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弱肉強食 危機四伏

(2011-02-08 10:35:45) 下一個

夏威夷群島王國王朝風雲(2



   沒有人知道夏威夷群島進入世人的視野前人口是多少。根據詹姆斯.庫克在1778年的猜測,當時夏威夷群島的人口, 大約有四十萬人。根據美國基督教傳教士於1823年的估計,隻有十四萬兩千人。夏威夷王國政府在1832年第一次作的官方統計數字是十萬八千五百七十九人。 

   1860年,由於醫藥缺乏,封建落後和愚昧迷信,人口下降到了七萬三千一百三十七人。夏威夷王國麵臨著沒有勞動力的危機,於是不得不向外國勞工市場招手。這一招手,陰差陽錯,倒為中國人和日本人提供了一個向夏威夷王國見縫插針的機會,於是大量的中國人和日本人湧進了夏威夷王國,在那裏落地生根。

   日本自古就是一個侵略成性的貪婪民族,對夏威夷王國這塊肥肉,一直念念不忘,一直都在打它的歪主意。日本人老是覺得他和夏威夷群島有著一種特殊關係,每次有人要打夏威夷群島主意時,日本人就有點像中國廣東人所說的〝條氣毋順〞,都要跳出來指手劃腳,說三道四。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陰險毒辣的日本軍國主義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光天化日之下偷襲珍珠港而毫不遲疑,毫不手軟,也毫不知恥,這與那種〝條氣毋順〞的心態是密不可分的。夏威夷群島土人與外來者的衝突,既有種族歧視的原因,也有經濟利益的驅動,更有迷信愚昧的因素

      卡蘭尼歐蒲酋長在和詹姆斯.庫克經曆了一場大戰後,雖然殺死了詹姆斯.庫克,但是因為新一輪的炮轟屠殺而的滿肚子怒氣並沒有消除。他天發誓,要對外來的白人進行報複!這是夏威夷群島土人仇外的開始。

   曆史是順著兩條方向發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這次悲劇發生後直到1786年,夏威夷群島上再也沒有任何外國商船到來,這是曆史的必然性。夏威夷群島上的優等毛皮與檀香木,一直是國際商人們念念不忘的上等貨色。俗語說得好,隻要是能賺錢,殺頭買賣都會有人幹。利益當前,任何的風險,都會有人願意嚐試的。

      1786年底,又有四艘外國商船來到了這個差點被人遺忘的太平洋美麗的群島。兩艘來自替英國運貨的商船,由納撒尼.波特洛克船長(Captain Nathaniel Portlock)統領的〝喬治皇帝(King George)〞和喬治.迪克(Captain George Dixon)統領的〝夏洛特皇後號(Queen Charlotte)〞,帶著大炮和笑臉,衣冠楚楚的登上夏威夷群島的港口。另外兩艘是法國海軍軍艦,受法國〝拉普盧斯貿易公司(The Celebrated Explorer La Perouse)〞委托,前來觀望打聽情況,是來投石問路的。

   當時的國際環境,是一個殖民主義風行的弱肉強食的瘋狂年代。夏威夷王國這個毫無國防可言的太平洋小島國,很難逃過被帝國主義侵略和被吞吃的厄運。夏威夷王國就曾被大英帝國主義者強行占領過。當時的德國、美國、意大利、葡萄牙、英國、尤其是日本和西班牙,都在虎視眈眈,都在想吞之而後快。 

   沒有人性的帝國主義者們,隻不過是各有各的難處,加上互相監視、防範和牽製,因而一時間都無法下手而已。帝國主義者們不是心懷慈悲,不想吞掉夏威夷群島王國這塊肥肉,而是不得其便也,他們並非不想,而是不能,而是辦不到。除了英國帝國主義者明目張膽強行硬幹外,另有三次潛在危機,足以使夏威夷王國風雲變色,危在旦夕:

      第一次危機是在1789年。一位叫作馬甸尼斯(E.J.Martinez)的西班牙海軍軍官,他以前曾經到過夏威夷群島西北岸和三文治島進行考察,嗅到了夏威夷王國的軍事與經濟價值。他直言不諱的上書西班牙政府,主張在其它大國過度介入夏威夷王國之前,以軍事力量出奇製勝地實行襲擊,拿下這片富沃的太平洋群島。

      他的理由是一來擴大西班牙王國的海外屬地和國際威望。二來做為西班牙王國的海外軍事基地,更大程度地維護西班牙王國的國家安全和利益。幸好凶狠的西班牙王國政府是一個勇於內鬥,卻鼠目寸光的無能官僚政權。也正因為如此,才沒有采用馬甸尼斯的戰略建議,夏威夷王國也因而逃過一劫。不然的話,夏威夷王國的曆史,有可能會重寫。

      第二次危機是在1819年。一個叫彼得.多貝(Peter Dobell)的俄國人,在1819年冬天,乘著自己的〝布裏窈窕淑(Brig Sylph)〞油輪,大搖大擺地來到夏威夷王國。這個本來是愛爾蘭人,但不知為何竟然變成俄國公民的冒險家,號稱自己有著俄國沙皇政府的全權委任狀,可以代表俄國沙皇政府發言。   

      彼得.多貝滿口胡說八道危言聳聽,說夏威夷王國已經麵臨社會動搖,政治動亂,而且暴力革命隨時會發生。他所代表的俄國政府,是一貫支持卡梅亞梅二世和夏威夷王國王朝的。

      實際上事情剛好相反。彼得.多貝爾曾多次上書俄國外交部長,說夏威夷王國是一塊西方肥肉,俄國沙皇政府應該盡快地拿下來,作為俄國沙皇政府的海外殖民地,勿失良機。彼得.多貝說,如果俄國沙皇政府還在猶疑不決,就會盡失良機,因為其它歐美強權很快就會動手吞掉夏威夷王國這塊肥肉。

      俄國沙皇政府幾乎被他說動了!但是因為歐美國家不會答應,而美國政府為了顯示夏威夷是美國的勢力範圍,早就布置海軍監視著夏威夷王國。在這種環境下進軍夏威夷王國無疑就是對美國宣戰,而戰爭的代價是俄國沙皇政府所不能承擔的。

      俄國沙皇政府還沒動手,就發現美國政府怒目而視的臉色,俄國沙皇政府再三斟酌,權衡利害,唯恐得不償失,隻得作罷,再待時機,至此夏威夷王國又躲過一劫。

      第三次危機也是最危險的一次。1843年,英國海軍將領喬治.保萊(Lord George Paulet)一直都覺得夏威夷群島這塊肥肉,天公地道地應該屬於大英帝國,可是苦於找不到出兵占領的理由。

   導致這場曆史上著名的〝保萊特事件(Paulet Affair)〞醜聞的另外一位主角是英國派駐夏威夷王國特使理查.查爾(Richard Charlton),如果沒有他在旁邊煽風點火,喬治.保萊特是不敢太露骨地暴露出其帝國主義的嘴臉的。

      出身寒微的理查.查爾17911210日在英國康沃郡羅斯蘭(Roseland, Cornwall,England)出生,他父親羅伯.查爾(Robert Charlton) 和母親克裏斯丁.查爾(Christian Charlton)是普通老百姓。

   理查.查爾頓沒有受過多少正規的教育,但生性聰明伶俐,能言善道,精於阿諛奉承,他從1821年開始在英國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的〝(Active)〞遊船上工作,從雜役的職位開始,不出幾年,居然成為該船的船長,由此可見其人的能力。

      理查.查爾頓對夏威夷群島是熟悉的。182324日,他曾陪著威廉.埃利斯牧師(Reverend William Ellis)從大溪地來過夏威夷,由於威廉.埃利斯牧師的關係,他們一行曾被卡梅亞梅二世給予盛情的招待,使他對夏威夷群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24年,理查.查爾頓出任英國駐夏威夷王國的貿易代表。1824年,卡梅赫美二世和他的王後在訪問英國期間,突然在一個星期內,相繼死亡,使英國政府灰頭土臉,尬不已。英國外交大臣喬治.(George Canning,British Foreign Secretary)為了穩定兩國的關係,立即采取了兩種補救措施:

      第一,派遣喬治..倫海軍上將(Admiral George Anson Byron)為護屍官,〝英國皇家布隆德號(HMS Blonde)〞下著半旗返回檀香山;第二,委任與夏威夷王國政府熟悉的理查.查爾頓為英國第一任派駐夏威夷王國的特使。

      另外一個原因是受了美國國務院的影響:他們已經在1820年派出了約翰.科奮.(John Coffin Jones)為美國第一任派駐夏威夷王國的特使,如果再不采取積極行動的話,英國在夏威夷群島的利益,將會被近水樓台的美國人占了上風。

      理查.查爾頓帶著妻子貝特西.巴特拉.查爾(Betsy Bastram Carlton)、小姨子和女兒,乘著英國皇家布隆德號於1825425日抵達檀香山,展開了他為帝國主義服務的道路。

      理查.查爾頓是一個人品極壞之人,他在夏威夷王國假借英國特使的招牌,到處招搖撞騙,為自己個人圖利。他剛到夏威夷兩個星期,就因為卡梅赫美二世的宗教葬禮儀式而與美國基督教牧師鬧翻了臉,自此麻煩不斷。他甚至於要求夏威夷王國政府將一位懷疑英國人在夏威夷群島進行買賣婦女勾當的美國傳教士押回英國,控以〝毀謗〞之罪,其荒唐言行,一至於此。  

      權力、野心、土地與生意上的利益,使理查.查爾在檀香山成了一位不受歡迎的人物。為了英國和自己的利益,他決定幹脆找個機會然後將夏威夷王國連皮帶肉吞進肚子。

      英國海軍將領喬治.保萊特就是理查.查爾頓一拍即合的〝機會〞。喬治.保萊特於1803812日在英國溫切斯(Winchester,England) 出生。他父親查爾.英戈爾茲.保萊(Charles Ingoldsby Paulet)是英國貴族的候爵。

      喬治.保萊特是一位典型的英國帝國主義思想軍人,自十四歲開始加入英國皇家海軍,從基層幹起,喬治.保萊特在五十年的海軍生涯中,曆經大小戰役數十場,至1867年時,以英國皇家海軍海軍上將的身份退休。他於18791122日,病逝英國老家,享年七十六歲。

      喬治.保萊特自18411228日開始,出任英國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理查..托馬斯少將(Rear Admiral Richard Darton Thomas)下屬的〝英國皇家海軍卡裏斯堡號(HMS Carysfort)〞驅逐艦的艦長。

   1842年年底,理查.查爾頓在墨西哥海岸外與喬治.保萊特見麵,密謀如何將夏威夷王國吞掉的詭計。理查.查爾頓告訴喬治.保萊特說,在夏威夷王國朝廷與美國傳教士的勾搭下,英國人的利益在那裏已經完全沒有保障可言了,甚至於連自己個人的那塊土地,現在還在鬧矛盾。

      喬治.保萊特根據理查.查爾頓的說辭,立即上書理查.托馬斯少將,要求允許他前往夏威夷群島,實地調查這件英國人利益受損的國際大案。1843211日,英國皇家海軍卡裏斯堡號開進了檀香山港口後,立即用書麵通知卡梅赫美三世前來說話,夏威夷王國大臣回複說,卡梅赫美三世陛下現在外島,要六天後才回宮。  

      喬治.保萊特的第二封信於1843216日發出,這是一封口氣猶如太上皇似的條子:〝我想請陛下前來,到由我統領的大英皇家海軍戰艦上開會,根據大英帝國的指示,這是一次我與你之間的私人談判,請你準備好合適的翻譯官一齊前來。〞

      卡梅赫美三世回信說,夏威夷王國王朝顧問加裏特.帕美特.醫生(Dr.Garrit Parmete Judd)可以全權代表夏威夷王國政府與閣下談判。這個回信激怒了喬治.保萊特,因為他早就從理查.查爾頓那裏得知,這個美國人加立特.德是一個忘本的壞蛋。

      其實加裏特.德不僅不是一個壞蛋,而且是一位忠於職守的君子。加裏特.原來是美國基督教使命團派到夏威夷王國的醫藥顧問,後來他棄醫從政,離開美國基督教使命團,轉而服務於夏威夷王國王朝。他可能是夏威夷王國王朝曆代皇帝的外國顧問中,最有權勢與最有影響力的外國人之一。

      加裏特.德於1803423日在美國紐約州巴黎市(Paris,New York)出生,他的父親艾.(Elnathan Judd)是醫生,母親白特西.黑斯廷(Betsey Hastings)是護士,可謂醫學世家,全家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 

      加裏特.德在紐約費爾菲德醫學院(Fairfield Medical College)畢業後,在紐約州繼承父業為執業醫生。1827927日在紐約州的克林頓市(Clinton).費殊(Laura Fish)結婚。

      1827年,他成為美國海外基督教傳教團第三波派遣人員之一,乘著〝帕錫安號(Parthian)〞前往夏威夷群島檀香山,從事醫生的業務。加裏特.德在檀香山當醫生,為夏威夷群島土人服務,一幹就是十五年。  

      由於職業的關係,加裏特.德學會了一口流暢的夏威夷群島的土人方言,憑著這點專長,他與夏威夷王國政府與王朝內外,建立了良性的互動關係,深受夏威夷王國朝野的敬重。1842年,加裏特.德辭去美國海外基督教傳教團醫生的職務,開始為夏威夷王國服務,成為卡梅赫美三世的國策顧問、私人醫師和英語翻譯卡梅赫美三世對他依賴頗深,國事家事,必之而後行。   

      加裏特.為人,忠厚老實,深謀遠慮。他為了盡忠夏威夷王國,和封住天下悠悠之口,他放棄美國國藉,歸化成為夏威夷王國公民。對夏威夷王國和王朝來說,格立特.稱得起是一代忠良,對夏威夷王國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843年十一月至1844年三月,加裏特.出任夏威夷王國外交部長。1845年三月至1846年二月,出任夏威夷王國內政部長。1846年四月至1853年九月,出任夏威夷王國財政部長。1858年至1859年,被委任為夏威夷王國國會的皇家全權代表。 

   由於加裏特.德為官清廉,品行高貴,深得卡梅赫美三世的器重,委以夏威夷王朝皇宮財政大臣的要職,專事替夏威夷王朝看緊荷包。宮中開銷與出納,沒有加裏特.德的批閱,不得支付。   

      1843225日,夏威夷瓦胡島檀香山,被英國帝國主義派出來的打手喬治.普利特開炮攻打,卡梅赫美亞三世在大炮的威懾下,被逼讓位,黯然下台成為庶人。   

      加裏特.德臨危受命,被卡梅赫美亞三世委任為夏威夷王國的全權大使,出使英國、法國和美國,為夏威夷王國的生死存亡奔走呼籲,力挽狂瀾於既倒。皇天不負苦心人,在美法倆國的強大壓力的國際大環境下,加之加裏特.德的努力,夏威夷王國死而複生,得以複國。   

      功成名就,加裏特.德將注意力,集中在夏威夷王國的教育事業上。1841年,他為美國基督教海外傳教士的子女們,創辦了一間特別的雙語教育學校。1870年,他在檀香山創辦了夏威夷王國的第一間醫學院,培養夏威夷群島的醫生人才。 

   加裏特.是夏威夷王國中,深得朝野敬重的三朝元老,他一言九鼎,德高望重,譽滿朝野。論到一位外國人在對夏威夷王國王朝的影響力,在夏威夷王國曆史上諸多的外國人中,無人出其左右。夏威夷群島土人背後戲稱他為〝白人皇帝(The White King)〞,由此可見其超然的地位。

      如果研究加裏特.的曆史,就會發現一種特殊現象,那就是加裏特.整整的一生,都是在為夏威夷王國王朝的利益而不斷地與英美法等國的白人鬥爭。 其中加裏特.與以洛.瑟斯(Lorrin Andrews Thurston)為代表的〝夏威夷人民聯盟〞,和後來的〝合並會(Annexation Club)〞的那幫人之間的鬥爭,最為精彩。    

   洛.瑟斯集團為把加裏特.這眼中釘拔掉,發動全部力量,從謠言下的攻擊,至法庭上的控訴,再到國會裏的彈劾,無所不用其極的要將他鬥臭鬥倒。這種政治鬥爭,.瑟斯為代表的夏威夷人民聯盟用不流血的革命手段把持朝政和奪取夏威夷群島王國政府的行政大權後達到了高潮。    

      他們如此這般的痛恨加裏特.德,主要的原因是洛.瑟斯集團認為,說一口流利夏威夷群島土人方言的格立特.醫生是個美國白人,但卻是一位胳膊肘朝外彎的美國白人。他們覺得加裏特.應該幫助同是白人的洛.瑟斯集團,結束這個他們認為早就該完蛋的夏威夷王國王朝,可他老是為夏威夷王國王朝的利益和他們處處故意刁難,處處對著幹,處處與他們過不去。   

      有一次,在洛.瑟斯集團中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羅拔特.魏列(Robert Wyllie),為了政府特殊津貼的九塊半而懷恨加裏特.。時為夏威夷王國財政部長的羅拔特.魏列,他為夏威夷王國政府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免費的,都是義務的,這更使得羅拔特.魏列氣忿不平。    

   其實那幾塊錢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夏威夷王國王朝的財政大管家加裏特.德,隻是借此機會殺殺洛.瑟斯集團的囂張氣焰而已。喜歡一邊啄著煙絲一邊慢條斯理說話的加裏特.,說不給就不給,在那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政治環境下,差點兒沒把洛.瑟斯集團氣了。羅拔特.魏列被氣得暴跳如雷,上躥下跳地以手指天到處發誓,要收拾收拾那個假夏威夷人加裏特.德。

      1873712日,加裏特.德在檀香山謝世,享年七十歲,夏威夷王國政府以國禮葬之。 

      喬治.保萊特以〝加裏特.德等級太低,不適合作為談判對手〞為理由,拒絕與加裏特.德見麵。喬治.保萊特開出了六大要求,作為解決兩國之間矛盾的先決條件:

      第一,夏威夷王國政府立即將理查.查爾頓的土地問題完善處理,不得拖延。第二,夏威夷王國要為侮辱英國人之事道歉:夏威夷王國皇帝卡梅赫美三世要在公眾場合和人們的見證下向英國國旗鳴二十一響禮炮,再三鞠躬敬禮謝罪。第三,夏威夷王國法庭不得審判英國公民,如果英國人在夏威夷群島上犯罪,由一半以上的英國外交團推薦的評審團裁決之。第四,由卡梅赫美三世書麵保證,英國人亨利.斯金(Henry Skinner)與美國人約翰.多米尼(John Dominis)的官司必須公平地審判。第五,立即宣布任何沒有英國人出任評審的司法,或夏威夷本地人沒有宣誓司法獨立的案件為非法。第六,夏威夷王國皇帝卡梅赫美三世立即與英國外交代表簽訂所有三文治島和英國人間法律糾紛的結案書。  

      喬治.保萊特附帶聲明,這些事情,必須在次日,即1843218日下午四時前解決,否則他將〝采取必要的手段和行動來維護英國人的利益〞。如果有人想知道什麽是英國帝國主義的醜陋嘴臉的話,請讀讀以上的文件,就可明白了。

   喬治.保萊特決定要動手了,為了不得罪美國人,他於1843217日寫了一封打招呼的公函給停在夏威夷外海的美國海軍〝波士頓號(USS Boston)〞的指揮官說:〝如果在明天下午四時前沒有得到夏威夷王國政府滿意的答複的話,我將下令進攻這個城市。〞

      由於波士頓號沒有得到美國海軍指揮官的授權,因而采取了〝臨時中立〞的態度,即既不同意,也不反對,袖手旁觀,任由喬治.保萊特去作惡,去亂搞,去悍然進軍檀香山港口,登岸占領港口要塞後,在全市布防,實施軍事占領。

       1843225日,在大炮和武力的威懾下,卡梅赫美三世隻得舉手投降,黯然下台。他在退位書裏悲哀地寫道:

      〝我的大臣、酋長、人民、外僑和祖先的子孫們,你們在哪裏啊?你們聽好了!我現在被突如其來的困難所迷惑與困惑,必須放棄我們土地的生命。你們聽好了!但是我對你們的傳統統治和特別恩典將會繼續下去。我希望當我的行為被證明是有道理時,我們的土地會重新複生命。

      喬治.保萊特親自赤膊上陣,領著他的狼虎之師上岸接收夏威夷王國政府,他在夏威夷王國的皇帝辦公室坐下後,下了第一道命令:將夏威夷群島上所有的夏威夷王國國旗全部燒毀,一麵也不準留下,改用大英帝國聯邦米字旗替代之。

      夏威夷王國的三朝元老兼現任財政部長加裏特.醫生冷靜而沉著地處理著這件天大的禍事。為了便於以夏威夷王國公民的身份來力挽狂瀾於既倒,他在1843510日辭去所有夏威夷王國王朝的職位,之後他立即做了兩件事極其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是為了保存夏威夷王國皇帝的曆史檔案,立即將夏威夷王國政府內所有的卡梅亞梅三世的檔案和資料,搬運到到瓦胡島紐厄努山的皇家陵(Royal MausoleumNuuanu Mountain)裏。加裏特.德就在皇家墓裏麵辦公,墓裏麵沒有桌子,他就席地而坐,在前皇後伊莉莎.卡胡蔓妞(Queen Elizabeth Kaahumanu)的棺材上,書寫向美、英、法三國的抗議書。

      第二件事是他秘密命令約翰.馬歇爾將軍(General John Marshall)以商人的身份,帶著卡梅赫美三世的抗議書,前往美國、法國和英國,向三國的政府抗議喬治.保萊特非法的惡霸非法行為,並請求援助。    

 美國和法國都相繼發表不會坐視這種明目張膽的帝國主義強盜行為的聲明。美國海軍上將勞倫.(Admiral Lawrence Keaney)下令以〝星群號(USS Constellation)〞為旗艦的戰鬥艦群,立即開赴夏威夷外海,槍上膛,炮下套,做好一級備戰準備,靜待美國政府外交斡旋的結果,英美大戰,一觸即發。

      約翰.馬歇爾將軍在歐洲,成功地將抗議書轉交給了喬治.保萊的頂頭上司,英國皇家海軍理查德.托馬海軍少理查德.托馬鑒於國際形勢,知道這種強盜勾當會使英國腹背受敵,在英國海軍的軍事補給線還達不到南太平洋時,恐怕不是美國海軍的對手。

      在毫無勝算的環境下,一貫都是以野蠻武力奪取領土的帝國主義的野心,這次看起來非但不像件好事,倒有點像是禍事,這塊吞進肚子裏的肥肉是要吐出來的。為了息事寧人,為了借階下台,理查德.托馬斯換了一副嘴臉,親自乘著旗艦〝英皇都柏林號(HBMS Dublin)〞,從南美洲智利瓦爾帕萊(Valparaiso,Chili)出發,全速直奔太平洋,要親自處理這件國家大事。  

      理查德.托馬1843726日到達檀香山港口,麵見卡梅赫美三世擠出了笑臉,正式為喬治.保萊的強盜非法行為向他道歉,並於1843731,無條件地恢複夏威夷王國的全部獨立主權。      

 梅赫美三世複位後,於卡威亞浩教堂(Kawaiahao Church)發表複位演講:義使這片土地的生命永垂不朽(The life of the land is perpetuated in righteousness)。〞這句話成了日後夏威夷王國人民和《夏威夷王國憲法》的座右銘。  

   1843731日早上,英國的米字國旗從夏威夷群島上降下,久違了的夏威夷王國國旗,再度悠悠升起,象征著夏威夷王國獨立主權的重立。因感念理查德.托馬的所謂公正,卡梅赫美三世下令把在檀香山市區中心的升旗站,將之改名為〝托馬斯站(Thomas Station)〞,後來該升旗站改成了一座花園,至今尚在。   

      畢竟形勢逼人強,狼子野心的大英帝國,無恥地以強盜非法行為,霸占夏威夷王國長達五個月零五天之久,這場危機幾乎使夏威夷王國一度亡國。夏威夷王國的獨立主權恢複了,卡梅赫美三世的皇位也複位了,可是理查德.托馬斯和他的軍隊還是賴著不肯走。他們在檀香山又賴了六個月,等到新的英國領事威廉.(William Miller) 從英國倫敦帶著那份不公平的《英夏貿易協議》,強逼著卡梅赫美三世在1844214日簽字後,才撤軍走人。 

      1844年十一月,法國與英國達成共識:誰都不可占領或控製夏威夷王國。英法兩國邀請美國也簽字共同保證夏威夷群島王國的獨立與主權,但被美國政府斷然拒絕。

      大英帝國主義是不會自動改掉侵略成性的惡習的,他們對夏威夷王國是不會死心的。英國海軍陸戰隊曾不止一次的狐狸給雞拜年,不請自來,擅自登岸〝幫助〞夏威夷王國政府維持治安,想效法〝法國經驗〞來對付夏威夷王國。

      所謂法國經驗的典故是這樣的。18371218日,親美的夏威夷王國皇帝卡梅赫美三世受到檀香山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的挑撥蠱惑,一時糊塗,神經兮兮的簽發了一道行政命令,內容有四:   

      第一,不準任何外國天主教在夏威夷王國傳教。第二,任何載有天主教傳教士的商船都不準登岸。第三,驅逐在夏威夷傳教多年的亞曆克西.巴舍神父(Father Alexis Bachelot)帕特裏.朔爾特神父(Father Patric Short)出境。第四,天主教在夏威夷王國境內為非法組織,執法單位有權拘捕之。   

   法國帝國主義政府為此,向夏威夷王國發出強硬的外交抗議通牒,要求提出滿意的解釋和更正錯誤的國策。夏威夷王國不敢大意,特意派出全權代表,前往巴黎談判,希望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雙方經過數年往來,始終達不成共識。  

   十二年後,法國政府不想再拖,決定借題發揮,要利用這個天賜良機來興風作浪,大作文章。他們打著為法國天主教傳教士爭取傳教自由的幌子,由法國路易..特羅默海軍上將(Admiral Louis De Tromelin)帶著自己的旗艦〝普塑溫特號(Poursuivante)〞,和由西裏.皮埃雷.西奧.拉普拉艦長(Captain Cyrille-Pierree-Theodore Laplace)的〝伽桑(Gassendi)〞兩艘戰艦,不請自來,於1849820開進了檀香山港口。  

      1849820日,路易.特羅默假借當年兩位法國神父被驅逐出境是〝侮辱了法國人的尊嚴〞為理由,聲色俱厲地用武力威脅卡梅亞梅三世!1849825,就在卡梅赫美三世尚在猶豫不決時,路易.特羅默蘭失去了耐心,下令兩艘戰艦同時朝著檀香山港的塞開炮,盡毀岸邊的大炮與防禦工事,多處民房和政府大樓被炮彈炸毀,損失多達十萬美元。    

   虎頭蛇尾的卡梅赫美三世是個沒有膽色的人,見到法國人的戰艦,聽到法國人的炮聲,就嚇呆了,連忙賠禮道歉,立即撤銷了那道幹涉宗教自由的行政命令。法國人得寸進尺,並沒有因為卡梅亞梅三世的讓步而就此罷休,他們厚著臉皮,在戰艦和大炮的掩護下油嘴滑舌地提出多項沒有談判餘地的十項特殊要求:    

      第一,法國皇帝與三文治島皇帝之間,必須保持著永恒的友好關係。第二,三文治島皇帝必須對法國人與其財產,加以特殊性的保護。第三,特殊性的保護,是包括來自法國的船隻、船員和其官員遇有海難時,三文治島皇帝與其他各島上的酋長與居民,必須提供協助,如遇所需費用,應由雙方協商定之。第四,任何法國人如果在三文治島犯法,其陪審團必須由法國人或與其他外國人共同組成。如果三文治島政府不接受,則不得審判。第五,任何從法國船隻上私自棄船登案的法國水手,三文治島政府必須將之拘禁,在交回法國當局之前的拘禁費用,由船主負責。第六,三文治島政府不得禁止進口法國產品,法國的葡萄酒(Wine)和白蘭地(Brandy)的進口稅不得高於其產品的百分之五。第七,法國進口三文治島的貨物,不得征稅。第八,法國人在三文治島的財產與待遇,應與三文治島皇帝相同,法國人享有最友好國家待遇。第九,三文治島政府必須保證法國人不搶劫。第十,為了證明三文治島政府的誠意與悔意,需賠償法國人的精神損失兩萬美元。

      卡梅赫美三世驚怕之餘,連討價還價的勇氣都沒有,就於1839717日與路易.特羅默艦長簽下不公平的城下之盟,用鈔票賠償凶狠無恥的法國人。法國帝國主義者得手後,於184995日撤離夏威夷群島。這是夏威夷王國的羞恥,也是所有被弱肉強食的小國的悲哀。

   在那個年代,兩萬美元的購買力是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是整個夏威夷王國政府半年的開銷。這段期間,是卡梅赫美三世一生中最困難的時侯,在國內,與他發生亂倫關係而鬧得滿城風雨的親妹妹娜赫納娜公主(Princess Nahienaena)因病去世,在國外,又來了帝國主義的強大壓力。卡梅赫美三世內憂外患,心力交瘁,頓足捶胸,仰天長歎,憤怒地對著家人咆哮道:〝叫他們來把我的江山拿去吧,我不管了!〞(待續)







201128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老高博客 回複 悄悄話 複玉壘關先生:

謝謝美言。‘近代史’全文大約四、五百萬字,已經完成了一百餘萬字,我會以每五天左右的速度發表一篇。

‘夏威夷’則隻有五、六十萬字,已經全部完成,隨後逐一發表。請指教。

高勝寒 敬複
玉壘關 回複 悄悄話 再看一遍,還是要大讚。
以前看過你的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那個係列。
知識積累到您這個層次,的確就可以做到信手拈來,一絲不亂了。

加油加油。
玉壘關 回複 悄悄話 你的夏威夷係列我一直都在跟讀,非常喜歡。
謝謝拉。
MAE 回複 悄悄話 WOW...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I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