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的要素之一就是擁有一份好心情和一個好胃口。一碗靚彈、鮮香四溢的黃魚麵加一碟肉絲鹹菜,足矣!
在上海,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老字號”麵館,這些外表往往不起眼,但在“坊間”早就美名在外。對於愛吃麵的小編看來,這些麵館可以算作上海的一大地方特色。而“阿娘麵”就是這其中的一家。
四個女人的午餐
“阿娘麵”又回來了
思南路,一條很幽靜的小路,路上行人也不是很多,很難想像這麽條小路上還有家如此名聲在外的麵館。瞧那絡繹不絕的食客,路人難免要駐足探個究竟,老食客會得意地跟你解釋這家的麵如何了得,常常偶然的路人之後肯定成了黃魚麵的忠實顧客。
一年前,美食愛好者奔走相告“阿娘麵”關門了,大家不免要歎息一聲。今年開春,大家奔走相告“阿娘麵”又回來了,當然是樂了我們這幫老顧客。今天本網4個“饞嘴女生”終於下定決心去了大名鼎鼎的“阿娘麵館”。
麵館隔壁的一個小弄堂也坐滿了食客
吃的就是人氣
“阿娘麵”門麵不是很起眼,走到門口第一眼看見的不是招牌,而是排隊等位的“吃客”。為了避過高峰,我們可是特意“餓”到1點多才去的,沒想到店裏還是擠滿了黑壓壓的人。排隊點單、排隊等座、排隊等著叫號吃麵……看著服務員端著一碗碗“雪白”、“粉嫩”的黃魚麵在大堂裏穿梭,終於明白了“人氣”的道理。
排隊買麵
年逾8旬老夫妻 錦江樂園趕來隻為一碗“黃魚煨麵”
在安心等位的時候,隔壁坐了一對年近8旬的老夫妻,閑聊到兩人非常愛吃阿娘的招牌麵——黃魚煨麵,得知新店開張,就著好天氣,特意從錦江樂園趕來,一嚐美味。當我們告訴老人家,阿娘已經過世,老人家都流露出失望的表情,但是依然相信招牌麵的味道不會變,麵許久都沒有來,老人家感慨,這麽晚來,以為人會少,沒有想到生意依舊這麽好等這麽久!等熱乎乎,黃燦燦的黃魚煨麵上來,老人頭也不抬的大口吃麵,我心中可樂了一下,征得老人同意,用相機記錄下他們和他們喜歡的黃魚麵……
最是難忘:蟹粉麵和黃魚麵
輪到我們吃上麵已經是下午2點半了,外麵還是陸續有吃客進來,不過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吃到哦,阿娘麵館1點半就不接受點單了。
經過達人及前輩推薦,我們點了四種招牌麵:黃魚麵、蟹粉麵、蝦腰麵、鱔絲麵。“阿娘麵”的味道是正宗的上海口味,不論是麵條還是小菜都帶點甜味,而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蟹粉麵和黃魚麵。
先說蟹粉麵:黃澄澄的蟹粉和著麵條,還拌著絲絲蛋黃,麵條一端上來,撲鼻的香味勾出了我滿身的饞蟲。我們四個人竟然不約而同地拿起筷子,伸進了一個碗裏。麵量和蟹粉都很充足,一碗能把中午饑腸轆轆的肚子喂個飽。而且原材料也很新鮮,麵湯鮮味十足。到最後,這碗蟹粉麵是唯一被我們吃到底朝天的。
蟹粉麵
再說黃魚麵:雪白的魚肉,看上去就很嫩很新鮮,一口咬下去果然很鮮美,去骨細嫩鮮滑的魚肉可是有好多條,再回頭看看好幾年不變的價格—17元。不得不慨歎,要吸引顧客,想起電影《手機》裏的經典台詞:賣麵也要“厚道”!
名聲在外的黃魚麵
小編到現在,都還覺得嘴裏回味無窮。吃了那麽多家上海的麵館,要想品嚐本地特色美食,“阿娘麵”的確是值得食客來的好地方。
“名”店果然有“名”店的腔調
阿娘麵館早市7:00—9:30,午市11:00—1:30,晚市5:00到7:30,過時不候,平時上班族要踏準他們的營業時間還真是不容易。
13:30座無虛席
2:45吃完閃人,回想整個過程:路上花了20分鍾打車;排隊點單10分鍾;等位置15分鍾;等麵條35分鍾;真正吃麵才花了15分鍾……充分印證了阿娘麵館吃的就是人氣,也許正是等了前麵的一個小時,才更享受後麵15分鍾吃麵的過程。
“阿娘麵”別無分號 隻此一家
“阿娘麵”搬了新家,和老店隔著一個十字路口,依然是街邊小店,“規模”比以前寬敞許多,但要吃上一碗還真不容易,排隊是必須的事。老顧客不用瞧菜單便能如數家珍,黃魚麵要推搭著雪菜吃,蟹粉麵湯汁最香鬱(秋時吃更鮮美),蝦腰麵的澆頭味厚……
拍吧,來這裏也不是第一次了
如今大家站在弄堂口吃大碗麵的場景已不複存在,麵店裝修一新,阿娘的孫子繼承了奶奶的“事業”,堅持每天用最新鮮的寧波黃魚,堅持隻開三市好讓師傅休息,食客們不時交流下如何得知麵館開張的消息,從哪裏趕過來…一派回家的感覺,吃麵也是吃的這份人情。麵店的廚師和服務員全都是當初在老店工作過的,麵店關門時,他們各自出去找了新的工作,但是當聽說阿娘的晚輩要繼續開麵館的時候他們全都毅然辭了當初的工作。
麵館價目表
阿娘麵館從開業至今已有16年光景,要說上海之佳麵處還真不少,阿娘麵隻此一家。
阿娘麵館地址:思南路36號旁邊
再憶“阿娘”
對思南路的記憶,一直是和阿娘麵館聯係在一起的,06年的周末,可以說是偶遇,也可以說是緣分,在阿娘麵館的舊店,我吃到了當天最後一碗黃魚煨麵,17元,印象中,阿娘饒有興趣的坐在桌旁,詢問我們手中的鴨翅膀在什麽地方買的,至此之後,老上海澆頭麵的味道一直記在心中,直到最近偶然得知阿娘已經過世,舊店已經不複存在,一年休整後,裝修嶄新的新阿娘麵館在思南路的另一邊重新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