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40)
2022 (26)
2023 (29)
中年以上的上海人對帶魚有著特殊的情結。那個年代所謂海鮮大概就是指黃魚,鯧扁魚,但最常見的還是帶魚。由於供應緊張,每天早上5點鍾小菜場開門,大家還是要蜂擁而上,得在擁擠的人群中搶購。黃魚、鯧扁魚賣光了就隻有帶魚了,帶魚也賣光了,就隻能買到橡皮魚了。那時候的帶魚都是產自寧波舟山的東海,長著一對小眼睛,銀光閃閃,味道卻十分鮮美。褲帶一樣寬的帶魚一般賣二角二分一斤,三個手指寬的三角一分一斤,三角五分一斤的就是最好的了。
上海本地的農民喜歡把小“褲帶帶魚”煎一下,加蔥薑黃酒,放入青菜醃製成的鹹菜一起紅燒,盛上一碗新收獲的大米熬的粥,“嶄氣嶄來”。
對上海的弄堂居民而言,把新鮮的帶魚暴醃一下再煎成金黃色,一道幹煎帶魚配泡飯,感覺不要太好哦。不過,帶魚十分腥氣,同學間說話交流,往往吃過帶魚後腥味十足,揮之不去。
【甬府】的幹煎帶魚:
1. 整條新鮮帶魚用刷鍋的鐵維絲刷去魚鱗。
3. 切成大小均勻的小段,再用廚房紙巾吸幹水分
5. 鹽燒熱,加花椒炒香後澆在帶魚上醃兩到三小時
6. 小口鍋燒熱後加入油燒至七成熟
7. 帶魚蘸上幹日式Tempura粉後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瀝幹
9. 小碟中加糖,雞精,胡椒粉拌勻撒在帶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