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姚俊
年逾花甲的長者應該對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那段“火紅歲月”記憶猶新。自從1958年5月黨的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後,舉國上下迅速掀起一股社會主義建設新高潮。也就是在那時,分處黃浦江上、下遊的閔行、吳淞兩大工業區及滬西的天山地區先後崛起三座新型工人住宅區,因其“成街成坊”的布局式樣,上海人習稱“閔行一條街”“張廟一條街”“天山一條街”。這三條“社會主義新型大街”是那個年代聞名全國的工人新村樣板段,它們猶如三張亮麗的城市名片引得廣大市民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嘉賓鹹往一睹風采。
如今的它們雖已回歸平凡。但歲月抹不去它們昔日的輝煌,回瞻往事,上海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迸發出來那股火一般的熱情,至今催人奮進。
“閔行一條街”彈指現樓台
1959年10月4日,當人們還沉浸在國慶佳節的歡樂之中時,一部記錄上海各界群眾歡慶建國十周年盛況的彩色紀錄片在申城各大影院上映了。影片開始,伴隨歡快的背景音樂響起,銀幕上出現了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路旁綠樹叢叢,繁花競開,十餘幢外形各異的樓房錯落有致地分立於道路兩側,高低相映,宛若峰巒起伏。它們的外牆被抹上了淡紫色、杏黃色、淺赭紅色、青蓮色……淡雅明快的色調,在藍天白雲和金燦燦的陽光的映襯下,令人賞心悅目。時值國慶,一幅幅紅色標語似瀑布般從樓頂瀉下。遠遠看去,整條馬路如同一塊巨大的調色板一般,美輪美奐。這些樓房底層的臨街一麵是一字排開的百貨店、理發店、糧油店、照相館等,吃的、穿的、用的和各種生活服務項目一應俱全。鏡頭掃過,但見燦爛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位顧客和營業員的臉上。街頭的小花園裏,一群孩童正在草坪上嬉戲,天真爛漫的笑聲回蕩在花間枝頭。一陣微風拂來,路邊挺立著的香樟輕輕搖曳,仿佛拍著綠色的巴掌,迎接四方賓客。
紀錄片開頭如此美妙的一幕每每讓觀眾為之傾倒,嘖嘖稱讚之餘,大家不禁要問:“上海啥辰光有了嘎(這麽)漂亮的馬路?路名叫啥? ”它就是於1959年國慶節前剛剛建成的“閔行一條街”。
1956年起,上海開始有計劃地在市區的邊緣地帶和郊縣辟建衛星城鎮。那時閔行的定位是一座以電站設備工業為特色的衛星城鎮。區域內的上海電機廠、上海重型機器廠、上海汽輪機廠等國有大型骨幹企業都堪稱行業裏的“龍頭老大”。這些企業的職工及家屬大多居住在距離廠區不遠的閔行老鎮。隨著工廠集聚效應的顯現,到1958年底,老鎮人口猛增至8萬有餘,鎮上簡陋的基礎設施難堪重負。就在此時,上海市民用建築設計院院長陳植突然接到一項重要任務:規劃設計閔行一號路(今江川路)住宅區,為閔行衛星城的大中型企業職工解決住房困難和生活配套設施匱乏的問題。
陳植這次決定另辟蹊徑,以“一條街”布局形式替代舊有的“小區中心”模式。通俗地說,即沿一號路兩側建築多層住宅群,並在臨街住宅底層集中設置商業服務、文娛等公共設施。這一號路住宅區便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閔行一條街”。後來的“張廟一條街”“天山一條街”也沿用了同樣的設計理念。
這可是一次全新的嚐試,且市裏要求陳植他們限期完成。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設計做得盡善盡美,設計院領導帶著60多名技術人員幹脆把辦公室搬到了閔行。白天,他們拿著草圖,下到工廠生產一線聽取工人們的意見;晚上,他們挑燈夜戰,繪製住宅圖形,直至夜色深沉。一個多月後,滬上第一個成街成坊的完整設計方案終於新鮮出爐。 1959年3月,市建設委員會批準了“閔行一條街”規劃建築方案。
將要離開閔行了,許多參與設計的工作人員戀戀不舍。望著滬閔路靠近黃浦江的那一大片沃土,想到自己親筆描繪的藍圖即將化作一方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他們不禁心潮澎湃。
是年4月3日,“閔行一條街”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37幢四五層的樓房,7.29萬平方米的總建築麵積,外加裝飾裝修,原計劃於年底完工已屬不易,但承建方上海第五建築工程公司上上下下鉚足了勁,提出要趕在9月底提前竣工,迎接建國十周年。 “他們能行嗎? ”不少知情人紛紛投去懷疑的目光。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轉眼間已至盛夏,可一號路兩側的11幢主體建築還未結構封頂。於是,建設大軍喊出“要與太陽比熱度,要與火箭比速度”的豪言壯語,展開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當時,工地上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有兩支工作區域毗鄰的泥工小隊,他們的領頭人分別叫顧進才和王康郎。為了相互激勵以加快施工速度,兩隊人馬搞起了砌牆比賽。某天,王康郎因連日勞頓而病倒。他雖躺在工棚裏,但心中卻一直掛念著工作進度。王康郎不時從床上掙紮起來,眺望不遠處的工地。忽然,他發現自家小隊落後了,比起顧進才小隊砌的牆矮了半截。王康郎急了,他顧不得醫生的叮囑,拖著病體,步履蹣跚地來到施工現場。工友們見狀,趕緊圍攏過來。大家連勸帶拽才把王康郎送回去休息。等眾人返回後,驚奇地發現工地上來了個“新人”。原來,剛才那一幕恰巧被在隔壁工地忙碌的顧進才看得真真切切。他被王康郎的那股子拚勁給打動了,遂暗自決定向“對手”伸出援手。趁著大夥送王康郎回工棚的當口,他二話不說就幫著王康郎小隊砌起牆來。正是在這種你追我趕、互幫互助氛圍的激勵下,全工區創造了“一天一層牆,二天一層樓”的 “閔行速度”。 9月20日,“閔行一條街”一期工程基本完竣。一條44米寬的康莊大道,連同兩旁的住宅群及商業、綠化等配套設施僅僅用了幾個月的工夫就奇跡般地拔地而起,尤其是沿街的11棟建築才耗時78天即告落成。難怪一位法國友人在得知這一切後,連連驚呼:“在法國,這樣短的時間,光是鋪設自來水管也來不及啊! ”
在這條寬度兩倍於南京路的“閔行一條街”上,從早到晚,都可以觀賞到一幅幅幸福祥和的生活畫卷。清晨,隨著上工汽笛的拉響,原先還很空曠的道路一下子匯聚起三五成群的工人,他們有說有笑,向東、向西,分散到各個工廠。傍晚是一天當中商店裏最熱鬧的時候,下了班的工人在店堂裏精心挑選著心儀的貨品,享受著周到的服務。入夜時分,路上異常寧靜,各家各戶都亮著燈,燈光透過五顏六色的窗簾,映照出絢麗的色彩。偶然間,不知是誰家無線電裏的悠揚樂聲從窗口飄出,為恬靜的夜晚平添了幾分浪漫與溫馨。
1960年1月28日,適逢農曆正月初一,新春佳節中的“閔行一條街”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這不,上海汽輪機廠的技師沈阿生特意把新居精心布置了一番。那是一套兩居室、鋪著木地板的住房,兩間朝南的臥室寬敞明亮,由於是臨馬路的房子,站在陽台上就能俯瞰一條街的全貌。廚房和衛生間都是獨用的,衛生間裏的瓷質大浴缸、抽水馬桶和洗臉盆被擦得鋥光瓦亮,可見主人家對其的愛惜。這位在車床旁辛勤勞作了42個春秋的老工人,做夢也沒想到能住上這麽舒適的房子。過年了,他興高采烈地把多年來榮獲的大大小小的獎狀都掛在牆上,還把兩個多月前出席全國群英大會時獲獎的 《毛澤東選集》擺放在家中最顯眼的地方。一家七口剛吃過晚飯,忽聽得街上人聲鼎沸。沈師傅推窗朝外看去,此刻的一號路上早已人頭攢動。為了慶祝“閔行一條街”的第一個春節,當地人特地把本應該在元宵節舉行的“賽燈會”提前到初一。龍燈、蚌殼燈、獅子燈、“蕩湖船”一路行進,一路舞動。盡情歡笑的人們儼然忘卻了數九天氣的寒意。
“張廟一條街”望裏層樓似畫圖
1960年3月15日,天氣晴朗。仲春的上海盡管還是春寒料峭,明媚的陽光卻給城市增添了幾許暖意。是日,國家副主席宋慶齡在副市長曹荻秋和市婦聯副主席沈粹縝的陪同下,來到吳淞張廟路西新橋畔視察。剛下車,她就興致盎然地參觀起沿街的商店。宋慶齡先後走進瓷器店和皮具店,看著店內陳列著精致的搪瓷器皿和皮箱、皮鞋等,她高興地說:“現在工人們需要這樣的商品,說明他們的生活水平是大大提高了。 ”步出店門,抬頭看見一條筆直的大道伸向遠方。遠處,高聳的煙囪與高爐星星點點;近旁,路邊一幢幢塗著多種清新色彩的大樓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成行的梧桐與花壇裏蒼翠的灌木烘托下,恍若置身畫中,宋慶齡禁不住對身邊的曹荻秋說道:“這裏是個工業區,但是環境很美很安靜,空氣這樣好,很像一個療養區。 ”
沒錯,宋慶齡誇讚的正是赫赫有名的“張廟一條街”。老上海人都知道,當年的“張廟一條街”就在吳淞工業區的邊緣。一座西新橋將工業區與“一條街”分隔開來。橋東是上鋼一廠、上海鐵合金廠等大型冶金企業,橋西至愛輝路即是“張廟一條街”的所在。 1959年夏,西新橋一帶還是鄉郊野外。除了莊稼地,還有住在橋邊的幾十戶人家。然而,變化就在這年的國慶節前開始了。先是拔除田裏的農作物、平整土地,接著西新橋旁的住戶也搬走了,數十間破屋被夷為平地。 “聽說張廟路西邊要蓋工人新村了”,一時間,這個好消息不脛而走,傳遍了整個吳淞工業區。工人們都翹首企盼著新房落成的那一天,可大夥並不知道未來的工人新村是啥模樣,什麽時候能建好。 “大概就是像曹楊新村那樣的房子吧”,一些曾去曹楊新村參觀過的人煞有介事地揣測道。
這年的10月6日,上海第一建築工程公司一〇二工區第六大隊浩浩蕩蕩開進了張廟路(今長江西路)。別看這支隊伍人數不很多,卻充滿雄心壯誌。他們剛拿到設計圖紙,便開始琢磨如何科學高效地開展施工。改寫兄弟單位在“閔行一條街”創造的施工紀錄成了他們奮鬥的目標。可是,與“閔行一條街”施工期間遭遇高溫季節截然相反,“張廟一條街”工程多半時間是在滴水成冰的嚴寒中進行。開工後不過一個多月,上海就進入了冬季。吳淞工業區臨近長江口,凜冽的寒風呼嘯而來,使那裏的氣溫比市區更低。自然條件雖不給力,但建築工人們依舊幹勁衝天。這邊,24個工人一天砌磚48000塊,工效比過去提高了兩倍還多;那邊,36隻的陽台粉刷任務隻用了以往工時量的1/3就完成了。在屢破紀錄的同時,建設者更是群策群力,解決了工程中遇到的諸多難題。
吊裝預製空心樓板就是其中之一。“張廟一條街”和“閔行一條街”上的樓房均采用混合結構,其樓板與樓梯使用的是混凝土預製構件,每塊樓板的重量超過1000公斤。如果使用巨大的塔式起重機吊裝當然輕而易舉,可一兩台起重機不夠用,數量多了又在工地上施展不開。如何才能便捷地把這笨重的家夥吊起來呢?工地上的能工巧匠們遂琢磨出 “人字扒杆”“獨立扒杆”等土法吊車,一分鍾就可以吊裝一塊樓板!這正應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那句老話。
每逢周末和假日,在熱火朝天的工地上還時常閃動著青春的身影。來自虹口、楊浦和閘北的千餘學生、社會青年紛紛利用業餘時間前去義務勞動,有搬磚的,有推翻鬥車的,還有運送黃沙石子的。雖說體力勞動並不輕鬆,但青年學子們依舊忙得不亦樂乎,因為在社會主義新型大街的建設中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當1960年1月的日曆才翻過一半,長700米、寬50米的“張廟一條街”已經露出了“美麗的臉龐”。此時距離開工僅過去了95天,上海的城市建設速度又一次被刷新了。
上鋼一廠的鑄鋼工潘阿玉早就聽聞張廟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月下旬的某一日,他實在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情,約上幾個工友一同前去工廠附近的“張廟一條街”看個究竟。
穿過漆成湖綠色的西新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精致的街景公園。園內八角形的亭子、富有民族風格的花廊,足見設計者的獨具匠心。沿街兩列蜿蜒起伏的三至五層樓房自然是街上的主角。且不說外牆的色澤使人舒暢,單單是那陽台圍欄上各式各樣的鏤空圖案就格外奪目。張廟路上的巨龍百貨商店、春光飯店等雖還都在布置門麵,但從店名上看,它們的經營項目涵蓋了吃穿用度各個方麵。 “今後買東西不用再大老遠趕到市區去了”,潘阿玉心裏盤算著,越想越開心。看著看著,他忽然發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這條馬路上怎麽沒有電線?一般而言,沿馬路總會排滿五線譜似的電燈線、電話線,唯獨“張廟一條街”的上空幹幹淨淨,不見各種電線的蹤影。原來,為確保景觀效果,街上所有的電線都改走了地下管道。 “快看,那有匹馬! ”一個工友喊道。 “哪來的馬? ”潘阿玉將信將疑地順著工友所指的方向瞧去。果然,一匹四蹄飛踏、口鼻噴張、頭鬃飄逸的“駿馬”昂首挺立在一座畫廊的上方,好像立刻就要飛奔而去,簡直活靈活現。日後,他才知道那匹“馬”是用有機玻璃製成的。這一路走來,潘阿玉真好比“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
其實,潘阿玉他們見到的還不是“張廟一條街”最美的景致。每年春暖花開之際才是此地最為楚楚動人之時,有道是“琉璃世界一塵無,望裏層樓似畫圖。雨足郊原千頃碧,春深張廟萬家蘇”。
在上海長大的40後、50後乃至60後,亦許還記得學生時代集體遊覽“張廟一條街”或“閔行一條街”的經曆吧。的確,“張廟一條街”建成後,與“閔行一條街”南北遙相輝映,成為上海展示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據不完全統計,1960年至1980年代,僅“張廟一條街”就接待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貴賓約10萬人次。上海市檔案館還保存著當年外賓參觀“張廟一條街”的珍貴影像。
幸福不止是記憶
1960年的“七一”對於天山路一帶的居民來說,可謂“雙喜臨門”。在慶祝建黨39周年的喜慶日子裏,曆時數月建設的“天山一條街”終於向市民展開臂膀。比起“閔行一條街”和“張廟一條街”,“天山一條街”雖然建成時間最晚,但距離市中心卻是最近的。那一帶匯集著天原化工廠、上海樹脂廠等大型化工企業,亦是滬西最主要的工人聚居區之一。 1952年,天山路遵義路附近首建“二萬戶”工房(即天山一村)。此後,天山路南北相繼建造了多個工人新村。在居住人口日漸增加的情況下,天山地區的綜合商店、煤站、糧店加上菜場,卻隻有11家,購物難長期困擾著當地居民。
於是乎,已在閔行和張廟成功實踐的“一條街”模式再一次在天山路開花結果。1960年初,結合道路的改建和拓寬,天山路從遵義路至婁山關路段沿線新建了3萬餘平方米的住宅,臨街住宅樓的底層開設有天山百貨商店、新村食品商店、棉布商店、照相館、理發店、洗染店、中西藥房等18家國營商店。在總共6200平方米的營業麵積裏,可供挑選的商品達1.8萬種,以琳琅滿目來形容毫不為過。目睹著家門口的巨變,周圍的居民不由得喜上眉梢,他們連連讚道:“上海的社會主義建設真是越看越令人高興。 ”
五十餘載春秋,彈指一揮間,上海的城市麵貌可謂日新月異,但人們總還是津津樂道於發生在這三條街上的那些往事,特別是當年曾到過那的,或是在那居住過的人都會有一份感懷、一段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