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電影《狗鎮》而寫
我一直為這個名字困惑,好像也不僅僅是這個名字,應該是這篇文字。其實誰也沒有逼迫我去寫什麽,隻是自找苦吃那類的。很奇怪,有些人就是這樣會變著法的給自己出點子難題,或時常給自己找些麻煩,也說不清楚是為什麽。不寫出什麽來也沒覺得對不起誰,更沒有對不起自己,去寫反而會有對不起自己的感覺。
幾天了,看完電影《狗鎮》有幾天了,腦子裏總是會浮出個別的零星的詞組,譬如:震驚、顛覆、混亂、憤怒、虛偽、道德、權勢、貧窮……,卻湊不出一段完整的話,也寫不出一段完整的文字。似乎腦子被狗鎮這倆字鬧成一片空白。空白用的很不講究,該是短路,好像隻要想到“狗鎮”就掉閘。
狗鎮這部電影其實我知道已有多年。那時因寫了短篇小說《二柱的暗戀》引起朋友間在網上的討論。說的什麽大多已經記不起來,隻是記得當時某人提出讓我去看《狗鎮》。
那年網絡不像現在,找到一部電影看很難。也試著找過幾次,也曾找到過,卻一直沒能夠靜下心來坐下把它看完。感覺就是心態,那些年心態不好?現在是這樣懷疑,為什麽就不能坐下來把狗鎮看完。
有些事是一種安排,並不是由著人來安排的。那時即便是給自己安排好了,也不會出現如現在的效果,因為那時我想得還不如現在這樣多,可能也是某網友感到了我的淺薄,才提議讓我看看《狗鎮》的。我隻是有類似感覺,是因為時機還沒到吧。
“一部顛覆整個人類價值觀的影片”,這是一些人對狗鎮的評價。我卻不讚同。如果隻是顛覆的話,其實顛覆價值觀的影片該是太多了。因為價值觀本身存在具體的針對性和立場角度等等太多方位的不同認定。所以簡單的隻是說對價值觀的顛覆很難中的。如果隻是顛覆價值觀的話,也不會使我有寫點什麽的衝動。
人在很多不同時期,對價值觀的認同也存在不同的認知,因為人會發生變化。沒錢時的價值觀和有錢時的價值觀,在有錢隻能滿足溫飽與富得流油時的價值觀也是會發生變化的,不會僅僅因為看了一部名叫《狗鎮》的電影感到那麽震驚。如果隻是因此的話,也就隻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叫少見多怪。
剛看完這部電影時,在網上搜了一下,想看看反應。卻發現李銀河也曾陷進《狗鎮》門裏,還被評論為“政治不正確”。好像這個“不正確”是李銀河給自己文章加上的。而且很快就刪掉了那篇文字。其實刪不刪都沒用了。名人的一舉一動早被埋伏在四周的粉刺們看得很緊,哪怕稍微有點動靜立刻就被截獲。我看見的這篇算是幸存的。包括李銀河後來寫的解釋。不過,我也感到李銀河在看完《狗鎮》後的不平靜。可能不平靜的不隻是我或李銀河,會更多。當然每個人不平靜的根源卻大不同。
李銀河的評論搬過來文字太多,有抄襲的嫌疑,給個鏈接有興趣可去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940534/這類討論本該是看過這部電影的一些朋友圍坐在茶幾旁,漫無邊際的亂談的話題。按照慣性,寫影評也該把梗概寫出來,然後圍繞著情節,也就是圍繞著寫字的人所設定的自己的感悟來談。我比較不喜歡這樣,不想先入為主。可是又沒辦法平衡,因為看見這些文字的朋友,有些人該是看過的,有些人該是沒看過的。為了盡力平衡,也是把想法寫出,那就隻好少談內容多些想法吧。要是有興趣看《狗鎮》的話,先不要看我的文字,或看完了馬上忘掉,這樣的話,才能在看過後體現出李銀河那樣的震驚。
真實的震驚該是對人性的充分暴露,就像被赤身露體光鮮的裸露在陽光明媚的廣場上那樣一覽無餘,甚至每個汗毛孔都看的非常清晰。難怪有人在評論中寫上了這樣的語言:
看完片子,我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導演應該槍斃。最好由我去執行死刑。拿槍的手,我不會讓它有半點顫抖。就像電影裏的女主人公槍殺她的男朋友一樣,我也會這麽幹脆利落。但在槍斃他之前,我會趴在他的腳下,壓肩聳臀,先磕九個響頭。
磕頭,是因為他無與倫比的才華。槍斃,是因為他極具顛覆性的思想。所謂“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如果導演馮提爾不死,整個人類似乎都會在他赤裸裸的逼問下羞愧而死!據說《狗鎮》隻是他美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接下來不知這個瘋子還會執導出什麽樣的作品來?(http://i.mtime.com/2443363/blog/4317621/)
顛覆在這時出現了,但顛覆的是什麽。說白了就是我們對人性的認識中缺少的一麵。可能是與起始教育人性本善有點關係。人的本質是善良的,也該相信善良可以化解一切。化解不太準確,該是感悟。就像耶穌的一生,用他的善良感悟著帶著罪惡來到世間的醜陋的賤民。就像理想境界中那些慈悲閔懷的善良眾神們,為了貧窮和邪惡奉獻出自身,換取的是人類的幡然覺醒和更加美好的明天。而狗鎮的出現,卻使眾神頓失光彩,甚至會突然產生出諸神不過是神的話,是騙人的。因為狗鎮的村民們該是更加現實的,與大家更加接近的實體。隻可惜,盡管這些實體就在日常生活的我們人的世界中,卻未被發現。隻待到這位偉大的導演,當他導演了一部名為《狗鎮》的電影後,大家才發現人性原來還有這麽醜陋的一麵。
偉大是他揭示出了真相,而揭露出真相的後果就是該死。
其實看完《狗鎮》感到的是震驚,而看完諸多對狗鎮的評論後,會是更加震驚。雖然大家都感到了負麵的人性,卻沒想到自己也是會有這負麵的。用一種片麵去評論另外一種片麵,這樣的人似乎大有人在。
就像我前幾天突然發現的路法西效應是一樣的。關鍵就在輿論對人潛意識造成的深度影響,所以不可能客觀的評論某件事的發生。這是社會學非常普遍的現象。
其實路西法效應所揭示的並不僅僅是那個實驗,也並不僅僅是法西斯或文革。而是參與者或在那個時代生活著的人們自身存在的問題。可怕的地方卻永遠被忽略,就是因為人們也在規避著自身的醜陋。這種規避不是有意識的,也許有意識就不會在無意識時規避了。
狗鎮的人們在承認自己行為的同時,一定會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內心可以接受的理由,這就是每個人在想有所為時都會有意無意間給自己找一個合理的理由的原因。卻沒想到的這些所為合理的理由的另外一麵是否就真合理。而所謂合理不過是自己的行為道德。而一旦道德失去底線,或自己的底線與他人的底線不一樣時,這時的行為準則是什麽。
這些看似合理的理由也許卻是被人性中最為醜陋的自私和貪婪的潛意識所主導。
《狗鎮》內容簡介:
湯姆是狗鎮中的一位不成功的作家,他也是狗鎮死水一樣的生活中第一個感到厭倦的人,偶然中,他救下了被黑幫追逐的美麗女子格蕾絲,並建議走投無路的她留在狗鎮。格蕾絲的到來打破了狗鎮以往的平靜,人們起初抱持的拒絕和敵意也被格蕾絲的勤快熱情消融了,她熟悉了這裏的遊戲規則,並且也接受了湯姆的愛情。然而,警察局對她的一紙通緝令又使得眾人開始了對她的猜忌,格蕾絲聽從湯姆的建議,一刻不閑的工作來取得人們的好感,然而,人畢竟是精力有限的,整日的工作使得她疲憊不堪,不僅疏遠了和湯姆之間的感情,而且增加了很多工作的失誤,狗鎮人開始討厭她,苛責她,格蕾絲也感覺到了荒謬,畢竟沒有她,他們也照樣可以完成各種工作,有了她,似乎所有的工作都在等著她去做。然而,格蕾絲還沉浸在對往日與眾人友情的幻想之中,並不知道自己將要付出的代價。
久而久之,狗鎮人的真麵目開始顯現出來,先是在做家庭教師的時候,她先前以為很聽話的孩子無緣無故的搞惡作劇,受到了她的懲罰,結果他的媽媽對她強烈不滿,而後她被孩子的爸爸,一個早就垂涎她的美色的粗魯工人查克強奸了,而這以前她一直以為雖然拒絕了他的追求,但是他們之間還有真誠的友誼。查克的老婆聽到這件事之後則把她誣為第三者,惡狠狠的帶著兩個潑婦去教訓她。格蕾絲感覺自己受夠了,就與湯姆商量借機逃離這裏,湯姆找到一向窩囊老實的貨車司機本,讓他把她藏在蘋果中拉出城以逃過警方的監視,本提出要10美元酬勞,格蕾絲也答應了,然而,就在半途,本借口風險太大,要求再付報酬,並且他知道她沒有錢,就強迫她用身體作了酬勞。格蕾絲萬沒有想到一向被認作最老實的老實人本也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她停止了反抗,俯拍鏡頭下是她呆滯的眼神望著鏡頭,而滿身黑泥的本在她的軀體上運動……
悲慘的際遇並未結束,等到車子停下,她從蘋果堆中爬出來,才發現車子又開回了狗鎮,狗鎮的15位居民正在那裏等著審判這個“逃犯”。原來湯姆不舍得心愛的人離開,他仍幻想著讓她融入這裏的生活。狗鎮的人最初堅決拒絕她留在這裏,而現在他們卻不容許她離開了。城裏的書呆子工程師打造了一個鐵環套在她的脖子上,並拴上一個沉重的鑄鐵車輪,以防她逃跑。格蕾絲現在每天都要拖著這個重擔趕往工作地點,晚上她則成為狗鎮男人的泄欲工具,就連狗鎮孤獨的瞎老人也以猥褻她為樂。而懦弱的湯姆對這一切隻能聽之任之。他最後的像一個“男人”的行動就是在被狗鎮的人孤立之後,為了發泄自己的不滿而企圖占有格蕾絲,理由則是狗鎮的每一個男人都曾享用過她的身體,而隻有他還沒來得及。令人發指的罪惡終於結束了,湯姆曾經在救下格蕾絲的時候接受了黑幫老大遞給他的一張名片,然而他當時沒有出賣她,現在他撥通了黑幫的電話,然而,迎來的黑幫老大原來竟是格蕾絲的父親,格蕾絲因為厭倦了黑幫的生活而離家出走,現在她終於見到了親人,盡管她也為是否回到過去的生活而猶豫了許久,然而最終還是認為這裏的生活更像地獄。黑手黨徒將狗鎮所有的人全部射殺,連小孩子和殘廢者也沒有放過,格蕾絲也親手結束了湯姆的性命,在此之前,這個懦弱的幻想家還想著挽留格蕾絲成為狗鎮的一員。最後整個狗鎮隻留下了一隻驚恐狂吠的小狗,變成了真正的“狗鎮”。
視頻地址:
http://hi.baidu.com/liuyun84/blog/item/f869d4ea0da4bcd5d439c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