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從政準則是一部道德法典
(2010-02-28 09:57:19)
下一個
在兩會召開前夕,中共中央頒布了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幹準則,總結整理了以往的五禁十禁、八榮八恥,結合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詳細規定了八大“禁止”,臚列了52個“不準”。這個準則可以稱之為中共《道德法典》最新修訂版,它再次宣告了中共中央“以德治國”的決心。
“以德治國”,這個我們熟悉。不論怎麽說,中國是舉世公認的文明古國。現在雖然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東西來號稱“文化大國”,但“道德大國”的榮譽我們還是要當仁不讓的。在初級階段,草民們活的也許還缺一點尊嚴,但道德和道德家我們是不缺的,這是我們的資源優勢。“以德治國”正是揚長避短的英明之舉。
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就是說,領導幹部們的道德好比風,草民的道德好比是草,風吹在草上,草一定會隨著風的意思而動。孔子的學說是這部《道德法典》的理論基礎,領導幹部們是老百姓的標杆,前者高風亮節了,後者的精神文明水平就會邁上新台階。“以德治國”的理論基礎來自於我們的傳統文化,這一點讓我們特別有自豪感。這表明“中國站起來”了,不從自己民族文化傳統中去尋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精神食糧,在和平崛起波瀾壯闊的進程中不擺脫殖民地人民的被奴役心態,往輕了說,是可悲的,往重了說,是漢奸言行。
更何況,“以德治國”可以證明我們是有自己的特色的。照抄、照搬是不合我們特殊國情的,我們反對別人把自己的認為好的東西強加於我。生物是多樣的,世界是多元的,應該允許各種製度政體並存,美英法那一套固然可以存在,朝鮮、伊拉克、埃塞俄比亞那一套也有存在的理由。這樣,我們的這個星球才豐富多彩。而在這豐富多彩的世界上,我們“以德治國”無疑搶占了道德製高點,將來保不準有一天,會對人類文明作出意想不到的貢獻。
盡管憲法中載入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但老實說,第一,“依法治國”是新東西,我們還不是很熟悉。雖然英美把那一套玩得很風生水起,但其價值甚為可疑。第二,“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並不矛盾,它們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辯證關係。人民道德水平提高了,守法的人就會多起來;守法的人多起來了,就更加有利於“以德治國”。因此,強調“德治”並不否認“法治”,提倡“法治”,也不應該抹殺“德治”的極端重要性。那種把“德治”等同於“人治”,把“法治”等同於普世價值,把“德治”和“法治”對立起來的看法,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
盡管多年來要求領導幹部們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講操守,重品行,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還是出現了貪汙數額越來越離譜,情婦需要數字化管理的地步,但這正是需要更加強調而不是反對“以德治國”的理由。
令人欣慰的是,這一準則剛一發布,就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他們正確地指出,準則的“關鍵”在於“落實”。這些學者專家,幾十年如一日,無論何時DZY和國務院發布法律法規條例製度,他們都及時地提醒:“關鍵”在於“落實”。他們雖然沒能貢獻任何新知識,新意見,新觀念,但能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地提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建言獻策,也是無愧於專家學者稱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