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漂賭,五獨具全。

吃飯、喝酒、漂泊、做發財夢…
個人資料
正文

【No Problem的印度行】

(2025-04-05 18:35:19) 下一個

臨時被公司拉了壯丁,去印度出差。 一直以為新加坡護照是全世界最好用的護照,去全世界190多個國家都不需要簽證。辛虧問了一下“切特雞必題”,拿新加坡護照的人去印度也得簽證。趕緊上網申請,填個人資料,回答爹媽姓名、住址等一堆問題之後,上傳了護照、公司邀請函,卻被要求上傳個人名片給悶住了。這年頭不當公司CEO的,誰還整個名片?趕緊上網訂了印製名片,等了一星期才收到名片,估計它家印名片的機器都是從倉庫裏翻出來的。又等了近一周,總算拿到了去印度的電子簽證。

香港轉機,經過十九小時的飛行,到達印度南部海濱城市欽奈(Chennai)。

一出機場就被這位機場大哥給驚到了,躺在出口的樓梯上呼呼大睡。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Pancha Rathas(五戰車廟),是馬哈巴利普拉姆(Mahabalipuram)最重要的景點之一。這組寺廟完全是從一整塊花崗岩巨石上雕刻而成,沒有使用任何額外的建築材料。結構上它由五座獨立的寺廟組成,每座寺廟的形狀類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五位王子(般度五子)的戰車。

門口請的導遊說:菩提樹分男樹、女樹。

男菩提樹

女菩提樹

距離五戰車廟僅五分鍾車程Shore Temple(海岸神廟),麵朝大海,也是馬哈巴利普拉姆的著名寺廟,雖然不是整塊石頭雕刻,但它是印度最早采用石塊拚砌而成的寺廟之一。供奉濕婆神(Shiva)和毗濕奴神(Vishnu)。

中午在海邊找了家鄰海的海鮮餐廳,喝了杯啤酒。因為喝了酒,隻好放棄原先安排去當地著名卡帕利什瓦拉爾神廟 (Kapaleeshwarar Temple)。

來到世界上第二長的瑪琳娜海灘(Marina Beach),一望無際的印度洋,海風吹拂,烏泱烏泱的人群,可惜看不到一個比基尼美女…

又是一個周末,烈日炎炎,氣溫高達33度,無處可去,City Walk。打卡欽奈(Chennai)的市政博物館、 聖多默大教堂(San Thome Basilica)和卡帕利錫瓦拉爾神廟(Kapaleeshwarar Temple)。

卡欽奈市政博物館由六個不同的建築展區組成,可展品乏善可陳,寡淡無味,內部設施顯得十分破舊。

San Thome Basilica(聖多默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風格的羅馬天主教教堂,1956年教皇庇護十二世將其升格為宗座聖殿(Basilica)。

印度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約80%的印度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沒有單一的創始人或經典,其核心信仰包括輪回(Samsara)、業力(Karma)、達摩(Dharma)和解脫(Moksha)。主要神靈包括梵天(Brahma)、毗濕奴(Vishnu)和濕婆(Shiva),以及他們的配偶和化身。而佛教在印度隻有約0.7%的信徒。

Kapaleeshwarar Temple是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首府欽奈(Chennai)最著名的印度教寺廟,供奉濕婆神(Lord Shiva)。寺廟是典型的南印度達羅毗荼(Dravidian)建築風格,以其高聳的哥普蘭(Gopuram,塔門)和精細的雕刻聞名。傳說,濕婆神的妻子帕爾瓦蒂(Parvati)以孔雀的形象在這裏向濕婆神懺悔。

神廟內不能拍照,男女參拜也分不同的通道。

路過瑪麗亞娜海灘大道的一個海鮮市場,無敵的海景,環境卻十分惡劣。

找了家海鮮餐廳,點了份隻有咖喱味卻吃不出龍蝦味的龍蝦…

接著去班加羅爾(Bangalore),它是印度卡納塔克邦的首府,被譽為“印度矽穀”,集中了印度35%的IT人才,蘋果、微軟、惠普、3M、Infosys等世界知名企業都在此設立辦事處,也常常拿它與深圳做對比。

班加羅爾的機場十分漂亮,出機場的道路也非常整潔寬敞。

班加羅爾宮殿 (Bangalore Palace )位於城市中心,是一棟英國式的獨特建築物。麵積4萬5千平方英尺,建築於1884年,至今仍為邁索爾皇族所擁有,當地人指該宮殿為英國溫莎堡的縮影。

出了班加羅爾宮殿,被三輪車大叔忽悠上了免費四景點遊,條件是去他的紀念品店看看,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先去了班加羅爾的地標性建築議會大廈,建於1954年,是一座達羅毗荼風格的新建築。

第二天去了班納噶塔國家公園(Bannerghatta National Park),坐上瀏覽車,被司機大叔熱情的吆喝坐到前排司機邊上。遊完動物園,再去ISKCON神廟。

ISKCON神廟是印度教的一個重要地標,位於班加羅爾市中心的繁華地帶,外觀猶如一座寶石般的宮殿,充滿了神秘的氣息,神廟內部裝飾精美,大殿金碧輝煌。ISKCON的創始者是印度僧侶帕布帕德(B.S.Prabhupada),1965年跑到美國發起成立ISKCON,推崇黑天神在印度教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強調采用聆聽和唱頌的方式,專門以外國人為發展對象的一門新興教派,吸收有錢的外國人加入,財富與日俱增。喬布斯也是ISKCON的忠實信徒,晚年常常去舊金山的ISKCON廟宇打坐。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