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節,紛飛的“粽”情轟轟烈烈地來,又悄然無聲地去。節前,超市裏、街道上迫不及待粉墨登場的粽子百態千姿,鹹的、甜的、本地的、外來的各領風騷,令過客不拎上幾隻回家都好像會覺得辜負了這一年一度的“吃粽節”。微信上,那些帶著七彩翅膀群飛亂舞的貼圖、視頻更是“粽”情萬種,祝福語夾著隻能隔著屏幕臆想出來的粽香,衝擊著微民們的視覺,也喚醒那些對“端午節”還處於休眠狀態的過節神經。
圖片來自網絡
如今的端午節,人們可以遺忘它的傳說、也可以不提屈原,但卻絕對不會沒有粽子,正如中秋節可以沒有吳剛、嫦娥,卻不會沒有月餅一樣。民以食為天,這是情理中事,每一個帶著故事的民間節日,過著過著大多不都隻剩下與之關聯的食物作為過節的標簽嗎?也許,這便是煙火民生,那些傳說就留給了文人墨客去緬懷吟誦吧。
追溯曆史,雖說粽子起源於紀念屈原的端午節,但不知從何時起,它已非端午專屬而成為一款大眾化的日常食品了。
我對粽子的認識是在幼童時代。那時候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粽子也是最原始質樸的模樣。在我生活的廣州,粵式粽子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鹹的肉粽,另一種是甜的堿水粽。
鹹肉粽裏有五花肉、綠豆和糯米,當它們被粽葉緊裹在一起,再被沸水蒸騰幾小時後,便成就了一隻膏腴不膩的鹹肉粽。食材與粽葉氤氳出的特有香氣,粽子裏已被糅合得難分彼此的肉、米、豆酥爛軟糯的口感,成了我們初相遇並被我鎖於舌尖下粽子的味道。
圖片來自網絡
至於堿水粽,那是用堿水處理過的糯米煮成的粽子,沒有餡卻渾身金黃通透,吃的時候要沾上白砂糖。雖然我並不太喜歡這種味道有些怪的堿水粽,但卻記得小時候看著外婆剝開粽葉,用嘴巴咬著綁粽子的水草一端,另一端把粽子纏繞一圈,水草就像刀一樣把整個粽子一塊一塊切了下來……這樣的場景已經很遙遠卻依然揮之不去。
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時代的變遷,粽子的“內涵”也在物質生活的日漸豐盛裏變得越發花俏起來,除了原有的五花肉、綠豆之外,還添加了各式餡料,如花生、臘腸、鹹蛋、幹貝……但無論食材如何紛繁、高檔,我最喜歡的還是兒時那隻用料簡單、返璞歸真的鹹肉粽。
後來出國了,華人超市裏出售的粽子風格各異、五花八門,但縱使“眾裏尋它千百度”,卻再也找不回能解鎖被封在舌尖下那隻粽子的密碼了。
從買粽吃到自己動手做粽子,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失去了到超市買粽子的興趣,又想在異國它鄉追逐一份過端午節的儀式感,我便萌發了自己做粽子的念頭。其實,包粽子最大的難點就是“包”,尤其是對於我這樣雙手笨拙的人。小小的粽葉拿在手中卻有駕馭不了的感覺,“處女作”成了一堆被五花大綁、沒棱沒角的“粽子”。然而,雖“容顏”不佳,但粽葉在煲煮時彌漫出的滿屋清香,粽葉內那一團肥而不膩、酥香軟糯的肉豆米混合體,在給我一份自我滿足的同時,也讓我隱約觸摸到解鎖深藏舌尖下那隻粽子的密碼。
自從有了還算成功的第一次,就有了之後幾乎每年一度的自家端午粽了。雖然我的雙手依然笨拙,但在年複一年的重複操作裏,粽子也被我包得越來越有模有樣了。
之後,我還嚐試過在“內涵”上與時俱進,在最原始的五花肉和綠豆的基礎上,添加了一些更“時尚”的餡料,比如花生、臘腸、鹹蛋、香菇、幹貝……然而,粽子做出來後,雖粽葉清香如初、粽子模樣依舊,但當我把粽子放進嘴裏的時候,我感覺並不是在吃粽子,而是在品嚐另一款粵式傳統美食——糯米雞,因為,繁雜的配料已掩蓋了粽子最返璞歸真的味道。那時,我才意識到:原來,膏腴不膩的五花肉與酥粉香糯的綠豆沙的相遇交融,才是粽子的靈魂。正如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獨特靈魂一樣,任何的添加,都是冗餘,也是對其靈魂的騷擾。
從此,出自我手的粽子,餡料就隻剩五花肉和去皮綠豆,相比於店鋪裏風情萬種的粽子,雖然質樸清淡,但它們於我,才是粽子最歸真的味道。就連兒子在包粽子前也交待我說:我隻要五花肉和綠豆餡的,別的都不要加。嗬嗬,難道這位不解“粽”情的吃貨也觸摸到粽子的靈魂了嗎?
粽子,餡料始於質樸,再落入奢華,最後還是返璞才是最歸真的味道。吃粽如是,生活不也亦然?我們都曾不甘於簡樸無華,在人生之路上竭力追逐和捕捉世界的斑斕,可走著走著才發現,其實最真實、最心安的還是那份沒有累贅裝飾的簡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