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赫美亞二世甫一登基執政,就麵臨著國家分裂的重大政治危機,他雄心壯誌,力爭上遊,對天發誓要重整河山。卡梅赫美亞二世意識到夏威夷群島土人的封建、迷信和保守,是妨礙這個新生國家前進的最大阻力。
這些不健康的舊觀念都是來自禍國殃民的卡蒲教。卡梅赫美亞二世清楚地看到這個已經尾大不掉的卡蒲教反動勢力,不但無所不在地阻擋著夏威夷群島土人的精神文明,而且還影響生活的正常發展,更威脅到夏威夷王國王朝的生死存亡。
要想夏威夷王國能夠強大起來,要想這個王朝能夠健康地延續下去,那麽,首先要解決的是那千百年來壓在夏威夷群島土人頭上的那座封建大山,那個使人綁手綁腳的卡蒲教。卡梅赫美亞大帝在世期間,卡蒲教在他的絕對權威庇護下,亦有著絕對的權力,任何膽敢對卡蒲教懷疑與挑戰的人,必死無疑。
在皇後維多利亞.卡瑪瑪露的鼓勵和在皇太後伊莉莎白.卡胡蔓妞的大力支持下,卡梅赫美亞二世決定要動用夏威夷群島王國的一切武裝力量,來鏟除這個連吃香蕉鳳梨都認為會生病,不可以吃雞,不可以食豬肉,不可以食椰子,不可以食鯊魚,女人如果與男人一旦同廳同桌吃飯就會招來人亡畜死天火燒地的災難等等等等的這個邪教。
卡梅赫美亞大帝死後第二天,裏厚利候.卡梅赫美亞按照夏威夷群島土人的風俗,離開凱鹿亞現場,前往卡威哈(Kawaihae,Kohala)隔離節哀。在那裏,他拜會了夏威夷群島上地位最高的赫瓦賀瓦大酋長(Highest Chief Hewahewa),裏厚利候.卡梅赫美亞直接告訴對方他要鏟除革卡蒲教的想法,意外地得到了對方的認可。
裏厚利候.卡梅赫美亞十天後返回凱鹿亞接手政權。卡梅赫美亞二世決定要對付卡蒲教的計劃,也得到了夏威夷王國首相威廉.皮特.卡朗尼莫庫(Prime Minister William Pitt Kalanimoku)和約翰.楊格州長二人的大力支持。這在卡梅赫美亞二世來說,已經開辟出一條鏟除卡蒲教的道路。
在夏威夷群島上橫行霸道,摧殘夏威夷群島土人精神生活長達一千多年的卡蒲教的倒黴命運,算是決定在這幾個人手上了,剩下的工作是卡梅赫美亞二世在什麽時候,在什麽地點,以及用什麽方法來動手。
皇太後伊莉莎白.卡胡蔓妞從來就不理睬卡蒲教諸多禁令,她一直我行我素,既食豬肉也食鯊魚。這也是造成她被卡梅赫美亞大帝發配流放荒島的另一原因。皇太後伊莉莎白.卡胡蔓妞對於卡蒲教,看在眼裏,恨在心理,她對天發誓,隻要有機會,一定要收拾掉這個使她吃盡苦頭的卡蒲教。卡梅赫美亞二世要消滅卡蒲教,對皇太後伊莉莎白.卡胡蔓妞來說是順天應人水到渠成,一拍即合的好主意。
卡梅赫美亞二世決定要革掉卡蒲教的命了!為了打破束縛夏威夷群島土人精神的卡蒲教,為了連根鏟掉這個封建製度的禁區,卡梅赫美亞二世與皇太後伊莉莎白.卡胡蔓妞、皇後維多利亞.卡瑪瑪露決定以身作則,親身示範。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卡梅赫美亞二世的東風就是以最高機密策略,不動聲色地精心策劃下一個天羅地網,一步步小心翼翼地逼向尚且蒙在鼓裏的卡蒲教。
1819年10月8日,卡梅赫美亞二世在凱鹿亞大宴賓客,邀請當地眾多酋長及其家屬,和派駐夏威夷王國的外國使節嘉賓,共度良宵。事前不曾走漏任何風聲,飯桌的安排完全也是按照卡蒲教規矩,男女分廳而坐。
宴會進行至一半時,卡梅赫美亞二世把事前安排好的那些卡蒲教不允許夏威夷群島女土人吃的禁菜,端上了隔壁全是女性的飯桌,把大家驚嚇得連口都合不上來。
卡梅赫美亞二世突然從威廉.卡朗尼莫庫首相和約翰.楊格州長之間站起來,拿著酒杯,向周圍的客人敬酒,然後突然間溜到全是女性的那個飯廳,一屁股坐在皇太後伊莉莎白.卡胡蔓妞與皇後維多利亞.卡瑪瑪露之間,若無其事的繼續吃起飯來。
皇太後伊莉莎白.卡胡蔓妞與皇後維多利亞.卡瑪瑪露也同時大大方方的當眾食起燒雞和烤豬,兩位偉大的夏威夷王國的傑出女性,用實際行動來支持這位雄心壯誌的夏威夷王國的年輕皇帝。
這一驚天動地的動作嚇得全場男男女女,麵麵相覷目瞪口呆,個個臉無人色,人人坐立不安,但誰也不敢吭出半個字,誰也不敢站出來製止當今皇帝。
飯後,卡梅赫美亞二世擊桌怒立,摔杯為誓,下定決心,即使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也要徹底毀掉這種妨礙夏威夷群島土人精神文明的卡蒲邪教,反動禍首!
卡梅赫美亞二世一不做二不休,堅決而徹底的與卡蒲教翻臉,勢不兩立,不共戴天!他下令全國各地全麵地廢除卡蒲教陋習,燒毀卡蒲教的那些廟宇及木頭偶像,所有卡蒲教教規,王令到處,立即作廢,違者立斬。
夏威夷群島土人用雞蛋、椰子和木棍,將那些滿口胡說八道妖言惑眾,靠著裝神弄鬼欺騙撒謊混飯吃的卡蒲教神棍打得抱頭鼠竄,落荒而逃。從此以後,卡蒲教在夏威夷王國裏消聲匿跡。
卡梅赫美亞二世皇後維多利亞.卡瑪瑪露與她的丈夫一樣勇敢,她更公開地,自然地與男性們同桌同廳吃飯,又是椰子又是魚,也食雞來也食豬。
夏威夷群島土人沒見到卡蒲教神棍所預言的天崩地裂的情況出現。女人食雞食魚,並沒見到海幹河枯,也沒見到天神放火,人沒死,畜未亡,那些騙人的卡蒲教教條不攻自破。
舊勢力的反動分子是不會自己退出夏威夷群島的政治舞台的。卡蒲教頭子克庫奧亞卡朗倪就是一個例子。他為了維護卡蒲教的存亡,帶著手下的死硬份子用武力進行垂死掙紮,瘋狂反撲!克庫奧亞卡朗倪將他的最後通牒送交到卡梅赫美亞二世手裏,提出和平共存的四大先決條件:
第一,廢除監國皇太後伊莉莎白.卡胡蔓妞的權力,逐出宮門。第二,將首相威廉.卡朗尼莫庫革職查辦。第三,卡梅赫美亞二世不得幹預卡蒲教的傳統活動。第四,重建夏威夷群島內的所有卡蒲教神廟。
在卡梅赫美亞二世來說,這四大條件,沒有一件是可以接受的。剩下來的,隻有內戰這一條路了。卡梅赫美亞二世一直耿耿於懷於卡蒲教的政教合一,早就想將之連根拔掉,但苦無機會。現在克庫奧亞卡朗倪自己送上門,卡梅赫美亞二世在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是不會客氣手軟的。
卡梅赫美亞二世下令首相威廉.卡朗尼莫庫為統帥,出兵伐之。在夏威夷島的昆莫(Kuamoo)戰場上,卡梅赫美亞二世與克庫奧亞卡朗倪的軍事力量徹底攤牌!兩軍對抗的結果是各有所得。在打起仗來總是身先士卒的克庫奧亞卡朗倪來說,這是戰死沙場,是馬革裹屍,是為卡蒲教殉道的烈士。
克庫奧亞卡朗倪美麗彪悍的妻子莫諾努(Manono),亦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夏威夷群島風雲人物,她右手持矛,左手揮劍,衝陣殺敵,擋者披靡,她英姿勃勃,巾幗不讓須眉,英勇地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莫諾努渾身上下,血肉難分,戰衣內外,汗淚不別,最後隻剩下單槍匹馬,尚勇敢地站守在他丈夫的屍旁,臨危不懼,寧死不降。
莫諾努被敵人用矛槍刺中太陽穴,頓時血流如注,但她依然長站不倒,橫眉豎眼,咬牙切齒,一手以劍支地,一手飛矛殺敵,終因傷重過度,體力不濟。她壯烈地大喝一聲,仰天長嘯,狂笑著倒在丈夫屍體上壯烈成仁!
莫諾努雖其意可恥,但其情可憫,令人肅然起敬。莫諾努戰死後,周圍攻打她的人,沒有一個膽敢近前。她死後良久,圍打者見她真的不動了,才敢慢慢騰騰的靠近查看。莫諾努一介女流的如虹氣勢與驚人的戰鬥力,由此可見一斑。
對卡梅赫美亞二世來說,清理掉克庫奧卡朗倪這隻夏威夷群島人民精神的攔路虎,是一場當仁不讓的正義戰爭,是一場無法避免的可悲內戰,也是一場夏威夷王國王朝生死存亡的保衛戰。卡蒲教在夏威夷群島全軍覆沒,再也沒有機會複辟。這個突如其來的天翻地覆的大改變導致夏威夷群島土人精神層麵的混亂與真空。
也許是上帝的旨意吧,卡蒲教在夏威夷王國全軍覆沒後六個月,從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Boston,Massachusetts)派出的海外基督教傳教團,於1820年3月30日抵達夏威夷王國。
也許這就是曆史的偶然性,美國基督教海外傳教團的到達,適時地填補了卡蒲教在夏威夷群島遺留的宗教真空,這對美國基督教傳教士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
讓我舉一個有關夏威夷群島土人的例子來證明。早在1809年時,棋拉奇庫灣的岸邊上,有一位叫做歐普卡赫雅(Opukahaia)的戰爭孤兒,與另一位叫侯普(Hopu)的年輕人,同時被一位好心的美國商船船長帶回美國。
返回美國的船上,來自耶魯大學的幾位學生,教會歐普卡赫雅一些簡單的英語。通過這些學生,歐普卡赫雅認識了一位叫做賽繆爾.梅勒斯(Samuel Mills)的美國人,沒想到這件小事改變了歐普卡赫雅的一生。
賽繆爾.梅勒斯是美國新基督教海外傳教團的成員,數年來,一直計劃著如何到夏威夷王國傳播基督教天國福音。歐普卡赫雅的到來,使賽繆爾.梅勒斯看到了一線希望,他計劃在美國培訓歐普卡赫雅,連同海外傳教使命團一齊到夏威夷王國傳教。
獲得歐普卡赫雅同意後,他們就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康威爾市(Cornwell,Connecticut)基督教海外使命培訓中心,對歐普卡赫雅開始特別傳道培訓。歐普卡赫雅不負眾望,努力學習,表現優良。
歐普卡赫雅更利用課餘時間將《聖經》中的〝創世紀(Genesis)〞,翻譯成夏威夷群島土人的口語版本。他更著手夏威夷群島語音的文法、字典和拚音等前期準備工作。
但天不從人願,就在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準備起程前,一場可怕的傷寒病奪去了歐普卡赫雅這位優秀年輕人的生命。歐普卡赫雅臨死前,告訴他的同學和朋友們,不要傷心,不要沮喪,要對主有信心,在大家的禱告聲中,歐普卡赫雅安詳地閉目而逝。
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並沒因歐普卡赫雅之死而退縮,反而更堅定了到夏威夷王國去傳播耶穌基督天國福音的決心。1819年,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行動總部在波士頓成立,開始著手向夏威夷王國派遣傳教使命團的預備工作。
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波士頓總部的辦公室裏,來了兩位對夏威夷群島影響深遠的美國基督教傳教士,一位是來自美國佛蒙特州(Vermont)的海勒姆.賓漢牧師,另一位是來自馬薩諸塞州的艾薩.瑟斯頓牧師(Reverend Asa Thurston)。
海勒姆.賓漢牧師後來終身為夏威夷群島土人服務,德高望重,深受夏威夷王國朝野敬重,聲譽之隆,擁戴之深,在夏威夷王國的外國傳教士中,無人出其左右。艾薩.瑟斯頓牧師也是同樣的無私奉獻,清史定論,無話可說。
有時候曆史的演變是相當諷刺的,這裏就是一個例子。艾薩.瑟斯頓牧師可能連作夢也沒想到,就是他自己那出生在夏威夷王國的親孫子,後來變成夏威夷王國王朝的掘墳人!兩個瑟斯頓,一個是在精神上來挽救夏威夷群島,一個卻是在行動上去毀滅夏威夷群島,這是上天對夏威夷群島的恩典,還是戲弄?
艾薩.瑟斯頓於1796年10月12日於馬薩諸塞州費茲堡市(Fitchburg,Masschusseett)出生,父親叫做托馬斯.瑟斯頓(Thomas Thurston),母親是莉迪亞.戴維斯(Lydia Davis),他們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
由於家境窮苦,艾薩.瑟斯頓自幼即出外工作,幫助家務,閑時自修自學,一直到他二十二歲時,才有機會到耶魯大學讀書,並在1816年畢業,隨即進入安多弗神學院(Andover Theological Seminary)進修,三年後,以優秀生的資格畢業。
艾薩.瑟斯頓受到了歐普卡赫雅的影響,決定要到蠻荒之地夏威夷群島去傳教,他與海勒姆.賓漢牧師兩人,被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任命為傳教小組的正副領導。鑒於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的命令,艾薩.瑟斯頓在出發前十一天,與耶魯大學同學的親戚露西.古德爾(Lucy Goodale)結婚。
露西.古德爾於1795年10月29日在馬薩諸塞州馬爾伯勒市(Marlborough,Massachusetts)出生,她的父親艾布納.古德爾(Abner Goodale)是當地基督教教堂的牧師,她在風調雨順的小康家庭中長大,在布拉德福德學院(Bradford Academy)畢業後,成為了一位優秀的小學老師。
在未來風風雨雨的荒島傳教生涯裏,她除了在1840年至1842年返回美國老家探親外,終其餘生都無怨無悔地陪伴著艾薩.瑟斯頓,在夏威夷群島過著艱苦的生活。她在1876年10月13日,在檀香山的家中去世。
除了海勒姆.賓漢和艾薩.瑟斯頓之外,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還物色到幾位重要的技術人員:醫術高明的托馬斯.霍爾曼醫生(Dr.Thomas Holman),精於印製書籍技術的伊萊沙.盧米斯(Elisha Loomis),農夫丹尼爾.張伯倫(Daniel Chamberlain),兩位英文教師賽繆爾.拉格爾斯(Samuel Ruggles)和賽繆爾.惠特尼(Samuel Whitney)。
繼歐普卡赫雅之後,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所培養的四位夏威夷群島年輕土人也隨團出發。這四位年輕的夏威夷群島土人裏的第一位是與歐普卡赫雅一齊到美國,參加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受洗後改名為托馬斯.侯普(Thomas Hopu)的侯普,第二位是威廉.康努伊(William Kanui),第三位是約翰.洪努理(John Honolii),第四位是喬治.卡穆雅理(George Kaumualii)。
四位年輕人中,以喬治.卡穆雅理的身份最為特殊。他的父親是卡威伊島的大酋長,是全島的最高領導人,既富且貴,主宰著全卡威伊島土人的生殺大權。
也許喬治.卡穆雅理從小就嬌生慣養,習以為常的優越慣了,也許是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對之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吧,喬治.卡穆雅理一回到老家,還沒開始傳播基督教福音,就已陷進聲色犬馬燈紅酒綠的夜夜春宵的生活裏。
更糟糕的是,喬治.卡穆雅理很快地染上了酗酒的壞習慣,每日必飲,逢飲必醉,酒醉後就滿嘴狂言,六親不認,連他父親都不放在眼裏,經常惡言相罵。喬治.卡穆雅理的父親對他的失望不在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之下,沒過多久,就連氣帶病,一命嗚呼了。
老酋長臨終時,將所有財產,除了家人必需的生活費外,全部留給夏威夷王國王朝皇帝卡梅亞梅亞二世。而整天醉生夢死的喬治.卡穆雅理,除了挨了一頓羞辱性的臭罵外,一毛錢也沒從他父親那裏撈到,這豈不是曆史的偶然性嗎?
其他的團員中,隻有農夫丹尼爾.張伯倫已經成家立業,其餘的六人,全是年齡在三十左右的單身王老五。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為了長遠之計,也為了避免掉許多不必要的意外與誘惑,不想派出沒有家眷的單身傳教士去蠻荒之地過生活。
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下令:出發前,每人必須要找到一位願意隨同他到夏威夷王國共創未來的配偶,並且要在出發前結婚。這六個可愛的年輕人,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在美國新英格蘭州,圓滿地完成了這項看似不可能的婚姻任務。就在他們自己的教堂裏,六個人同時訂婚,也同時結婚,一時成為佳話。
1819年10月23日,七個基督教家庭懷著殉道式的宗教情懷,滿裝著主耶穌基督的慈愛與恩典,在波士頓港灣登上〝撒迪厄斯號(Thaddeus)〞,揮別了親朋好友和花花世界,朝著一千八百海哩外的夏威夷群島,那未曾有過人類文明的蠻荒之島進發。
這一去,開啟了人類創造文明的先河。這一去,憑著幾個人的義無反顧、堅持、勇氣與百折不撓的精神,使基督教現代文明在夏威夷群島的大地上開花結果,發揚光大。
經過漫長的一百五十九天遠洋航行,撒迪厄斯號終於在1820年3月30日到達夏威夷王國檀香山外海。他們遠遠的觀察著這個他們將會用其餘生與之相處的太平洋群島,除了那座漂亮而白雪封頂的瑪納琦雅山(Mauna Kea Mountain)外,其餘的什麽都沒有,果真是一片蠻荒的不毛之地。
他們派上岸打聽情況的人帶回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夏威夷王國皇帝剛把卡蒲教連根鏟掉,整個夏威夷群島正處於宗教的真空狀態,是千載難逢的傳教機會。聽到這個使人振奮的消息後,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團員們,全體在甲板上跪下,向著他們的上帝感恩和禱告,期求他們的主,賜給他們力量、智慧與勇氣,為他們開辟出前進的道路。
可是夏威夷王國新登基的皇帝卡梅赫美亞二世,對尚停泊在外海的等待批準上岸的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並不信任,這是有其曆史原因的。夏威夷王國王朝皇宮裏,流傳著這麽一個故事: 卡梅赫美亞大帝在世時,有路經夏威夷王國的美國基督教傳教士,在一個懸崖峭壁邊緣,試圖用〝懸崖勒馬〞的比喻,來說服這位心高氣傲的卡梅赫美亞大帝,要他承認自己的原罪,相信天國福音,歸依救世主耶穌基督。
自己本身就是卡蒲教大護法的卡梅赫美亞大帝,聽完那位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的天國理論後,一肚子不痛快,因為他根本就不相信基督教天國福音的那套理論。卡梅赫美亞大帝看了一下周邊的環境,突然心生一計來為難這位口若懸河的美國基督教傳教士。他用手指著身後的萬丈深淵,向那位認為耶和華是宇宙中唯一真神的美國基督教傳教士說:〝如果閣下跳下去而耶和華能救你於不死的話,我就相信你的說辭和理論!〞
那位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當然不敢以血肉之身往下跳了。麵對著這麽一位蠻不講理的夏威夷王國皇帝,隻得無言以對,搖頭歎息,敗興而歸。從此以後,一連兩位夏威夷王國皇帝都對美國基督教,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不信任和偏見,這就是為什麽卡梅赫美亞二世不願意批準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登岸的原因。
卡梅赫美亞二世將他自己的顧慮,告訴了國策顧問約翰.楊格,要他就夏威夷王國政府應否批準基督教傳教士登岸定居一事做全權處理,作出決定。美國基督教傳教士,希望能到三文治島定居傳教,但約翰.楊格體會到卡梅赫美亞二世的心意和顧慮,覺得那裏山高皇帝遠,遠離首都,難以掌控,實不妥當。
約翰.楊格也覺得夏威夷王國一向有著好客之傳統,不應該完全將之拒於門外。因此約翰.楊格采取的中國的中庸之道,批準他們其中一部分團員到檀香山定居,其餘的隻可以留在卡梅赫美亞二世居住的科魯雅島(Kailua)。
這個批命迫使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團員分道揚鑣,各奔前程。艾薩.瑟斯頓牧師和托馬斯.霍爾曼醫生,自願留在生活條件比較差的科魯雅島,其餘的人全部奔赴檀香山。1820年4月14日,海勒姆.賓漢牧師一行,登上檀香山海岸,開始了美國基督教在夏威夷群島王國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傳教生涯。
後來雖然皇太後伊莉莎白.卡胡蔓妞與六大酋長受了海勒姆.賓漢牧師的影響,都接受了耶穌基督為他們的救主,受洗為基督徒,但是卡梅赫美亞二世一直不肯成為基督徒,這倒不是他不相信基督教的理論,而是不舍得海勒姆.賓漢牧師提出為他受洗的三大先決條件:不可一夫多妻、不得亂倫和戒掉他離不開的烈酒。
艾薩.瑟斯頓先在科魯雅島小住,再轉到馬尾島,最後在約翰.庫亞金尼州長的特殊恩典下,於1823年,終於在凱錄亞康納島(Kailua-kona)定居下來。艾薩.瑟斯頓並沒有建蓋教堂的經費,他策動了夏威夷群島土人,用最簡陋的方法蓋了一大片茅草屋,作為臨時的教堂。
就在這片茅草屋裏,兩口子生了五個孩子,1821年9月28日,長女珀西.古德爾.瑟斯頓(Persis Goodale Thurston)出生;1823年4月23日,次女露西.古德爾.瑟斯頓(Lucy Goodale Thurston)出生;1827年8月1日,三子艾薩.古德爾.瑟斯頓(Asa Goodale Thurston)出生;1831年6月3日,四女瑪麗.豪伊.瑟斯頓(Mary Howe Thurston)出生;1836年5月9日,幺子托馬斯.蓋爾德納.瑟斯頓(Thomas Gairdner Thurston)出生。
這些孩子中,以三子艾薩.瑟斯頓最為聞名,因為艾薩.瑟斯頓長大後,娶了馬尾島洛林.安德魯斯牧師(Reverend Lorrin Andrews)的女兒莎拉.安德魯斯(Sarah Andrews)為妻,他們生了一個叫做洛林.安德魯斯.瑟斯頓(Lorrin Andrews Thurston)的兒子,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是將夏威夷王國送進曆史的第一把推手。
艾薩.瑟斯頓在1835年開始,利用當地的大石頭,興建成夏威夷群島第一座現代化的基督教教堂,取名曰:〝摩庫艾卡亞教堂(Mokuaikaua Church)〞。〝摩庫艾卡亞〞在夏威夷語裏,是〝無戰爭之地(district acquired by war)〞的意思。這棟外石內木,占地隻有一英畝的的小教堂,至今曆經了一百七十四年,依然保存在夏威夷島上,成為夏威夷州編號#78001015的重要曆史遺跡保護點。
艾薩.瑟斯頓與海勒姆.賓漢的命運是完全不同的。海勒姆.賓漢的父親叫做托馬斯.賓漢牧師(Reverend Thomas Bingham)。賓漢家族是在1650年時從英格蘭到美國,落戶在康乃狄格州(Connecticut)的移民。
海勒姆.賓漢在康乃狄格州成長,就讀於米度百裏大學(Middlebury College),並在安多弗神學院畢業,與艾薩.瑟斯頓是先後同學。
在出發前往夏威夷群島傳教前,由於美國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的不派單身牧師出外的規定,和他的未婚妻不願隨他前往蠻荒之島生活,海勒姆.賓漢毅然結束婚約,立即與願意和他到夏威夷群島受苦的西比爾.摩斯利(Sybil Moseley)成婚。
為人正直而且堅持原則的海勒姆.賓漢在夏威夷群島傳教長達二十一年。在他的影響下,夏威夷王國王朝中的王公大臣,紛紛跪在聖壇上,接受洗禮,接受耶穌基督為他們的救主。這裏麵,最為大家所樂道的,就是他帶領了夏威夷王國最有權勢的伊莉莎白.卡胡蔓妞皇太後,和另外六大酋長,同時接受受洗,成為虔誠的基督徒。這個成就,為基督教在夏威夷群島的發揚,鋪平了一條陽關大道。
海勒姆.賓漢在夏威夷群島的第一件政治動作,就是説服了夏威夷王國政府,頒布禁止男人酗酒和女人賣淫的命令。為了刊印適合夏威夷當地土人的《聖經》,他大力推動夏威夷的文字和語言的整理工作,功不可沒。
海勒姆.賓漢在瓦胡島,用了七年的時間,興建了一座龐大且極富盛名的卡崴豪教堂(Kawaiaha’o Church)。這是一間在夏威夷群島上名氣最大,曆史最老的教堂,曆代夏威夷王國王朝的大小紅白事宜,都在這裏舉行。
可是由於海勒姆.賓漢的耿直性格,使他無論在夏威夷群島,或是在波士頓的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總部裏,都越來越受到排擠和否定。
1840年春天,他的妻子西比爾.摩斯利病重,出於無奈,隻得帶著她離開夏威夷群島返回老家療養。新基督教海外使命團總部不想在夏威夷群島得來不易的傳教成果毀在海勒姆.賓漢的手裏,雖然西比爾.摩斯利於1848年冬天謝世,但還是決定不再派他出外傳教。
海勒姆.賓漢在新英格蘭州(New England)主持非洲裔美國人教堂(African American Church)直到他在1869年出世為止。死後歸葬於康乃狄格州新天堂市的格羅夫街墳場(Grove Street Cemetery,New Haven,Coonecticut)。
海勒姆.賓漢在1847年,出版了自己的傳記:《住在三文治島二十一年(A Resident of Twenty One Years in the Sandwich Islands)》,詳細地紀錄了那段艱難的荒島傳教生涯。
1851年,海勒姆.賓漢與當學院院長的第二任妻子娜奧米.摩爾斯(Naomi Morse)結婚,生活幸福。他的後代,都是聲勢顯赫之輩,他的長子海勒姆.賓漢二世(Hiram Bingham Ⅱ)繼承了他的未竟之誌,返回夏威夷群島傳教。
他的孫子海勒姆.賓漢三世(Hiram Bingham III)多才多藝,不但是曆史學家、政治家,還是航海探險家,1911年,他因為在南美洲秘魯(Peru)發現了古老的印加帝國(Inca Empire)的遺址馬丘皮楚(Machu Picchu)而聲名大振,聞名遐邇。海勒姆.賓漢三世返回老家康乃狄格州後,棄商從政,當選為康乃狄格州的聯邦參議員(US Senator)和州長。
他的孫子海勒姆.賓漢四世(Hiram Bingham Ⅳ)是美國的職業外交官,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出任法國馬賽(Marseilles,France)副領事時,從德國希特勒的納粹集中營中,搶救出來大量即將被屠殺的猶太人。
海勒姆.賓漢家族與夏威夷群島似乎有著不解之緣,他的女兒莉迪亞.賓漢(Lydia Bingham)嫁給了泰特斯.科恩牧師(Reverend Titus Coan),泰特斯.科恩又成為一位夏威夷群島的著名基督教傳教士。
由於宗教矛盾與克庫奧卡朗倪內戰,導致夏威夷王國內部連年動蕩不安,革命氣息的幽靈陰魂不散,不斷地在夏威夷王國各島上到處遊蕩。夏威夷群島王國經曆了一次革命式內戰洗禮後,本來就不是英明領袖的卡梅赫美亞二世更顯得風雨飄搖,前途堪憂。
卡梅赫美亞二世這個人,雖有帝王之命但無帝王之才。卡梅赫美亞二世最大的政治錯誤就是沒有骨氣,缺少膽量,欠缺魄力,老是想找靠山,找個幹老子,想和大英帝國主義眉來眼去。他忘記了夏威夷王國是一個獨立主權國,也忘記了大英帝國是一個徹頭徹尾吃人不吐骨頭,如假包換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
卡梅赫美亞二世缺少遠見,滿身奴氣。1823年年初,他以兒皇帝身份給英國皇帝喬治四世寄了一封交心信說: 〝我父親已經完全征服了這些島嶼,我本人現在接手這個政府,為了能夠與所有其他的國家和平共處,我乞求能將我的國家,置放在你陛下尊榮的保護傘裏。〞
卡梅赫美亞二世為了要向大英帝國示好,居然帶著四位酋長大臣,少數的衛士和秘書,乘著英國人提供的〝萊格勒號(L’Aigle)〞郵輪,由英國軍官瓦倫丁.史達巴克船長(Captain Valentine Starbuck)陪同,浩浩蕩蕩的朝著萬裏之外的英國出發。
隨著卡梅赫美亞二世出訪英國的四位夏威夷王國大酋長是博基大酋長(High Chief Boki)、庫尼裏利.哈大酋長(High Chief Kuini Liliha)、詹姆斯.楊格和馬泰歐.柯昆歐亞大酋長(High Chief Mataio Kekuanaoa)。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詹姆斯.楊格大酋長,他的父親是夏威夷王國開國元勳、卡梅赫美亞大帝的皇家顧問、夏威夷島州長約翰.楊格。約翰.楊格去世後,詹姆斯.楊格大酋長繼承乃父爵位,出任夏威夷島州長。詹姆斯.楊格大酋長從父親那裏學到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就以〝夏威夷王國皇家顧問兼翻譯官〞的名義,隨著卡梅赫美亞二世出訪隨行。
卡梅赫美亞二世丟置自己的大好江山,放下架子、尊嚴和身段,大老遠的從夏威夷王國遠渡重洋,跑到英國,熱臉貼向冷屁股的去向大英國帝國主義獻媚,以兒皇帝身份要求大英帝國主義提供殖民地式的所謂外交保護。
卡梅赫美亞二世的軟骨心態使夏威夷王國淪落為次等的殖民地國家,邀請大英帝國主義來提供安全保護,無疑就在邀請狐狸來修理雞窩,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早在1794年2月21日,卡梅赫美亞大帝曾與英國海軍軍官喬治.溫哥華船長,在他的座艦上簽定過夏威夷王國接受英國的武裝保護的條約,但是喬治.溫哥華回到英國老家,還來不及處理這件外交草約就垮台了,這條外交草約也就不了了之,無疾而終。卡梅赫美亞二世就是為了打聽這件外交草約的確實消息而決定前往英國的。
卡梅赫美亞二世跑到英國,低聲下氣,鞠躬哈腰,賣弄風情,得到的賞賜是除了賠上了他和皇後維多利亞.卡瑪瑪露的二條老命外,可謂一無所獲。(待續)
2011年4月2日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