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血腥禮拜天遊行示威事件

(2011-01-28 13:13:55) 下一個

瑟穀德. 馬歇爾與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5 )



   馬丁.路德.小金恩在196844日成了詹姆.雷伊的黑槍遊魂時,才隻有三十九歲。馬丁.路德.小金恩之死,就像任何一場的政治謀殺案一樣,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流言語和道聽途說。隨著時間的飛逝和光陰之荏苒,證據逐漸淹沒,事實的真相就越加的朦朧難測了

   馬丁.路德.小金恩自出山以來,就不停地遭受到死亡的威脅,從1958年神經病患者齊佐.的信封刀,到三K黨的炸彈,及1965年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血腥禮拜天(Bloody Sunday)1966年芝加哥大遊行時的飛磚,1967年紐約的反對越南戰爭,使他每天都生活在刀鋒邊緣上,而有人要將他置於死地的謠言,越傳越盛,越傳越像真有其事。

      在人類曆史上,禮拜天好像是個不太吉祥的日子,多次的人為悲劇,都發生在禮拜天。讓我舉例證之。人類曆史上第一個血腥禮拜天,於18871113日在英國倫敦發生,緣由是英國人民抗議英國政府,第一,在愛爾(Ireland)的高壓政治;第二,要求釋放政治犯、愛爾蘭英雄、下議院議員威廉.布賴(William OBrien),結果四死兩百傷。

   第二次的血腥禮拜天,在1900218日的南非共和國橘子州帕德貝(PaardebergOrange State,Republic of South Africa)發生,六千名凶殘的英國加拿大混合兵團,對著五千名非洲野豬族(Boar)進行滅族式大屠殺,結果有一千名野豬族人被屠殺,四千人傷亡、被俘虜,暴露出英國帝國主義的殘忍凶惡。

   第三次的血腥禮拜天,於 1905122日在俄羅斯聖得斯堡(St.PertersburgRussia)發生。民間工運領袖、俄羅東正教牧師喬治.阿波洛諾維.(Russia Orthodox Priest George Apollonovich Gapon),帶領著三十萬的罷工工人,到尼古拉斯二世皇的冬宮(Winter Palace,Tsar Nicholas)前示威,遞交抗議書,要求改善工作環境,增加福利,每日工作八小時。俄羅斯特務機構給示威者的答複是:四千條屍體,另加兩萬五千人的傷殘。

      第四次的血腥禮拜天,於 19201121日在愛爾都柏(Dublin,Ireland)發生。為了獨立,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 Army)力拚英國,一日兩戰,死亡三十一人,傷一百人,大部分是無辜百姓。

      第五次血腥禮拜天,於 193993日在波蘭比得哥什(BydgoszczPoland)發生,這是阿道.希特(Adolf Hitler)揮軍入侵波蘭的第二天,德國納粹為了殺雞儆猴,借機大開殺戒,屠殺了四百一十五名波蘭人。

      本文所說的血腥禮拜天,指的是於196537日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塞爾瑪市(Selma,Alabama)發生。這是美國近代民權發展史上最為重要的大事,值得介紹。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種族歧視思想本來就極深的美國南方,在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Governor George Corley Wallace,Jr.)的公開鼓吹下,更像洪水猛獸,毒水四溢,禍害人民。

   阿拉巴馬州塞爾瑪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1961年時,塞爾瑪市是阿拉巴馬州達拉斯郡(Dallas County,Alabama)的主要城市,人口三萬八千人,大多數為非洲裔美國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七。

   他們雖然是大多數,可是其中百分之八十的非洲裔美國人,都是生活在貧困線下的窮人,不是農場的散工,就是工廠的臨時工,或是清潔工,下崗工。在他們來說,填飽肚子和有個遮風避雨的房子,遠比什麽人權、民主和自由來的重要。

      全塞爾瑪市共有一萬五千名有投票權的非洲裔美國成年人,可是隻有一百三十名是登記在案的選民,僅占有投票權公民的百分之零點八,連一成還不到。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三:

      第一,阿拉巴馬州政府官員故意的刁難和推搪,他們奉州政府之命令,用盡各種理由,比如識字多少、身份證明不清等的穿小鞋動作,來拒絕或否決非洲裔美國公民的選民登記證資格。第二,用白色恐怖或者工作、薪水來恐嚇非洲裔美國人不得去登記為選民。第三,由三K黨、白人公民理事(White Citizens Council)等種族歧視團體正麵以暴力來恐嚇,直接對要去登記為選民的非洲裔美國人,進行暴力攻擊。

      美國公民和美國選民是兩回事,美國公民可由天生、歸化和特準等數種方式得之,年齡沒有限製。美國公民在十八歲前,沒有資格成為選民,在十八歲後,必須到當地的市政府登記後,才能成為美國選民,選民就是擁有投票資格的公民。

      阿拉巴馬州政府官員這些〝有效的〞辦法,使非洲裔美國人在阿拉巴馬州永遠抬不起頭來,永遠是那裏的二等公民,阿拉巴馬州的朗茲(Lowndes County,Alabama),就是典型的一個例子。非洲裔美國人的人口,在朗茲郡占了百分之八十一,居然沒有一位是選民,連一位都沒有!

   當地的白人則不一樣了。那時的朗茲郡,共有二千二百四十名白人選民,占居民人數百分之十九,但是在投票時,卻〝變〞成了百分之一百一十八!死人當然不會去投票,但是活著的當地白人,卻可以利用死人的記錄來搞鬼,這就是為什麽會鬧出了有百分之一百一十八的投票率的笑話。

   就是由於這種不公平和不正義的選民登記事件,導致了全美國非洲裔美國人的抗議,一場曆史性的抗爭運動,在這種大背景的情況下,於然爆發,史稱〝血腥禮拜天事件〞。

   不正義的壓迫是無法使社會長治久安的,不平則鳴,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當和平抗議的渠道走不通時,革命必然會緊跟著發生。有智慧的政府領袖知道如何疏導這些抗議,而愚蠢的官僚采取的方法則是如何來鎮壓這些矛盾。

      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的發展浩浩蕩蕩,是一股誰也無法阻擋的曆史大勢。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在這種大背景下,美國近代民權運動女先鋒阿米利.博恩.羅賓(Amilia Boynton Robinson),勇敢地站在老曆史舞台的最前麵,她振臂高呼,群山響應,拉開了這場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血腥禮拜天暴行的序幕。

      阿米利.羅賓遜是一位了不起的劃時代美國非洲裔女性。1964年,她是阿拉巴馬州第一位出馬競選美國聯邦國會眾議院眾議員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出馬競選該職位的非洲裔女性,雖然她隻得了百分之十的選票,但在非洲裔美國選民僅有百分之五的情況下,其特殊的政治意義,非比尋常。

   阿米利.羅賓遜於1911818日在喬治亞州薩凡納市(Savannah,Georgia)出生。她自小就對政治有著濃厚的興趣,1934年,年僅二十三歲的阿米利.羅賓遜用對抗的手段,在阿拉巴馬州登記為選民,備受各方矚目。  

   1954年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德克斯大街浸信教堂禮拜時,她認識了馬丁.路德.小金恩夫婦,成為誌同道合的好友。

      阿米利.羅賓遜為非洲裔美國人的政治公義和種族平等奮鬥了五十餘年,幾乎每一件有關民權的大事,都可以看到她的影子。1983年,她遇到了林登.拉魯(Lyndon LaRouche),出任他的組織〝(Schiller Institute)〞的副總裁。

      1963年五月,阿米利.羅賓遜的丈夫.博恩(Sam Boynton)謝世,在聖殿浸信會教堂(Taberacle Baptist Church)舉行追悼儀式,阿拉巴馬州政府恐怕這些非洲裔美國人乘著機會討論有關登記為選民的議題。

      阿拉巴馬州政府命令朗茲郡警長.克拉(Shriff Jim Clark)派出大量警察,將整個教堂包圍起來,恍如大敵臨頭,.克拉克親自赤膊上陣,站在聖殿浸信會教堂門口,逐一警告非洲裔美國人教友們最好不要進去,更不得討論選民登記事宜,否則後果自負。數以百計的非洲裔美國人,當麵視他的恐嚇,毅然大步走進教堂,毅然公開討論選民登記事宜。

   阿拉巴馬州政府與朗茲郡非洲裔社團間的關係,開始由緊張發展到對立。同年615日,非洲裔美國人老師巴納.拉斐(Barnard Lafayette)在市政府外,意圖登記為選民,遭到三K黨暴徒們的圍攻,幾乎傷重而死。

      1963年秋天,巴納.拉斐特傷愈,返回學校,繼續推動非洲裔選民登記活動,他聯絡了同校的三十二位老師,要求登記為選民。這個動作,觸怒了全是白人的教育委員會,下令將這三十二位老師立即全部革職,作為殺雞儆猴的樣板。 

   1963年九月,幾間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市(Birmingham,Alabama)的非洲裔美國人教堂被三K黨用汽油彈炸毀,年青的非洲裔美國人學生氣不過,群聚在一家咖啡店門前喧嚷,吉.克拉克下令派出軍警,將三百多位學生全部拘捕,控以〝非法集會〞和〝意圖陰謀〞的罪名。

     1963107日,是阿拉巴馬州法定的每個月兩個選民登記日的第一天,這天一大早,超過三百名非洲裔美國人在排隊,領取選民登記申請表。阿拉巴馬州政府對於這些事情很不滿意,於是按照老規矩,派出大量軍警,拘捕任何膽敢的〝麻煩製造者〞。

      非洲裔美國人劇演員.格雷戈(Dick Gregory)和他的妻子莉.格雷戈(Lilian Gregory)二人,因為替非洲裔美國人安排交通工具而被視為〝麻煩製造者〞,被加以拘捕。

      當天天氣浩熱,排隊的人群被曬得口幹舌燥,頭昏眼花。有幾位義工為排隊的人群提供清水,立即被視為〝陰謀〞,加以拘捕。一天下來,僅有幾位非洲裔美國人領到了選民登記申請書,但是領到了選民登記申請書也沒有用,因為最還是被政府官員用各種荒唐的理由拒絕掉了。

      1964年,美國聯邦國會通過《民權法案》,白紙黑字的標明種族隔離是非法的,可是美國南部諸州陽奉陰違,不把這道《民權法案》當作一回事,依然我行我素,照樣歧視非洲裔美國人。

      在阿拉巴馬州,任何膽敢進入白人電影院看戲或者白人餐館吃飯的非洲裔美國人,不是被一頓臭揍,就是以〝擾亂治安〞的理由,被加以拘捕,投到監牢裏。

      196476日,是阿拉巴馬州法定的選民登記日,南方基督徒領袖會議領袖約翰.路易斯,帶領著五十位非洲裔美國人到市政府,要求領取選民登記申請表,吉.克拉克又是親自出馬〝接待〞,他給約翰.路易斯和他帶來的信徒,不是選民登記申請表而是冷冰冰的鐵手扣。

      在阿拉巴馬州朗茲郡的警察按照上級的命令辦事,一向號稱司法獨立的阿拉巴馬州司法係統,亦是一丘之貉,並無兩樣。196479日,阿拉巴馬州法官詹姆.黑爾(Judge James Hare)幹脆簽發〝禁製令(Injunction Order)〞:在朗茲郡內,不允許有三個人以上的黑人集會討論有關平等民權和選民登記的話題,否則會被定為藐視法庭罪。

      馬丁.路德.小金恩決定要用實際的行動來對抗這些不公不義的暴政亂令,他聯合了三位當地的民權領袖詹姆.貝弗(James Bevel)、黛.(Diane Nash)、詹姆.奧蘭治(James Orange)和阿米利.羅賓遜,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第一波和平大遊行。

   1965218日,阿拉巴馬州巡警詹姆.博納.(Corporal James Bonnard Fowler),在阿拉巴馬州馬裏(Marion,Alabama)的一次夜間大遊行中,開槍射殺非洲裔美國人吉米..傑克(Jimmie Lee Jackson),使原本就快爆炸的局麵,愈發不可收拾。

      阿拉巴馬州非洲裔美國人民權運動領袖們,決定發動這次示威大遊行,從塞爾瑪市出發,沿著八十號公路,進軍阿拉巴馬州首都蒙哥馬利市,要向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要個說法,要他出來澄清他在州警射殺吉米.傑克森事件中的角色。

      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知道民權領袖的怒氣是朝著他來之,拍桌大怒,公然抨擊這次遊行是違反公眾安全的非法行為,他將毫不客氣地采取〝有效措施〞來製止。

      196537日,美國民權運動發展史上最血腥的大遊行爆發!六百多人的和平遊行隊伍,分為四大梯隊,由約翰.路易斯帶頭為先鋒,接著由霍齊亞.威廉斯牧師(Reverand Hosea Williams)為第二梯隊,由.曼特斯(Bob Mants)為第三梯隊,由阿爾伯.(Albert Turner),浩浩蕩蕩地前進。

      遊行隊伍隻走了六個街口,到了埃德.佩特斯大橋(Edmund Pettus Bridge)就遇到了麻煩:阿拉巴馬州巡警隊和達拉斯郡警察隊,騎著高頭大馬,全副武裝,準備好了皮鞭、警棍和煤氣催淚彈,在埃德.佩特斯大橋頭那一端,等待著和平遊行隊伍的到來。

      一聲令下,就在全國電視的現場直播下,美國人民看見了一幅人間煉獄的畫麵,手無寸鐵的和平遊行隊伍,被凶殘的部隊恣意淩辱,惡意攻擊,棍揮處,血飛淚散,棒頭下,皮開肉裂,整個現場,鬼哭狼嚎,雞飛狗跳。

   十七位和平遊行示威者被抬進了醫院,走在最前麵的阿米利.羅賓遜被阿拉巴馬巡警打得血流滿麵,由於吸進過多的煤氣催淚彈,生命一度垂危,經急救後才脫離險境。 

   第二天,阿米利.羅賓遜被打得血流滿麵的相片,成為全世界所有主要報紙的頭版新聞,世人不約而同地以〝血腥禮拜天〞呼之。一時間,美國駐外使節,無顏麵對世人,美國的名譽,為之蒙羞。

      警棍打破了和平遊行示威者的隊伍,但打不破他們爭取人類公義的誌氣,催淚彈可以摧毀非洲裔美國人的肉體,但擋不住他們要求平等的正義呼聲。

      馬丁.路德.小金恩立即決定在兩天後,再來一次和平示威大遊行。他親自打電話給全國各地的民權同誌,要求他們立即親臨阿拉巴馬州,共商大事。由於電視上的鏡頭,實在是使人氣憤難平,到處支持與反應之強烈,出乎馬丁.路德.小金恩的意料。

      為了在法律上站住腳,不給阿拉巴馬州政府動用警力的借口,馬丁.路德.小金恩首先向美國聯邦法庭申請遊行執照。美國聯邦地區法官弗蘭.約翰為了不想把事情鬧得不可收拾,采取了冷卻處理的辦法:簽發了一張臨時的遊行示威禁止令,理由是他需要幾天的時間來考慮和研究有關情況。

      馬丁.路德.小金恩不想得罪這位一直對非洲裔美國人抱有同情心的聯邦法官,有意將遊行示威的時間延後,好給美國聯邦法庭一點時間來處理這件棘手的案件。但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支持者和本地的民權運動領袖們的看法就不同了,他們一致要在原定日子發動遊行示威,來抗議阿拉巴馬州血腥禮拜天的鎮壓和有係統地繼續拒絕非洲裔的選民登記權。

      馬丁.路德.小金恩考慮後,采取了一個〝遊行依舊,過橋即停〞的折中方案。196539日,馬丁.路德.小金恩帶領著兩千五百人進行象征式的遊行示威,大家剛一跨過埃德.佩特斯大橋,就停在那裏禱告,然宣布臨時結束這次遊行示威。他告訴遊行示威的群眾,請逗留在塞爾瑪市,等待美國聯邦法庭的批準。

      那天晚上,在阿拉巴馬州塞爾瑪市發生了一件令人心痛的悲劇,使這件血腥禮拜天事件更是餘波蕩蕩,雪上加霜。有三位外地遠道而來參加遊行示威的白人基督教傳教士,在一家叫做銀月飯店(Silver Moon Café)門口,被當地的三K黨暴徒,用棍棒襲擊,其中來自波士頓的詹姆.律布牧師(Reverend James Reeb)的傷勢最為嚴重,他被K黨暴徒用棍棒打得頭破血流,昏迷倒地,不省人事。

   當詹姆.律布牧師被送到塞爾瑪公立醫院(Selma Public Hosipital)急救時,居然受到了閉門羹,塞爾瑪公立醫院的醫生們異口同聲的拒絕向他提供任何的緊急救護,因為他是一位〝不受歡迎的外來麻煩製造者〞。

      眾人無可奈何,隻好將詹姆.律布牧師轉送到兩個小時車程之外的,位於伯明翰市的大學醫院(University Hospital),兩天,因為傷勢過重以及救治太晚,詹姆.律布牧師握著坐在他身邊的妻子的手,傷心而逝。

      美國的媒體,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詹姆.律布牧師事件上,相對來說,同樣是被殺害的吉米.傑克森,幾乎無人提之,唯一的解釋就是因為一個是白人,一位是黑人。在那個年頭,誰會在乎一個非洲裔男孩子的生死呢?

   詹姆.律布牧師死後一個星期,弗蘭.約翰遜的裁決書下來了,他引用《美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的規定,非洲裔美國人有權運用遊行示威的方式來表達對阿拉巴馬州政府的不滿,而阿拉巴馬州政府無權阻止。

      弗蘭.約翰遜法官的裁決書的原文是這樣子寫的:〝法律是清楚地注明,人民有權使用公家公路,用舉行大規模遊行示威的方式來正政府對他們的情。〞

      在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弗蘭.約翰遜法官是一位了不起的開路先鋒。這位美國近代民權守護神有一句名言,成為日後許多美國法官的座右銘:

      〝我不是被請來出任道德法官,傳教士或說福音的,我是被請來按照法律作出裁決的(I wasnt hired to be a moral judge or a preacher or an evangelist,Im hired to apply the law)〞。

      弗蘭.約翰遜於19181030日在阿拉巴馬州溫斯頓縣(Winston County,Alabama)出生。1943年從阿拉巴馬州立大學畢業後,參軍報國,適逢其盛,趕上了〝諾曼底登陸(Nomandy Landing)大會戰,他挨了德國軍隊的幾顆子彈,幾乎喪命,其中有一顆子彈因為太接近心髒,醫生不敢移動,隻好終其餘生的留在他體內。

      弗蘭.約翰遜在阿拉巴馬州立大學法學院讀書時,有一位在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占有極為重要位置的同班同學,他就是全力在阿拉巴馬州推動種族隔離反動政策的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

      1946年,弗蘭.約翰遜退伍後返回阿拉巴馬州加斯(Jasper,Alabama)小城,成為開業律師。在這之後的七年中,他開始參與美國共和黨的政治活動。當他在歐洲戰場的頂頭上司.德懷..艾森(David Dwight Ike Eisenhower)要競選美國總統時,他組織了阿拉巴馬州的退伍軍人,全力以赴支持之。

      .艾森豪當選成為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後,任命弗蘭.約翰遜為阿拉巴馬州北區美國聯邦檢察官。19551022日又提名他出任阿拉巴馬州中區聯邦法官,美國聯邦參議院於1956131日通過他的提名,於次日將任命書送至他手上。

      1966年開始,弗蘭.約翰遜出任阿拉巴馬州中區聯邦法庭的首席法官。197942日,弗蘭.約翰遜被美國第三十九任總統詹姆...小卡特(President James Earl Jimmy Carter,Jr.)提名為美國聯邦第五巡回法庭法官。美國聯邦參議院於1979619日通過其提名,於兩天後將委任書交予他。19911030日,又再升格為美國聯邦第十一巡回法庭聯邦法官。

      1977年,詹姆.小卡特總統提名弗蘭.約翰遜出任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代替因退休而離職的克拉倫.(Clarence Kelly)。在宣布他的提名次日,弗蘭.約翰遜不幸地被醫生發現他患有動脈腫瘤,由於健康亮起紅燈,他的提名被迫撤回。

      弗蘭.約翰遜剛出任阿拉巴馬州中區的聯邦法官,就遇到了考驗這位典型美國知識分子的奧裏莉.布勞對威廉.案》。在連席審判這件公共巴士上是否允許種族隔離的劃時代大案中,其餘兩位法官中的理查.理夫斯投的是反對票,另一位斯坦.恩則認為在公共巴士上實行種族隔離是合乎〝美國聯邦憲法〞的,因而弗蘭.約翰遜的一票,可以說是決定美國人民民權前途的一票,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在這個美國曆史轉變的節骨眼上,弗蘭.約翰遜投下了將在公共巴士上種族隔離送進曆史垃圾爐的一票。

      這個裁決震驚了整個世界,大家都意識到一件事:一個新的美國民權時代已經開始了。《時報雜誌(Times)》不僅將弗蘭.約翰遜列為1967512日那期的封麵人物,還在同期加以肯定的評論說:

      〝每一件主要的抗爭運動都使見證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尤其是美國南方的民權鬥爭,更是如此。隻不過是數日前,背後的黑刀子加催淚彈撒滿了埃德.佩特斯大橋,但他們還是要去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

      殘殺塞爾瑪市遊行示威者的三K.勒羅.威爾金(Collie Leroy Wilkins)與另外兩名同黨剛被宣布無罪,留下了一片使人迷惑的空白。還有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站在學校門口」的造型,及年輕的馬丁.路德.小金恩領導的抵製蒙哥馬利巴士運動等。

   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知道他們的名字,記得那些情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一位在所有這些事情的中心人物,卻是管轄著阿拉巴馬州二十三個縣的美國東南區的聯邦法官弗蘭.米尼斯.約翰遜。

      冷靜和裁決使四十八歲的弗蘭.約翰遜法官成為美國曆史上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他十一年半的嚴格執行《美國聯邦憲法》下,已經改變了整個的阿拉巴馬州,整個的美國南方,整個的國家。〞

      《時報雜誌》的評論是公允的,是客觀的。其實弗蘭.約翰遜法官在1956年的奧裏莉.布勞對威廉.案》中裁決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在公共巴士上實行種族隔離為非法外,還在1961年的《戈米利萊特富特案(Gomillion V Lightfoot)》中,裁決阿拉巴馬州陰謀詭計地將特斯基(Tuskegee,Alabama)市為了減弱非洲裔美國人的投票力量而重劃票區的行為是非法。

      弗蘭.約翰遜法官在1961年《美國 對 阿拉巴馬州(United State V Alabama)》裁決中說:如果非洲裔美國人在選民申請書上填寫的資料與被接受的白人申請書一樣的話,必須批準之。這個裁決將阿拉巴馬州政府官員故意刁難非洲裔美國人使其不能成為選民的美夢無情地擊破了。

      弗蘭.約翰遜法官在1961年的《劉易斯 對 灰狗巴士案(Lewis V Greyhound)》中裁決:蒙哥馬利市不得繼續在灰狗巴士上再搞種族隔離政策。

      弗蘭.約翰遜法官在1961年的《美國 對 蒙哥馬利市案(United State V City of Montgmomery)》中裁決,蒙哥馬利市政府必須在限期內,將所有的選民登記證記錄,交予美國司法部審查。這個裁決杜絕了阿拉巴馬州再次暗中搞鬼的可能。

      弗蘭.約翰遜法官在1962年的《錫姆斯 對 弗林克案(Sims V Frink)》中裁決:阿拉巴馬州政府必須嚴格執行〝一人一票〞的基本原則。自此以後,阿拉巴馬州政府當局,再也不能大搞死人也算是個選民的假票把戲了。

      弗蘭.約翰遜法官在1963年的《裏 對 肯縣教育局案(Lee V Macon County Board of Education)》中裁決:阿拉巴馬州政府必須下令,在全州範圍內所有的公立學校中,不得再有種族隔離政策存在。這個裁決徹底地將阿拉巴馬州公立學校中的陽奉陰違的種族隔離行為消滅掉。

      弗蘭.約翰遜法官在1965年的《威廉斯 對 華萊士案(Williams V Wallace)》中裁決: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必須批準由南方基督徒領袖會議發動由塞爾瑪市至蒙哥馬利市的遊行示威,不得橫加阻擾。

      弗蘭.約翰遜法官在1966年的《懷特 對 庫魯克案(White V Crook)》中裁決:阿拉巴馬州司法部必須允許非洲裔美國人出任司法審判陪審員。黑人不得充任陪審員的種族歧視政策,自此在阿拉巴馬州走進曆史。

      弗蘭.約翰遜法官在1966年的《美國 對 阿拉巴馬州案(United State V Alabama)》中裁決:在阿拉巴馬州已經實行了兩百年的〝人頭稅(poll tax)〞違反了《美國聯邦憲法》中的公平保障原則,必須立即作廢。

      弗蘭.約翰遜法官在1970年的《史密斯 對 蒙哥馬利基督教青年協會案(Smith V YMCA of Montgomery)》中裁決:蒙哥馬利基督教青年協會之不接受非洲裔美國人為會員的做法為違憲,必須立即全麵廢除。

      弗蘭.約翰遜法官在1986年的《加西亞 對 米斯案(Garcia V Meese)》中裁決:美國現存法律必須優先於國際傳統法。不得假借他國法律在美國執行種族歧視政策。

      弗蘭.約翰遜法官在1986年的《全國有色人種進步協會 對 度塔德案(NAACP V Dothard)》裁決:阿拉巴馬州自此開始,每聘請一名白人州警,必須聘請一名非洲裔美國人州警,直到按照黑白人口比例達到公平為止。

      1995年,美國第四十二任總統威廉.克林頓在白宮授予弗蘭.約翰遜法官一枚〝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可謂實至名歸也。

      在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以一位聯邦法官之力而將整個時代改頭換臉者,唯有弗蘭.約翰遜一人而已。1999723日,這位美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美國聯邦法官病逝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享年八十一歲。

      弗蘭.約翰遜法官的劃時代裁決下,所有法律的障礙清除了。美國曆史上是最為著名的第三次血腥禮拜天大遊行示威,才能得以進行。

   馬丁.路德.小金恩帶領著八千名民主信徒,在美國聯邦政府派來的兩千名陸軍,和一千九百名阿拉巴馬州國民軍(Alabama National Guard),大量的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和聯邦警察的保護下,終於完成。

      遊行隊伍從1965322日開始,由塞爾瑪市的朗教堂(Brown Chapel)出發,全程五十四英裏,費時五天四夜,以每天前進十英裏的速度,終於在1965324到達阿拉巴馬州首都蒙哥馬利市的州會大樓(Capital Building)

      那天夜裏,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州會大樓前,有如一場嘉年華大會,七彩繽紛的舞台上,來自全國的知名歌星如.貝拉方(Harry Belafonte).班尼(Tony Bennett)弗蘭.(Frankie Laine).戴維(Sammy Davis,Jr.)和尼.西蒙尼(Nina Simone)等,輪流登場,激情演出,為這場成功的曆史性的大遊行助興。

   1965325日,馬丁.路德.小金恩在阿拉巴馬州首都蒙哥馬利市的州會大樓台階前,發表他那篇著名的《會多久?不會久的!(How long?Not Long!)》的演講。他告訴台下的兩萬五千名聽眾說:

      〝上個星期天,我們有超過八千人從阿拉巴馬州塞爾瑪市開始正常正義的大遊行示威。我們經過了荒涼穀,翻越了難以攀爬的山丘,我們在曲折的公路上前進,在碎石的路邊休息,我們有些人的臉被酷熱的太陽烤焦,有些人是在泥巴地上睡覺,我們被遇上的大雨澆透,我們的身體已經疲勞不堪。我們的雙腳疼痛難忍。〞

      〝這場美國曆史上偉大的遊行示威能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圓滿結束,是沒有任何使人驚奇之處的。隻不過在十年前,就是在這個城市,一個嶄新的黑人鬥爭哲學誕生了,蒙哥馬利市是美國南方第一個黑人社團團結起來解決曆史遺留問題的先鋒。〞

   〝他們警告我們說,我們是來不到這裏的。他們也警告我們說,隻有跨越了他們的屍體,我們才能來到這裏。但是全世界都知道了我們今天已經在這裏了,我們今天站在象征阿拉巴馬州的權力和武裝的地方,大聲地說:我們不會被任何人牽著鼻子走!

     在整個大地都是那些殘忍而且野蠻的格殺勿論的命令下,來發動整個社區的人民與對手較量,另一種運用非暴力反抗運動的方法就是不要將刀劍出鞘。如果美國人生活中最差的東西依然藏在黑暗的街上的話,那麽,美國人生活中最善良的本性已經在全國各地熱烈地湧現並且將困難一一克服。阿拉巴馬州塞爾瑪市將使人們的良知光耀四海,閃閃發亮。〞

      〝戰場是掌握在我們手中的。當這場鬥爭向我們喚時,我們的答案是將這場具有創造性的非暴力抵抗運動升華至更高的境界。那裏沒有廣闊的大道讓我們輕易地就解決難題,因為我們前麵的道路並不平坦,但我們必須要繼續前進。〞

      〝我們的目標永遠不會是擊敗或者辱白人,我們要贏取他們的友誼和了解。我們想要的是將來有一個自我和平的社會,一個擁有充滿了良心來生活的社會。那將不是什麽白人的社會,也將不是什麽黑人的社會,而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的社會。〞

      〝我知道今天有人問我:那可需要多少時間?有人也會在問:偏見還要蒙蔽人們的遠見多久?黑暗人們的理性多久?遠離那種神聖王座的智慧還有多久?有人也會在問:在塞爾瑪市和伯明翰市大街上,以至整個美國南方的社區裏,那些醜陋的惡毒謊言,那些受傷的司法正義,何時會使人們的孩子升華為拂去羞恥的?

      有人也會在問:何時才可見到耀眼的希望之星,穿透這種孤寞的黑夜?將用鐵練鎖住的厭煩的靈魂從死亡的桎梏中釋放出來?司法公正還要釘死在十字架上多久?我們還要忍受真理蒙難多久?

      我在今天的中午告訴你,無論此時此刻有多大的困難,無論此時此刻有多大的挫折,那是不會維持太久的,因為真理在地球上壓破後依然還會複活,會多久?不久的!因為沒有謊言是能持久的,會多久?不久的!你播下的種籽應該會有好的收獲。〞

      亨利.梭羅的非暴力但不服從抗爭哲學,又一次顯示出其仁者無敵的霸道和威力。先進的電視傳播和現場的新聞報道,讓阿拉巴馬州殘暴的州警毆打和平遊行示威群眾的醜陋嘴臉,在全世界有良知的人們麵前無所遁形。

   這次的血腥禮拜天遊行示威運動,是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的分水嶺,來自全世界的嘲笑與指責,不但使美國蒙羞,還喚醒了美國主流社會的覺悟,都意識到是進行改革的時候了,是顯示什麽是美國良知的時候了。

      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於1965年3月13日在白宮約見了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當麵規勸他說,阿拉巴馬州的做法,是違反了美國基本人權和法律的,如果不改革,阿拉巴馬州將永無寧日可言,因為正義的美國民權運動,是誰也無法抵擋的曆史趨勢。

   死硬而且凶殘,靠著大搞種族歧視運動起家,視種族歧視為其唯一政治資本的的喬治.華萊士聽後,不置可否,無言而退。

      兩天後,即1965年3月15日,林登.約翰遜總統乘著民心歸向,向美國聯邦國會連席會議遞交草案,就是後來的《投票權利法案》,林登.約翰遜總統站在美國聯邦國會的台階前,公開宣布說:

      〝就算是通過了這件《投票權利法案》,鬥爭並沒有結束。塞爾瑪市的事件,隻是這場波濤洶湧大運動中的一環而已,它會蔓延到全美國的每一個州,每一個社區。美國黑人隻是努力地為他們的美國生活尋求安全和平等。他們的要求也應該是我們的要求,因為不光是黑人,同時也是我們的責任來服這些造成嚴重後果固且不正義的遺毒之物。〞

      為了增加語氣,林登.約翰遜總統借用了馬丁.路德.小金恩的一句名言〝我們一定克服得了的!We shall overcome!)〞作為他演講的結束語。 

      美國政府的正麵態度和立場,影響至大至深。美國國會參眾二院通過了《投票權利法案》,林登.約翰遜總統於196586日在白宮舉行簽字儀式,特別邀請了馬丁.路德.小金恩和阿米利.羅賓遜等民權領袖觀禮,做為這個曆史時刻的時代見證人。  

      讓數字來證明《投票權利法案》的重要性,《投票權利法案》通過後,美國聯邦政府派出聯邦官員前往美國南方諸州強行執行之。

      在當年的塞爾瑪市,立即增加了七千名非洲裔選民。在1960年時,整個阿拉巴馬州,共有非洲裔選民五萬三千三百三十六名,到了1990年時,整個阿拉巴馬州的非洲裔選民,達到了五十三萬七千兩百八十五名的曆史高峰。

   在美國這個民主製度的國家,投票權就是權力,因為沒有任何政客會理會沒有投票權的人們。阿拉巴馬州的非洲裔美國人選民有了投票權,第一件事情就是用選票請阿拉巴馬州朗茲郡警長.克拉克走路。不過,已經用不著朗茲郡的非洲裔美國人選民來操心了,因為.克拉克的偷運毒品的罪行被爆光,此時他已經鋃鐺入獄了。(待續)

  





2011126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