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令健康養生園

讓我們一起締造青春不老的傳說。。。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醫院是人類醫學發展的傑作

(2014-04-13 21:21:39) 下一個

中醫院是人類醫學發展的傑作

中醫院是中國獨有的,既具備中醫藥為主的治療機製,也有西醫的急救設施與藥物,兩者取長補短,相輔相成,以其獨特的醫療方式,挽救無數生命,堪稱人類醫學發展的傑作。

中醫院的優勢在於治療病毒性急症(瘟疫)、骨傷和調治多種慢性病。例如,得了病毒性流感、流腦等重症,高燒不退,西藥無特效藥,這時候如果送到中醫院,就能得到最及時的中醫藥治療。中醫院裏還有完善的急救設備、醫學影像器械,萬一病人昏迷,急需輸液、手術等,也能快速進行搶救。治療方案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況可用中醫藥辨證施治或以中西醫結合治療,不拘一格,靈活運用各種治療措施,往往能出奇製勝,使病人得到痊愈。

有人擔心,中醫院的模式會否使傳統中醫藥被改造而逐漸式微。現代科技知識是人類共同的智慧,中國傳統中醫學可借助現代科技知識達到更高的醫療水平,何樂而不為呢?例如,中醫治療骨折筋傷,就可借助先進的光學影像來定位。但是,中西醫結合的方向是否正確至關重要,正確的結合,應是從兩種不同的醫學角度審視疾病,既重視病因和局部病理改變,又考慮疾病過程中的整體反應及動態變化,根據患者實際病情,中醫治法療效好就用中醫,西醫治法療效好就用西醫,也可以輪換應用,比如早上中醫治療,下午西醫治療,而非中西混合。中西混合就是脫離辨證施治,用西醫理論主導中醫藥的運用,如在中藥丸裏加進西藥,把中藥裏的某種物質用西醫的方法提純以加強藥效等等,這類中西混合,雖然有暫時的效益,但長遠來說,根本不利於中醫藥發展,犯了方向性錯誤,脫離中醫理論的指導是行不通的。中藥對比於化學藥物的優勢很重要一點就是成分複雜,不容易被病原體識別產生抗藥性,把中藥裏的某物質提純了,成為單一的化合物,豈不正失去了自身的優越性麽?青蒿素剛啟用時威力無比,但後來就有抗藥性問題發生而不得不跟其他成分一起組成複方才能生效。中西醫雙方都有完整的理論體係,中醫理論注重宏觀與整體,強調個性化辨證治療,西醫理論注重微觀與局部,強調治療效果應能重複體現。中西醫結合,理論和治法各自獨立互不幹涉,但又可結合起來共同對付病魔,異曲同工,殊途同歸,既獨立又聯合,而不是混合。中醫院朝著這個正確方向發展,中醫藥隻會越來越興旺也!

中國的中醫院已有近三千家,在每次瘟疫來襲,都奮戰在第一線。國內有無聊者叫囂取締中醫院,被人們嗤之以鼻,這不是癡人說夢麽?政府怎麽會把這些殲滅瘟疫,救命於危難,治愈無數疑難雜症慢性病,安定國家民心的功臣解散呢?!北美和歐洲的一些醫院已設立中醫針灸部,還有的醫院,隻要病人簽下同意書,就可以讓中醫進駐醫院病房給該病人治療。這些都是中西醫結合的雛型。我有個朋友的太太在美國醫院生小孩後,子宮滲血不止,就是把中藥湯送到病房服用治好的。我們身邊若有高燒不退,使用抗生素無效的親人朋友,應建議他們試一試中醫藥。看到報道,時不時有海外華人(有的是年輕的留學生)病因不明高燒不退在醫院病逝,不試試中醫藥真的很可惜啊。有療效就是硬道理,是金子總會發亮的,期待中醫藥在異國生根開花,肩負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

參考文章:

西醫讓中醫接手 兩歲女孩中風好轉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0083/201203/1645.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