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世嘮叨的嘮叨

(2022-07-31 01:02:19) 下一個

百世嘮叨的嘮叨

2012-3-7 08:09 PM 

人到了一定的歲數後,都有可能生出許多相應的感慨,而後寫點文字上的東西緬懷一下即將逝去的情感,想起的題目都幾乎無二:流逝歲月、失去的青春、歲月無情等等,不外乎是在追憶。當然也許就因為那段時間發生過的那些事情也確實需要記住吧,也許更多的卻是對俱往矣的感歎。當然,每個人所感歎的畢竟都不會一樣,而這感歎有時即便寫出,對於旁觀者來說,可能並不引發共鳴。就因為那該是很個人的事,也多是自己才能感覺到的紀念,至於別人看到後興許似曾有悟的那不過是雷同卻絕不會一樣,其實更多時候給人的感覺興許卻是矯情,非常的矯情。

對於這點我深信不疑。

還是那天在網上看到一段文字,是我在網上認識的朋友,在文學城有幾個人在一塊非常小的地界說些瘋話。我隻是想起時會去看看。原因是那裏就像幻境般的飄忽不定,有時幾乎無人問津,有時卻會連續幾天都在熱議,至於熱議的問題多使我丈二或隻能禁言,無論從情商還是智商顯然都不在同一平台。

下麵就是那段文字的內容:

(一)最近看到一句話: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都差不多。恍然若悟,點頭微笑。

其實世界上所有的小地方也都差不多——這是我對自己說的:連同世界上所有的日子也大同小異吧?在人群之中,那些熙來攘往的麵孔,總是讓我有點悲傷。芸芸眾生,蟻群一樣,本是同根生,相見不相識。其實即便相識,又能怎樣?

有時候,活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活下來了,回頭去看,生命就成了白駒過隙。假設在那個不容易的瞬間,你想到這些詞:命如螻蟻,白駒過隙,不容易也許就能夠容易些了。你想到這些詞,在人群中,你就會覺得多了幾分安全。就像夜幕降臨,晚飯後的桌子已經收拾幹淨,你坐到電視機前的沙發上,知道睡眠即將來訪,而明天又是一天。哪怕是暫時的放下,也是愉悅,空蕩而滿足的愉悅。

放不下,才是生命中最大的忌諱。

(二)現在淚點越來越低,看“非誠勿擾”居然也會落淚,而且常常被一些過去認為庸俗的東西感動。

過去的固執,要與眾不同,要狂放,要爆發,要特出,那不是年少輕狂,那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我知道即便能夠再來一次我也無法改變自己。是真的不後悔?還是隻是為了說服自己而不能後悔?

這個問題,沒有必要回答。因為沒有任何意義。

但是你不能為意義而生活,幾十年裏,我時時刻刻忍受意義的折磨,我在無意義的生活中渴望意義,又在可以有意義的生活中渴望穩定安逸。當我偶爾抽身出來,發現年華老去,意義和穩定,竟然都是扯淡。

餓時一餐飯,渴時一杯水,倦時一張床。家人安康,無病無災。這些就是意義,和安穩。

我覺得自己真是越來越庸俗了。不過這樣也挺好的,真的。

(三)莊裏越來越冷清,估計一部分同學和我一樣,到了無話可說的年齡,就是無論你說什麽,似乎都是自己以前說過的。或者本來想說什麽,結果開口已忘言。

再過十幾年,我們去麗江開個酒吧,天天對著喝酒,就不用打字說話那麽麻煩了。

(四)要去接兒子了

看來此人是真的厭倦了,按照世俗的話該是怎樣個說法我不想評論。但我總是覺得,人活到這般境界應該不是庸俗,因為看神仙們的生活多是下棋、觀花、喝酒、品茗也不過如此。這是指中國神仙,而且應該是在玉皇大帝統帥下的那些神仙,雖然並不一定都在天庭,散落在七山八嶽或十山九嶽的散仙們,凡隻要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大都是隻會吃飽了混天黑。這也是神話故事裏特意推崇的神仙們的境界,該不是庸俗吧,而是意境,是人生最高境界。

於是很覺得崇拜,還沒到羽化的年紀就已經在內心升華到人生最高境界,年少可畏,該是另類的聖經,多少世紀之後的某天,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發現後,指定會被奉為至寶,開創出劃時代的新徑。其實很簡單,向往成仙的人們必須經過的一段往事。估計往事如煙也是這個道理。煙,雲也。仙多是腳踏祥雲而後歸去。

本來以為他是無感而發的即興小段子,沒想到又過數日還有續集:

(五)從前流行受苦,從前的人把人生描繪得苦難無邊,因為追求意義,而最終,或者最初的意義在生活中變了模樣,或者在追求中忘記了本來的意義,或者得到的意義並不切合最初的願望,再或者:你發現,意義原來根本就是扯淡。

開始放棄的時候,你就真正老了。

現在的人鄙視苦難。人生苦短,要快樂,要快樂。從前,這樣的人會遭到鄙視,因為他們被定義為沒有追求。現在,抱怨的人會遭到鄙視,因為他們矯情。

簡愛說:人生就是苦中作樂。你要是喜歡這句話,就注定了這輩子受苦,不過你不必為此不安,甚至自卑,在這個崇尚快樂的年代也不必。其實,在每一個時代,都有兩種人存在。受苦的人永遠受苦,快樂的人永遠快樂。一切無法改變,我們不過需要一份充足的借口,活著,受苦是意義,快樂也是意義。

老了就老了,沒什麽。

(六)我們老了的時候,能夠一起打麻將,一起喝酒,就很不錯了。

我知道其實這些話很矯情,現在不流行這麽說話。但是我也知道會有人懂得這些話。在這個山洞裏,我們最後都沉默了,因為說什麽都是多餘,說什麽都沒用。

我們的惶惑是一樣的,寂寞是一樣的,恐懼是一樣的,但是在這個山洞裏,空氣那麽沉重,我們沒有能力伸手相擁。況且即便能夠,又能改變什麽?痛苦是一種惡性循環,快樂也是。無奈的最高層次:就是你不得不承認自己。他們說這就叫認命。

其實叫什麽都無所謂。

最重要的,是你還在,即便我隻能看到你的影子。

 

說到底還是改不了本性,不管是以什麽樣的形式出現的,叫做本性難移。因為說了那麽多,最後一句暴露出了還是有訴求,還是需要意義,雖然已經減少到最低限度。

天底下最難對付的是人,也是因人太會矯情了。反正是我不矯情,你就要矯情,還不如我先矯情把你的矯情扼殺在萌芽中,方顯出我的殘酷。

人需要厚道,而我在此時卻很不厚道。也不盡然。朋友說了,等湊夠一百,就起個名字叫:百世嘮叨。這也是我非要殘酷一下的道理。居然還有續集,而且要嘮叨一百條,所以從開始就必須要殘酷些,否則等一百條都寫完後,還不知道會把神仙歪曲成個啥樣呢。

有人因此寫了一首詩:

……

你們嘮叨吧嘮叨吧嘮叨吧
有人聽也好 沒有人聽也不必擔憂
你們當然也可以不再嘮叨從此無語
刀就在腰間 你們盡可以抽了再抽

雪亮的刀光中有彷徨的冷清
就算抽刀一千次 水卻依然要流
巨獸會死去 高樓會坍塌 山洞會荒蕪
水卻總是流啊流 甚至不會害羞

一百世的嘮叨不過也就是一句話
這句話我不知道 也沒有地方可偷
如果你們找到這句話 請一定要告訴我
哪怕其實最終隻是一句“天涼好個秋”

 

我喜歡最後一句:天涼好個秋。嘮叨百世千世萬世就是要懂得,什麽時節幹什麽活兒,這也是農業大國的祖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要做手腳滴 回複 悄悄話
"餓時一餐飯,渴時一杯水,倦時一張床。家人安康,無病無災。這些就是意義,和安穩"
最認同這句嘮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