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芳:李仲公《更生廬詩存》點校後記

(2010-01-23 02:14:51) 下一個

李芳:李仲公《更生廬詩存》點校後記

《貴州政協報》 統戰政協    2009-11-26

《更生廬詩存》點校後記

□文/圖 李芳

  李仲公是我的族中祖輩。上世紀80年代初,我參加區政協文史資料的征集工作,專門走訪了居住在白雲區下堰寨的李仲公族侄李紹彝,從紹彝伯父的口中了解到李仲公、李俠公兄弟的一些零星曆史線索。後來我到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做資料編輯工作,負責建國前的大事記及人物誌編寫,李仲公自然成為我搜集史料的主要對象。我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政職官人物誌》一書和公開出版的文史資料選輯中查找到李仲公在國民政府中的任職情況及曆史資料,編寫出《李仲公簡年譜》。年譜是由紹彝伯父和我聯名撰寫的,並由他拿到貴陽請李俠公審閱後,打印寄到北京請李仲公夫人吳澄華審訂修改,最後在區政協編印的《白雲文史稿》刊用出來。

  1998年7月底,我因公到北京學習培訓,專程去李仲公家中拜訪,得到李仲公的女兒李紹華、女婿王樹珍的熱情接待。此時,李夫人吳澄華三年前去逝,仲公次女李幼華已旅居德國。吳澄華在世時同我通過兩封信,曾邀約我去北京,為我提供詳細的資料,當時我已離開史誌部門,未能應約,甚為遺憾。李紹華向我提供了一個綠色的小筆記本,裏麵有由她抄錄的李仲公撰寫上交中央統戰部的《我的曆史交代》、《李仲公簡曆》等史料,還提供了一張李仲公與李大釗等同學好友在北京中央公園的合影照片。爾後,我在《貴州政協報》、《貴陽文史》、《貴州文史叢刊》等報刊上發表了一係列有關李仲公、李俠公的史料文章。2004年清明,白雲公墓重新修整李仲公墓時,我和李薑到省文史館請德高望重的貴州文化老人陳福桐為李仲公題寫了墓碑及墓誌銘文,“愛國人士、詩人、書法家李仲公墓”及其墓主生平簡曆才為更多的鄉人所知。

  李仲公(1890——1978年),原名李其荃,字仲芸。其先祖明初由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從軍入黔,落籍貴陽城北鄉下堰寨(今貴陽市白雲區麥架鎮下堰村),祖輩經商小裕,置有幾十畝冷水田,至他的父親李農卿(字慶春)始有棄農讀書的條件和資助子女外出讀書的基礎。李其荃幼隨其父讀書習字,後入貴築縣學、貴州蠶桑學堂。1907年由貴州提學使選派以官費保送京師國立法政專門學堂學習。在法政學堂同王鬱駿等同學組織北京法政學會,與天津北洋法政學堂學生李大釗組織的北洋法政學會配合,共同創辦《北京法政學報》,李其荃任該報總編輯。經李大釗引見與湯化龍、孫洪伊等憲政派前輩結識,參加進步黨人的活動,成為進步黨少壯派骨幹,擔任《中華雜誌》撰述。1913年底,同受進步黨資助,與李大釗一道東渡日本留學早稻田大學政治研究係。應湯化龍、孫洪伊之召輟學回國,擔任教育部編審員、眾議院首席秘書。在反對袁世凱專製的活動中,李其荃在1914年7月《中華雜誌》第1卷第6號上發表了《論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治》一文,提出聯省自治的分權政治主張,抵製袁世凱的中央集權。1918年,應黔軍總司令、重慶鎮守使王文華之邀回黔,開展“革新貴州”運動,李其荃出任黔軍總司令部參讚兼貴州政治會議委員。王文華在上海遇刺身亡,貴州革新派失敗,李其荃亡命上海,與黔人王伯群、何應欽匯合圖謀複黔活動終無所成,再次東渡日本完成早稻田大學學業。

  1924年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實現國共合作。2月,應中共北方區負責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李大釗同學之邀,由日回國。在上海經李大釗、汪精衛介紹加入了國民黨,以筆名李仲公為字行於世,其荃原名遂被人們淡忘。1925年10月,應何應欽之約赴粵任東江綏靖委員公署秘書長,曾兼過代潮海關監督、汕頭交涉員。廣東國民政府籌備北伐,組建國民革命軍,蔣介石任總司令,李仲公出任總司令部參議、總司令代表,奉命赴川黔策動舊交劉湘等西南軍人響應北伐。國民黨“整理黨務案”後,出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書記長。因擬寫《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宣言》、《討吳佩孚檄》等文稿及《收拾西南策略》,為蔣介石見納重用,遂委以總司令部秘書處處長職務,隨軍北伐,成為北伐初期蔣介石的“文膽”、“謀士”。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李仲公擔任交通部次長、“國軍編遣會議”秘書處主任等職務。1930年“九一八”事變前夕,李仲公向蔣介石提出“聯蘇、聯共、團結抗日”的主張及具體方案,被蔣約見,終未見納。譯著出版《日本帝國主義的滿蒙觀與我們的駁議》,公開與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叫板,受到蔣介石及中統特務組織的嚴重斥責和警告,不再重用,僅擔任立法委員、禁煙委員會主任等閑職。李仲公參加國民革命以來,堅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立場態度,未卷入蔣介石及國民黨右派的任何倒行逆施的反共浪潮之中。在重慶,李仲公參與發起“三民主義同誌聯合會”,秘密從事反蔣愛國民主運動。在立法院公開發表“反美扶日”、“反對內戰”的質詢演說,曾策動何應欽領導黃埔係反蔣接受中共和談條件。國共和談破裂,李仲公拒絕隨國民黨南逃之命,隱留蘇州迎接解放。

  1949年7月,李仲公與盧鬱文、武和軒、薛劍明53位等原國民黨立法委員聯名發表了脫離國民黨政權、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起義宣言。同年8月赴北京,受到周恩來的接見。1950年7月,經周恩來總理提名,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42次會議通過,李仲公被任命為政務院參事。在政務院(後改稱國務院)參事室,李仲公擔任西南區組召集人、學習組長,兼任國務院法規編纂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委員。參加解放初上海近郊土改、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起草及各種視察調研工作,1957年參加“反右運動”,當時的《人民日報》曾有報道。後來,李仲公並沒有逃脫“政治鬥爭”的曆史牽連,最終成為“悲劇人物”,1978年6月20日在北京去世,骨灰歸葬於故裏。

  李仲公著有《後華萼樓雜詠》五卷,其中一至四卷為他參加國民革命以來至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參事以前所作詩稿,惜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破舊立新”運動中,被作者自己焚毀了,令人痛心。僅存的第五卷——《更生廬詩存》,收錄了作者建國以後所作的69首(篇)詩詞。李仲公在他的詩集稿中留下了這樣一段記載:“餘在一九六七年文化大革命高潮中,為徹底改造世界觀,堅決做到破舊立新的實踐,將從一九二四年參加國民革命以來所作詩七百廿七首一火焚之,誓不再吟詠。一日檢書,忽得此殘稿,亦姑存之,唯留有未錄入者,茲將就零碎殘稿補錄若幹篇,無稿者不能記憶了”。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無言責備作者的行為。

  我從李仲公遺留下來的手稿、書信、照片等雜物中,找到了李仲公在1942年在重慶所寫的《後華萼樓雜詠·序》,1961年國務院參事黃潛(廖華)所寫的《後華萼樓詩稿序》,以及國務院參事李一平分別於1972年、1975年為李仲公所作的題記兩則及唱和詩作一並收錄。同時,從貴州省文史館員鄧宗嶽先生所著的《世紀耕耘集》中抄錄了李仲公、何輯五與鄧光濟的唱和詩作,從貴州省圖書館所藏的《貴州文獻匯刊》中抄錄李仲公與諶湛溪的唱和詩作等等,作為李仲公建國前的詩作收錄,仍然沿用李仲公自題“更生廬詩存”原名。使這位鄉人前輩的詩作珠璣玉全,留傳於世。

  在整理點校李仲公《更生廬詩存》的過程中,得到了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師友及李俠公子女李薑等人的大力支持。九十四歲高齡的省文史館員、原省誌副總纂陳福桐老先生給予具體的指導。陳老不顧年高,三校其文,查閱大量的書籍,對原文及點校文字進行仔細審閱修改,其認真負責之學風不減當年,令我們這些後孫晚學感動敬佩。根據陳老建議,將作者老友李一平的兩則題記及唱和詩作作為代序,較為貼切適當。對原稿順序進行重新編排,分為四個板塊:即序言、作者建國前的詩作、作者建國後補錄詩作、作者建國後的詩作為編排順序。建國後的詩作按原稿順序抄錄,未作改動。



李仲公《更生廬詩存》手稿本



李仲公詩稿

版權所有 《貴州政協報》 Email:postmaster@gzzxb.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