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潤濤閻
八十年代初我有機會到河南農村搞調查,也就順便打聽三年大饑荒時的詳細情況。在幾個地區跟數位老人談論起這個話題。得知當時河南跟我河北老家一樣,莊稼禾苗沒長大就死了遍地野草後,我便問他們為何不吃草籽。他們愣愣地看著我,認為我是天外來客一 樣。然後反問我:“人不是鳥,怎麽把草籽吃進嘴裏?”然後我繼續問及他們當時是否有大樹可以吃樹皮,他們立刻點頭說所有的大樹小樹的皮都吃光了,然後樹都 死了。
我一聽就明白了為何河南餓死大約三百萬人,而河北就沒有餓死那麽多,根本原因在於兩點:一是他們不知道吃草籽,二是吃樹皮的方法不對。
河南人一旦遇到大饑圌荒,就會比鄰居河北人餓死的多。我八十年代初親自去河南很多地方發現他們祖祖輩輩躲避大饑荒時吃樹皮的方法不對。當然,我也告訴了他們錯 在了哪裏。當我把這些躲避大饑荒的竅門告訴河南老人的時候,他們悔恨交加,說:“閻先生要是在那個時候來這裏告訴我們這些,我們那麽多親人就不會餓死了。”他說的是對的。如果所有的河南人都知道我介紹的兩個方法,餓死的人數就不會是幾百萬,減少十倍都有可能。
事實上。樹皮不僅可以充饑,而且並不難吃。這可不是潤濤閻的忽悠,是科學。
那麽,河南人是怎麽吃樹皮的呢?看完圖片,我再詳細介紹正確的吃法。這些圖片就是1942年美國記者在河南拍攝的黑白照片。你如果看完後還不知道他們吃樹皮 的方法錯在哪裏,那你真的需要仔仔細細看完我後麵的介紹。你如果認為人類永遠沒有大饑荒了,我告訴你:未必。看後麵的解釋。
這些被扒光了的樹都活不了。
從上麵的圖片可以看出,河南人吃樹皮的方法跟羊吃樹皮的方法是一致的。這個是祖傳無疑,因為河南老農給我敘述的1959年的冬天吃樹皮也是這麽個吃法。
下麵介紹一下科普常識,您就知道該怎麽吃樹皮了。
當你把樹皮扒開,你會發現裏邊的木質部與外麵的韌皮部之間有一層,這層在學術上稱為“形成層”就是植物的幹細胞所在地。這層細胞往裏邊分化出木質部,往外分化出韌皮部。也就是說,這層才是活著的長樹木的地方。
當秋天來臨的時候,樹葉子裏的蛋白質逐步被分解成氨基酸,而長鏈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蔗糖,目的是這些氨基酸和蔗糖可以運輸到根係,也有一部分運輸到地表上麵的樹幹中的形成層。剩下的不能被分解的就是幹樹葉了,看上去薄薄的,因為大部分營養已經被轉移了。
根係和樹幹的形成層,因為有了高濃度的蔗糖,就不怕冬天的低溫。因為細胞液裏的蔗糖含量越高,細胞液結冰的溫度越低。沒有這個轉移營養能力的植物是無法度過 嚴冬的,因為一旦細胞液結冰,春天也就無法活過來了。當然,越冬的針葉植物,比如鬆樹,不用落葉也可越冬,靠形成層細胞裏含有大量的油。但闊葉林不行,需 要把葉子裏的營養轉移到樹幹的形成層與根係,以保護這些部位不受嚴冬的傷害。
看到這裏,您就明白了:樹幹的形成層一旦被扒掉,第二年春天樹就死掉了。您如果把裏邊的木質部掏空一部分,樹幹還可能活一段時間的,但您如果把形成層扒掉了,樹就沒辦法活過來了。
河南大旱發生在1941年,1941年的冬天,成排成排的樹皮都被扒光了,1942年又是大旱。到1942年的冬天就隻有一些小的樹,去年沒有被扒皮的,活了下來可以吃。而這點樹皮不夠那麽多人吃的,也就發生了大量餓死人的事。1941-1942年那次大饑圌荒河南餓死了300萬人。到了1959年冬天,他們 還是用這種祖傳的吃樹皮的方法,結果又餓死了差不多也是300萬人。
下麵介紹當年我們家鄉是怎麽吃樹皮活下來的。
我家住 河北廊坊,距離北京市區60公裏。大平原,但有很多沙土地。一方麵是當年的京杭大運河的河堤,高高的大堤隻能種樹。另一方麵是至今還有的永定河。有河堤就 有決堤的時候,所以有河堤就有沙地。而這些沙地就適合種樹。我們那裏有“一年種樹不如種田,十年種樹氣死種田”的說法。
在大躍進人為導致三年大饑荒的時候,我們縣每個人平均也有超過10棵成年樹。大饑荒來了,吃樹皮充饑,就能躲過被餓死的災難。當然,老弱病殘尤其是兒童和孕婦,餓死的還是很多。這也與醫療條件太差有關。此時在農村抗生素還不能敞開供應,拉痢疾拉死的不少。
但我們那裏也是顆粒無收,也沒有國家的救濟,餓死的人數不論相對數還是絕對數,都比河南少太多了。原因很簡單:吃樹皮的方法不同。
上麵潤濤閻說過了,樹皮不僅能充饑(因為吃樹皮都是冬天,而冬天的樹皮裏有大量的蔗糖和製造蛋白質的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而且樹皮吃起來的味道很好。
這裏還要介紹一下樹的特征。樹,你看到的是樹幹和樹葉,而你看不到的是樹根。在沙土地上長的樹,樹根的長度要比樹幹的高度長太多了,三倍五倍都有。而樹葉裏 的營養在秋天大部分要轉移到樹根裏,因為相對於樹根來說,樹幹的形成層總量很小。更重要的是:樹幹一旦把形成層扒掉,樹就死掉了。而樹根密密麻麻,你也看 不到到底有多少樹根,把樹根刨走一部分,第二年樹幹雖然不長了,但樹葉茂盛,把光合作用的產物大部分用於彌補刨掉的樹根。這樣,第二年冬天,你照樣可以去 刨樹根。春天一來,這些營養又被轉移到上麵去發芽長新枝條了。
所以,樹根是可以再生的。一些動物也一樣,比如螃蟹。你把螃蟹的大腿掰下來,然後把螃蟹扔回大海,一年後新的大腿就長好了。所以,你買螃蟹有時就有一個它的一條大腿很小,因為掐架時大腿掉了,時間不夠還沒長好就被打撈上來了。
但人就不行。要是行,很多男人會自己閹割然後當太監。想想看,一年後新的長出來了,在宮廷裏吃香喝辣,身邊有佳麗三千,你專門給皇帝戴綠帽子。
下麵介紹刨樹根的方法。用刨斧,在距離樹幹幾米遠開外的地方挖樹根,粗度不大於人的胳膊為宜。一旦把樹根刨斷,一定要“順藤摸瓜”直到把最遠處的樹根刨出來,長的可以有十幾米遠,因為斷了的那截樹根,你不刨出來就浪費在土裏了。
把刨下來的樹根截斷,每截一尺半長。然後用木槌敲打樹根,要把每一個部位都敲打一下,然後就可把裏邊的木質部拉出來了。這個木質部雖然雪白雪白的很好看,但 不能吃,用於燒火做飯。樹皮(嚴格地說是樹根的皮)很厚實。整個韌皮部都在土壤裏,非常鮮嫩,尤其是離樹幹很遠的年幼分支。
而且,河南人吃樹皮的吃法也不對。正確的吃法如下:
把這些樹皮(樹根的皮)曬幹,冬天主要是風幹。冬天的空氣相對濕度和絕對濕度都很低,那個筒子用風一吹就幹了。然後,用石碾子軋。轉幾圈就把樹皮裏邊的麵粉 軋出來了。然後過籮,把不能軋碎的韌皮部裏的長纖維扔掉。樹皮的麵可以做麵條,因為冬天裏邊含有大量的蔗糖,比較甜。尤其是榆樹的皮,味道非常好。我們那 裏榆樹比較多,吃榆樹皮的麵做的麵條那是一種享受。
一棵成年大樹,樹根的重量要比樹幹多。所以,不可能也不需要把整個大樹砍掉然後挖樹 根,而是不影響樹幹存活的情況下挖樹根。樹根的再生能力非常強大。當樹幹得知你把它的很多根挖掉了,第二年它就不長樹幹了,而是把營養用於長樹根。再說一遍,大樹的根係發達,很深很深的地方還有根係。所以,你挖的都是比較靠表土的地方的根,不會影響樹幹的存活。當然你如果故意想搞死樹幹,把大樹底下的根也 挖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後來不挨餓的時候也想吃樹根,隻是有一次得到了姐姐的共鳴,我們就在冬天又刨了榆樹的樹根。可那時候已經用機磨磨麵了,石碾子早就拆掉了,把樹根用粉碎機粉碎,得到了的榆皮麵,哪裏舍得做麵條吃?隻好用一比十的比例,就是一份榆皮麵,十份白麵,做出麵條。那叫 一個爽口!非常滑溜,非常勁道,味道非常鮮美。
那麽,用什麽方法做榆樹皮麵的麵條呢?我們那裏很多家裏有一種叫“壓合拉”的炊具。它的構造很簡單,有兩部分組成。下麵的是一個大方木頭,中間有一個用圓規畫出然後鑿成的眼,這個眼的直徑在底下的要比上麵的小,然後用砂紙把眼磨好。把一個有很 多孔的圓鐵片放入上麵的洞中,在中間部位托住了,因為下麵的洞直徑小一點。把很硬的麵團放入這個洞裏,而被一個跟孔徑一樣大的圓木活塞壓下,這個活塞是用 木軸連接在一根很粗的圓木上,而這個圓木的頂端用軸固定在方木的頂端。就像一個鍘刀一樣的構造,所不同的就是有個活塞和放麵團的洞。用力一壓,麵條就隻好 從有孔的底下出來,把“壓合拉”直接放在大鍋台上,壓出來的麵條就直接深入到鍋裏。
“壓合拉”的壓字就是用力往下壓;合的意思就是那個動作跟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一模一樣,跟做愛的“天然合一”的苟合的合字是一回事;而拉字就不用解釋了,不太文明。
由於吃樹皮是幾十年一遇的,村裏不是每家都有壓合拉,但三五家就用一個,大家借用。最近我回老家問了這個東東,年輕人都不知道那是啥。人們不認為還有吃樹皮的那一天,早就把這類東西燒掉了。
順便說一下,大饑荒年代草籽並不缺,因為大旱的時候莊稼不長,或收成低,但野草的生命力不是蓋的。要是澇災,到處都是稗子草。這個稗子草就是水稻的祖先。稗子草的草籽要比大米香多了,雖然產量比水稻低得多。所以,你隻要按照我這個係列的方法去做,就能度過大饑荒。
植物分為落葉植物與常綠植物兩類,是看冬天樹上有沒有綠葉。針葉植物四季都在落葉,但你可以看到冬天依然有綠葉在樹上。而落葉植物到冬天就不會有綠葉在樹上。闊葉林在冬天是否落葉,根據地理分布。秦嶺作為南北分割線比較靠譜。離開了地理來談闊葉植物是否屬於落葉植物毫無意義。在秦嶺以南很多很多闊葉植物冬天並不落葉,當然很多是落葉的。這與屬於常綠植物的針葉植物不同。差異在於:闊葉常綠植物隻能分布在溫帶以南(北半球來說),而針葉常綠植物可以在溫帶寒帶度過冬天。
做學問應當勇於觀察實踐,嚴謹認真,不能想當然。潤濤閻提供的榆樹吃法是正確的,很多中國民眾早就知道,不是他的獨創,也不需要他教。我是覺得既然是科普,觀點和論據最好都嚴肅一點,至少不能隨意亂講。
你說鬆樹針葉植物也落葉。植物學告訴我們:針葉植物屬於長青植物,不屬於落葉植物,雖然針葉植物在四季都不停地落葉。這是我說你不懂植物學的原因。
冬青樹或者灌木大多在廣東等南方,我在河南沒見過,但按照冬青能承受的低溫來看,河南應該能活。冬青的確屬於長青類闊葉植物,不是落葉類植物。這一點你是對的。在北方,不落葉的闊葉植物非常少。你給出的三種闊葉長青植物在河北不能活,在河南的確能活。冬天北上,到了保定以北,除了看到鬆樹外,都是落了葉的樹木。潤濤閻說的是河北,沒說河南。
沒關係,我不會介意您說的話,因為內行人一看就知道誰在胡噴了。
春天到處都有野菜了,還能餓死人?有點常識好不?
其它的去讀讀植物學,你就不會胡噴了。
冬天的形成層之所以不被凍死,靠的是高濃度蔗糖。當然根部的營養豐富,否則為何冬天還吃什麽樹根?
河北大平原包括我們河南,所有的闊葉在冬天都是落葉的。
榆樹不僅沒有毒,而且味道非常好。不挨餓的年份都有榆樹麵賣,現在還有沒有,就不清楚了。
樹根裏既有澱粉又有蔗糖。蔗糖的作用是增加細胞的抗寒能力。
看現在的架勢,下次遇到了會更加慘烈! 人口多了幾倍。
1、饑荒大多發生在春天,不是冬天;
2、冬眠的樹木營養在根部,不在形成層;而早春冬眠結束後,形成層才開始恢複生命力;
3、準確地說,是落葉不是闊葉,因為有的闊葉是常綠的,冬季不落葉;
4、常綠植物evergreen,如鬆杉柏(pine,spruce,cedar)冬季是落葉的,隻不過它們恢複補充的快,給人以不落葉的錯覺;
5、樹木在沙土中根係發達的原因,主要是沙區風大,為了根冠平衡的需要,樹根隻是水平方向延伸,沙中含水,樹根容易吸收到水分,不需要向垂直方向延伸,還有,水平方向的迎風麵和背風麵的根長是不一樣的;
6、草籽,特別是華北地區的荻草,秋季結籽早,風吹即落,至次年春天已經隨風飄走並落入地下,哪兒去弄草籽充饑?
7、樹木中有很多有毒品種,並不是所有樹木的皮都可以吃的;
8、河南土質與河北不同,同樣的樹種,根係發達程度也不一樣,榆樹皮的吃法,自古南北一樣;
9、樹根的營養是澱粉,不是蔗糖,已經轉化了。
潤濤閻以一個實驗室生物研究者的身份,試圖以偏概全,鄙視一切,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名曰科普,實則侃大山、砍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