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三線建設中的“四邊”形模式: 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邊生產

(2025-11-24 09:26:19) 下一個

設計部分尚未做好完整的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此乃一邊;出一張圖紙就交給施工單位開始施工,這是二邊;開工一陣發現或設計不完善或地質條件不允許或領導提出新要求,停下來交設計單位修改或重新設計,就是三邊;若是設計沒大問題,施工也進行了一部分,基本滿足部分生產要求,那就是第四邊。

如果命好,一切順利,這麽幹省時省事省錢。

但人不如意十常八九,甚至選址時沒鬧明白地質條件,事就不好玩了。

最早的寬(四米二)厚(400mm)板大軋機, 預定北滿鋼廠,第一步還沒開始呢,就改到甘肅酒鋼,人員大批去了,不知基建開始了多少,又變卦了,改到河南舞陽。

設計施工建造開始後,不變了, 但有幾個問題事前沒料到,第一是雞窩礦不足以建大鋼廠,第二沒想到,這誰也怪不著,1975年一場大水,石漫灘水庫出事,沒水了,後來重修水庫了,沒影響。

但是,事先不知為什麽沒想到運輸問題,四米二寬400毫米厚的鋼板對鐵路來說,幾乎是不可能, 平擺肯定不行,豎放基本也不行,結果隻能用大型平板汽車,路窄拓寬橋弱加固電線升高,最後成本太高,基本沒生產過標準寬厚板,產能瞎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