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納悶, 不知哪兒的指示, 可以討論這類不符合偉大領袖毛主席指示的事情了。
第二, 大多數是隔靴撓癢,沒經曆過那個日子。
第一個問題, 有沒有扛著不去的? 答複是有。
拿上海做例子。
開始時是由學校組織下鄉, 就是不去, 學校裏反複動員,還是不去,學校不管了, 最後退回街道,這類人不少。
到了街道, 重點就在於你居住的居委會,很多人特別是台灣的人,不了解組織架構, 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管著十個區,區管著底下的若幹個街道, 街道的領導機關則被稱為辦事處, 再往下就是居委會了,舉例上海第一醫學院附近某一片住宅區西木裏,上下級組織層次順序就是上海市徐匯區楓林街道西木裏居委會, 不知大家懂了沒有。
不能下鄉和不肯下鄉的學生,被從讀書的學校退(也就是推)到所住街道,由最直接的居委會管理,組織政治學習,開會動員下鄉, 街道幹部一般是不直接參與 動員的,幹這活兒的,是你家隔壁張阿姨李大媽之類的人。
動員的力度各街道各居委會差別很大很大,這些張阿姨李大媽們, 往往自己肚子裏一包火氣,因為大多數自己也有孩子或已下鄉,或等著下鄉,要她們(大多數是女的)去勸樓上王阿姨樓下趙大媽的子女下鄉,拉不下臉皮是一件事,被對方反嗆一句你兒子怎麽還沒去啊!不是很好玩, 所以,力度一般不大, 應景似的較多。
什麽樣的居委會幹部比較起勁呢?
孩子已經在上海工作了的,孩子還小的,幾個孩子都已經下了鄉的是最狠的,心態大家心裏明白。
沒有孩子的倒真不敢太努力勸別人家孩子下鄉, 指不定就被對方說一句戳到心窩子的話。
二得很的居委會幹部也有, 用一句上海話就是碰到赤佬了。
隻要沒碰上赤佬,扛著不去, 居委會會來了又來, 但隻是來說說, 你不去過幾天她會再來, 還是那幾句話,你去了,等於她燒了高香完成了任務, 你不去,她也隻能是過幾天再來說幾句同樣的話, 等到這股風緩一些,上麵催上山下鄉的壓力小了, 多一事就不如少一事了。這不就扛著不去了?
上海這樣扛著的人, 基本就在家待著好幾年, 一般不會給你分配工作,裏弄生產組都不讓你去,一直等到毛主席過世,四人幫被抓,鬆動了,有可能讓你去裏弄生產組幹活,一天多少錢。
確實有扛著不下鄉,從1868年在家待到1977年,資本主義教育路線複辟,恢複了高考,考進大學的。
那麽比較極端的動員方式呢?
一種,天天一個宣傳隊十個八個人到你家來辦學習班, 毛主席說過辦學習班是個好辦法,因為上山下鄉是一件光榮的喜事, 所以他們會帶上一套鑼鼓家夥事,就在你家和你們全家一起學習一段毛主席語錄,唱幾首毛主席語錄歌, 然後鑼鼓敲起來, 你們家不表態的話, 再來一遍, 二十四小時甚至四十八小時連軸轉, 你家有本事熬,鄰居也會幫助居委會一起動員了, 否則他們也沒辦法休息啊!這種情況能頂著的人,就微乎其微了。
還有一種,居委會和家長單位聯係,一起到你家來辦學習班,如果是老工人啥的, 單位又比較幫忙, 單位會以各種借口推拖,及可能搞不成,否則單位一來幫忙, 成功率也提高不少, 扛不住的啊!
最有效也是最惡劣的,我知道有一個, 他老爸(因曆史問題,雖然是個老工人)當時被關在牛棚裏, 大概平時人緣也不太好,單位又比較左,倒沒有派鑼鼓宣傳隊到家來,居委會幹部帶著他到他爸的工廠辦學習班,他爸也參加了,後麵站幾個大漢,工廠革委會級居委會的幹部們,照規矩,先祝毛主席萬壽無疆林副主席永遠健康等等一係列套套夥, 然後讀那兩類語錄, 第一類是上山下鄉的偉大意義等等, 第二類語錄就是專門瞄準他老爸的, 比如在階級社會中....那段,緊接著要他老爸先表態,他老爸還能咋說!?說不好回牛棚一頓胖揍, 就算當場打一頓也不是不可能(上海也有過的專門打老子給子女看的光榮事跡)。
然後要他表態,就算免掉老頭的這一頓打,他立刻表態,現在就報名, 明天就去遷戶口。
所以單獨說扛著不走的人有沒有,沒有任何意義, 各種事情都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