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兒學中文的曆史與現狀

(2010-08-13 14:24:09) 下一個

女兒三半歲前都是在美國由我媽媽帶。說一口流利的中文,還會背很多唐詩,兒歌,連小九九都會用中文背。三歲半,我們送她去全天的幼兒園的時候,她的英文基本上隻會二十六個字母。她在幼兒園全英文的環境裏熟悉得很快,半年下來和老師,小朋友用英文交流基本沒問題,中文保持得也不錯。

她四歲半的時候,由於工作的關係,我被派駐上海。我把她送去上海長寧國際學校。學校條件非常好,幼兒園(pre-school)學費比美國稍高,一個月1500美元。一切都按美國教育方式,校長是從西雅圖過去的。她的老師也是美國人,很認真負責。素質很高。學校雖然學英文,但是在上海大環境還是中文。在家她都要用中文和家人,保姆交流。所以中文還是很好。

在上海呆了半年,我們還是決定回美國。她回到美國,上了一個多月的Summer camp(暑假夏令營)就開學上學前班了(Kindergarten).

學校開學就有小朋友的家長來約我們每天放學一起去上中文學校。我當時想,每天上完英文再上中文,還不把孩子累壞了。我們家的孩子中文比英文還好,哪用費盡心思學中文。放學就在YMCA開在學校的課後活動中心快樂的放養。

就這樣又過了三四個月,始料不及的事情發生了。她回家越來越少說中文,基本上都用英文和我們交流。到了十一月底,感恩節我們去聖地亞哥動物園玩兒,買了一隻嘴裏啃著竹子的毛絨熊貓回家。她外婆問:“你抱的熊貓在吃什麽呀?”她都一時想不出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很小聲地說:“橘子。”我聽了心一沉。之後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比方說,有一天來問我peach (桃子)中文怎麽說。

就這樣,一年級前的那個暑假,我就趕快同流合汙,送中文學校了。也就是因為這樣,她的中文一直比同年的小朋友晚一個年級。

中文學校剛開學,我還煞有介事地和校長談話。問她教的中文是不是跟國內小學程度相當。校長直截了當地就一句話,告訴我期待值不要太高。我心裏一下涼了半截。

就這樣也還是得學吧,年複一年,每天下課,中文學校就接去上一個小時的中文,再上點兒數學,英文,才藝什麽的,玩兒一會兒,等我們下班才接回家。幾年下來中文進步有但不快,也還算一直保持著,交了不少好朋友。

上到三年級快結束時,我們搬家了。新學校離原來的中文學校很遠了。離我們新家近的中文學校,我都看著不滿意。就決定隻上周末中文班。平常每天在家做中文作業。我心想這下效果肯定不行了。由於害怕好不容易學的那一點中文就這樣忘記了,我每天下班都特別花時間看她讀課文,寫作業,決不許馬虎了事。小學四年級學校功課不忙,每天她花在中文上的時間至少有一到一個半小時。一年下來,出乎意料的是她在家學的中文比每天都去中文學校學的中文進步快很多。

這樣的結果打消了我對周末中文班效果的疑慮,接下來的幾年我沒有再像她四年級時那麽督促,她也就順水推舟,放鬆了一些。學習效果有所下降,但我們還都一直堅持著。

現在已經七年級了,感覺還是進步慢。她喜歡讀英文書,我就也買了中文的書讓她讀,她都沒興趣,讀者這類國內的雜誌現在也不能順暢地讀下來,有生字。難一點的字就不認識了。還要依靠字典。跟著看一些中文電視,新聞綜藝都看得很好。認識的亞洲名星比我還多。非常喜歡看青春偶像連續劇,不用看字幕每個情節,每句話都看得懂。金庸武打片也不錯。曆史劇就費勁兒了,不看英文字幕很多情節就開始亂猜了。興趣也就沒那麽大了。

雖然她說話沒有洋腔洋調,但語速比較慢,有時想不起來詞就卡在那裏想替代詞,小時候,有一段時間說中文時由英文翻譯過來的痕跡比較重。幸運的是我們又生了弟弟,爺爺奶奶就來我們家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幫忙照顧。雖然一開始弟弟還是什麽話都聽不懂的Baby,但我們都講中文,所以她也跟著講中文。糾正了不少。現在弟弟也長大了,開始不講中文了,爺爺奶奶早就搬回自己家了,我們又麵臨著新的挑戰。去年我們回國,她在國內的叔叔說她說話像在唱歌。其實就是口音的問題。

小時候她常常歎著氣說:“媽媽,中文很沒意思,很難,可我也要堅持學。因為有一天我自己到中國的時候,我得能看得懂機場的指示路標才行。”介於私心,我一直沒點破,其實世界上所有的國際機場都有英文標示。最近又一次說起來這個話題,她已經意識到進出機場不是問題不過她還是說:“如果一個人在中國,走在馬路上看不懂路名,或在餐館裏看不懂菜單,不能點菜,還要問別人就太丟臉了。”

這些美國生的中國孩子在對自己的中文程度認識方麵,心理其實很敏感,微妙。去年我們在桂林玩兒,女兒自己和入住酒店禮品商店的售貨員用中文聊了十幾分鍾,內容也相對廣泛。我們完全沒有在旁邊,過後,她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我對她這種想法覺得挺吃驚,她的中文雖然不完美,但基本會話應該沒問題。沒想到她原來對我認為理所應當的事還是沒有太多自信。仔細想想,其實平常我們總是和她在一起,就像她中文會話的拐杖,雖然基本用不太到但還是有依賴感。這次她自己跟一個完全不會英文的陌生人能自由會話,應當算是個心理跨越吧。

現在中國經濟發展得不錯,有不少美國孩子發現很好的機會,在中國工作。聽說過好幾個在美國生長的中國孩子,因為自認中文程度不夠好而影響到自信心的例子。這些孩子其實把中文想成外語的話應該算是不錯的,可他們自己覺得長的是中國人的樣子,周圍的人都流利地講著中文,所以壓力和自卑比我們這些來到美國,英文不夠完美的人還大很多。有一位在美國作牙醫的ABC(美國生的中國孩子)也認為她失去了大量華裔客源,是因為她不會講中文。看來學中文雖然辛苦,進步又慢,能堅持還是要堅持。加上學校裏學的法語,女兒已經有三門語言了。如果把中文當成她的外語,想想也算不錯了。她小的時候起,我有一個幻想,就是她上高中時能自己讀瓊瑤小說。現在覺得還是遙不可及。就希望她有一天能不用字典看書,看報,中文不再學也終生不忘。這個期待值不知是不是還算太高。

這幾年我越來越理解中文學校校長的那句話:期待值不要太高。隻要持之以恒,就讓她的努力水滴石穿吧。

連接兩篇女兒今年寫的中文作文

夜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7c9af50100iezb.html

我的聖誕禮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7c9af50100hown.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貴在堅持,不管能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都要堅持,因為一旦放棄就等於前功盡棄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