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軍售新模式
(2010-02-05 12:18:44)
下一個
新年伊始,世界軍火市場非常紅火,先是美國對台軍售64億美元,近乎於同時,俄羅斯與利比亞達成了18億美元的訂單。兩巨頭總計拿下了80多億的訂單,英國雖然尚無對外界宣稱簽署新訂單,卻是雄心勃勃,企圖把對外軍售當做是複興經濟的重要舉措。法國軍售在市場上一直很尷尬,美國通原先的英國殖民地關係比較不錯,馬來西亞、新加坡、海灣國家,都是英國軍火的客戶,反觀法國,原法屬殖民地經濟底子薄,加之法國有著失敗的二度征服,說來也巧,反倒卻是法國沒有成功征服的殖民地向法國采購軍火。台灣如此,巴西亦如此。
在軍火行業裏,除了聯合國五常之外,歐洲是軍火出口國密度最大的地區,由於發展部均衡其他地區之有極個別國家具備對外軍售這個能力。韓國也躍然在列,是十分值得注意,不過由於起步晚,出口產品單一,目前尚不具備太大實力。說到韓國,順便多說一句,韓國政府揚言,要在2010年進入世界方位產業TOP10之內,而且附帶一份參考數據,其中中國方位產業出口僅排第九,言下之意,就是隻比中國差一名。衡量德國,要加上奧地利,評估韓國,也要加上朝鮮,朝鮮也在對外軍售。
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在冷兵器時代,中國的防衛產業是非常優秀的,不敢誇談什麽,但至少日本批量采購過唐刀,這是不爭的事實。韓國曆史上也就出現過一款龜甲船,就直接把船舶製造業上升到支柱產業的高度。不怨祖先太優秀,隻怪後輩不爭氣。日本曆史上都沒有什麽船,打海仗還靠“神風”,巨型油輪都滿世界跑了。中國確實需要倍加努力了,不過我相信,東西沒有好壞之分,隻有適用與否。連羅馬的凱撒都穿綢緞製服飾,沙皇不喝咖啡都喝茶,中國一定能讓防衛產業傲視群雄的。
案例分析一.教練機
不容否認,購買中國軍火的都是一些窮國家,不是不想買美國軍火,實在是買不起。就算同中國關係再鐵的巴基斯坦,該買美國軍火也不會買中國軍火。畢竟中國軍火的拳頭產品沒有美國那麽全麵,但中國的拳頭產品卻足以令美國汗顏。美國對外軍售素來是打著“花大錢,辦大事”的原則進行的,對於一些雞肋產品,直接丟給小弟國家去做。比較有代表色彩的便是美製教練機,因為美國製造的教練機實在是太普遍了,台海兩岸都有裝備,更不用說其他國家了。現在美國把教練機領域交給美韓合資的T-50金鷹高教機,小單子十架以內,美國根本瞧不上眼,但如果超過30架以上,美國就會施壓。舉個例子,一個是在09年的時候,阿聯酋對外招標教練機,數量為48架,金額超過10億歐元。結果韓國T-50落敗於意大利的M346,號稱世界上唯一一款超音速教練機都遭遇零封,足以證明東西沒有好壞之分,隻有使用與否,同時還能證明韓國對外軍售阻力重重。結果美國幹涉,促使阿聯酋跳票,改買T-50。說白了,如果是阿聯酋主動跳票,改買的也應當是L-15,怎麽會買T-50呢?
中國的K-8係列占有世界教練機70%以上的份額,加之L-15高教機,絕對是非常震撼的產品組合。目前,韓國揚言,通過KT-1和T-50的產品組合,能夠拿下正在招標的印度、波蘭、新加波的訂單。影響教練機的采購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根據購買動機的不同,答案也不同。第一個是因為國內現役教練機老化,需要更換滿足於現役列裝作戰飛機的訓練任務。通常是看教練機適用於哪些作戰飛機的訓練任務?是否是通用型訓練機?第二個是因為國內軍事現代化建設,新采購一批作戰飛機,需要配套的訓練機。也就是買高性能的訓練機,因為購買價格較高,考慮的也較多,更多的是考慮,花了大價錢買到的高教機,能否在戰時能否滿足作戰強度?是否於本國列裝的導彈相匹配。第三個是國內安全條件複雜化,作戰飛機分身乏力,預算又不多,買教練機一舉多得。把教練機當做是警用作戰飛機是非常可行的,用來對付國內叛亂組織、犯罪集團等勢力懸殊的對手。第四個是當教練機訓練出大批量儲備飛行員後,軍事現代化采購作戰飛機中,該國作戰飛機是否成為首選。開慣了通用福特汽車,還能去開豐田本田嗎?
美國不做教練機的單子,主要是因為買了教練機,許多年內是不會再度購買的,消費頻率較低,又無法達到一次性多架次購買,覺得利潤微薄。美國對於印度200多架的教練機訂單都不感興趣,更願意賣作戰飛機,防空導彈。中國則不同,中國的國防戰略賦予了教練機極高的戰略使命,比如說低空偵查,轟炸機護航,作為機動火力協同陸軍作戰,配合政治戰發宣傳單,都是可行的。
如此優秀的飛機,應當有更廣泛的銷售,我們不寄希望於波蘭之輩,隻要深層次挖掘出購買國的需求,我們的拳頭產品將帶來更多的利潤回報。我們的教練機所銷往的國家,集中在東南亞、非洲與拉美這三個地區。越是欠發達國家,就越缺乏安全感,又沒資金搞武衛,隻能是拋開曆史積怨,擱置領土爭議,搞一個聯盟出來。不是任何一個國家聯盟都能搞成歐盟那樣可以達到軍事聯盟的水準,除歐盟外也僅有阿盟。隻要有聯盟就會有一兩個實力相對突出一些的國家,都有從地區性大國向國際大國邁進的夙願,曆史積點是非常強勁的動力。說的難聽點,除了歐洲,和不適宜居住的南極洲,哪個洲不曾是殖民地?即便沒有直接麵對武裝殖民的威脅,但區域性總是會有一些刺頭國家,越南都能侵老侵越,真應了一切皆有可能。既然這樣,我們就可以調整客戶結構,把單一的針對某一個國家出售軍火,提升為向某一個聯盟出售軍火,目前來說也就美國具備這個能力。倘若我國能夠提早達到這點,利益甚大。
東南亞
坦白的說,中國部用出台多的兵力就能橫掃中南半島。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國民黨殘軍都攪得東南亞不得安寧。在緬甸給李彌投入一個軍,在越南給白崇禧投入一個軍。美國也就省得打越南和緬甸的主意了,把泰國交給唐生智,用馮玉祥去搞定菲律賓。當然這隻是玩笑話,但是越南北部地區,緬甸東北大部分地區,目前來說雖然不是中國國土,也不在領土主張範疇內,但至少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居住地,我不希望國人遺忘。
東南亞的地理單元決定了宗教信仰,按說相同的宗教信仰會使得兩國親近感增加,東南亞是個特殊的地區。中南半島的泰、柬、緬流派不同,尚有情可原。馬來西亞同印尼、菲律賓分別因為沙撈越與沙巴有著一段不愉快的曆史。菲律賓、越南泰國部分區域信仰相同。出售軍火給一個聯盟,在中國軍火外售史上是沒有先例的,但還是可行的。
新加坡是東盟國家中最有錢的,卻與北京關係波動非常大。新加坡與以色列一樣,都是傘兵,生來就是被包圍的。新加坡和任何一個國家的雙邊關係都難以達到美以關係那麽鐵。連祖宗都不認了,還能交到朋友嗎?但要把軍火大批量出售給東盟,就一定要搞定新加坡。新加坡自身有三大自身無法攻破的課題。
1.軍事危機
現代化戰爭不是武俠小說,新加坡列裝再先進的武器也抵擋不了來自任何一個周邊國家的武裝入侵。近年馬來西亞國內執政黨巫統支持率下降,宗教主義迅速蔓延,早晚是個禍害。
2.經濟危機
目前的金融危機是世界範圍內的,但是恢複經濟所需時間多少卻不一樣。新加坡作為一個貿易經濟中心,打擊是非常大的。97年的金融危機,到09年的金融危機,十二年間,發生了兩次。平均六年一次,東南亞的經濟並不健康,自身再度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極大,而且不排除國際性金融危機。香港、台灣,怎麽走出的金融危機陰影。不回家問娘拿錢,就去光屁股吧!
3.食品安全
糧食全部源於進口,許多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首先是食品質量。如果是買美國的,誰都再度美國雀巢讓抵製了數十年。肉類食品經常出現大規模疫情,加工食品一直是幕後操作,隻要不披露,還在引用。高度的工業文明帶來批量生產之餘,也同樣加大了害群之馬。農產品本國還沒有。遇個天災人禍的,整個海地式地震,印尼式海嘯,除了中國,誰能救新加坡?按說新加坡這寸土寸金的地應當人工造海呀,人家大馬讓嗎?在外結了梁子又不回家找長兄,不挨揍才怪。
新加坡要想破解這些困境其實很簡單,隻需購買中國軍火後再無償援助給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幾個佛教國家。可以當做是一種放生吧!做個法事放生也不是自己家養的,都是買來放歸最需要其的地方。對於群島國家,能夠瓦解其戰鬥力,阿拉伯國家買了幾十年美國武器,美國依舊提武器給以色列,新加坡怎麽可能扭轉華府呢?但北京可以,當然也別太多,一年一個國家10億人民幣足夠了。屆時,新加坡在東盟中的地位與阿盟總的科威特相似,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於日益滲透東南亞的日本,也是極有力的反擊。把主動權掌握在手,東盟國家也就安生了。
抓住曆史機遇,中國能給新加坡一個未來,一個希望。當年新加坡退出馬邦,主要是因為華人數量占多餘馬來西亞人,但卻隻是經濟強,政治弱。當時,十個大學生,便有九個華人。政治禁錮,經濟壓榨,使得散夥。在東南亞,中華城邦也並非一日之談,經濟發達的港口城市就是華人密度大的城市。一個由華人主導的政治體係,更廣泛的經濟合作項目,這就是新加坡的未來。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今後應當把漢人的光榮和偉大加以發揮光大。讓那些同我們一起建立國家的民族熔於一爐,都加入漢族,從而在亞洲的東方建立起一個中華民族統一的國家,使她的偉大震撼全世界。”參與進來,共同創造,隻有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才是當今世界發展與人類進步最大的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