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滿天星的行攝遊記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玩的地方不多而噢惱不已,不會因為記載的太少而悔恨終生。
個人資料
正文

采風日記:在霞浦與光影相約(一)

(2012-11-17 08:30:14) 下一個

現在在中國國內,以攝影為目的的出行被冠以一個很有文化的名稱,叫做“采風”。出去采風與一般的旅遊不同,采風隻是一早一晚才出動,到了目的地後等光線,找視角,光線來了然後拍照。在一般旅遊團出動的時間裏,比如早上8點到下午5點之間,采風團則回到駐地休息。我9月下旬就到福建霞浦參加了這樣的一個采風團,由當地的攝影師帶隊,到霞浦的各處海灣拍灘塗。

報到的當天,參加攝影團的14名團友陸陸續續地在中午到齊,都是發燒到一定程度的攝影愛好者,5位來自廣州,5位來自上海,2位來自成都,1位來自無錫,另1位來自湖南。快到中午時,領隊接到一個電話,湖南的團友出了點情況:隨身裝有貴重物品的腰包忘在動車上的洗手間,裏麵有證件、銀行卡、機票和錢等。吃中飯的時候,湖南團友來了,一臉的淡定,大家都對他表示同情,幾個上海來的團友問他銀行卡有沒有掛失,他搖頭,似乎也不著急,隻是略帶焦慮地說,包裏有兩塊相機專用的電池板,丟了勢必會影響他采風。他帶來兩台佳能相機,一台5DII,一台5DIII,分掛廣角和“大白”長焦鏡頭。上海人從此以後便認定湖南團友是最發燒的,

報到的當天下午3點多鍾,攝影團首次出動,車開了大約四十多分鍾到達一處叫“東壁”的灘塗。車先在公路邊停了停,大家下來首次領略了灘塗的風姿。時間尚早,潮水還未退,一片白茫茫的汪洋中有一塊一塊竹竿組成的列陣,那是紫菜種殖基地,這個季節正是紫菜掛苗繩的時候。天陰沉沉的,來自成都的苟老師直搖頭,說怎麽海濱的天氣搞得來就像成都,沒有好光線,一點舉起相機的衝動都沒有。車又繞到山後,我們爬了一段山路來到拍攝點,從那裏可以俯瞰東壁的海灣,金紅色的灘塗上有兩灘溪水的印跡,蜿蜿蜒蜒,從山腳伸向海洋。

攝影團的指導指著山腳下,我們忙用長焦鏡頭把景色拉近:漁民正在把漁網攤開來曬,深綠色的漁網組成一道道彎彎的曲線。在領隊老師的指點下,我們的鏡頭又對準了灘塗上的那兩灘溪水,一米陽光透過雲層灑在灘塗上,蜿蜒的溪水中泛起點點反光,有點意思了。指導老師很肯定今天能見到日落,果不其然,過了一會,太陽鑽出雲層,在海麵上拉出一道血紅的光束,暮色降臨後,紅紅的園園的夕陽懸掛在對麵的山巔,我們用相機記錄下這美妙的場麵。

1 東壁網事


2 東壁紅沙灘


3 東壁銀溪水


4 夕照東壁


攝影團的指導同其他許多當地的攝影師一樣,早早地發現了霞浦灘塗一年四季中有無數個精美絕倫的瞬間,並用相機記載下來,傳播出去,引起攝影界的關注以及無數攝影人的向往。最初,霞浦的本土攝影師因為熟悉灘塗地形和四季中漲潮退潮的時機,常常成為外地同行的向導,那時的采風還是沙龍性質的,當向導也不收錢。隨著數碼相機的普及和全民攝影時代的到來,當年的向導們都紛紛經營起了商業化的攝影團。

從東壁回來,指導老師將大家召集在一起,簡短地講解了一些他拍攝霞浦灘塗的體會,很直接,很簡單,歸納起來就幾條:光影瞬間、線條、色塊和點綴於其中的人物。他說到要拍出有霞浦灘塗特色的照片,與拍其它風景片不同的是:霞浦出彩的地方大多在局部,這就非常考驗攝影人的構圖能力,在光影降臨灘塗的一刹那間做出取舍,安排各種元素。在同一個拍攝點,在同一時間裏麵對同一片灘塗,一百個攝影人拍出來的照片會有天壤之別。他認為:霞浦攝影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景色和人文的結合,灘塗上勞作的漁人要包括在畫麵中,但又不是畫麵的主體,隻是點綴,為畫麵增添幾分靈動,落實到技術層麵,就是小光圈、高感和高速。

攝影團出行和返回被稱為“出工”和“收工”,與農民漁民無異,我們基本上實行“4-8”與“3-7”工作製,即清晨4點出工8點收工,下午3點出工7點收工。這個攝影團與其它的攝影團不同,從來不發給我們任何出行計劃,我們不到出工的時候根本不知道目的地是哪裏。指導老師半夜起來觀天象,根據他對當天天氣的預測,以及對潮汐漲退的判斷,臨時決定去哪裏拍照。下午的出工也一樣,上了車才知道去處,以及該用廣角還是長焦。

上海團友都是退休人士,其中兩位是隨行的太太,也用比較高級的卡片機跟團拍照,一位漂亮太太不出早工,早工比較辛苦,天還沒亮就要起床,車在山路上顛簸半天,到達目的地之後往往還要摸黑爬山,以便在日出之前找好拍攝位置,調好器材。

第二天一早我們去拍攝霞浦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北岐。我們摸黑上山進入陣地,是最早到達拍攝地的攝影團,在指定的位置放好三腳架。北岐山上的拍攝地容量大,好幾個攝影團陸續到來,幾十口人擠在一起沿著山路擺開相機。天邊開始泛白,紫菜架中間已有漁人勞作,指導老師掐著表預告,還有三十多分鍾就能見到日出,太陽不是出現在海平麵,而是在對麵的山麓旁。那天海上陰霾霾,我們都覺得見到太陽的可能性渺茫。三十多分鍾後,山麓旁果然出現了一個紅球,嘿,真神了!此刻覺得指導老師就像一個巫師。

5 紫菜架的海洋


6 行行列列


7 北岐晨光

陽光越來越強,在灘塗的紫菜架列陣中灑下一道金輝,指導老師招呼我們趕快轉移陣地,氣籲籲地扛著三腳架就跟著他跑,生怕遲了金輝就消失了。到了他指的地方一看,那視角真好!就相差十來步路,畫麵就完全不一樣。也難怪,人家十幾年來專門拍灘塗,什麽時候那個角度能出片都一清二楚,要讓我們自己來,除非運氣好碰巧就在這個時候站在這個位置,否則根本就抓不住這個機會。

8 撈魚苗


9 北岐“虎紋灘”


10 討海晨光裏


11 撒網金輝中



12 魚露蝦露壇子陣

丟包的湖南發燒友是個公司的經理,回到駐地休息的時間就處理公司的業務,人稱胡總。要說運氣好,那非胡總莫屬,第一天從東壁拍攝回來他就接到動車乘警的電話,說他的錢包有人拾到了,要他隔天去福州取,第二天攝影團到北岐出了早工回來,他又得到消息說不用去福州了,拾包的人已經到了霞浦。下午出工的時候,見他的腰間已經掛上了失而複得的小包,說是所有的東西都在,從此采風熱情高漲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ichellehey 回複 悄悄話 這也太美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