剛開課的一些笑話,她們完全不知道,死神已經站在她們的身旁,準備要向她們下毒手了。

   這四位受害者中,以身為家中長女的丹妮斯.麥克奈最為特別,她的雙親,經營著一家照相館,自食其力,與世無爭。丹妮斯.麥克奈很喜歡玩棒球,也很喜歡在周末時,在家裏開個茶點小派對,用自己親自烘烤的甜餅,招待她的小朋友們,她的熱情,她的好客和她的魅力,使她成為小朋友們心中的自然小領袖。    

   丹妮斯.麥克奈在中央大街小學(Center Street Elementary School)好友兼同學之中,有一位異常優秀的非洲裔美國人小女孩,長大後成了使全非洲裔美國人都為她而驕傲的人物,她就是曾任的美國曆史上首位女非洲裔國務卿康麗莎.賴斯。  

   就在這幾位天真無邪的非洲裔美國小女孩在吵鬧著開玩笑時,教堂外邊卻不是如此這般的歡樂平靜,四個美國團結三K黨的黨員羅伯特.錢布利(Robert Chambliss)、托馬.博林頓(Thomas Balinton)赫爾曼.(Herman Cash)和波比.弗蘭.車裏(Bobby Frank Cherry),正在陰謀策劃著一件傷天害理的冷血謀殺大凶案。   

   四個三K黨商量好了,由托馬.博林頓、赫爾曼.和和波比.車裏三人四下把風,由羅伯特.錢布利動手。羅伯特.錢布利開著一輛白與淺藍雙色的雪佛蘭(Chevrolet),停在教堂的後麵,下車後鬼鬼祟祟地將一大包插有十九支信管的炸藥暗藏在教堂後樓梯底下,啟動了定時器,然後快速地離開現場。   

   1963915日早上十點二十二分,正當教堂的二十六位小朋友在地庫的客廳裏合唱《寬恕就是愛(The Love That Forgives)》時,炸彈爆炸,現場炸死了四人,重傷了二十二人,這全都是些無辜的小孩子。  

   這件立即轟動全球的十六街浸信教堂炸彈慘案,在阿拉巴馬州尤其是在明翰市,引發了遠比十六街浸信教堂炸彈慘案的炸彈還要強烈百倍的遊行和抗議,非洲裔美國人的憤怒和譴責,全指向了正在暗中幸災樂禍的喬治.華萊士州長。      

   語雲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那是因為在十六街浸信教堂炸彈慘案之前的一星期,喬治.華萊士州長對著《紐約時報》的記者發狠說:〝如果他們敢在阿拉巴馬州推行反種族隔離的話,那麽,阿拉馬州就會需要辦幾次一流的葬禮!〞。如果喬治.華萊士州長不是一位未卜先知的算命先生,則必然是一位已經預先知道了有某種屠陰謀殺將會發生的同謀。

   喬治.華萊士州長對於非洲裔美國人的憤怒和抗議是很討厭的,他悍然下令鎮壓,全副真槍實彈的武裝警方,出動了狼狗、催淚彈、塑膠子彈與強力消防水喉,強行驅散遊行示威的群眾。

   有一個叫做約翰.(Johnny Robertson)的非洲裔美國年青人,在憤怒和激動的情緒下,抓起了地上的石頭,就朝著凶狠的警察丟過去,警察立即用亂槍回應,把他打成了一個蜜蜂窩,約翰.遜當場橫死於示威的現場。

   混亂中,有幾位年青的小三K黨徒,騎著機車,衝向了路邊,朝著騎在單車上停在路邊觀看熱鬧的維吉.瓦爾(Virgil Ware)開槍就射,隻有十三歲的維吉.瓦爾,不幸地成了種族仇恨的黑槍冤魂。  

   因為這種十六街浸信教堂炸彈慘案喪盡天良的暴行,引起了明翰市人民的悲痛,除了一位死者的家屬不願再度成為媒體的焦點,寧可私自殮外,另外三位小生命出殯時,有八千多的黑白美國人,無分種族,不別男年,人人列隊揮淚致哀,黑白的牧師聯席為死傷者祈禱,為生還者祝福,場麵感人。

   使人遺憾的是,整個出殯儀式,唯獨沒有任何一名阿拉巴馬政府的官員出席。阿拉巴馬政府的官員不肯出席追悼會是可以理解和在預料之中的,這可從當時的阿拉巴馬州明翰警察總長西奧菲勒.康諾的公開講話裏,得到答案。

   十六街浸信會教堂炸彈慘案發生後的第三天,明翰公安局局長西奧菲勒斯..布爾.康諾(Theophilus Eugene Bull Connor)在市民大會上,對著二千五百五十名本地的市民,氣焰囂張地胡亂暗示說:〝這檔子事有可能是小金恩那幫子人為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而幹出來的〞,接著他的無恥嘴臉,一下子展露了出來:

   〝如果你們要怪罪在明翰市被炸死的四位非洲裔美國人小女孩子的話,那就該怪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這場血洗之災是來自你們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而不是我們!  

   西奧菲勒.康諾所指的〝你們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怨言,指的是1954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布朗 對 教育部案》,這件由瑟穀德.馬歇爾主辦的劃時代大案,將全美國學校裏的種族歧視打垮,因而引來美國南方諸州的強烈抗拒。     

   西奧菲勒.康諾的偏見心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了,他的意思是,如果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不出麵多管閑事,不出麵來攪亂他們的白人至上傳統的話,今天就不會死人了。

   因為十六街浸信教堂炸彈慘案而引起的阿拉巴馬州明翰市的種族暴動怒火,立即傳遍了全國,十天之內,全美國的一百八十六個城市中發生了七百五十八次的遊行示威,導致了一萬四千七百三十三名示威者被拘捕。馬丁.路德.小金恩決定將所有的鬥爭焦點,集中到明翰市。

   西奧菲勒.康諾是馬丁.路德.小金恩的最大對手,兩人曾多次交手。在西奧菲勒.康諾的把持和推動下,阿拉巴馬州明翰市是美國種族歧視最為嚴重的城市。而馬丁.路德.小金恩借助天時地利的有利條件,發動了要將明翰市種族隔離政策送進曆史垃圾爐的〝C計劃(Project C)〞,其要摧毀的主要對象,就是極端反動的西奧菲勒.康諾。

   威風凜凜的公安局局長西奧菲勒.康諾,在喬治.華萊士州長的撐腰下,對於非洲裔美國人這種沒完沒了的遊行示威,已經忍無可忍,他悍然下令拘捕任何膽敢抗議者,一夜之間,整個阿拉巴馬州的所有監獄,人滿為患。

   196452日,〝C計劃〞首次出動怪招,在民權領袖詹姆.貝弗(James Bevel)的組織和領導下,明翰市的非洲裔美國小孩子們,亦跟著上街示威遊行。

   怒火中燒的西奧菲勒.康諾,拍著桌子下令,管它孩子不孩子,隻要上街遊行,就是犯法,就是暴民,就不是好東西,就是不給自己麵子,就是對他這位身負阿拉巴馬州人民安全的公安局局長的嚴重挑釁,就應該立即進行拘捕,送進監獄!於是在傍晚前,有九百五十九名小孩子被〝拘捕歸案〞。

   他的部下哭喪著臉向他報告說,我們沒有那麽多的警車來拘捕那麽多孩子了。西奧菲勒.康諾紅著眼睛,一邊以拳擊桌,一邊大聲咆吼道:〝渾蛋!沒有警車,難道也沒有學校巴士嗎? 

   西奧菲勒.康諾的這個決定成為了阿拉巴馬州的一大奇觀:警察用老百的血汗稅金買來接送孩子上下課的校車,反過來變成了拘捕〝江洋大盜〞的警車!當天就有超過六百多名包括六歲在內的小孩子被學校巴士送監獄裏,第二天,又拘捕了超過一千名小孩子,阿拉巴馬州已經沒有多餘的監獄再關人了。

   196453日,明翰市的非洲裔美國人並沒有被嚇倒,連老帶小,全湧上了大街,遊行示威,抗議西奧菲勒.康諾的種族隔離歧視政策。這是具有曆史意義的一天:西奧菲勒.康諾下令他管轄下的消防局,用衝擊力極強的消防喉來驅散示威的人群,再下令他管轄下的防暴警察,動用軍用狼狗(K-9 attack dogs),暴力攻擊示威群眾。

   在全國電視的直播下,西奧菲勒.康諾和明翰市警察成了全國萬夫所指的魔鬼,批判之聲,像潮水一樣湧進了明翰市,一時間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是好。

   由馬丁.路德.小金恩領導的抗議行動從未中斷,持續不停,節節升級,使阿拉巴馬州成了一座火藥庫,隨時都會將所有的人炸毀,玉石俱梵,同歸於盡。

   阿拉巴馬州政府官員見大勢所趨,知道非洲裔美國人是不肯就此罷休的,隻得出來麵對現實解決問題。可是辛辛苦苦與非洲裔美國人領袖達成的談判成果,又被大力鼓吹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政策的喬治.華萊士州長,封建頑固地推翻和否決掉,導致形勢直線下滑,越來越危險。   

明翰市公安局局長西奧菲勒.康諾公開呼籲阿拉巴馬州的白人,團結起來抵製全州黑人生意的吼聲,猶如火上澆油,更將本來在阿拉巴馬州就快要爆炸的黑白族群對立的緊張局麵,進一步地推向了一發不可收的邊緣。

   在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西奧菲勒.康諾是一位典型的封建、落伍、保守、驕傲、自大、惡毒而反動的形象代表。

   在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的背後唆使下,西奧菲勒.康諾在多次的民權遊行大示威中下令用水龍頭、狼狗、催淚彈甚至小型坦克車來對付他心目中的〝麻煩製造者〞。他的言行思想成為美國近代民權曆史的反麵教材,他的殘忍和暴戾,結果成為美國聯邦國會通過1964年《民權法案》的動力。

   他於1897711日在阿拉巴馬州塞爾瑪市(Selma,Alabama)出生,他西奧菲勒.康諾本來是一位靠著報道運動為生的電台播音員,1934年開始介入自己老家的政治活動,當選為阿拉巴馬州明翰市市議員,1936年當選為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市警務委員會主席,兼明翰市公安局局長,除了在1952年短暫地離開四年外,他在這個位置上前後長達二十六年之久。

   1940年,西奧菲勒.康諾宣布出馬競選阿拉巴馬州州長,他的競選主張,竟然就是要〝保障種族隔離政策在阿拉巴馬州堅定不移地運作下去〞,其反動思想,一至於斯。

   1948年美國總統大選時,進步黨(Progressive Party)副總統候選人,來自俄亥俄州的美國聯邦參議員.赫斯.(United State Senator Glen Hearst Taylor)至阿拉巴馬州進行正常的拉票活動,當他在明翰市的〝南方黑人青年大會(Southern Negro Youth Congress)〞講演時,由於鼓吹種族平等而惹怒了西奧菲勒.康諾,這個政治流氓居然下令將.勒拘捕,控以違反了明翰市的《種族隔離法》,引起了軒然大波,自此他的惡名,開始遠播。

   西奧菲勒.康諾視種族平等為天敵,這在阿拉巴馬州是路人皆知之事。在1948年民主黨全國大會上,當西奧菲勒.康諾發現民主黨的黨綱中居然有著種族平等的理念時,他憤然帶著阿拉巴馬州代表離場抗議,消息傳出,全國起哄,西奧菲勒.康諾之名,臭不可擋。

   19521226日,一向靠著賣弄仁義道德和高尚品行的西奧菲勒.康諾,因為在一間酒店房間裏與他的女秘書克麗絲蒂.布朗(Christina Brown)通奸而被拘捕,法庭判處他一百元罰款和坐牢一百八十天,這一來,這位活聖人的畫皮,一下子被扯掉了。

   1956年,非洲裔美國人牧師弗雷.夏特沃(Reverend Fred Shuttleworth)在家裏與另外兩位牧師開會討論有關民權事情,被西奧菲勒.康諾派人破門而入,以〝流浪(vagrancy)〞的罪名拘捕,投進監獄,一連三天,不允許三位牧師見律師和友人。這引起美國聯邦司法部的重視和調查,西奧菲勒.康諾居然膽敢不與美國聯邦司法人員合作,拒絕談話,無法無天,一致於此。

   1960年,西奧菲勒.康諾控告《紐約時報》,因為該報〝誹謗〞他為〝鼓吹種族岐視的打手〞,要求賠償一百五十萬美元的〝精神損失費〞,後來覺得要得太多了,這個無恥的惡棍居然自我降價,減成四十萬,希望籍此撈上一筆,結果六年的官司打下來,他反而輸掉了四萬美元的律師費,可謂自作自受也。

   1968127日,西奧菲勒.康諾中風倒地,自此開始,無法走路,靠坐在輪椅上度其餘生,1973226日,西奧菲勒.康諾第二次中風,1973310日,在中風後十二天突然死亡,活了七十六歲,也結束了他可恥而卑鄙的一生。

   1964年,在阿拉巴馬州明翰市即將被種族矛盾催毀和有可能血流成河的種族對決的千鈞一發之際,約翰.肯尼迪總統親自出馬,主持了公道,他公開地警告阿拉巴馬州的白人們:非洲裔美國人的忍耐力已經到了極限,再這樣下去,後果將不設想!約翰.肯尼迪總統隨即下令三千國民兵,進駐明翰市,防止更多的悲劇發生,局麵才得以穩定。      

   伯明翰市的白種商人,看見了滾滾而來的民權浩蕩潮流大勢,知道這已經是一件不可能阻擋得住的曆史洪流,也清楚地看清了美國已經不可能再返回到開國時的奴時代了,於是開始自我覺悟,是該有所改革的時候了。

   1964510日,明翰市的白種商人們開會,決定接受約翰.肯尼迪總統與馬丁.路德.小金恩的呼籲,自該日開始,自動廢除早已不合法律更不合道德的種族隔離政策,於是紛紛把門口〝隻準白人〞的牌子拿掉,緊接著餐廳、戲院、洗手間、試衣室和圖書館等的公眾場合,一律黑白歡迎,最後,所有的學校亦跟著潮流,開始實行黑白混校。

   明翰市市長艾伯..鮑特韋(Albert Burton Boutwell)更是勇於麵對曆史,立即宣布在明翰市全麵地廢除所有的《.烏鴉法律》!至此,明翰這隻火鳳凰,於淪落裏再立,在欲火中重生,為人性的尊嚴譜寫下了一段美麗的詩章。

   阿拉巴馬州政府受到了整個世界的藐視、嘲笑和壓力,無可奈何之下,隻得裝模作樣地將羅伯特.陳比裏斯拘捕,並對他提出了刑事起訴,警察在他的車子裏搜到了與炸十六街浸信教堂同為一種類型的一百一十二支信管,作為刑事起訴的證據。

   1963108日,在人證物證俱全的情況下,阿拉巴馬州法庭居然判決羅伯特.錢布利的謀殺罪名不成立!但是為了平息民憤,隻判決成立了〝無牌非法擁有炸藥罪〞,罰款一百美元,坐牢六個月了事。  

 伯明翰市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分局從此事件一開始,就一清二楚地掌握住了所有的線索和鐵一般的證據。阿拉巴馬州明翰市的聯邦調查局分部,在十六街浸信教堂炸彈慘案事情發生後,於1965年向華盛頓總部的埃德.胡佛局長提出了詳細的事件報告書,並且提議以刑事重罪來起訴羅伯特.錢布利等嫌疑人。

   可是這個正義又正當的提議,到了埃德.胡佛局長辦公室時,居然被他強行壓了下去,他下令不得將之公布,也不準將證據提供給阿拉巴馬州的檢察官,整件調查案件,於1968年結案,封密存檔。    

   中國有句佛家名言,冤有頭,債有主,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真有其哲理也。無惡不作的三K黨暴徒羅伯特.錢布利等三人,以為從此就可以逍遙法外,高枕無憂了,然而黑暗是戰不勝光明的,這批殺人的暴徒們在逍遙法外四十五年之後,終於得到了他們應該得到的報應。      

   1970年,民選的阿拉巴馬州的司法部長威廉.約瑟夫.巴克斯利(William Joseph Baxley)上任,這位一心要將阿拉巴馬州的形象扭轉過來的年輕司法部長,除了大量的起訴工業空氣汙染的奸商,利用未成年少女來跳脫衣舞和賣淫牟利的黑幫與阿拉巴馬州政府內外的貪官汙吏外,還決定要重開這件十六街浸信教堂炸彈慘案,他和美國聯邦調查局進行合作,成立了專案小組,進行案情研究。   

   威廉.巴克斯利是一位新生代的美國白人典型的有抱負、有理想、敢做敢為的現代知識分子是一位萬古長青流芳百世的社會精英。威廉.巴克斯利可謂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阿拉巴馬州人他於19416 27 日出生在阿拉巴馬州(Dothan,Alabama)父親.巴克斯利(Keener Baxley)和母親.朗特(Lemma Rountree)都是知識分子。   

  1964年,威廉.巴克斯利剛從阿拉巴馬州大學法學院畢業,就以年僅二十五歲之青年出任阿拉巴馬州休士頓郡(Huston County,Alabama)的檢察總長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地區檢察總長。 

   自古英雄識英雄。威廉.巴克斯利當選為阿拉巴馬州司法部長後,立即提名非洲裔美國人.湯普(Myron Thompson)出任他的阿拉巴馬州司法副部長。這是阿拉巴馬州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美國人出任該職,意義更是非凡。.湯普亦是一位非凡的人物,不但工作成績斐然,使人刮目相看,後來更當上了美國聯邦法官,深受各方器重。     

   大量的證據指出,十六街浸信教堂炸彈慘案是一起嚴重的傷天害理特大號刑事案,是使阿拉巴馬州種族分裂的種子,這種曆史仇恨不消除不撫平,阿拉巴馬州的人民,將永遠不得安寧。威廉.巴克斯利在宣布要重新調查十六街浸信教堂炸彈慘案後,接受當地的電台新聞采訪時,直接向三K黨挑戰說:〝我知道這件罪惡勾當是誰幹的!這幫壞蛋們應該開始臥睡不寧坐立難安了。〞     

   威廉.巴克斯利終於成功地將托馬.博林頓、羅伯特.錢布利和波比.車裏三人正式重新拘捕歸案,以四項一級謀殺罪名起訴之。19771118日,窮凶極惡的羅伯特.錢布利謀殺罪名成立,被法官重判了四個終生監禁,永遠不得假釋,大快人心。羅伯特.錢布利19851029日死於阿拉巴馬州監獄中,結束了他那罪惡的一生。    

   波比.車裏認為已經時移境遷,不會有人知道他的老底子,於是采取死不認賬的賴皮策略,可是當他的前妻王爾.布羅格(Wildean Brogdon)在法庭上告訴陪審團說,波比.車裏曾經親口告訴她,〝炸彈的引信是我點的火〞時,他的臉立即變成了死灰的顏色,隻得低頭認罪。       

   托馬.博林頓和羅伯特.錢布利二人,也是死不承認,將責任推得一幹二淨。但是當他們在法庭上聽到當年美國聯邦調查局明翰分局探員對他們的秘密電話錄音時,他們的臉就也變成了死灰的顏色,不得不低頭認罪,因為他們在電話裏,不但大誇自己的炸彈技術,還厚顏無恥地說,〝可惜隻炸死了四個小黑鬼〞。      
 

   200151日,是一個特別值得
念的曆史時刻,在受害者的家人和全美國的非洲裔美國人苦苦等待了四十五年後,四位被三K黨用炸彈炸死的小英靈,沉冤得雪,正義長伸,托馬.博林頓被阿拉巴馬州法官判決終身監禁,永遠不得假釋。

   波比.車裏的律師用〝波比.車裏的神經和精神有問題〞為理由,希望能拖下去,但是當法官覺得七十一歲的波比.車裏並沒有神經病而可以接受審判時,遂下令開庭,罪惡滔天的波比.車裏拖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2002522日,法官判他終生監禁,永遠不得假釋。    

  在威廉.約瑟夫.巴克斯利查辦這件世紀大案時,他意外地發現了大量的證據: 赫爾曼.也是嫌疑人之一,當他正要下令將之拘捕歸案之時,傳來了赫爾曼.卡什已經早於1994年時病故的消息。四個十六街浸信教堂炸彈慘案的元凶中,他是唯一逃過正義製裁的罪犯,看來隻有留給閻羅王去和他算帳了。

  196472日,在美國的國慶節的前一天,林登.約翰遜總統在白宮簽署了劃時代的《1964年版民權法案》,再度的為所有的各族美國人民開展了民權的新紀元。 

    19711979年,威廉.巴克斯利的兩任司法部長任期的努力下阿拉巴馬州已經脫胎換骨,以實際上的行動來洗擦掉了曆史上的汙點與恥辱。

    威廉.巴克斯利的正義和公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比如說K黨就對他恨得牙癢癢得吱吱作響。1976219日,三K黨徒們再也憋不住了,於是在一封寄給他匿名信裏,羞辱性地稱呼他為〝榮的黑鬼(honorary nigger)〞,並且將他與約翰.肯尼總統相比,詛咒他能早日死於非命。

   威廉.巴克斯利用他阿拉巴馬州檢察總長辦公室的公文信紙,以〝司法部比爾.巴克斯利〞的名義,回了K黨徒們這麽一封公開信:〝本人在此正式回答閣下於19761219日的來函,那就是----來吻吻我的屁股吧!(Kiss my ass!)  

   威廉.巴克斯利是美國正義的化身是真正美國精神的代表。1982他以高票當選為阿拉巴馬州副州長,可謂實至名歸。威廉.巴克斯利離開政壇後從事律師業務,辦理在阿拉巴馬州最高法院與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特殊上訴案件,他的能力和智慧,被國際審理律師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Trial Lawyer)授予院士(Fellow)的榮譽,更被阿拉巴馬州新聞界譽之為阿拉巴馬州最有聲望、最偉大的超律師之一。 

   威廉.巴克斯利的心胸廣寬以從他在2002年時出錢出力募得了二十五萬現金協助他的前妻西.巴克斯利(Lucy Baxley)當選為阿拉巴馬州副州長一事上看得出來。   

   十六街浸信教堂炸彈慘案隻是冰山的一角,比較使人注意而已。十年間,三K黨僅在阿拉巴馬一州,就用炸彈攻擊了非洲裔美國人的教堂、商業和住家達四十五次之多,其餘各州,舉一反三,可想而知矣。(待續)

  





2011421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