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再說田子坊

(2013-11-10 14:24:25) 下一個
報刊雜誌上網絡博客裏,一篇又一篇地說到了上海打浦橋的田子坊, 說了又說,包括我,這是我的第二次貼出田子坊的照片了。
我們現在倒回去想,陳逸飛當初把他的藝術工作室放這兒,首要目的應該是“便宜”,作為畫家的他同時又是個極富生意頭腦的買賣人,用上海話說叫“老吃老做”或再難聽點:老屁眼,注意這不是貶義。
慢慢地,生意精的他,發現將藝術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完全可以結合起來, 形成一種新的模式。 上海的民居,最具老上海特色的就是石庫門弄堂,前些年的新天地,號稱“石庫門”,實際已經不搭界了,把整個石庫門“搞得底朝天,重新建了個旅遊景點,隻是用了那個地方用了那個名稱而已,或者說是將老的石庫門修舊如新, 真正的石庫門”魂靈頭‘沒有了。
這點,田子坊就做得十分到位,老百姓還在那兒生活著,該吃吃該幹嘛幹嘛,當然為了讓客人更爽,給各商家和住戶裝上抽水馬桶,至少馬桶不用拎了,雖然老式石庫門的要點木了。
那日從思南路轉建國中路,到瑞金二路再轉向南,就到了打浦橋地盤了,那個大名鼎鼎的田子坊便座落在這片土地上。





先不先,我就看到了正兒八經的住家住戶,這種腳踏車的擺放,和幾十年前沒有兩樣。



田子坊的名字是新起的,不妨礙石庫門的舊貌尚未換新顏,這就對了,也是重點,別整得像有些地方把古樸蒼勁的舊居煥然一新地披上了新裝,沒勁了。




飯店的桌子擠在狹小的弄堂裏,來來往往的行人,瞄一眼就能看到吃客飯碗裏的大排麵炒年糕,生活的氣息就冒了泡。



特色的商店隻能”斬旅遊客“。



這類的藝術商店,圖的就是個怪。




樓下是店樓上可不是住的店老板。







老外不明究裏,不過國人也未必知道田子坊的真諦是藝術和民居的有機結合。



往往不少人愛說此地的”小資“,我覺得重點全在於”不經意“, 比如你可以看到樓上人家曬晾竹席。



這兒的包裝大致沒有脫離石庫門生活的情趣



這些才是生活的實際。


樓下的怪異商家,樓上人家隻管過自己的日子,反能襯托一下”我的怪異包括樓上的曬出的內衣“。



這個地方的管理人員沒有要求住戶遵照一定的”規矩“,比如內褲不要曬出來, 正好是象征著田子坊的”不經意“。



國內好些地方,拿根雞毛當令箭,左要求”瞻觀“右要求”整齊“,相信到很多地方,這種東西曬出來會被認為”沒和國際接軌“!!?



人家要過日子呀,田子坊的管理水平恰恰就高在這裏。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革命生活“兩不誤。



小資也好怪異也罷,這些是商家的噱頭還是藝術家的反叛,”阿拉吃自家個飯,管我卵事“。







想必地盤需要擴大,”拿伊(誌成坊)吃特!!“



下次再去,這張地圖恐怕不夠大了。



當然也不是每幢房子一定是要住上幾家人,那麽就又成”規矩“而”假“了。



特色店我真懷疑是如何做得到生意?







這種地方的日常生活氣息就濃了,但隻有老上海看了才會有感受。



上海特色的過街晾曬衣物,在這兒得到了允許,才是商家生活的一體。



隻是行走時注意上方可能的滴水,你可以看出,不定是哪家商鋪大概補貼了這家人一些銀子,在他家安樂個什麽燈似的東西。



北方爺兒們走路看著點,當心頭頂上有老娘們兒的褲衩,可能還會滴水呢。





我想管理當局讓老百姓就這麽曬衣服包括內衣內褲,要的就是這種真正的上海石庫門弄堂的真實形態。



走回到了瑞金二路。



快到肇嘉浜路了,也就是說下隻角快到了。



要說田子坊的石庫門形象很真實,這兒就叫我一點也不認識了,雖然打浦橋是小時候來來往往的地方。



低下兩張都是日月光廣場,扒掉新新裏全新建造的。





大概像我這麽對田子坊看法的人不多吧,我總覺得好就好在那種不經意,生意生活互不幹擾地同步進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