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裝神弄鬼 死如野狗

(2011-01-31 15:03:06) 下一個

夏威夷群島王國王朝風雲(1



   夏威夷群島有世界上最美麗的沙灘和最幹淨的海水,那裏四季如畫,也四季如春。春天和夏天的溫度,上下溫差不出十二度。 即使是冬天,溫差最多不出十八度,如此氣候,如此天然,如此怡人,加之物產豐富,真是世上稀有。

   夏威夷群島的水果,尤其是香蕉、鳳梨和咖啡,都是聞名遐爾的。夏威夷群島的水果雖然是好,但並不全是出產於本地的。比如說,鳳梨是在1813年從西班牙王國(Kingdom of Spain)引進來的,咖啡是在1817年從墨西哥引進來的。這兩種產品,經過夏威夷群島的土人們數十年的研究發展和品種改良後,成為夏威夷群島的招牌產品,傲視全球。

      夏威夷群島土人天真友善,豪爽大方。但也正是因為夏威夷群島土人們的天真純樸,不知天高地厚,不識世道陰險,才導致夏威夷王國王朝的覆亡悲劇!

      其實在那風光旖旎椰樹成陰的美麗悠閑風景的背後,曾經有一個獨立的太平洋群島小王國,在這個夏威夷群島上興起,也在這個夏威夷群島上覆亡。這個弱小的夏威夷王國王朝,經前後八朝,曆七帝一後,最終覆亡在愚昧、天真、貪汙與腐敗上。

      夏威夷群島土人的真正先祖,眾說紛紜,現已無從考證,但據比較可靠的說法是大約一千多年前,也就是公元三百年至七百五十年之間,乘坐獨木舟,來自大溪地群島(Tahiti Islands)漂洋過海的難民。這也隻是從夏威夷群島土人的語言口音,和他們的生活習慣上猜估出來的,並沒有真正的有力證據。

     夏威夷群島土人在1778年之前一直是避世而獨立的,他們過著一種與世隔絕但可以自給自足的獨特生活。最早有關夏威夷群島和美國關係的曆史,要回朔到1789年,那一年的824日,有一艘來自美國波士頓,船長叫做羅伯特.戈雷(Captain Robert Gray)哥倫比亞(Columbia)〞商船,路經夏威夷群島檀香山(Honolulu) 

      羅伯特.戈雷多次遠渡重洋,到達過歐洲與南美洲諸國。羅伯特.戈雷在1792511日下午到達北美洲加拿大哥倫比亞哥倫比亞河(Colunbia River),這條至今依然叫做哥倫比亞河的河流,就是由羅伯特.戈雷命名的。 

      羅伯特.戈雷在美國早期航海史上是鼎鼎大名的。他於1755510羅得島州提維頓市(Tiverton,Rhode Island)出生,曾在獨立戰爭時參加過美國海軍,在戰爭中失去了一隻眼睛,被迫退伍。離開美國海軍後,受到美國當代富豪查爾.布爾芬(Charles Bulfinch)的賞識,把他委任為哥倫比亞號船長,負責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  

      查爾.布爾芬不但是位眼光獨到的商人,還是美國當時最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雄偉、經典而拱形結構的美國聯邦國會山莊(United States Capitol Hill)美國馬薩諸(Massachusetts)、緬因州(Maine)、康乃狄格州(Connecticut)的行政大樓(State House)和哈佛大學的大學禮堂(University Hall,Harvard),都是查爾.布爾芬的傑作。   

 查爾.布爾芬176388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Boston,Massachusetts) 出生,1784年在哈佛大學取得碩士學位,精於設計歐洲尤其是意大利古典式建築。他這種獨特而雄偉的風格,深深影響著包括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President Thomas Jefferson)在內的數代人。

 查爾.布爾芬看準中國是一塊有無限利潤潛力市場的寶地,於是與友人成立航海公司,自建貨船哥倫比亞號,聘請羅伯特.戈雷為船長,遠赴中國從事貿易。這是美國第一艘環球航行的商船,也是開創美國遠洋貿易的先鋒。 

     美國政府對查爾.布爾芬的創舉是重視和支持的,馬薩諸塞州政府、美國聯邦國會特為此行發出外交公文,美國開國元首喬治.華盛頓總統為了表示支持而親自簽發許可證。    

 查爾.布爾芬1844415日在他的老家波士頓去世,享年八十歲。查爾.布爾芬死後,他的長子托馬斯.布爾芬(Thomas Bulfinch)為了紀念他的父親,特出版布爾芬神話(Bulfinch Mythology)一書,詳細記載了查爾.布爾芬奇傳奇和精彩的一生,為世人留下了許多第一手資料。      

     羅伯特.戈雷是美國最早的遠航貿易者,他將美國的毯子、鐵塊、刀劍、武器與毛皮等,運到中國廣東,交換中國的茶葉、瓷器、家具和絲綢。羅伯特.戈雷靠著這種冒險精神而發財致富,影響深遠,引發美國商人到中國從事貿易的浪潮。

 1806月,羅伯特.戈雷得了黃熱病,死在美國南卡羅萊納查爾斯頓市(Charleston,South Carolina)外海的船上。 

   1784年,美國作家羅伯特.莫裏(Robert Morries)根據自己和羅伯特.戈雷的中國經驗,寫成了著名《中國皇後(Empress of China)一書。此書廣為流傳增加了美國人對中國社會的了解和對中國皇朝的認識。美國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早期的航海先鋒,有多處的地名、縣名、河流、學校、海灣、港口和街道都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1789824日,羅伯特.戈雷從南美洲出差歸來,因為要補充食物與淡水,臨時登了岸,從此展開了美國人和夏威夷群島土人接觸的曆史。在那個年代,商船主要從事的貿易是利潤豐厚的毛皮生意。

      從此以後,就有眼光獨到的美國人,不停地往返於夏威夷群島與美國、中國之間,從事其他的商業活動。不出幾年,夏威夷群島的三文治島(Sandwich Island),就被三位美國人壟斷用來謀取驚人的暴利。

      他們分別是納頓. 溫希船長(Captain Nathan Winship),喬納森.溫斯普船長(Captain Jonathan Winship)和希.戴維斯船長(Captain Heath Davis)。他們在三文治島上又發現另外一條財路:一種中國人最喜愛的名貴木材----檀香木。這種結實貴重的檀香木在夏威夷群島上是山遍野,隨處可見,這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金窩子!  

      於是乎,美國商人們就一點也不客氣起來,他們僅點小恩小惠,賄賂當地的土著酋長們,利用夏威夷群島土人的無知,許以些蠅頭小利,然後大肆砍伐,將木材賣到美國和中國發財圖利。他們的確是發了橫財,但對當地的環保來說,卻造成了極大的、無可挽救的損害

 由於長期不斷的濫砍濫伐,終於毀滅了整個檀香木森林(Sandalwood Forest)!這個驚人消息雖然引起美國政府的注意,但美國政府並沒有采取任何幹預的行動,也沒有下令禁止,連一個防範計劃書都見不到,實在使人遺撼。

   三文治島是被一位來自英國,叫詹姆斯.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的海軍軍官,於1777 年所命名的。詹姆斯.庫克因在太平洋大海中為躲避大風暴,誤打誤撞地發現,並駛進這片太平洋中的新天地。  

   詹姆斯
.庫克發現這片太平洋中的新天地後,為了紀念他在海軍中提拔和栽培他的老上司,對他有知遇之恩的英國海軍大臣三文治
(The Fourth Earl of Sandwich,First Lord of Admiralty)遂以此命名,這就是三文治島名字的來源。

      三文治伯是英國王室冊封的皇族。第一代三文治伯爵是愛德.蒙塔(Sir Edward Montague)愛德.蒙塔本來是英王查理二世(King Charles )朝中步兵團的將領,駐防英格蘭聯(Commonwealth of England) 

     愛德. 蒙塔古在1656年以三十一歲的年齡,出任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統領。後因戰功,被英王查理二世冊封為德武士(knight of the Garter)三文治伯。從此莫塔鼓家族與英國皇家海軍結下了不解之緣。

 三文治伯爵四傳至約翰.蒙塔。慧眼識英雄,這位詹姆斯.庫克的伯樂,大力支持他的航海探險計劃,使詹姆斯.庫克有了十二年內三度環球探險的機會。   

      三文治伯在英國一脈相傳,綿綿不息,至今猶在。其第十二代三文治伯位繼承人威廉.詹姆斯.海曼.蒙塔(William James Hayman Montagu)2004122日出生,是蒙塔家族中最年青的傳人。   

     在歐洲,詹姆斯.庫克可謂是人人皆知的英雄人物。他不但為英王喬治三世發現了〝英王喬治三世島(King George Island),更找到澳大利(Australia)新西(New Zealand)兩處新大陸。

      英王喬治三世島就是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群島。詹姆斯.庫克登陸後才了解到,法國人比他來的更早,於是覺得用英王喬治三世島這個名字有點不妥,所以又將之改名為大溪地群島〞,此名一直延用至今。 

      其實,最先發現大溪地群島的,既非法國人,亦非英國人,而是西班牙人。早在1606年,有一艘西班牙商船來到了大溪地群島。可是西班牙王國對這塊人口不足四萬的荒島沒有任何興趣,既無貿易計劃,又無殖民政策,連出兵霸占的想法都沒有,於是不了了之。

      直到一百六十一年後局麵才有所變化。1767618下午,英國人塞繆.沃利船長(Captain Samuel Wallis)來到了大溪地群島。他的艦長喬治.魯賓(Master George Robinson)在他的航海日記上是這樣描寫當時的景象: 

      〝這個農有著難以想象的美麗,遠遠觀之,沿著長達三、四英裏的海岸線處,全是整齊的農家地,後麵是密密麻麻顯然沒有門牌號碼的住家,與一排排茅草屋頂的整潔穀倉。遍地皆是望之不盡的椰子樹,和沒有名字的其他樹木。

   島的內部是山巒起伏,美麗的低穀盤旋在其中,從山腳到山腰,全是良好的場地,群山之頂,覆蓋著綠色的高樹。海岸邊上,安詳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們, 無憂無慮地在乘著獨木舟四處泛遊。這些景色,是我一生中從來未見過的美麗家園。〞

      風景是美麗的,但是英國人的帝國主義心態,使事情變得醜陋無比。英國人發現了大溪地群島後,伸出來的不是友誼之手,而是冰冷恐怖的大炮。

   由於摸不清狀況,塞繆.沃利並不敢貿然下令登岸,他們鬼鬼祟祟地在外海觀察了五天,決定1767624日從茅台威灣(Matavai Bay)上岸,但被純樸的大溪地群島土人敵視,憤怒之中,他們從獨木舟上,用弓箭、木塊和石頭招待他們。  

      塞繆.沃利大怒,下令開炮,朝著獨木舟的土人亂轟,炸得他們人死舟毀,傷亡慘重。大溪地群島土人實力不敵,逃往半山腰,躲進叢林中驚慌地遙遠觀望。

     塞繆.沃利斯為了示威,又朝著山腰開了四炮,嚇得大溪地群島歐巴莉婭女皇(Queen Oberea)連忙帶著鮮花、水果、食物、禮物與一群群美麗的大溪地群島土人姑娘來屈膝求和,任由如狼似虎的英軍享受。

 次日,塞繆.沃利斯下令揮軍登岸,毀盡島上所有的獨木舟,實行軍事占領大溪地群島,改名為英王喬治三世島。塞繆.沃利斯征服大溪地群島後,繞過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於17685月返回英格蘭,他將大溪地群島的各種狀況告訴了好友詹姆斯.庫克,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英國帝國主義伸出黑手到處強搶豪奪,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倒也顧不了那麽多。1836年由於受到英國傳教士兼外交領事威廉.普裏查德(William Pritchard)的陰謀挑撥和反對,用武力強行將法國派至大溪地群島的兩位天主教神父驅逐出境,引起軒然大波。

     英法本來就是失和,兩國交惡多年。法國趁著英國的多事之秋,大張旗鼓地派出法國海軍名將艾貝.迪珀.圖阿艦長(Captain Abel Dupetit-Thouars)領著大型驅逐艦,勒索敲詐大溪地群島的普瑪裏皇後(Queen Pomare ),強逼著她簽下接受法國保護的不平等條約。大溪地群島自此成為法國的屬地。   

  大溪地群島土人的樸素、友善、天真和好客,加上美麗、幾乎全裸的大溪地群島姑娘的熱情和浪漫,使塞繆.沃利斯與他的水手們覺得這裏就是世外桃園,這就是男人的天堂。直到如今,對歐洲人來說,大溪地群島依然是個浪漫美麗的代名詞。

     塞繆.沃利斯船長是英國皇家海軍統領約翰.船長(Captain John Byron)的手下大將,因為英屬的太平洋福克蘭群島(Falklands Islands)在鬧叛亂,塞繆.沃利斯船長受命率領著約翰.倫船長的旗艦〝皇家豚號(HMS Dolphin)前往鎮壓。  

      塞繆.沃利斯船長的另外一個任務,是乘著遠航之便,去尋找英國人三百年來一直相信的在太平洋汪洋大海的某處,除了南、北美洲外,尚有存在的其他的大陸。

 塞繆.沃利斯船長在太平洋裏漫遊了二十個月,終於找到了大溪地群島和複活節群島(Easter Islands)塞繆.沃利船長本來是一默默無名之輩,風雲際會加機緣巧合,使他隨著大溪地群島的名字而留傳千古。 

   詹姆斯.庫克是歐洲唯一個環遊全球七大洲的人,他胸懷大誌,見多識廣,他自己的座右銘是,〝不但超越前人,更使後無來者(Not only go farther than any man had ever been before, but as far as it was possible to go.) 

   詹姆斯.庫克17281027日在英格蘭約克(Yorkshire,England)郊外的農場的一間小茅屋裏出生。他父親老詹姆斯.庫克是蘇格蘭(Scotland )的一位普通農夫,母親格蕾.裴治(Grace Page)是一位在酒店當清潔工人的英格蘭婦女。詹姆斯.庫克來到這個世界的過程是艱難的,他母親足足熬了一整天,才將他平安地生下來。

     詹姆斯.庫克個性外向,膽大妄為,從小就是個調皮搗蛋的頑童。青少年時,因為家庭經濟的緣故,他放棄讀書機會,從事各種體力勞動工作,他當過貨艙管理員,幹過清潔工人,也做過工廠包箱工。 

      1746年,從小就對海洋產生濃厚興趣的詹姆斯.庫克,自願地來到當時最大的造船廠〝葵柯造船廠(Quaker Shipmaster)〞,跟著航海大師約翰.(John Walker)當小學徒工。這個機遇,使詹姆斯.庫克終其餘生與海洋結下了不解之緣。

      頭一年,他乘著費爾拉夫號(Freelove)去了趟倫敦,又橫跨過北海(North Sea),到達挪威(Norway),和更遠的愛爾蘭海(Irish Sea)及波羅的海(Baltic Sea)

      從這幾趟的遠洋航行經驗中,聰明伶俐的詹姆斯.庫克,憑著自己的親身體會,學會了導航知識,他也學會了如何巧妙地掌握住海水的高低潮,風向和各地港口的準確位置。詹姆斯.庫克的好學與努力,深得他恩師約翰.克的讚賞。

 1752 年,詹姆斯.庫克被約翰.委任為〝友誼號(Friendship)〞的技術主管,這是一份他夢寐以求的工作,他在這個崗位上,一做就達三年之久

 1755年,詹姆斯.庫克覺得自己雖然愛好航海,但考慮到對國家應該有所貢獻才對,於是下定決心,放棄了九年來的努力,報名加入英國皇家海軍,從軍報國。他堅定地拒絕約翰.沃克優厚薪水的誘惑,和擔任一條新船船長職位的機會,以二十七歲的超齡成年人,投身英國皇家海軍中,成為一名無足輕重的普通軍人。

      所謂腹有詩書才自華,無能錦繡是草包。詹姆斯.庫克對自己充滿信心,他在英國皇家海軍裏努力不懈地工作,不久就出人頭地,爬進英國皇家海軍的領導班子。詹姆斯.庫克在英國皇家海軍〝雄鷹號(The Eagle)〞上服役不到一年,就高升為船上的技術主管,負責這條有六十支大炮的英軍戰艦的遠航技術裝備。

      當時英國和法國正為殖民地利益而交惡,兩國互以武力相見多年。次年八月,詹姆斯.庫克所服役的雄鷹號,受命巡邏於英格蘭西北方愛爾蘭海岸(Irish Coast)和西西裏島(Scilly Island)之間。

   1755年四月間,雄鷹號在法國外海與法國一艘一千五百噸,有五十支大炮的法軍戰艦遭遇,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兩艘戰艦,不由分說,就互相對著炮轟!四十五分鍾的炮戰打下來,詹姆斯.庫克身受重傷,他手下戰死二十六名,傷一百三十 

   1757年五月,在詹姆斯.庫克二十九歲生日那天,他以傷兵的理由光榮退伍,在退伍儀式上,詹姆斯.庫克被英國皇家海軍認可為英國當代最優秀的海軍軍事專家之一。

      1757年十月,詹姆斯.庫克傷愈,重回英國皇家海軍服役。即被英國皇家海軍委任為擁有六十四支大炮的〝彭布羅(Pembroke)〞的總負責人,前往加拿大幫助英軍對付法國支持的魁北克(Quebec,Canada)叛亂。

     英國派出了皇家陸軍詹姆斯.沃爾(Major General James Wolfe),遠赴加拿大征伐法國人,詹姆斯.沃爾不辱使命,在魁北克將法國人全軍覆滅,奠定了英國人獨霸加拿大的霸主地位。

 詹姆斯.沃爾夫是英國人人皆知的馬革裹屍戰死沙場的英雄。此人有幾個特點,一是喜歡打文明的狠仗,二是善用奇擊,三是喜歡用焦土戰術,殺起人來,毫不手軟。他每次攻打敵人時,都會先給對方的軍民發出一封限時投降書,後來英國陸軍就將這種心理戰略手段稱之為〝沃爾通牒(Wolf’s Manifesto)〞。

     詹姆斯.沃爾夫為了將法國人在加拿大徹底的擊敗,在1759913日,出動了兩百艘戰船,九千名海軍,一萬八千名陸軍,全力攻打魁北克

 法國的守將是馬奎..蒙特卡(Marquis de Montcalm),由於魁北克的要寨兼主戰場是在彪厄普特(Beauport),其地形為後有萬丈深淵之靠山,前為一望無際的亞伯拉平原(Plains of Abraham)馬奎.蒙特卡覺得既然沒有後顧之憂,就將全部的軍力,集中在平原上,等待詹姆斯.沃爾的到來,一決雌雄。      

      可是
馬奎
.蒙特卡忘了對手的特性了。詹姆斯.沃爾派了兩支敢死隊,硬是用人力將二門大炮拉上了飛鳥難渡的懸崖,前後夾攻,隻用了十五分鍾,就將法國大軍殺得狼狽不堪,兵敗如山倒。

      可是在勝利前,詹姆斯.沃爾身中三槍,一槍打在手臂,一槍打在大腿,最要命的是第三槍,打進肩膀,傷及心髒,他躺在戰場邊的大樹底下,生命垂危。軍醫問他要不要立即開刀急救,詹姆斯.沃爾搖了搖頭說:〝我的生命結束了。〞言罷,合目待死。

 斯時也,情報官衝前來大聲匯報說:〝軍隊撤退了!軍隊撤退了!〞詹姆斯.沃爾突然睜開眼睛問道:〝是誰的軍隊撤退了?〞情報官答曰:〝是敵軍撤退了!他們被打得放棄了所有的東西跑了!〞詹姆斯.沃爾聽罷,安詳地閉上了雙眼,含笑而逝。

   詹姆斯.庫克因為利用他的航海專長和軍事知識,提供的地圖準確無誤,使詹姆斯.沃爾的戰爭事半功倍,替英國立下了大功,得到了英皇五十英鎊的獎金。 

   1762十二月,詹姆斯.庫克功成身退,返回英國老家,和二十一歲的伊麗莎白.柏特斯(Elizabath Batts)成婚。詹姆斯.庫克婚後在英國老家住了五個月,受紐芬蘭島(Newfounderland)總督托馬.格拉內(Thomas Granes)的委托,出掌英國皇家海軍〝羚(Antelope)〞,出海為他作些海洋方麵的調查研究作業。

      三年下來,詹姆斯.庫克成了英國皇家海軍中僅有的少數軍事專家之一,備受各方的器重和賴。詹姆斯.庫克是個無心家室的人,與伊麗莎白.柏特斯結婚十七年,總是聚少離多,但育有五子一女,可是他的家庭觀念並不重,其妻去世時,他若無其事,沒有一字之哀,半語之悲,由此可見此人冷酷的程度。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海洋地理兼水道測量專家亞曆山大.達爾林普(Alexander Dalrymple),一直堅信在太平洋的某些地方,尚有一片不為人知的新大陸存在。亞曆山大.達爾林普為了向世人證明他判斷的正確性,花了三年時間,勞師動眾,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到處去尋覓那片新大陸。

     可惜是機緣未到,也可能是運氣欠佳,總是沒有結果,徒勞而返。時間一久,英國皇家海軍領導們覺得他是在著一件大海撈針的遊戲,而這種看起來遙遙無期的遊戲,已很難使他們再繼續浪費錢財來支持他。

     詹姆斯.庫克第二次環球探險歸來,向英國皇家海軍匯報說,他不認為在太平洋裏有任何的大陸存在。這個報告,無疑是宣布了亞曆山大.達爾林普理論的死亡。亞曆山大.達爾林普的經費用光了,雖然他尚未死心,但也隻好無可奈何地暫時停止。詹姆斯.庫克的興起,使這些英國皇家海軍領導們,將注意力和希望,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亞曆山大.達爾林普蘇格蘭人,他於1737724日在蘇格蘭愛丁堡新海勒斯市(New Hailes,Edinburg,Scotland)出生。他的父親是詹姆斯.達爾林普士,母親也是貴族,在十六位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

     亞曆山大.達爾林普強聞博記,好學自強,年方十五,就被的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聘為全職寫作班雇員。當英國與菲律賓的蘇祿群島的蘇(Sultan of Sulu Island)談判貿易合同時,亞曆山大.達爾林普是起草協議文件的主筆。

  這份工作,使他對中國和東印度等地域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在二十二歲那年,第一次到達中國廣東,從事實地考察。1765年,亞曆山大.達倫蒲返回倫敦後,被選入皇家海軍協會(Admiralty and Royal Society)為院士,從事海洋方麵的研究。    

     亞曆山大.達爾林普爾在這時,研究成功了人類第一座專供航海之用的博福特測風儀(Beaufort Scale)〞,加上他描繪出來的數以千計的各地海洋地圖,使人類航海時的安全度,大為提高。這個博福特測風儀,至今還被世人,尤其是在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廣為運用,做為測定颱風力度的標準。

      英國東印度公司是一個所有中國人永遠都不可忘記的名字!這是一個永遠貼在英國帝國主義臉上的羞恥標記。它就是拿著英國政府頒發的所謂合法貿易的執照,公開販賣鴉片給中國人,殘害中國人民身心,最後因為中國人拒絕毒品而導致英國帝國主義的武力幹涉,在鴉片戰爭後逼使清廷簽下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五阜通商的那個公司。

  由於政治原因,亞曆山大.達爾林普爾發明的測風儀,被他的上司冒名領功。博福特測風儀是亞曆山大.達爾林普與他的皇家海軍協會同僚約翰.斯米(John Smeaton)研發出來的,但是他並沒有將之發表,他把全部的資料提供給了他的頂頭上司。

      1805年,愛爾蘭出生的英國海軍上弗朗西.博福(Sir Francis Beaufort)時為英國海軍高級領導,他厚顏地將這個研究成果據為己有,稍微改良,即宣布研究成功,因而以他的名字命名之。

  1776712日,詹姆斯.庫克乘著船長一百零三尺,時速七節的〝決心號(HMS Resolution)〞,帶著一百一十二名英國皇家海軍,和足夠兩年用的夥食及水,另加七千磅鹹醃菜,告別了同僚和家人,朝著那遙遠而不可知的太平洋揚帆而去,開始他的第三次環球探險航行。

      與詹姆斯.庫克同行的,還有由查爾.克拉艦長(Captain Charles Clerke)統領的副艦〝發現號(HMS Discovery)〞。發現號是一艘全副武裝,載有七十名英國皇家海軍士兵的戰艦。詹姆斯.庫克此去,不但開創了一個原始民族的文明,拉開了人類一段全新的紀元,同時也開進了他自己人生的死亡之旅。

      詹姆斯.庫克本來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個中階軍官,經常遊巡於白靈海峽和太平洋之間。這次的三度環球探險,他按照原定計劃,先到新西蘭,再往克革(Kerguelen Island),直下大溪地群島

      離開大溪地群島後往北航行時,發現了一個小荒島,詹姆斯.庫克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之,即今天的南太平洋庫克島(Cook Island)。這次的遠航,是成果豐碩的,除了庫克島外,一路航來,還發現了聖誕島(Christmas Isalnd)與多個其他的小島。這幾個小島,其實就是夏威夷群島的外島。

     可能是機緣到了,詹姆斯.庫克於1778118日早上,因躲避風暴而誤打誤撞的來到夏威夷瓦胡(Oahu,Hawaii)詹姆斯.庫克和他手下,於1778120日中午登陸,在一個叫作懷梅(Village Of Waimea)的鄉村裏,遇到了第一批夏威夷群島土人。

      瓦胡島上的土人奧酋長(Hight Chief Kaeo),暫時停止了每年一度的豐收感恩祭神舞會,帶領著一批愚昧迷信,天真爛漫的夏威夷群島土人,出來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他們見到詹姆斯.庫克長的一表人材,衣著華麗,頭發光亮,唇紅齒白,再看到他佩戴著的利劍,威風凜凜的衛士,個個長相非凡,儀表出眾,誤以為是他們的〝農祿神(Lonoikamakahik)〞下凡。夏威夷群島土人是懷著朝聖般的恭敬,和虔誠敬拜的心態和詹姆斯.庫克打交道的。

   農祿神是夏威夷群島迷信的土人傳說中四大天神中的農業大神。農祿神保佑著夏威夷群島土人的農作物,使他們年年豐收,讓夏威夷群島土人可以生活的無憂無慮。

   有幾點巧合,使夏威夷群島土人更加堅信詹姆斯.庫克就是他們傳說中的農祿神第一,農祿神是在豐收感恩祭神舞會時到來,而詹姆斯.庫克正是及時而至,忽然出現在沙灘上的。第二,農祿神是每年來一次,而詹姆斯.庫克也是如此。第三,農祿神衣著華麗,而詹姆斯.庫克的華麗軍服,正符合了傳說中的農祿神。第四,農祿神神出鬼沒,來無影去無蹤,而詹姆斯.庫克也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之下突然而至。第五,農祿神的架子很大,而詹姆斯.庫克故意裝神弄鬼,特意地擺高姿態,有預謀地去愚弄和誤導夏威夷群島土人,使他們堅信他自己就是傳說中的農祿神   

   消息傳送出去,夏威夷群島土人都懷著朝聖和禮拜的心態,拖男帶女,群簇著來看這位活的農祿神。夏威夷群島土人崇拜和尊敬詹姆斯.庫克,將他擁到當地的古神(Temple of Heiau)上,跪下就拜。

 而這位心術不正,慣於驕傲自滿,和白眼朝天的詹姆斯.庫克,也樂於接受這種在白人世界裏不可能得到的供奉和敬畏,自以為得逞,心裏得意了。

     夏威夷群島土人用他們最好的酒水食物,和美麗動人的夏威夷群島土人姑娘,來招待這群性苦悶的英國海軍士兵。因為誤以為詹姆斯.庫克是神,所以奧酋長不敢怠慢大意,他將自己最漂亮的親女兒送給他享受。

     詹姆斯.庫克也毫不客氣地接受了這種意外的供奉,幾夜春宵,數日風流,居然使奧酋長那位涉世未深的女兒孕在身,來為他產下一位金發藍眼的胖娃娃。  

     但詹姆斯.庫克萬萬沒有想到,這種自我陶醉的鬼把戲,是騙人的,是長久不了的。他更沒想到最後自己就是死在這種自欺欺人的醜劇上。就是如此這般,詹姆斯.庫克親手播下自己未來殺身之禍的種子,所以這是一趟死亡之旅。  

     夏威夷群島土人對詹姆斯.庫克最大的興趣,不光是他們的到來,更是他們帶來的鐵器。夏威夷群島土人願意用土產、清水、食物和小豬等,來交換他們的刀、劍和鐵釘子。詹姆斯.庫克等在島上購買了一百五十頭小豬,和一些雜貨。這是夏威夷群島曆史上英國人和夏威夷群島土人的第一次貿易往來,各取所需,賓主盡歡。 

 詹姆斯.庫克意外地發現,這裏的土人有著少數鐵器,用來作為打獵和自衛之用。因此,詹姆斯.庫克斷定一個事實:在他之前,已經有過高度文明的外國人,曾經到過此地並遺留下少數量的鐵器。

      177822日,詹姆斯.庫克帶著他的部下,依依不舍地離開瓦胡島。詹姆斯.庫克回去後,和朋友們研究得出結論,是日本人將第一批鐵器傳到地的。 

      公元十八世紀初,有三個日本人在出海捕魚時遇到風暴,船翻後被大浪衝到瓦胡岸邊。夏威夷群島土人見此,冒著生命危險,奮不顧身地跳進大浪裏,勇敢地將他們救上岸。

      這是日本人和夏威夷群島土人的首次接觸,而首次接觸就建立在患難之中,實在難能可貴。在時間上,這比英國人詹姆斯.庫克要早上數十年,這也是為什麽日本人一直在夏威夷群島那麽牛氣的原因之一。

      根據夏威王國政府官方文件記錄,早在1840年時,有三位日本人正式歸化成為夏威夷王國公民,開創日本人定居夏威夷王國的先例。我要告訴閣下的是,日本人雖然到達夏威夷群島比英國人要早,但是卻早不過中國人。

 中國人的確是比日本人到達的早,任何的傳說都是不足為信的。根據夏威夷王國政府的文件記錄,在1789年就有一艘來自中國的商船路經夏威夷群島,一位中國船員,不顧一切地從商船上跳水下海,遊泳登岸,這就是中國人移民夏威夷群島的開始。

      後來詹姆斯.庫克先後曾三度重來,利用他簡陋的大溪地語言能力,和夏威夷群島土人建立了特殊友誼和貿易關係。1779117日詹姆斯.庫克重臨夏威夷群島,他帶著部下,在夏威夷群島的棋亞拉奇瓦庫灣(Kealakeakua Bay)拋錨。

   這次,他受到了更熱烈的歡迎,卡蘭尼歐蒲酋長(Chief Kalaniopuu)領著手下的文武大將,帶著土產、水果、鮮花、禮物和微笑,親自登船歡迎,熱情地結交這位來自大海的假農祿神

   詹姆斯.庫克在這次交際上,初次遇到長相高大威猛其醜無比的裴伊亞.卡梅亞梅酋長,他在航海日記上寫道:〝從來沒見過長相如此可怕之人〞。   

     熱情好客的卡蘭尼歐蒲酋長,邀請詹姆斯.庫克和他的部下上岸到他的地盤作客,讓他們免費吃喝玩樂四天。夏威夷群島上那些長發披肩,頭戴鮮花,不穿上衣,身材豐滿,熱情洋溢,美麗誘人的土人姑娘,更令好酒好色的英國水兵們,興奮得眉飛色舞,雙眼發直,兩腿發軟,個個樂不可支,人人樂不思蜀。 

      詹姆斯.庫克見此,更覺得自己不可一世,甚至於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天神下凡?這種白人至上的情結,使他不停地自我膨脹,膨脹得忘了自己姓甚名誰。

      詹姆斯.庫克於177924日,在卡蘭尼歐蒲酋長和熱情好客的夏威夷群島土人的祝福中,依依不舍地離開棋拉奇庫灣。詹姆斯.庫克的座船,在出海後不久就不幸地遇到了強風暴雨,船身受損,需要修補,必須緊急回程。

      四天後,他又回到了夏威夷群島的棋亞拉奇瓦庫灣,在那裏再度拋錨。詹姆斯.庫克這次的突然回程,使夏威夷群島土人產生了懷疑,也開始戒備,因為這不符合農祿神的傳統習慣。  

   這位前後三度遨遊夏威夷群島的英國軍官,開歐夏關係的先鋒,與夏威夷群島土人發生了導致悲劇的意外。他的座船,停泊在棋亞拉奇瓦庫灣期間,在一次被夏威夷群島土人登船偷盜的小事件中,處理失誤而引發武力衝突,結果連自己的老命也賠上了。

      詹姆斯.庫克再度返回棋亞拉奇瓦庫灣修理漏船時,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幾位貪心的夏威夷群島土人,乘著他們入睡的機會,爬上了船偷走了一些雜物和一艘備用的救生艇。

     詹姆斯.庫克知道後,為之大怒!以為這是卡蘭尼歐蒲酋長,命令他手下幹的。在他那目中無人驕傲自滿的大白人心態下,頓時怒由心中起,惡向膽邊生,他決定要給這幫沒有文明的土包子一點厲害的顏色看看。

      詹姆斯.庫克帶著九位全副武裝的軍人,和他的副將戴.菲利中尉(Lieutenant David Phillips),怒氣衝衝地穿過用異樣眼神看著他們的土人,朝著卡蘭尼歐蒲酋長的住家卡瓦嶗村(Village Of Kaawaloa)浩浩蕩蕩地衝去。   

      敲開卡蘭尼歐蒲酋長的茅草屋,見麵後,城府很深的詹姆斯.庫克,因為手上沒有真憑實據,難以頃刻翻臉。於是想起了一條詭計,來教訓這批他心目中的三等有色人種。

      詹姆斯.庫克強忍著一肚子怒氣,擠出笑臉,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和卡蘭尼歐蒲酋長大談起其家常話來。從談話中,詹姆斯.庫克了解到卡蘭尼歐蒲酋長對夏威夷群島土人上船偷東西一事一無所知,差點冤枉了他。 

      心術不正的詹姆斯.庫克,明知道卡蘭尼歐蒲酋長是冤枉的,還是使用了陰謀詭計,他謊稱自己有禮物要送給他,請他一起回船去取。淳樸好客的卡蘭尼歐蒲酋長,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陰謀,是一個騙局!他完全不知道詹姆斯.庫克滿肚子壞水,是用甜言蜜語把他哄騙上船,扣留起來作為人質,用來交換被夏威夷群島土人偷走的小船和雜物。  

      詹姆斯.庫克以為這樣一來,既可顯示大英帝國的威風,又可不費一兵一彈,就能把被偷的東西換回,這就是詹姆斯.庫克的如意算盤。詹姆斯.庫克曾在大溪地群島上多次使用這種陰謀詭計,可謂百試百靈。

      詹姆斯.庫克曾利用陰謀詭計加上武裝暴力,綁架大溪地群島的酋長,然後漫天要價的盡情勒索。三番五次的得手,使詹姆斯.庫克誤認為這就是對付夏威夷群島土人的妙計,這就是與夏威夷群島土人打交道的不二法則。但是這一回碰到了硬釘子,踢到了大石頭,不但不靈,反而把老命賠上了。

      沒安好心眼的詹姆斯.庫克,太輕視卡蘭尼歐蒲酋長手下那幾位精明強幹的文官武將們的膽量和智慧了。從詹姆斯.庫克的來勢,和他們全副武裝的行頭裏,就已經警惕到這幫藍眼紅發的外國人,是一批來者不善的壞蛋,是一批不懷好意,暗藏陰謀,笑裏藏刀,臉善心毒的敵人。

      他們見到卡蘭尼歐蒲酋長因為友誼,也為給足詹姆斯.庫克麵子,堅持要上船,無可奈何,隻能暗中作好防禦準備。雙方劍拔弩張,都在虛與委蛇,一場生死存亡的武裝鬥爭,已經在所難免。 

      卡蘭尼歐蒲酋長帶著十二歲的小兒子和詹姆斯.庫克邊走邊談,朝著海邊進發。他的妻子康尼卡珀蕾(Kanekapolei)知道丈夫就要落入圈套,焦急萬分。她與卡蘭尼歐蒲酋長的機要大臣們,召集全村數千土人,於半路上截停他,異口同聲的要求他立即回頭,千萬不可跟著詹姆斯.庫克回戰船。

      心胸寬廣的卡蘭尼歐蒲酋長並沒有覺察出潛藏危險,不肯接受大家的好意,執意前往。他那不知危險的小兒子,一路跑在前麵,蹦蹦跳跳的登上一塊高石,意外地發現了詹姆斯.庫克預先安排的伏兵!四伏的危機,在小孩子的驚叫聲中頓時爆發! 

   詹姆斯.庫克手下軍人見到漫天漫地蜂擁而來的夏威夷群島土人,帶著仇視的眼光圍上來,大為緊張,為了安全,將長槍上膛,瞄準著卡蘭尼歐蒲酋長和那些憤怒的夏威夷群島土人。於是乎,雙方都沒有回頭和緩衝的餘地,立刻翻了臉,二話不說,短兵相接地在棋亞拉奇瓦庫灣沙灘上展開了生死搏鬥 

      英勇而彪焊的夏威夷群島土人,在憤怒情緒的促使下,沒有給英軍留下開槍的機會,一口氣殺死了詹姆斯.庫克的四個近身衛兵。他的隨身保鏢一死,詹姆斯.庫克也就落了單。

   詹姆斯.庫克身陷重圍,卻不知天高地厚,誤以為這班三等有色人種的土包子門不敢對他怎麽樣。他不理會戰艦上英國海軍大聲要求他立即撤退回船的呼籲,還在那裏耀武揚威,大聲謾罵,自我找死!

      在夏威夷群島土人中,有一個叫作譚馬牟拓酋長(Chief Tamaahmotoo)的戰士,他本來就對詹姆斯.庫克的裝神弄鬼持著懷疑態度,現在看到他帶來的所謂天兵天將,居然是些不堪一擊的酒囊飯袋,就更加懷疑詹姆斯.庫克天神的真實性了。

      譚馬牟拓為了要徹底搞清楚真相,決定親自試驗這位裝神弄鬼藍眼高鼻的外國佬,到底是不是那位刀槍不入的農祿神。這位卡蘭尼歐蒲酋長手下的第一夏威夷群島土人的王牌戰士,乘著詹姆斯.庫克不備,一個箭步衝上前,輕輕地用矛槍尖刺了一下詹姆斯.庫克的頭部,看看這位藍眼紅發的外國大神到底怕不怕痛?

      詹姆斯.庫克頭部中槍,應聲倒下,躺在地上,痛的哇哇大叫起來!這一倒地抱頭痛叫,把自己的底牌與廬山真麵目,全給暴露出來了。

      夏威夷群島土人戰士一看,詹姆斯.庫克原來是個怕痛的普通人,是個假神!是個騙子!是個冒牌貨!卡蘭尼歐蒲酋長帶著夏威夷群島土人戰士大笑之餘,一擁而上,刀矛劍戟,盡情地往他們身上招呼。   

      在這群夏威夷群島土人戰士中,有一位長得貌如周倉,奇醜無比的彪形大漢,一馬當先,手起矛落,英勇殺敵,萬夫莫當,他就是後來夏威夷王國王朝的開山鼻祖裴伊亞.卡梅赫美酋長。  

      力大無窮的譚馬牟拓酋長,親手將已經傷重倒地的詹姆斯.庫克一把楸起,用手上匕首朝著他全身死命猛刺!他三下兩下,就將那個假農祿神砍殺得遍體鱗傷,血肉模糊,滾落石下,死於非命。   

      夏威夷群島土人乘勝追擊,用弓箭和矛槍等原始武器,在棋拉奇庫灣沙灘上,殺得離開船堅炮利就一無是處的英國飯桶兵們東逃西散,人人魂飛魄散,個個人仰馬翻!

      平常作威作福,喝酒跳舞放浪形骸俱是一流的英國飯桶兵們,此時怯懦得像幾隻病貓,被英勇的夏威夷群島土人戰士嚇得麵無血色,兩腿發抖,雖有長槍利劍也不敢使用,慌慌張張的隻顧得抱頭鼠竄,四散逃命。

      這批英國飯桶兵們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死命地逃回發現號和剛號上,含著無助、驚慌和失措的淚水,眼睜睜的看著夏威夷群島土人倒拖著詹姆斯.庫克和另外四個英兵死屍的大腿,唱著勝利的歌曲,揚長而去。

   本來被視為神明,曾被卡蘭尼歐蒲酋長帶著禮物親自登船主動相交的詹姆斯.庫克,就這樣地被夏威夷群島土人當成一條野狗似的殺死了!詹姆斯.庫克得年五十一歲。   

      詹姆斯.庫克死後,沒有找到屍體。有傳說他的屍體被夏威夷群島土人吃了,有傳說是被埋掉了,也有傳說是被丟到大海裏喂魚了,但都沒有證據,都是一些憑空捏造的猜想與傳說。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場原本可以避免的人為悲劇,確實遺憾地發生了。

      詹姆斯.庫克死後,在戰船上驚魂未定的英軍,又恨又氣,他們想盡辦法,想將詹姆斯.庫克的屍體要回來。詹姆斯.庫克的副將詹姆斯.金恩(James King),帶著幾位軍人,不帶武器,用根長杆懸著白布,插在船頭,慢慢挪向岸邊,要和圍在岸邊不停叫囂的夏威夷群島土人談判。事到如今,還有誰會相信他的誠意呢?詹姆斯.金恩不敢登岸,空手而回。 

      堂堂大英帝國的戰士竟然如此飯桶,如此草包,如此慘敗,如此的不堪一擊!傳了出去,大英帝國的老臉何在?英國皇家海軍於是重新安排火力,再整旗鼓,準備用武力來出氣,來複仇

      次日,在一輪大炮亂轟後,全副武裝的英軍偷偷摸摸地摸索著登岸,不論男女老少,見人就殺,見屋就燒,見寶就搶。夏威夷群島土人傷亡慘重,一時間,島上被殺得雞飛蛋打,血肉橫飛,整個島嶼,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這場悲劇是可以避免的,詹姆斯.庫克的戰船去而複返並非有什麽陰謀,而是因為剛一出海就意外地遇到了強烈風暴,船底破漏,必須返回修理。夏威夷群島土人登船偷盜是個人行為,英國人大可不必小題大做,大動幹戈,不論青紅皂白,企圖殺人揚威。

      英國人那種白人至上高人一等的帝國主義傲慢心態,埋沒了他們的人性與理智,才是這場悲劇的真正原因。直到今天,英國人這種狂妄自大的心態,還沒有從他們那些既封建又落伍的意識中去掉,說實在,這才是真正的可悲、可憐又可笑。不記住曆史教訓而重犯曆史錯誤,才是人類真正的悲哀。(待續)

  



2011125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