鋦,南朝梁顧野王《玉篇》釋雲:“以鐵縛物。”
鋦的方法是:先將金屬條兩頭敲尖,彎曲成釘腳,做成鋦釘,再用來鉤合物件,使其成為一個牢固的整體。鋦合工藝在古代廣泛運用於器物製作、建築、造船等多種行業。鋦的技術最早產生於何時,已難考證,但至少已有1500年以上的曆史。
鋦瓷出現得比較晚,應該是工匠受到古老鋦合工藝的啟發而發明。所謂鋦瓷,就是用金屬釘(即鋦釘)將破裂的瓷器進行加固和修複,以便繼續使用。其方法是:先用金剛鑽在瓷麵裂縫兩側等距離相對應處各鑽一個淺眼,然後將預先做好的近似訂書針那樣的鋦釘的兩腳分別敲進兩個眼中,把碎裂部分鉤住拉緊;視破損情況決定鋦幾個釘,鋦好後再在鋦釘空隙處抹上用糯米汁與石灰粉(或用雞蛋清與白瓷粉)調製成的白泥,等幹透後即可使用。鋦好的瓷器無論裝冷水還是熱湯,都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兒
盤背麵
由於古代文獻向來忽視對於手工技藝的記載,有關鋦瓷的文獻記錄更少,故我們很難考證鋦瓷最早起源於何時。有人以《清明上河圖》裏描繪了一位鋦瓷匠人的圖像為依據,認為鋦瓷技術在宋代已發明,但那個圖像並非出自北宋張擇端繪本《清明上河圖》,可能是後世臨摹時添加進去的,時間不會早於明代。我反複閱覽宋代張擇端本《清明上河圖》,並未發現類似鋦瓷匠人的圖像。事實上,迄今為止也沒有發現過宋元鋦瓷的實物。
國內文獻最早提及鋦瓷技術的要數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於明萬曆六年(1578年)編寫完成的《本草綱目》。該書在介紹“金剛石”時說:“其砂可以鑽玉補瓷,故謂之鑽。”李時珍說的補瓷應即鋦瓷無疑。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金剛鑽頭是鋦瓷工具上不可缺少的關鍵部件。
海外最早接觸到中國鋦瓷實物的應是日本人。根據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著名儒學家伊藤東涯在1727年(相當於清雍正五年)所著的《螞蝗絆茶甌記》中記載:日本室町時代(1336~1573年)的足利義政收藏有一件南宋龍泉瓷碗,不小心摔碎了,就請人拿著這個碗到中國來,想找一隻相似的,卻沒有買到,於是隻能請中國鋦瓷匠用鐵釘將那隻破碗鋦好後帶回日本。
由於鋦釘排列的形狀近似一條彎曲的螞蝗牢牢吸附在碗上,所以日本人稱鋦瓷工藝為“螞蝗絆”。足利義政的生活年代相當於我國明代正統至成化年間,也即明代早期,而國內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鋦瓷實物也是明代早期的瓷器,因此,將鋦瓷技術發明的時間鎖定在明初較為合理。此項技術誕生後,便很快在中國民間廣為流行,世代傳承,被稱為三百六十行之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從明初算起,鋦藝流傳了500多年。
鋦瓷的產生,應與景德鎮高嶺土瓷器在中國民間的普及有關。早期的民間日用瓷器由眾多地方窯口燒造,一般在當地銷售,成本相對較低,價格便宜,故損壞後丟棄也不覺可惜;而朝廷、官僚以及富戶使用的精細瓷器,如果損壞了,又不屑於做修補。到了明代,采用高嶺土燒製的瓷器胎白釉潤,行銷全國,廣受百姓喜愛。因其材料成本加上運輸成本比一般地方窯口的瓷器價格要貴不少,老百姓比較節儉,不小心損壞了,不舍得丟棄,自然會產生修補的念頭。於是鋦補便應運而生。
從中國到海外
17世紀初,歐洲人才了解到鋦瓷這項技藝,這要歸功於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他在《中國見聞劄記》中對鋦瓷有這樣的記載:“鋦補修複後的瓷器還可以耐受熱食的熱度而不開裂,而尤其令人驚異的是,如果破了,再用銅絲熔合起來,就是盛湯水也不會漏。”按,利瑪竇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到達中國,後定居下來,直到萬曆三十八年去世。他的《中國見聞劄記》應該成書於17世紀初。文中“用銅絲熔合”一語如果不是翻譯不準確,那就是利瑪竇對鋦瓷工藝不太了解而致誤。鋦瓷是用鋦釘咬合碎瓷,而非“熔合”。
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全世界隻有中國人掌握著鋦瓷技藝。起初我也這麽認為,但後來改變了看法。近些年來,我在收藏外銷瓷時意外發現,一些從海外回流的傷殘外銷瓷器上竟然也有鋦釘,其形狀明顯不同於我以前所見國內瓷器上的鋦釘。於是我思索:如果這些外銷瓷在中國已受損,就不可能鋦好後再出口;如果是賣到歐洲後再受損,也不太可能再漂洋過海拿回中國鋦補,因為那時海運的成本太高了。經過反複觀察和研究後,我得出一個結論:這些傷殘的外銷瓷應該是由歐洲工匠鋦補的。
據我了解,由歐洲匠人鋦補的年代最早的中國外銷瓷是明萬曆中期(17世紀初)中國出口歐洲的克拉克瓷。而同時期,利瑪竇還在自己的書裏驚歎中國鋦瓷技術之高超,顯然當時歐洲還不知道中國有鋦瓷術,上述克拉克瓷自然是後世鋦補的。那麽,歐洲是什麽時候引進中國鋦瓷技術的呢?
我想這與中國瓷器大量銷往海外,在歐洲民間普及有關。最初中國瓷器是歐洲各國皇室和貴族購買,他們一般不會將已經損壞了的盤碗等實用器皿修複後再繼續使用。18世紀前期,清政府允許英、法、荷蘭、瑞典、丹麥等國在廣州設置貿易機構,大量歐洲商船源源不斷地將中國瓷器運往歐洲,使得歐洲的中國瓷器數量猛增,價格隨之大大降低,在歐洲越來越平民化。到了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中國外銷瓷已基本普及於歐洲平民家庭。而平民家庭購買了相對昂貴的中國瓷器,不小心碰壞了不舍得丟棄,必然會想到修補。因為有需求,故促使歐洲匠人引進中國鋦瓷的技藝。我推測,鋦瓷技術傳入歐洲應在18世紀晚期,相當於乾隆末年。鋦瓷技藝後來也被用來修補歐洲製造的瓷器。歐洲的鋦瓷修複技術至少延續了300年,大約在20世紀上半葉消失。或許因為歐洲鋦瓷在當時習以為常,消失後又無人再提及,故這段曆史竟漸漸被遺忘了。
我見過的歐洲鋦補瓷多為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的外銷瓷。仔細觀察這些瓷器後,我感歎外國工匠鋦藝之高超絲毫不亞於中國鋦瓷匠,甚至有些鋦補技術的美觀程度還超過中國民間某些普通鋦補瓷。稍稍不足的是,歐洲鋦補瓷往往鋦釘腳敲進鑽孔後,尚留有部分空隙,需用白泥填塞。而中國鋦補瓷的釘腳因上寬下尖,故敲入鑽孔後,大多與釘孔嚴絲合縫,幾乎找不出空隙,以致鋦釘一旦敲進去,就再也拔不出來,硬拔的話要麽釘腳折斷,要麽造成釘孔周圍的瓷麵碎裂。
歐洲鋦補瓷與中國鋦補瓷的區別主要在於鋦釘的材料和形狀。中國鋦釘材料主要為鐵和銅,民間以用鐵居多。而歐洲鋦釘的材料則主要為銅。同樣是銅鋦釘,兩者所含的金屬成分有異,表現在中國銅鋦釘鏽蝕較嚴重,而歐洲鋦釘鏽蝕很輕微。至於鋦釘的形狀,兩者差異更明顯,中國鋦釘均被敲扁,大致呈菱形,由中間向兩端逐漸變窄變細,且有兩釘合並形成一組一組的釘法。
歐洲鋦釘則多用銅絲,微微敲扁或不敲扁,銅絲形狀仍在,外露的鋦釘基本一樣粗細,也未見有兩個鋦釘合並在一起的釘法。之所以造成鋦釘形狀的差異,應與製作鋦釘的工藝不同有關。
中國的鋦瓷匠都挑著爐子,當場對鋦釘進行熱加工,容易敲得很扁,從而使鋦釘緊貼瓷麵;而歐洲鋦釘可能采用的是冷加工,銅絲基本保持原形。另外,所見不少歐洲鋦補瓷的鋦釘部分都塗有白漆,可能是為了美觀;而中國鋦補瓷的鋦釘是不做任何修飾的。
如果掌握了以上所述洋鋦瓷的特點,就能從某件瓷器上的鋦釘形狀來判斷它曾經是在哪裏修複的。比如北京中漢拍賣公司於2011年秋季曾拍賣過一件元青花纏枝牡丹紋摩羯魚耳大罐,此件拍品原藏家購自伊朗,罐體殘裂嚴重,渾身布滿鋦釘,鋦藝高超。根據鋦釘的形狀,大致可以推斷此罐曾經在歐洲鋦補修複。
有人一定會問:作為東鄰的日本,為什麽反倒沒有引進中國的鋦瓷技藝呢?我想這是因為日本有自己的傳統修複術——金繕。即用天然大漆黏合器物的碎裂處或填補缺口後,再在漆上施以金粉或金箔作為裝飾。用金繕法修複的瓷器不亞於鋦補,一樣可以正常使用,且視覺效果也佳,故沒必要再學習中國人鋦補的方法。
中國的鋦瓷技藝隨著陶瓷的發展、普及而誕生,也隨著陶瓷海外貿易的拓展而流傳到歐洲。它是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的一個生動例證。筆者因身處國內,雖竭盡所能,對海外鋦瓷仍未能研究透徹,還有許多疑問亟待解決,比如:歐洲哪個國家於哪一年最先掌握和運用鋦瓷技藝?歐洲人所用的鋦瓷工具是什麽模樣?鋦釘材料的金屬成分如何?歐洲鋦瓷匠主要分布在哪些國家?美洲和亞洲其他地區有沒有引入鋦瓷技藝?期待海內外專家們對這些問題加以更細致、全麵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
來源:收藏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