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瘌痢頭兒子是自己的好,“誰不說俺家鄉好”,說起自己成長的地方, 總是懷著一股深深的感情, 多次寫過上海市徐匯區大木橋路的江南新村,看匆匆兄貼出一篇說到工人新村的博文,湊個熱鬧,再把幾年前的老家記憶的文章整出來, 大家看看好白相。
每次回國,此處必到,雖然不在這兒住,但看看是一定要的,因為這是我長大的地方,上海徐匯區斜土街道的江南新村,若哪位看官或也是成長於此或對這個地方有興趣, 我倒可以先隨便寫幾句。
江南新村, 包括一村和二村,是赫赫有名的江南造船廠的職工宿舍,我印象裏主要是工人,而且大量的是那種高級別的技術人人,所以我的中小學同學的老子,好些是什麽七級七級半八級工乃至高級技師等等,這工資級別的半級,則是上海的創造,全國唯獨上海才有,好比全國廣大人民群眾取笑的上海之半兩糧票一樣。
江南新村之主體建於1955年,後來陸陸續續又加建了些,比如我家所住的那幾棟房子,就是1957年建的而且還不屬於江南造船廠,一村二村實際每什麽不同,也就是當時不知哪位頭兒心裏胡思亂想出來的,主體房子是每個門洞住12家人。
我離開後好些進行了改造,前後均闊出去不少,就把合用的廚廁改建為每家獨用的了,要知道上海以前一說廚廁獨用是個什麽光景。
這是江南新村馬路對麵的41路汽車站,多少回到這坐車去北站啊, 多少次回上海41路車坐到此站時的似箭歸心!
走進去,我好像記得這兒是原先的生產組吧。
從大木橋路走進去,老早此地有一條小河浜,旁邊還有老虎灶,58年建了個居民食堂,倒一直開了很久很久,三年災荒時間,老爸回滬病休時專門到食堂搭夥吃飯就為了可以省出那一天幾分錢的小菜場買的菜,因為食堂吃飯糧票是絕對不能少,但菜場買的菜則可以買七個人的而六個人吃!! 食堂對麵是托兒所。
這個地方我實在想不出原來是幹嘛的
看得見的綠兮兮的房子是江南新村小學--我的母校, 左右的房子都是改建過的,原來是三層現在變五層,仔細點看,您能發現窗戶不太一樣。這二位老人,如果是原住戶,年齡不相我們的上一輩,可又明顯比我要大,大概是誰家阿哥阿姐。
改建翻建新建,麵目全非,但畢竟改善了不少人的居住條件,而“上海大居不易”,曆來是找老婆比找房子容易, 記得我們年輕時,介紹對象的第一條要問是不是蘇北人,第二條增加分數的是介紹人會特別指出的“伊拉屋裏有房子格”,立馬升值,翹腳麻皮瘌痢頭,若家裏再有點“板板”,都有可能尋個漂亮小姑娘。
隨便標出一個門牌號碼,其實幾乎每個門洞都有我們兄弟姐妹的同學,甚至有哥哥和哥哥同學,姐姐和姐姐同學,弟弟妹妹和弟弟妹妹同學。爸爸和爸爸則是一個車間的。
造船界的資深院士交大教授楊禉,為江南新村小學題的校名,應該不難吧,一個係統的嘛。
我有多少同學是住在這樣的房子裏的呀,而且有少數如今還在這兒住著,想想大概是實在沒錢另外買房,或買了也隻能給兒子去住,為什麽不提女兒?因為上海人民(全國山河一片紅,祖國處處是江南)和全國人民一樣,男方負責買房。
小學校門側影,背後的高樓是小木橋路對過以前的上運三場處於90年代建的新高層公寓,據說那時二十多萬絕對買個兩房一廳,現在乖乖龍地龍,後麵的小數點前加個零吧,這可是內環“裏廂”啊,
我在這所小學上足了六年,我們在的五六十年代還是兩層樓的房子呢。
右邊回環出來的是很後來加蓋的。
照了一張又一張,實在是記憶太深刻感觸太多了的地方
這家小學原來叫作“江南造船廠子弟小學”,我可能是第一屆本校劃歸徐匯區教育局管理後進校的學生吧,那是1957年的事。
起先江南一村和二村是一個居委會--江南居委會,後來倒不是人口的增加,我想是各方機構一起增大,就分為江南一村居委會江南二村居委會了,全套裏弄幹部加倍乘以二。
然後的二村居委會就正式成立於二村三號裏了,如今還成了綜合服務點。看見沒有?服務點對麵的房子由於地下的防空洞影響了地基,不敢改建成五層。
紅色的房子也是江南新村的一部分但格調不一樣,我家就是住在這種紅房子了,1957年我們搬來的時候老工房的人叫我們“新公房或紅房子”裏格人。
傳呼電話站,號碼我還記得:378949, 後麵則是1966年建的房子, 那種房子建得時候就是五層,混帳的事不知為何那個時候哪個孫子說了“工人階級不需要抽水馬桶”,所以這種房子還是每家自己準備馬桶,每層樓的中間,也就是看得到兩個陽台走道中間那個突出的部分,有個倒馬桶的地方,住戶們把出這餿主意的人的祖宗十八代的女性都罵完了,就因為搬進了新樓房還得拎馬桶:扯伊拉娘個東彩。
看到伐?標準上海好男人,幫老婆拎包!!為什麽一定是老婆呢?觀其穿著,一定是家門口,難不成哪位敢在家門口給小蜜提包?尋死呀?
一些應時小件, 那都是小辰光晃伐晃伐個地方啊
這也是無法加蓋改建的房子,一樓兩樓就比較吃虧了, 三樓的朋友發揮人定勝天向天空要麵積的革命精神,搭閣樓開老虎窗!
為什麽我特別照了這棟樓呢?記得我曾經寫過一篇博文:一個上海灘的外地人,說的那位貴州苗族爺叔,房管部門格洋釘木匠,就住此樓。
如今的二樓,也得加防盜窗,我們家以前就住這種房子的二樓。
工人新村的窮人也能有情趣養養花什麽的吧
再來一張我親愛的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