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投資理財

風險聲明:這是一個記載學習理財炒股的個人心得筆記. 對他人采用本博客信息導致的失誤和損失本人不承擔任何義務和責任,敬請鑒涼.
個人資料
jim366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警惕:基金投資也有傳銷(ZT)

(2007-02-07 10:40:23) 下一個
肯定上當:“瑞士共同基金”8000元30個月變40萬
信源:南方都市報|編輯:2007-02-07| 網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闋 http://www.popyard.org

【八闋】
  • 據稱此地下基金登陸半年國內卷入者已逾17萬

  •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其注冊資料漏洞百出,在海外遭封殺

  • 有關部門接報後懷疑其涉嫌非法集資與非法傳銷,已介入調查

    "投資1000美元,保證平均收益300%,如果以利滾利,30個月後,1000美元將變成40萬元人民幣"。伴隨著時下的基金熱潮,這種近乎投資神話的誘人宣傳正在網上通過網站廣告、博客、QQ廣泛傳播。

    這隻名為"瑞士共同基金"(S w is s Mutual Fund,簡稱SMF)的境外私募基金,號稱擁有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摩根大通銀行等豪華陣容的合作夥伴,打著"離岸基金、保本且每個月固定分紅"的旗號,自去年6月登陸中國內地後,正以一種"銳不可當"之勢,在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大肆尋找客戶。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記者在上線指導下登錄注冊後,收到的短信確認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聲明,沒有發出接受存款的執照給“瑞士共同基金”。

    誘人的回報,看上去實力雄厚的背景,夾雜著天花亂墜的宣傳攻勢,越來越多的基民被吸引其中。據一個準備發展記者為下線的該基金內部人士透露,國內投資者已逾17萬,僅廣州就有數千人之多。而各地進入SMF的資金已經達到上億元。

    連日來,記者深入調查發現,所謂的"瑞士共同基金"未獲得我國民政部或者中國人民銀行的備案登記;而且注冊資料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在國外也是聲名狼藉,遭到封殺。

    在我國,隻有銀行和上市公司有權公開募集資金,這種在網站上私自進行資金募集絕對是非法融資。

    昨天上午,本報記者已將調查資料全部轉交銀監會和證監會等國家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懷疑其涉嫌非法集資與非法傳銷,已介入調查。

    某投資界資深人士認為,瑞士共同基金極可能是借基金之名,行傳銷詐騙之實,就此提醒廣大投資者:切勿上當受騙。

    "創富神話"網上傳播

    在廣州某IT公司工作的張先生,去年12月開始接觸"瑞士共同基金"。張先生回憶:"不知道怎麽回事,有一天一個人加到我們同學的qq群裏,向我們推薦這種投資模式",但很快,這位不速之客就被管理員踢了出去。令張先生意外的是,過了不久,自己竟然在電子郵箱裏發現了3封基金說明的郵件。據稱該基金由瑞士銀行主持經營,是全球最大的基金項目,目前全世界都在關注。基金說明中提到,投資者的基礎投資額度僅為8000元人民幣,每15天返還一次利潤,回報率至少是30 0%,如果將投資及利潤滾動投入這個基金,30個月的投資周期結束後,將收獲40萬元人民幣。

    一直想做點家庭理財的張先生非常動心,卻又擔心其中暗藏陷阱。

    通過說明裏留下的一位財務策劃師的qq號,張先生與"組織"取得了聯係,自稱名叫曹×贛的男子最終成功說服張先生。年底,張先生按照對方的指示選了"基礎投資額度",投了8000元並在廣州某銀行設置了資金賬戶。張先生說,現在,他的賬戶每過15天都能收到回報款,"看著賬上的錢在往上翻,還是很開心",但讓他擔心的是這些錢要等到至少15個月後才能兌現,他不敢確定這種來源不明、獲利豐厚的"回報"能否持續下去,且最後能否一次性取出來。

    本金回報+拉人頭提成

    "瑞士共同基金"究竟是怎麽運作策劃的?什麽樣的基金竟能產生如此驚人的利潤?允諾的高回報究竟能否兌現?連日來,記者以一名普通投資者身份進行探訪。

    記者發現,雖然同是瑞士共同基金的"投資團隊",但是團隊數目龐雜,各有各的投資宣傳主頁。記者聯係上在北京的"著名團隊"

    創業網的負責人"財務策劃師"任×飛。任某介紹,2006年以前這隻基金隻對國外公司客戶提供服務,2006年初進入中國,到2006年底,才有了專門麵向內地個人投資者的基金產品,"你那麽快就來參加,很聰明啊,占了先機。"

    記者問到任的月收入,任某稱"我開始做不久",但其表示"全國人數已經超過17萬,你們廣州就有幾千個"。見記者求財若渴,任某說到了賺錢的要訣,多賺錢的技巧主要兩條,"我們一起做一條,你去找下線再累積"。

    昨天上午,記者還同時進入數個"投資者團隊"的qq群。一在汕頭的上線詳細介紹了"跟直銷差不多"的計酬模式。其稱,每介紹一個人注冊並匯款,介紹人最少能拿到10%的傭金。例如,A介紹了投資人B入了這個網絡,B投資 1000美元,A在第一次可以獲得100美元。根據投資的回報規定,投資人B在前3個月每月可獲得10%的投資額回報;同樣,A每月也能從B獲利的10% 中再提取10%.另外,投資者的收益每3個月還會提高5%,到了第6個月就成了20%.任某的說法也與此相同。他說,投資後記者將得到一個賬戶,本金及紅利都保存在這個賬戶中,每15天為一個返利期,15個月為一個投資周期。在這個周期當中,每個返利期的利潤返還率以10%遞增,到投資周期結束後, 8000元的回報率為300%."如果你將全部獲利循環投資,那麽經過兩個投資周期30個月後,你的8000元本金將變成40萬元。"

    任某不停跟記者強調,發展下線非常重要,"每介紹一位投資者,您將取得他/她本金投資直接收益的10%作為回報,且能持續享受他/她投資/再投資所得全部收益的10%作為回報。任將其稱為本金回報+拉人頭提成的雙軌製模式,"兩條腿走路,你的前途就不可限量了"。記者問"那不就是傳銷嗎",任回答:"我們借鑒了他們的形式。"

    "不能說的"私募基金

    幾個小時的交談,記者完全獲取了任某的信任,他把上線台灣阿貴師傅的網絡聯係方式告訴了記者。

    對於記者的來訪,阿貴師傅在線上態度熱情地回了話。但對於記者的提問,則要等半天才能回上一句。"太忙!"阿貴解釋道。將近晚上10時許,阿貴還離開了半小時,他說是因為"有3個人打了錢來,我出去辦一下"。

    對於記者糾纏於"共同基金究竟把錢投在哪了"的話題,阿貴師傅很不高興, "我們這個基金,不單投資國外的股票,南非的礦山、日本的股票,中東的原油市場,國外很多種理財產品也做",阿貴嫌記者悟性太低,"什麽叫私募基金?就是不能說的,大家都知道不就是公募了?"阿貴透露,他的上線是深圳的何博士,何博士的上線是上海的張總,"張總就是我們團隊的總頭"。

    在阿貴和任某的直接指導下,記者進入公司主頁進行注冊,幾分鍾後,手機收到了"00447624803777"發出的全英文注冊信息。記者登錄發現賬戶已經開通,阿貴提醒"15天內打錢,不然賬戶就作廢了",並叮囑記者開通網上銀行,"我們和內地15家銀行都有網銀服務,你可以放心"。但記者了解到,開通網銀服務並非難事,也不能就此證明對方的合法性和真實身份。阿貴師傅還說,如果記者馬上注資,他可將馬上要加入的200來人的四川團隊拉入記者名下,"那你就有下線了"。

    幾經周折,前晚,記者終於獲得何博士的手機號碼。何博士操廣東口音,通話時稱自己正從香港通關回深圳,"我們張總半年就掙六七十萬,我們互相幫助,共同發展"。記者要求和何博士見麵,或者能不能介紹廣州的上線認識,何博士借故推托,"以後有機會"。記者問,這麽高的回報會不會有騙局,會不會公司走佬,何博士說:"你自己好好看看介紹,看懂了再說",就掛斷了電話。

    在多日的網上暗訪中,記者發現該基金投資團隊內部非常複雜,一般隻知道自己的上線和下線,並不了解團隊的總頭目,更不知道有多少個團隊在操作此基金。成員之間互相以msn和qq聯係,一般互不見麵。最為奇怪的是,兩個團隊之間介紹的做法很多時候互有矛盾。

    "著名基金"身世疑雲

    記者通過互聯網,拜托國外朋友,對這家公司來龍去脈進行了細致調查,發現了重重疑點:

    成立50年才注冊網站?

    "瑞士共同基金"自稱由Cheviot家族成立於1948年,總部設於瑞士首都伯爾尼。協助全球投資者管理資金達美元90億。

    記者調查:一美國朋友協助查閱了網站的服務器記錄,發現"瑞士共同基金" 網站成立於2002年9月1日,不到5年。Swiss Cash商業網站則是在2005年6月16日注冊成立。昨晚,服務器記錄已經被隱藏。一家有著成熟運作模式、擁有悠久曆史信譽的大型投資公司,何以那麽晚才注冊網站?

    創始家族並不存在

    公司總部後遷往多米尼加聯邦共和國,行政辦事處設在美國紐約,現任全球首席執行官為掌管瑞士共同基金15年的邁克爾·曼斯菲爾德(M ich ael Mansf ield)先生。

    記者調查:記者通過多米尼加的朋友查閱了多米尼加電話簿(當地叫"多米尼加電話白頁",類似我國黃頁,工商登記企業上麵都有),沒有發現這家公司名字,更沒有所謂瑞士共同基金執行官邁克爾·曼斯菲爾德的名字。據《中國經營報》的記者調查獲知,資料中提及的Chevio t家族,其實並不存在。

    多國央行支持更無稽

    瑞士共同基金監管完全得到多米尼加政府許可。多米尼加政府建立了一整套綜合管理體係,多米尼加中央銀行和證券委員會確保銀行和信托服務、證券交易經紀、證券投資顧問表現、服務和遵守國際標準。

    記者調查:事實上,多米尼加沒有自己的中央銀行,隻運用區域性銀行---東加勒比中央銀行的服務。這個區域銀行成立於1983年10月,是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多米尼克聯邦、格林納達等八個島嶼經濟圈的金融管理機構。

    在美證交會查不到

    同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美國紐約綜合投資集團NYSE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BArr A公司(M SCIBarra )、摩根大通銀行(J PMorgan Chase )、西方金融標準監管機構、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等建立全球金融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記者調查:記者核查了眾多企業名錄,例如雅虎國際基金、列有全球超過 2500萬家企業信息的鄧百氏(D un & Bradstreet )谘詢公司名單裏都不存在這個公司名字。依照慣例,鄧百氏谘詢公司不可能錯過一家90億美元的公司名單。"瑞士共同基金"一直聲稱在企業界有數十億元基金,但在美國證交會數據庫裏無法查到"瑞士共同基金"。

    海外發出投資警示

    連日來記者通過互聯網,查閱了大量海外關於"瑞士共同基金"的報道,發現其足跡遍及馬來西亞、伊朗、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2006年9月5日,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發布鄭重聲明,稱國行沒有發出接受存款的執照給"瑞士共同基金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及證券監督委員會在聯合聲明中指出,當局並不承認"瑞士共同基金"。該委員會提醒民眾,提防購買"瑞士共同基金"及其推廣的"瑞士現金"。

    同月,瑞士駐馬來西亞大使館聲明:"瑞士共同基金"沒在瑞士注冊。該投資基金與瑞士完全沒有關係,而且由於有關活動不在瑞士境內進行,因此不受瑞士銀行法令約束。

    2006年6月6日,由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設立的投資教育網站也曾發布投資警報,指稱網站地址為www. sw is scash。 biz的"瑞士基金"(Swis scash )為欺詐網站。昨天記者發現,"瑞士共同基金"網站彈出通告,稱原有網站已經廢棄,記者看到兩個網站除了網址不同,在內容上毫無二致。

    而就在去年同一時間,即2006年6月,瑞士共同基金正式登陸中國內地。銀監會一人士據此分析,該基金的轉移方向似乎很有規律,"中國內地的證券熱基金熱很可能方便了該基金的轉移"。

    瑞士駐馬來西亞大使館聲明

    2006年9月,瑞士駐馬來西亞大使館聲明:瑞士共同基金沒在瑞士注冊。該投資基金與瑞士完全沒有關係,而且由於有關活動不在瑞士境內進行,因此不受瑞士銀行法令約束。

  • 名詞解釋

    私募基金

    又可以稱為向特定對象募集的基金,與公募基金相比,兩者首先在於募集方式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公開,而私募基金是通過非公開方式;公募基金麵向不確定的廣大公眾,而私募基金隻對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而私募基金的要求則低得多。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臭名昭著的"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就是國外最典型的私募基金。

    在我國,人們常說的"私募基金"其實就是"地下基金",是一種非公開宣傳的,私下向特定投資人募集資金進行的一種集合投資,沒有合法的定位。據統計,我國目前有將近上千億元的私募基金。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天金四幸 回複 悄悄話 天上不會掉下陷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