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紅葉

帶著對盛夏的眷戀,新綠的期盼,以其生命中最璀璨的瞬間,迎接寒冬......
個人資料
深秋的紅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在“印度王國”的日子-之三,之四

(2018-06-24 19:09:04) 下一個

之三 -  在矽穀一隅感受印度文化

    在就職“印度王國“之前,我在其它的每一家公司,幾乎都有印度同事,但除了工作上的交流,基本上都是泛泛之交,因而,對於這個族裔的認知,更多的還是來自職場之外周遭的人們,特別是華人之間的談論,有關他們的秉性,生活習慣,乃至氣場很大的咖喱味……因而,當我第一天踏進新公司的大門,並意識到這是一個“印度王國”時,抵觸之心油然而生,然而,立刻轉身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我隻好選擇接受。

    在不長也不短的五年裏,工作中的相處,午餐室的閑聊,讓我身在矽穀,卻得以比較全方位地了解印度,關於他們的傳統文化,宗教信仰,乃至飲食習慣,並在認知中慢慢接納。

    一直聽說印度是一個很團結的族裔,尤其是在職場裏,都很善於“抱團取暖”。以前在其他公司,身邊的印度同事通常隻有零星一兩個,因而對於這點沒什麽太深的感知。如今,當我置身於印度人的公司,在印度人成堆的地方工作時,就真切感受到他們之間互助互愛,共同進取的職場友情,對本族裔老板的忠誠之心,還有他們表現出的以公司之憂為憂,以公司之樂為樂的主人翁精神。就比如,當加急樣品如暴風雨般襲來,我們加班加點還幾乎喘不過氣來的時候,象我這樣主人翁感不怎麽強烈的人,就會抱怨連連,甚至有甩下手中的活掉頭就走的念頭。而他們呢,卻是忙碌中並著快樂,為這份付出得以換來公司的盈利而無怨無悔。同是公司的雇員,截然不同的態度,細想之下,還真感慚愧。

    印度的宗教是多元化的。之前以為印度隻有印度教,但進入“印度王國”後才知道,在印度,不同的地區都有不同的教派,也就是說,有不同的“上帝”,不同的崇拜廟宇。我同組的一位印度同事,她所屬的教派叫Sikhi,這個教派的宗旨是提倡人類的平等,沒有極富,也不應有饑餓的民眾,因而,這個教派的廟宇,一年365天,天天24小時,都會敞開大門,為民眾提供免費食品。出於好奇,有一天的午餐時分,同事把我帶到公司附近的Sikhi廟宇,在那裏受惠了一頓簡樸地道的印度午餐,還對這個教派有了些粗略的感性認識。

    進入這個廟宇,首先要用那裏提供的七彩頭巾把頭發包起來,但鞋子卻要脫掉,光著腳丫行走。廟宇的大廳,中間一個稍高起來的平台上,供奉著這個教派的一本大聖經,用精美的絲質品覆蓋著,四周擺設著所屬於這個教派的一些飾物用品,在柔和的射燈下,場景莊重安祥,教徒們虔誠的膜拜之心,也從中略見一斑。

    走過大廳,後麵就是用餐的膳堂。拿一個紙盤,走過自助餐一樣的食品櫃台,一位印度長者在為用膳者分派食物。由於這個派都是素食者,食物無非就是一些薄餅,米飯,豆子以及咖喱糊糊之類,還有甜餅,雖然簡樸,但品味著地道的免費咖喱午餐,依然心存感恩。當時,膳堂裏除了我們,隻有三兩個印度長者在那裏悠然地閑聊。我問同事,這樣的免費餐,平時會很多人嗎?她說,不會的。想想也是啊,Sikhi廟宇,在百萬富翁成堆的矽穀不止這一個,而這些簡樸的餐飲,不會成為富人們的“錦上添花”,但卻為貧困的人們“雪中送炭”, 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解決溫飽的地方。這一小時的廟宇午餐體驗,讓我對Sikhi“人類平等”的教派宗旨深感認同並肅然起敬。

    印度的文化,也如同他們的服飾一樣多彩。之前,我隻有在印度電影裏感受這個族裔的能歌善舞,印度女郎的多情嫵媚,還有幾十年還揮之不去的“拉茲之歌”。然而,在“印度王國”裏,我有幸在銀幕之外,感受印度多彩的文化與風俗。

    “Diwali”,又叫燈光節,是印度一個盛大的節日。每年的秋天,當這個節日來臨之時,人們就會把自己的房子清潔得幹幹淨淨,在房子內外四周點上燈火蠟燭,意在驅趕妖魔的同時,迎接吉祥和喜慶。在節日期間,印度人都會穿上豔麗的服飾,烹調美味的食品,家庭聚會,朋友分享。

    除“Diwali”之外,對於他們來說,另一個盛大的節日,就是新年,他們的新年不同於陽曆的新年,當然,也不同於中國的農曆新年。在“印度王國”裏,每年到了這兩個盛大的節日,印度的同事,就會穿上豔麗的服飾,帶上精心烹調的美食來上班。午餐時分,我們這些“異族人士”,也無一例外地參與分享他們的節日慶典。看著平時職場裏素顏便裝的印度女郎,在濃妝豔麗的衣裙下盡顯的嫵媚,真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品嚐著他們用心烹製的,極具味蕾刺激的美食,就像就餐於一家美味的印度自助餐廳;而當我沉浸在他們節日的喜慶裏,置身於他們的歡聲笑語時,真仿如走進了印度……

    常常,我們從圖片和傳說裏認識印度,幾乎無一例外地渲染著他們落後的生活,貧窮的人們,髒亂的環境,也許,矽穀的印度人,給我展現了他們更文明和光鮮的一麵。然而,在“印度王國”被他們的文化習俗熏陶了五年的我,卻產生了一個衝動,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走進真正的印度,去體驗傳說並更深度地認識這個神秘又充滿爭議的族裔。

之四-洋溢著咖喱味的友情

    人在職場,免不了同事之間的交往, 工作上的溝通合作,工作外的家常閑聊, 從而締結出一段段職場友情。它們有些隻像漂蕩的浮萍,在歲月的河流,漸遊漸遠,直至在記憶的海洋裏消失得無影無蹤;也有些似盤根的大樹,連同一個個職場的故事,深植於記憶的土壤。

    在“印度王國”五年的時光,足以讓我認識一個個身邊的同事,職場內的,職場外的,並釀造出一段段洋溢著咖喱味的異族友情,或深,或淺。

    不是都說,物以類聚,人為群分嗎?相同的文化,相通的語言,令到我在之前就職的所有公司,都是與中國同事走得比較近,而有些至今還保持聯係的,無一例外,都是中國人。然而,置身於“印度王國”,我也別無選擇地要與膚色,文化以及語言都相異的印度人交往,工作之餘,我們會談及宗教習俗,家庭瑣事,兒女情長,當然,也少不了飲食文化,並分享美食。

    在我的組裏,就有兩位印度女郎, MJ 和SS。每天我們關在同一實驗室裏幹活,少不了磕侃閑聊,拉家常,拉著拉著,就拉出了我們之間的那段超越職場的友情。

    MJ, 是一位能幹的四孩之媽,有著恬淡卻又充實美滿的家庭生活,四個孩子,個個都培養得很出色。在實驗室裏,她的職位不高,主要負責樣品的處理過程,卻幹得麻利爽快,有條不紊。

    當我第一天走進實驗室,她給我的印象是一位憨厚少語的“印度大媽”,說話時,黝黑的臉上總泛著淺淺的羞澀。

    當我剛進公司,還在被培訓的那段日子,MJ時不時就會以老板的口吻給坐在電腦前的我分派任務,比如去幫忙幹一些稱量土壤,萃取,過濾等一些不在我職責範圍內的活,那時,我開始對她的這種善於駕馭的老板作風有些反感。不過,在後來的相處裏,我發現,她不僅隻對新來的我,以老板的口吻發號施令,而對她這點不滿的也不止我一個。我們都在背後議論,也許,她的這種老板口吻,是在家裏習慣於駕馭四個孩子而養成的吧。這樣的解釋,不知是否屬實,但我們都釋懷了。的確,同在一個團隊,相互的包容合作很重要,況且,MJ並不是一個隻會駕馭的人,她幹活很賣力。

    在實驗室裏,MJ的儀器在我的旁邊,所以,我們有更多的機會閑聊,溝通和了解。相熟了的她,沒有了給我第一印象的那份羞澀,侃侃而談地給我講述她人生的故事。從當年她如何從報紙刊登的征婚廣告,找到現在的丈夫,到隨夫來到美國,個中穿插著令我聽著新奇又好笑的趣事;她從小喪母,父親再娶,自小跟著姨媽長大,言語間充滿對父母之愛的渴望;當她講述著對四個孩子的培養以及家庭瑣事,我看到了一位自豪的母親,賢惠的主婦,一個和諧的家庭以及她對生活的淡泊和滿足,而她談吐裏透著的人生哲理和智慧,更讓我對這位印度大媽平生幾分的敬意。

    有一天中午,作為Sihki教徒的她,帶上我和組裏的幾位同事到廟宇體驗他們的免費午餐。就餐時,她熱情得像主人接待客人一樣,又是端水,又是收拾餐盤,弄到我們都有些過意不去了,心裏暗想,這還是那位在實驗室裏嗜好駕馭我們的她嗎?

    有一次,我忘了帶手機上班,在如今這個沒手機就變得不淡定的日子,她看出了我的失落。為了填補我午餐時分的無聊,她說,午餐後跟我去走路吧。她經常午餐後就到公司附近走路,手機對於她,不過是與親朋保持聯絡並偶爾看看新聞的工具而已。那天,我第一次跟著她開車到離公司不遠的地方散步。那是一個很幽靜的地方,遠有群山,近有小湖,我們沿著湖邊的小徑匆匆而走,絮絮而談。從此,我喜歡上那個地方,如果午間不太匆忙的話,我也會隨她而去。當我對她把我帶進如此美妙的境地表達謝意時,她說了句開玩笑卻很暖心的話“不用謝,我沒能力天天送你午餐,但這樣的健身是我能給你的。”

    MJ是一位很能幹的煮婦,她的作息是早睡早起。每天早上上班之前,就把全家一天的餐食準備好。素食雖然少了肉類的烹調,但青菜豆子,咖喱糊糊,還有每天新鮮烙的印度薄餅,也花去她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在我們公司裏,她做的印度美食Samosa(據說被譯成印度金三角)是大家的至愛,所以,每次開Party,她總會更早地起床,做上一大盤的Samosa,還細心地分成兩小盤,一盤的餡是辣的,另一盤是不辣的。當她知道我那嗜愛印度餐的兒子特別捧她的Samosa場時,她十分高興,從此每次做Samosa帶回公司時,都不會忘記用一個小紙碟裝起幾隻,說是留給我兒子的,令我心生感動。

    寫著“印度王國”裏的人,不得不要花些筆墨寫寫公司的大老板。M老板,是我遇到的一位在職場上最嚴厲,職場下又最隨和的老板,有時,我真搞不懂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他。

    職場上,他不但對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要求盡善盡美,出不得半點差錯,更甚者,”潔癖”的他,看到儀器上鋪著灰塵,都會把我們給訓一頓。然而,職場之外,午餐室裏,他又搖身變成一個風趣幽默,沒有半點架子的老板,言談裏還不乏哲理和睿智。每年公司的聖誕年會,在做完一年的工作報告之後,他都會把書寫著對每位員工的謝意和新年祝福的賀年卡,親手送到每位員工手上,並以詼諧的口吻,帶上幾句對員工很個性化的表揚和鼓勵,有時還會逗得在場的員工們哄堂大笑。年會之後,便是一頓豐盛的聖誕大餐。那是我們在公司裏最輕鬆愉快的時刻。

    有一年,爸爸突然突然病倒,我連假都沒請就飛回廣州。在那期間,作為獨生女的我,需要與媽媽一起照看病床上的父親,就這樣過了一月又一月,而公司那邊卻在還耐心地等了我一月又一月。當我在半年後重返崗位時,M老板不但沒有對我有半點的責怪,還口口聲聲讚我是個好女兒。

    當他知道我的業餘愛好是筆耕文字,並出了一本散文集時,不懂中文的他,硬是向我要了一本書。不知是出於好奇,還是企圖在我的文字裏更深地認識我?他曾在我麵前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你每天午餐時間給我翻譯一篇”。可是,我沒有那樣做,一方麵,我沒有那麽多時間,再者,我的英文也不至於足夠地好,可以把那些文學性那麽強的文字完美地譯成英文而讓他理解和欣賞。直到我離開公司,他還打趣地說“你欠我一個翻譯”。嗬嗬,是的,我估計這就是一份無限期的欠單了。

    離開公司前,MJ專門給我做了一大盒Samosa,這麽用心烹製的地道印度金三角,估計很難再有。組裏的另一位印度大媽SS,主動提出為嗜好印度餐的我做一個星期的午餐,盛情難卻,最好的欣賞和謝意,就是接受。在最後的一周裏,SS每天上班,都多帶幾個小盒子,裏麵放著我的午餐-她變著花樣烹製的印度美食,咖喱糊糊,印度薄餅,香料炒飯,自製酸奶,甜品……品嚐著這些印度美食,味蕾被刺激著,而我自己,卻被濃濃的友情簇擁著。

    印度同事,以咖喱美食為我送行,“印度王國”,留給了我一段咖喱般辛辣芳香的歲月……

後記-

    揮別了“印度王國”,我回國度過了一段輕鬆灑脫的日子。陪伴父母,遊曆山水,真有追逐“詩和遠方”的暢快愜意,然而,“詩和遠方”畢竟隻是生活的奢侈品。在職場生涯這道漫漫的旅程裏,我從一個驛站逃了出來,瀟灑渙散了一段路,命運又把我引回下一個驛站,繼續人生常態的苟且。

    在下一個工作麵試時,我在“印度王國”裏收獲的全方位儀器分析技能,得到麵試官滿意的認可。當他們給我打“預防針”般地提及,這裏有時會很忙,要加班,你受得了嗎?我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經曆過前公司魔鬼式的曆練,把我放哪都可以生存的”。不知是我的技能還是這句大無畏的回答,我被錄用了。

    生活又回複鏈條般的忙碌,而“印度王國”裏的人和事,喜怒和哀樂,還是會不經意間在我心底泛起陣陣的回味,有如一縷縷彌漫的咖喱,五味雜陳,又揮之不去,在實驗室,還有,在我敲打這些文字的時候……

此文刊發於《星星生活周刊》2018年5月4日第866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