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令健康養生園

讓我們一起締造青春不老的傳說。。。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黃芪枳實湯治癌獲良效

(2011-12-08 00:52:45) 下一個


黃芪枳實湯治癌獲良效(轉載)

作者:朱和平  朱品端

祖國醫學對癌症的診治各見特色,各有所長。統而觀之,論其因不外乎是氣滯血瘀,痰結濕聚,髒腑失調,氣血虧虛:治其症,有瀉火解毒,燥濕泄熱法,有破瘀通陳,消症祛瘕法:有補其陰陽,扶正祛邪法。本祖傳黃芪枳實湯治癌即屬後一法。經本人近十多年的反複臨床,對原方刪改,加入五六味抑製癌細胞的草藥,更顯功效,確是一治癌的好方,現總結報告如下。

基本情況

近十多年來,臨床治愈各種癌症共 143例,其中肺癌 22例,肝癌 6例,乳腺癌 28例,胃癌13例,淋巴癌 17例,鼻咽癌 19例,子宮癌 8例,甲狀腺癌 11例,前列腺癌 9例,腦癌 3例,膀光癌 5例,直腸癌2例。患者年齡 26歲至 69歲不等,其中經手術切除後複發轉移者 29例,未經手術單用放化療失效者 16例,有87例經他人用中草藥治療 1t3個 月未效來診治的。所治愈的 143例中屬腺癌的 131例,13例屬鱗癌。

2 治療法則

2.1 基礎方藥

黃芪枳實湯,有黃芪、當歸、山藥、首烏、山楂、黨參、黃精、甘草、沙參、雞內金、大黃、枳實、白芍、元參等十多味。另選用治五步蛇傷的草藥,有山慈菇,七葉蓮、穿山滕、七星劍、還魂草、蛇芋、地柏等六七味。

2.2 用藥法則 一般分為三個不同階段用藥,第一階段即第一療程24天,重點調理氣血扶正祛邪,基礎方中根據患者發病部位歸經不同而用藥相應不同,但不論是何種癌都須用足30g份量,扶旺其正氣,以正壓邪,同時加入相應的草藥,份量在 lOt20g間,以祛其邪毒,並以大黃瀉之,故初服藥的 3t7天中每天有3t5次的大便排邪毒。如癌腫個大者,約在服藥後第三天或稍遲可見大便排出黑色的膿血汙物,無須驚慌,約排3t7天或稍長其自可停。第二階段即第二三療程,基礎方藥可根據患者臨床表症加減藥味,但仍保持其足夠的份量,重症須用猛劑,量少不足以壓邪。有第一療程的扶正功效,消症祛邪,抑殺癌細胞的草藥可稍加大份量,以撼其邪毒之根基。一般屬腺癌者,有3個療程 72天的治療,病情已基本治愈。第三階段即第四療程,腺癌者已是鞏固調理階段,而屬鱗癌者,第二階段還須用藥1t2個療程甚至更長。視其療效,該長則長。

3 治療效果本黃芪枳實湯的原立意是調補陰陽扶正祛邪,此法在治療腺癌(癌公)中多能收效,若患者一餐仍有兩碗粥近正常的飯量,其胃氣尚足多數可治愈,能飯者亦可納藥。一般屬腺癌者,如淋巴癌、咽喉癌、肺癌、乳腺癌者,多有腫脹體征,服藥一療程其腫見輕,同時可見暗黑色膿血物隨便排出。有痛者,服藥3t5天痛可逐日見輕。近十餘年來用本方收治的各種癌症患者,屬腺癌治愈率達 95.1%,鱗癌 30.5%。

4 典型病例 (淋巴癌、肺癌)

4.1 黃 X X,男,58歲,農民,樂昌黃埔人,淋巴癌。88年3月初發現兩耳下生出幾個黃豆大淋巴結核,以為多食燥熱之品所致,自找些清涼草藥煮水當茶喝,一個月多後,所生結核不見消散,反見增多增大,雙脅處亦見生出七個結核,而且長勢更速。家屬見狀即送醫院治療。經CT和切片活檢,確診為淋巴癌晚期,治療 40多天,化療三個療程,病情不見起色 ,反見體質大弱 ,頭發脫光,前頸部明顯腫大,全身已長十七個淋巴結,大的似小核桃,小的如蠶豆,皮色不變,患者對西醫失去信心。後經人介紹來診治,經查如上所述,且見正氣大傷,少語懶言,體困。可喜之處是胃氣尚存,一餐仍可食兩碗粥。據脈所診屬腺癌。投黃芪枳實湯五劑,加入麥冬、天冬、山慈菇,七葉蓮、七星劍,蛇芋各lOt15g。藥盡複診時見其精神轉佳,便日 3t4次,見有暗黑物排出,前頸腫脹感見輕,藥已對症,守方進藥24天,17個淋巴結核大的已縮小,小的已消失,精神大為改觀,飯達正常量,日間喜散步閑聊,夜可安睡。效不更方,再服2個療程,原方減麥冬、天冬加白附片lOg、大黃減至 5g,草藥減七葉連,加還魂草。其間基礎方中的藥味稍有加減,至 3個療程72天,病已告愈,到縣醫院作血液檢驗已不見癌細胞。患者要求再服一療程藥以圖鞏固。經隨訪至今,黃某已76歲,仍精神爽悅,體健,常遊樂於田園村落間。

4.2 朱某,樂昌坪石人,男69歲,退休幹部,肺癌。2005年夏,因感冒致咳久治不愈,後經醫院診治,x 光檢查發現肺部明顯病變,經 CT拍片診為肺部癌腫,長出3個指頭的癌體。後轉院治療一個多月,針藥加化療 6個療程,費資9萬多元。出院返家後疼痛加劇,日夜無法入睡,腳發熱,難於施步。l1月初,經人介紹前來診治,經查如前述,一餐仍可近兩小碗粥。投黃芪枳實湯加天冬、麥冬、山慈菇、蛇芋、七星劍lOt15g一個療程,藥盡複診,諸症俱減,夜可安睡,足不熱,可散步,飯可兩小碗。效不更方,再進2個療程藥告愈,後再用藥一療程善後,現已重新長出頭發,驗血已無癌細胞。

5 體會

祖國古醫籍認為“腫者、腫大也。瘤者,瘤居也。留居一處而不消散之物謂之腫瘤”。對於腫瘤的發病機理,《靈樞·水脹》篇早有論之,日: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博,氣不得營,因有所係,癖而肉著,惡氣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而西醫認為,腫瘤乃細胞變異衍生所致。近代中醫認為,腫瘤或因氣滯血瘀生化邪毒鬱熱,或因痰結濕聚,派生症瘕,或因氣血虧虛髒腑失調所至。縱觀古今醫論無不認為,百病皆生於氣而源於虛。虛者,於表則不抵冬寒暑濕:於內則氣機不暢陰陽失調、髒腑失約而派生鬱熱邪毒,痰濕聚職,年久不散,邪毒留居而為癌。然鬱熱邪毒,痰濕積聚,氣血虧虛,誰本誰未,則需深究其根,辨而明之,並配以利矢猛擊其本,方可動其根基除其頑疾。我們認為,既然百病生於氣而源於虛,治療則應力扶其陰陽,旺其正氣,正氣旺驅邪方有動力,敗其毒方不傷正。這就是黃芪枳實湯治癌累收良效的原由。故,我們在臨床中對基礎方的藥量大多用足30g,短期內扶旺正氣,使邪毒惡氣無以 可存。對腫瘤的治則大法《內經》早有立論,日:“堅者消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損者益之。”而此“消、散、攻、益”四者問,誰為君、誰為佐,這是醫者的用藥心法。我們以益為首,佐以消、散、攻之味,多收良效,癌者本身就因虛而致,若以攻伐為上,而髒腑無法自生克伐之力,邪毒去而複生,如驅弱兵去攻頑敵,安可言勝?若大益其陰陽,髒腑氣旺自可伐邪,邪無居處,去而不留,病可愈矣。至於鱗癌,其邪毒深於腺癌類,常須倍於腺癌的療程方可收功,且攻伐之味仍需更加精到,我們仍在深入研究中。按祖訓,凡陰虛而致癌者,多屬腺癌,屬公,易治。前期失治,病到後期,五髒俱損,癌公亦轉化為癌母,已無法施治。陽虛鱗癌,屬母難治。中藥治癌經濟實惠,靈活實用,副作用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