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C博客

為了我走過的(For All My Days in) Kansas, Massachusetts, California
正文

(4)難忘的虎年春節 - 三十祭祖

(2010-03-27 11:09:59) 下一個


如果我是一滴水,那祭祖就像一條河,它將我溶入,將我帶走,流到那祖豆千秋的遠方。。。

三十那天,我們起的很早。過年,從三十開始;而三十的所有活動都離不開祭祖。

寫宗譜:三十吃罷早飯的第一項儀式是寫宗譜,那上麵流淌著孫氏家族八代生命長河的宗譜,而這必須由身為長子長孫的他來承擔。看著他的血脈身世,在那仔細認真的筆畫下麵慢慢展現。。 。我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那一代代的孫氏祖先,那一個個講不完的故事;那一位位孫氏家族的女人啊,那一個個沒有名字的孫X 氏。直到他的媽媽,就是我的婆婆,才在宗譜上有了真名實姓。女人哪,過去的女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婚後最主要的角色肯定是生兒育女,以家庭為重。 如果這宗譜能 carry over,  我的名字也會出現在上麵,那便是我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的時候。

擺供品:宗譜寫完後就掛在廚房的牆上,掛得很高,需仰視才見。在宗譜的下麵,擺滿了貢品。那粉條是染成紅色的,象征紅紅火火和長長流水。那五個一組兩個兩個摞起來最後上麵放一個的饅頭又大又圓,最上麵的饅頭上放滿紅棗,叫做滿堂紅。

上香: 貢品前麵放著香爐,身為長子的他要上第一炷香,第二炷由我來上,之後由其他兄弟們還有他小叔來上。即使他小叔叔是長輩,但也要來這個“家”來祭祖, 因為宗譜在這裏。

上墳燒紙:歲月如歌,不知不覺二十年已過。二十年前,我也來過劉家屯上墳。那時,他的爺爺,爸爸媽媽還健在;現在老人 均已西去,舊墳未去,新墳又添。在這一陰陽兩界相隔最近的地方,我注視著那熊熊然繞的火苗,聽著那劈劈啪啪的聲音,似乎感到了他的爺爺,爸爸媽媽的靈魂在那火星的最深處跳躍,並隨著火星的消失而離去。那火苗裏有生者對死者的緬懷和祭奠; 有死者對生者的保佑和祝願。

接祖: 天黑的時候,我與老三去村西口接孫氏家族的祖祖輩輩回家過年。村裏沒有像樣的街道,在冰天雪的黑夜,走往村口的路深一腳淺一腳。我緊緊地挽住老三的胳膊,生怕滑到。到了村口,我們點炮放鞭,讓老祖宗能知道我們站在哪裏,之後,就領著他們回家。到家的時候,老三進院裏拿了一個長杆,放在門口,這是給老祖宗用的栓馬樁。這一代流傳一代的習俗,展現著它久遠的曆史,那沒有汽車的悠遠的過去。。。

發紫: 整個三十晚上,我們都在給祖宗和自己包餃子。午夜時分,村裏各家鞭炮齊鳴。 在祭祖的供桌上,又添了五碗餃子。之後,在這一年的最盡頭,我們全家人首先到外麵向天磕頭敬天,之後回屋向祖宗磕頭敬祖。 發紫,是過年的最高潮。

送年: 初三那天是村裏送年的一天。各家各戶都要把一直放在院門口的栓馬樁拿開,送祖回府。為了不讓祖宗在回程的路上忍饑挨餓,還必須準備幹糧,包括一盆水,一把米。 在三十那天接祖回家的同一個地方,我們要鳴炮放鞭,焚香一炷,把那盆水和米倒掉,看著回家過年的祖輩們在繚繞的香煙中漸漸駕鶴西去。。。

三十祭祖,讓我知道了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明白了自己在更久遠的生命長河裏的位置和承擔的角色。我已不再作為一個個體,孤零零地存。三十祭祖,讓我想到去非洲尋根的 Roots 的作者,那自然界裏追根溯源的所有生靈,那似乎有靈性的 salmon 魚,不管 run 了多久,也要回到那個出生的地方死去;三十祭祖,讓我想到了那有水的地方就有的所有的海外華人,包括我自己,那一直生活在落葉歸根還是落地生根的困惑之中海外華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