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肉身千年不腐之謎(照片)
越越科學所知之[肉身菩薩]、[舍利子]是實證[生命希望]的珍貴見證,值得人們用心去思維。
唐朝的慧能大師,是我國曆史上出現的第一尊肉身菩薩(肉身不壞之得道高僧),目前仍供奉於廣東韶關的南化寺。於文革時期,偏激的紅衛兵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謂的牛鬼蛇神,為驗證慧能大師是否為人工偽造的,曾經用釘錘在大師的胸口處,硬是挖一個小洞,結果赫然發現大師體內器官皆完好無缺,當場嚇得紛紛跪地叩拜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這是中國佛教禪宗唐代六祖惠能大師的開悟偈。大師開創頓悟法門,大興禪學,使禪宗從此風行全國,速播海外。說法三十七年,度人無數。於唐先天二年,在曹溪人定二十餘天,和四眾告別,說偈坐脫。留下金剛不壞的肉身,既未注射防腐劑;又非真空密閉;廣東氣候炎熱,環境潮濕;至今已曆1200餘年,不腐變,不枯槁;依然神態安詳,栩栩如生。肉身現供奉在廣東省曲江縣南華寺。科學還無法解釋,佛法真不可思議。
佛經說:大徹悟人,法身報身,了無有二。是以肉身不壞,發爪能長,威儀攝物,曆劫香光。作肉身觀如是,作法身觀亦如是。
禪宗衣缽相傳凡六世。即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是為震旦六祖。正宗記:六祖慧能大師姓盧氏,新興人,辭母直造黃梅東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開東山法門,後歸寶林寺。一日謂眾曰:吾於忍大師處受法要,並及衣缽。今汝等信根純熟,但說要法,衣缽不須傳也。次年坐化,塔於曹溪,今南華寺是也。又,天台宗荊溪湛然,自智者大師起,適當六代故亦稱曰六祖大師。
——————————————————————————————————
六祖慧能大師肉身莊嚴相
六祖慧能(638~713)
慧能,一作惠能(會元638年至713年),俗姓盧,原籍範陽(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
慧能家境貧寒,三歲喪父,遷居南海。稍長,賣此狩獵養母。因聽人誦讀《金剛經》有悟,決心學佛出家。慧能於公元672年到湖北黃梅參拜弘忍大師學法。慧能初見弘忍,弘忍便問他﹕「你是那裏人? 來這裏求取什麽 ?」慧能回答﹕「弟子世嶺南人,來到這裏不求其它,隻求「作佛」。」弘忍聽了仍隨口說﹕「你世嶺南人,哪裏能「作佛」! 」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並無南北之分。」這才使弘忍微微吃驚。慧能的回答使弘忍不便回絕,就安排他隨眾勞動,在碓房舂米。慧能樂於從命,終日舂米,幹得歡快。當時弘忍的徒眾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個月之後,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語,這實際上是一場考試,他要選擇繼承人。但慧能沒資格參加,因為他隻是幹雜事的。神秀是眾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時分,獨自掌燈,在佛堂的南廊寫下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清晨時,弘忍見到此偈後漠然不語,慧能聞聲來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許可,於是他高聲念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使惹塵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給叫去,為慧能講經又把世代相傳的法衣交給他正式傳他為禪宗六祖,並為他的安全著想,親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吩咐他非要到必要的時機,不要把自己是禪宗六祖的身分講出來,免得有禪宗的僧人來爭奪。慧能來到嶺南,渡過了15年的隱居生活。在唐高宗年間(676年),在廣州遇到印宗法師,印宗法師為他剃發,授戒。至此,慧能才算是正式的僧人,在此之前隻是「行者」。
慧能得到祖傳衣缽後返回廣東。為躲藏“物色之者“加害,他在四會一帶的獵人中藏匿了整整15年,直到唐高宗儀鳳元年(公元676年)才公開露麵。這年的正月初八,慧能來到廣州法勝寺(今光孝寺)。一天,風揚起寺廟的旗幡,兩個和尚在爭論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慧能說:“既非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耳。”慧能的說法,令眾僧大為驚歎,引起了印宗法師的關注和尊敬。不久,印宗法師為慧能剃了度。後又召集高僧名師為慧能舉行了隆重的授戒儀式。次年春,慧能離開法勝寺,北上到南華寺開山傳法,前來送行的有一千多人。 在南華寺,六祖慧能傳教說法長達37年之年。其間,韶州剌史韋璩也常他到城裏的開元寺(後更名為大梵寺)講經。慧能的言行後被其弟子法海匯編成書,這就是被奉為禪宗宗經的《六祖 法寶壇經》。在佛教中,隻有佛祖釋迦牟尼的說法行為記錄能被稱做“經”,而一個宗派祖言行錄也被稱做“經”的,慧能是絕無僅有的一個。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慧能圓寂於家鄉新興縣的國恩寺,享年76歲。次年六祖真身遷回曹溪,供奉在靈照塔中。慧能在生前就深得朝遷的恩寵,唐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則天曾為“表朕之精誠”,特地遣中書舍人給慧能賜送水晶缽盂,磨衲袈裟、白氈等禮物,其詔書對慧能表達了十分尊崇的心情:“恨不趙陪下位,側奉聆音,傾求出離之源,高步妙峰之頂。”慧能去世後,更是名位加身。唐憲宗追諡慧能為“大鑒禪師”,宋太宗又加諡為“大鑒真空禪師”,仁宗再加諡為“大鑒真空普覺禪師”,最後神宗再加諡為“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王維、柳宗元、劉禹錫等文學大家都先後為慧能撰寫過長篇碑文,以記述他的事跡。
慧能創立禪宗是佛教史上一鎰空前大改革,標誌著佛教中國化的完成。第一,他大膽破除佛祖 的權威,不承認有所謂外在的佛,認為佛就在本心中。第二,他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這與儒家“人皆可為堯舜”的性善論相通。慧能之後,禪宗更進一步向儒家靠攏,竭力與儒家的以教悌為人之本的倫理學說相調和,寫了大量論教的著作,從而促使了佛教 的進一步儒學化。第三,他不但主張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且主張不用背誦佛經,不需累世修行,隻要認識本心,就能成佛,即所謂“頓悟成佛”,從而不但迎合了上層統治者和士大夫的需要,而且也為下層人民信佛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第四,他在宣傳“頓悟成佛”的同時,還提介自由任運的生活方式,促使禪宗生活的平民化、世俗化。慧能的三傳弟子懷海禪師,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宗佛,並將這一宗佛寫進了《百丈清規》,從而對後世禪寺的建設及其勞動自養製度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是禪宗得以在中國迅速傳播、廣泛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曆史的發展過程中,禪宗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宗教範疇,而滲透到哲學、文學、藝術等眾多領域以及現實生活的各個層麵。如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明理學受禪宗的影響就很深,陸九淵和王守仁的“吾心便是宇宙”、“心外無物”、“明心見理”正是禪宗“自心是佛”、“本心生萬法”、“明心見性”的翻版。又如繪畫,從唐宗到明的畫壇,無論是表現形式還是創作思想,都可以看到受禪熏陶的痕跡,作品中往往表現出一種深遠寧靜、超凡脫俗的意境。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原來的佛家用語,也了人們的慣用語。
本世紀以來,帶著東方恬靜達觀精神的佛禪也走向了西方世界。二次大戰以後,禪更在英、德、法、美、等國得到特別的發展。西方接受禪的人,除了宗教團體外,還有哲學家和社會學家,他們希望用禪引導人們順歸人性和自然;也有心理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把禪作為調節心理和治療精神病的方法之一。 在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國家圖書館廣場,矗立著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東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並列為“東方三聖人”。
慧能作為在我國曆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著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給人以有益的啟迪,並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
禪宗 -- 特重禪觀,不重教理,自稱教外別傳。以菩提達摩為初祖,下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後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強調漸修,南宗主頓悟。弘忍圓寂後,北宗神秀大闡宗風於長安、洛陽。中唐以後,南宗成為禪宗的正統,並形成曹洞、雲門、法眼、溈仰、臨濟五家。但宋朝以後則僅存曹洞、臨濟二脈。或稱為佛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