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滿天星的行攝遊記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玩的地方不多而噢惱不已,不會因為記載的太少而悔恨終生。
個人資料
正文

秋日印象(行攝於內蒙古烏蘭布統壩上草原)

(2014-12-10 14:58:57) 下一個

多年前偶然讀過一篇壩上的行攝遊記,看到遊記中幾張秋天白樺林的照片立刻被驚呆了,山巒上的白樺林層層疊疊,樹杆在陰影中泛著悠悠的白光,整個畫麵如同版畫般的精美。那時自己拍照還用的是傻瓜機,很好奇那種效果是如何得來的,這篇遊記算是我的攝影啟蒙,看完文章後明白了3件事:壩上是個好地方;單反是個好東西;要把照片拍好看得早起。但我去壩上的計劃卻被耽誤了好多年,直到今年才成行。

“壩上”在地理上是指草原向高原過渡陡然升高的地方,在旅遊上泛指河北與內蒙古交界處一大片丘陵、草原、樹林、沙地混雜區域。我們去的是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烏蘭布統鄉的壩上,9月中到10月初短短20來天時間裏,全國攝友蜂擁而來,這裏已經成了一個旅遊城,各種設施都建起來了,到許多景點的路也修得不錯。攝影團基本上天天發團,一條龍服務,有規模有效率:旅遊公司承辦後勤,熟知壩上的資深攝影師就地駐紮,走馬燈似的在幾個攝影團裏導攝。9月23日到27日,我們以紅山軍馬場為據點,每天一早一晚往周圍景點跑,烏蘭布統壩上幾十個景點中,我們去了大概10個。

在5天內,我們有兩天乘越野車,到比較偏僻的景點,其餘幾天乘空調大巴往近處跑。有些很熱門的地方我們攝導故意避免,說是交通太擁堵,光泊車一出一進就要數小時。我們去的地方有的熱門有的不熱門:蛤蟆壩、將軍泡子、透風溝、三拐子溝、天太永、楊樹背、東溝、花軲轆汰、北溝以及北溝口的影視基地。

最不熱門的算花軲轆汰了,團裏有人都懶得去,諾大塊地方那天就我們一個團,但也沒拍到什麽好景。最擠的算東溝,那天恐怕有上千號人,越野車在草原上排成長龍,攝導一看這架勢當即就決定晚上要提早撤退,東溝路遠又不好走,去時就有越野車陷進河裏,攝導計劃在天沒黑時搶在大部隊之前過河,憑他的經驗,有的車肯定是會陷進河裏的,勢必會將通路堵上,晚上要是被誤在河邊可就麻煩了。安全第一、攝影第二,如果都安全地過了河,再找個地方拍夕照也不錯啊。但人算不如天算,我們倒是最早離開的團,但車接二連三地陷進河裏,夕照泡湯。車越陷越深,嚐試撈車沒見成效,壩上這個地方是沒有專業的救援公司的,全靠司機們互相幫助,天黑後溫度越來越低,攝導決定先把大家送回駐地再說。每輛過了河的車都盡量地裝人,我們擠擠不要緊,堅持一會兒就行了,但司機就慘了,他們還要返回到河邊想辦法撈車,而且車隊明天一大早還要拉幾個攝影團拍晨照。到了駐地,司機一個勁地向我們道歉,攝導說這些蒙古小夥不容易啊,環境太嚴酷。他回憶起一個蒙古小夥來,非常彪悍聰明的人,騎馬當模特拍了張前蹄騰空的逆光照,當他將照片打印出來,再去要送給小夥卻找不到人,一打聽才知道小夥放馬時遇到雷擊,同幾匹馬一起被劈死了。

今年因為閏九月,秋天比往年要來得晚,我們去的日子裏壩上秋意濃稠,樹林大部分葉子還在,色彩紛繁交織,隻是還沒有那種強烈的層次感。這個地方天際遼闊,矮丘、樹林和草原此起彼伏,線條變換無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天氣的無常,我們在短短的5天內,經曆了各種天氣:細雨、暴雨、冰雹、雲霧、烏雲壓頂的黑暗日和萬裏無雲的幹巴天。不知道這種多變的氣候條件是不是壩上的特質,如果是的話,攝影天堂名至實歸,因為壩上的山丘都不高,戲劇性的光線照在錯落有致的丘陵原野上,景致十分奇妙。晚上下雨更是福音,第二天一早要是晴天無大風的話,穀底低窪處便會產生平流霧。在壩上的最後一天,在北溝口的山頂上麵,我們便碰上了平流霧,到了時間也舍不得離開,集體抗命滯留,太陽出來,濃霧散去,才看清兩旁山野上站的都是攝影人,有霧的時候還以為是一排樹呢。人人都知道壩上是個好地方,人人都端著單反,人人都起早貪黑不辭辛勞,為的是在這裏捕捉到屬於自己的那份“秋日印象”。

1 【金蟾湖】清晨

2 【金蟾湖】田園


3 【蛤蟆壩】風雲


4 【蛤蟆壩】初晴


5 【蛤蟆壩】放牧

6 【透風溝】蜿蜒


7 【東溝】光束


8 【東溝】光灑


9 【東溝】斑斕


10 【花軲轆汰】秋野


11 【北溝口】霧之媚


12 【北溝口】霧之惑

13 【北溝口】平流霧

14 【北溝口】佛光乍現


15 【將軍泡子】奔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Redcheetah 回複 悄悄話
渥楓 回複 悄悄話 秋的讚歌,喜歡這組照片。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真美,讚。
古道-西風 回複 悄悄話 好美的景致,好高的技術
工人 回複 悄悄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