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溝遊完後,我們在川主寺下榻,住了一夜,接下來要遊覽川西北線的幾個主要景區,路線圖如下,藍色箭頭標誌著我們今後幾天的行程。
第二天一早出發,前往若爾蓋,中途停留花湖景區。這是若爾蓋草原上的一片濕地,中間有個藍盈瑩的湖,滿湖的草開一種小花,由此得名“花湖”。但是現在已經到了十月中旬,早已過了花季,草原上已是黃草萋萋,湖中的草也枯萎了。我們在湖區的棧道上走了一圈,覺得跟其它的湖沒什麽不同,又是枯水期,景色很一般,也許湖中小花盛開時才有看頭吧。雖然沒什麽景色好看,門票卻照樣收,全靠花湖名聲在外。
圍繞花湖的是大片草原,遠處丘陵起伏連綿。景區也是野生水禽棲息地,據說有不少珍稀水禽,遠遠看見幾隻黑頸鶴在飛,拍不了,近處沒見什麽稀罕動物,倒是藏胞在草原上放牧牛羊的場景,讓我們一行中年紀最小的小葉詩興大發,大聲朗誦起《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小葉是第一次見到遼闊無際的大草原,一路上興致勃勃。
逛完景區上車回若爾蓋,在路邊一個餐飲區吃了中飯,藏胞大姐在準備飯菜,揭開鍋蓋的霎那間,蒸汽彌漫開來,香味撲鼻。
黃河九曲第一彎
發源青藏高原的黃河,第一個大拐彎是在四川、甘肅、青海三省的邊界。從地圖上看,黃河從青海向東南流進四川,串了個門,又匆匆北上回到了青海。唐克鎮在第一個大拐彎的區域內,坐東朝西麵對黃河,黃河之水從西向東流,在草原上彎彎繞繞。唐克鎮後麵山坡上是觀賞黃河日落的好地方。
我們從若爾蓋驅車前往唐克,司機小蔣第一次來這方,不識路,開錯了方向,在若爾蓋草原的一條爛路上顛簸了兩個小時後,又回到了出發點。小葉用她的手機看地圖,重新找路,看到了到唐克的路標,整條路都在施工,顛簸前行,到唐克已經快到6點,好在是淡季景區班車不開,自己的車子可以開進去,節省了些時間。走上正路趕到唐克鎮時,已接近6點,離日落隻有半個小時了,已經來不及趕去乘電梯了,我們決定立刻走棧道爬上高高的觀景台,在海拔3000多的地方爬坡很不好玩。還沒到頂,看看時間不多了就趕快到附近坡地上找個地方支起腳架。
太陽很快就要落下了,正前方是索克藏寺廟,日落時分煙霧繚繞,不知是炊煙還是祈福煨桑台的香火。
黃河在這裏與白河交匯,在草原上蜿蜒前行,夕陽照耀熠熠生輝,如同天邊飄來的緞帶。
印象中的黃河是怒吼的,威武的,震天動地的,有歌曰:“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而此刻眼前的黃河是溫婉的,靜謐的,舒展從容的。炙熱的太陽收斂起最後的金光,在源頭的右邊落下。我發現機位很不理想,要是再往左走幾個山坡的話,就能把夕陽與黃河源頭對齊,那才叫絕了。遠遠看到有一群攝友在那邊山坡上一字排開,有遠見啊!但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去了。哎,要是沒開錯路,本來是有充裕的時間踩點的。
最後來一張全景圖,前景是唐克鎮,後麵是黃河蜿蜒曲折的水道。
拍攝結束回到旅店,燒水的茶壺裏滿是黃黃的水垢,擰開水龍頭洗漱,水是渾濁的黃色,一股臭雞蛋味,問前台服務員何故是黃水,回答:“黃河的水嘛”。
紅原月亮灣、瓦切塔林
下一站從唐克出發,前往紅原,以前我一個老同學老說紅原是如何漂亮,他說:“你喜歡攝影就該去紅原”。親眼所見後大失所望,或許季節不對,可能春夏草長花開時才有最美的景觀。沒法,我這人比較挑剔,尤其對自然風光。
此地的景觀亮點,一是月亮灣、一是瓦切塔林。
在地毯般的草甸上,溪水河流形成彎曲交錯的道道弧線,藍天倒映在水中,恰似一輪彎月。月亮灣有一個特別高特別高的觀景台,我認為是當地發展旅遊業的一大壯舉,因為隻有從高台上俯瞰大草原時,彎彎繞繞的水道才顯露無遺。當然最棒的還是無人機的視角,這是同伴小葉的傑作。喔,對了,小葉就覺得紅原美得不行,所以我那老同學也沒說錯。
瓦切塔林的入口非常不起眼,一條土路兩邊都是經幡陣,乍一看,有點雜亂無章。我們就停在路邊,隨便拍了幾張走人。
後來才知道,要走進去看才能看出個究竟,裏麵有宏大壯觀的寺院,尖塔聳立,轉經筒金光閃閃,頂園帳篷似的經幡群如海洋般壯闊,整個園區麵積之大也為藏區所少見。
秘境阿壩城
阿壩是四川一個自治州,裏麵有個阿壩縣城,但州府不在阿壩縣城,而在馬爾康,如同甘孜州的州府不在甘孜縣城,而在康定。 我們中午到達阿壩縣城,車停在主幹道客運站對過,我們下去吃飯,吃完後小蔣打電話問旅館在哪裏,結果就在飯館隔壁,叫“格薩爾酒店”,店主是藏人阿媽,大塊頭,很健談。到房間休息,接不上網絡,也看不到電視,去問老板娘的大女兒,才知道阿壩城的網絡、電視、短信都不通,好幾年國慶節前後都這樣。
阿壩縣城這個地方民風比較彪悍,2008年大批僧侶衝出寺廟,到街上鬧事。今年國慶節前夕又有人鬧事,所以政府當機立斷地掐斷了縣城的網絡和電視,電話是通的,但發不了短信,叫你們不能一呼百應。我們到達時已經是10月中旬了,網絡電視短信還仍舊處於屏蔽狀態,什麽時候開通,誰都不知道。在旅途習慣了上網查信息,沒有網絡兩眼一抹黑。
當地是安多藏區,阿壩城裏全是藏民,大街小巷裏鮮見麻將和牌桌,倒是有不少茶鋪,粗碩的藏族漢子坐在茶座旁,大大的啤酒杯裏盛滿茶水,神情淡漠地低聲聊天。在街上問路時發現藏民愛理不答,或者隨便亂指,與甘孜地區康巴藏民和嘉榮藏民的熱情好客形成鮮明對比。不過旅店的老板娘極度友善,旅店由老板娘母女以及另外兩個年輕女人經營,閑暇時幾個女人圍坐在一起吃核桃。她兩個女兒如花似玉,大女兒已經成家,有一個孩子極其可愛,小女兒手裏搖著轉經筒,口中誦吟著經文。這幫女藏胞為人很大方,我提出拍照便欣然配合。
下午沒事就上了街,如同其它縣城,這裏也在大興土木,千城一麵的風格。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摩托車和三蹦子。
藏胞眾生相。
阿壩的藏家旅店寬敞明亮潔淨,房間內出人意料地擺放了兩本書,一本是散文集,很抒情地描寫了阿壩各地的風土人情;另一本是影集,阿壩城周邊的景,印象深的美景有二處:阿壩河穀晨霧和蓮寶葉則日照金山。按計劃我們此行最後一站是青海久治的年寶玉則,與這個阿壩的“蓮寶葉則”有什麽關係呢?照片看上去景色十分類似。平時隻要上網一搜索便知曉答案,現在網絡被屏蔽,真是抓瞎了,影集上簡單的說明是阿壩景區,但是在哪裏呢?怎麽去呢?司機小蔣從未到過阿壩,一問三不知。我到旅店對過的汽車客運站去想了解信息或者買張地圖,裏麵空蕩蕩的,沒有任何旅遊宣傳廣告,隻有一個賣零食的小販,也是一問三不知。出站問周圍店主和路人當地的旅遊部門在哪裏,眾說紛紜,一陣亂指,隻好作罷。在旅店後院的坡上看阿壩城。
阿壩城最顯著的特點是眾多的寺院和僧侶,主幹道的兩頭都是規模宏大的寺院,據說全城有40多所寺廟,匯集各類教派。街上到處可見身著紅袈裟的僧人,其中有不少是年輕姑娘。藏族人全民信教,在阿壩城宗教的勢力尤其強大,寺院威望高於政府,發生了車禍,或者幹仗出了人命,警察都調解不了的事,寺院出麵就能擺平。城裏規模最大郎依寺在主幹道西頭,我們旅館在主幹道東頭,不遠就是賽格寺。
初探年寶玉則/蓮寶葉則
第二天一早直奔青海久治,出了阿壩城,網絡屏蔽消失,終於可以上網了。一查才知道蓮寶葉則和年寶玉則是同一片山峰,在地理地貌上同屬巴顏喀拉山支脈,年寶玉則是北坡,蓮寶葉則是南坡。他們擁有同一個藏語名字,青海方言與四川方言發音不同而已,正式的漢語名字叫果洛山,但沒人用。在阿壩境內的那部分果洛山被圈起來成為蓮寶葉則景區,在青海久治境內的成為年寶玉則景區,分屬兩省,各歸其主。
這片區域不僅隻有一座山峰,而是由無數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組成的壯麗山脈。其中主峰果洛山直插雲霄,終年積雪,群峰怪石崢嶸,峰巒之間的大麵積高山冰川更是令人歎為觀止。在山峰與草原之間,密布著一連串冰川湖。青海那邊的年寶玉則開發得早,躋身國家地質公園,名氣大,成了搖錢樹,尤其受到喜愛山區穿越的年輕人青睞,前些年火得不得了。而阿壩這邊的蓮寶葉則剛剛開發,旅遊設施基本沒有,我們來之前都沒聽說過。
到了景區馬上就知道來得真不是時候:草地已經枯萎,湖泊已經枯水,然而山峰嶙俊,冰川縱橫,海子如鏡,還是非常養眼。
山川海子在清晨和夕陽的光線下必定絕美,要拍晨昏照在景區內紮營為好,這裏距離久治城或者阿壩城都有幾十公裏遠,摸黑來回跑太艱巨。景區內本可以住宿的活動板房已經拆除掉了,聽說這個景區生態環境遭到極度破壞,馬上就要長期關閉整修,今後幾年都不接待遊客了,我們算是最後一撥。
年寶玉則的主要景點在仙女湖通向妖女湖一帶,我們決定試一試走兩湖穿越步道,能走到哪裏就是哪裏。沿著湖岸走,汙染物和各種生活垃圾東一堆西一片的,觸目驚心。但是極目遠眺,巍峨山峰和草甸湖泊的組合,依然很美。
走到一處溪流前,步道斷了,四周探索了一番,發現如果不淌水是過不去的。到此為止吧,我們從原路返回景區大門,離開前雲隙光使光線變得很柔和,抓住機會拍下最後一張片子。
我們回阿壩時路過隆格山埡口,在這裏駐足觀賞整片巴顏喀拉山脈,最高峰為果洛山,即年寶玉則和蓮寶葉則的統稱。
回阿壩城過夜,決定第二天再探索一下蓮寶葉則景區。從阿壩城到蓮寶葉則景區有大約40公裏,本來說到主要景點紮尕爾措湖區去的,但是同伴中有兩人昨天就有點高原反應,今天一大早上路,剛到景區就感覺不適,於是匆匆忙忙在路旁拍了一張便返程。
總結:
1.這趟川西北線之行到達的九寨溝、黃龍、唐克黃河第一彎,以及年寶玉則/蓮寶葉則山區,都屬於硬核的頂級景區,各有各的特色和看點,非常值得一遊。但有不少遺憾,就季節來說,九寨黃龍我們去時算好季節,但是對於若爾蓋、紅原、唐克和年寶玉則/蓮寶葉則就不算好季節了,這幾處最有觀賞價值的季節是夏天!是夏天!所以後麵幾處景區根本不能跟九寨黃龍綁在一起玩。
2.最好的攻略是九寨黃龍跟其它如黑水、畢棚溝、疊溪-鬆坪溝等組合在一起遊覽,最佳時間是秋季;而阿壩、唐克、若爾蓋和果洛山區最好跟甘南的紮尕那景區組合在一起遊覽,最佳時間是夏季。
3.就時間來說,這趟川西北線(包括九寨黃龍)我們安排了7天完全不夠!尤其是果洛山區,非常倉促,根本沒有時間等待一早一晚的日照金山,我對拍片效果很不滿意,當然,如果隻是滿足於到此一遊是夠了。
4.川西北線是高海拔地區:九寨溝2000多,黃龍3000多,阿壩海拔高度為3290,若爾蓋3500,唐克3800,果洛山區4200米,到最後我們一行人多多少少都有些高反,到這片區域玩可真是急不得。草原地區還好,雖然海拔高,但植被豐富製氧量大,人感覺舒服,但是在果洛山區身體特容易感覺不適,尤其是在活動量稍微大的時候,所以應該慢行為佳。年寶玉則關張以後,隻能遊覽四川阿壩這邊的蓮寶葉則了,景區還在修建中,隨著時間推移,旅遊生活設施應該越來越完善,以後重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