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讀到那位說小豐滿水電站生活的博客,感歎不同地方的生活差別那麽大,雖然都是在毛主席領導下

(2025-11-26 06:41:11) 下一個

以前說過,舞陽鋼廠尚未開工,就在計劃書上搬遷了幾次,大概也沒多花多少錢,到底沒動工了。

到了七十年代初,形勢一片大好,這句話倒是幾十年一貫製的適用,定下來將中國最大的寬厚板軋機放到河南省舞陽縣的石漫灘水庫旁邊,建鋼廠的三要素: 煤鐵水,靠近平頂山,沒不是問題,舞陽縣有個地方叫鐵山廟,據說是供奉曆史上比較早開始煉鐵的將軍, 說明這塊地方有鐵礦,至於水,離上億立方的水庫幾華裏,關鍵時候學大慶肩挑手提,發揚發揚革命加拚命的精神, 也能解決水的問題。

成立了指揮部, 省軍區司令張樹芝少將擔任指揮長。

各路人馬開進來了,地質部門找鐵礦,鐵道部門勘察設計修建通道平頂山的鐵路,主題鋼廠的設計由北京鋼鐵設計院負責,第六冶金建設公司管建設,生活配套有地方政府擔當。

鋼廠的建廠職工,基本是由四個地方來的,酒鋼的392廠,就是原定的寬厚板軋鋼廠,地點變了,人員基本上都到了舞陽,其中最早的元老還是第一次更換廠址時從齊齊哈爾鋼廠(原北滿鋼廠)調去酒鋼的,也有直接從齊鋼直接調到舞陽的,另外從包鋼和武鋼也調了些人,後勤行政等也從地方政府調了一些人,總共好幾千人。

開始一段時候,按當時的說法應該是先生產後生活的, 其實真的是辦不到的,建廠不是鋼廠職工的事,而冶金建設公司一開始來的人是不帶家屬的,鋼廠的則是老婆孩子一起來的,冶建一部分人搞建設一部分人搞後勤吃飯等等,鋼廠的人大多數主要隻好先生活了。

四部分人來源不同,武漢是個大城市,調來的人中相當一部分是老單身,就是1958年從河南招工去的, 但在河南農村娶了老婆,這一下好歹離家近些了,還有武鋼的職工為了反對偉大領袖毛主席上山下鄉運動,調來山溝可以帶一個孩子當工人。

包頭呢,雖說地處塞外,但畢竟也是個不小的城市,來到山溝是有利有弊。

齊齊哈爾鋼廠的人,咋覺得離開了冰天雪地吧,山溝就山溝吧,即便在齊齊哈爾的時候,也不是在市區。

隻有那392廠來的人,興高采烈,在那兒也是山溝啊!

各有所圖,各有無奈之處,來到了這個山溝溝,沒想到啊沒想到,這個小山溝裏。在全國的食品供應條件下,居然是沙漠中的一塊綠洲!!

武漢也許還OK,齊齊哈爾,甘肅,包頭,原本就是食品生產和供應不好的地方,想著河南是出過焦裕祿的苦寒地方,即便氣候比西北東北內蒙好, 吃的東西能好到哪兒去?!外加對農村無時不刻產生的資本主義傾向的嚴厲,河南也許就是蔬菜品種多些而已。

沒想到的而已,把大家夥吃得滿嘴冒油!

那些年的全國, 也許河南也許是對自由市場管得最鬆的地方,舞陽似乎就沒怎麽管,山溝溝自由市場還挺旺的。

那些人說起來73-74年的日子,甘肅包頭齊齊哈爾,老鄉們悄悄地提個籃子偷偷地跑職工宿舍去賣,兩毛錢一個!

到了舞陽的山溝裏,大明大方地擺擺街上買4-5分一個, 當年的小公雞到了十月左右長到斤把,五六毛錢一隻,農民上山打來的野兔也就七八毛錢一隻大的足有二斤重!

除了大冬天,其餘時間蔬菜品種也很多很便宜,冬天蔬菜比更北方的地方好些,但冬天的時間短多了呀,關鍵是可以到自由市場上買到,而且隻要不管或不太管自由市場,競爭就會降低物價。

當然這樣的話,就表示了形勢不好,而且有可能造成資本主義複辟,別看老百姓這陣吃得不錯,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

宣傳部門的人再說什麽自由市場會是人們吃二遍苦, 但擋不住的是他們也去自由市場買東西,討價還價前也沒問一問賣家的成分。

直到現在, 我問了還在那兒的同事同學,那兒老鄉的日子咋樣,回答說很好啊!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