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漸入佳境 (6)

(2010-01-17 17:37:57) 下一個
第二天,長安和對方見麵的時候果然輕裝上陣,啥都沒帶。對方老總早早的迎在廠門口,弄的長安心裏暖乎乎的。

三兩句寒暄後,長安懷著報答知遇之恩的心情,把自己的對膠帶市場的體驗傾囊而授。原公司在中國也有膠帶供貨商,長安對這個產品的品質,價格比較熟悉,自認為還是可以提幾條合理化建議的。長安說起第一次和中國企業詢問價格,美國人一聽掉臉就走,弄得中國企業直以為報價高了,拽著長安要再降五分一毛的。長安忙問美國主管意下何如,是不是不敢興趣,結果美國老頭偷偷告訴長安,公司在美國企業采購的價格是這個4倍,掉頭走是因為覺得沒啥可談的,還要怎麽還價法?!所以減少中間環節,直接麵對最終采購商,優化渠道管理,可以改變與中國同行企業惡性競價的局麵。

老總嘿嘿笑了,二十一世紀最缺的就是人才,公司那點利潤,哪夠雇一個想杜小姐你這樣的國際化人才啊。

長安以為對方有意,正準備毛遂自薦,那老總接著說:“說實話,現在賺錢都不靠工廠這塊了,去年就廠裏這地皮賺了個盆滿缽滿,工廠生產就由他去吧,現在錢用在別處比生產回報高多了。”

原來是一個熱情洋溢的“不”。

第三家廠是生產塑料製品的,規模很大,從廠的一頭開車到另一頭要好幾分鍾。他們生產各種各樣的塑料容器,量杯,甚至玩具。最近VOLVO的總裁才來視察過,對他們的模具製作能力非常讚可,準備把VOLVO車上的塑料製品都轉移到這家廠來製造。

長安對這家廠的專業化程度和市場開拓能力很是敬佩,既然別人已經做的這麽好了,好像沒有什麽插手的餘地。客氣問問想學些經驗,老總說百分之九十的業務都是台灣合作方帶來的。台商一開始就是做貿易,做做就決定入股合資,工廠負責生產,台商負責銷售。現在台商也不反對他們自行開拓市場,反正有股份,一樣可以分紅。

長安想了想,就把從前做過的一個產品要他們報個價,結果和在美國早已猜測的結論一樣,當工藝不是很複雜,勞動力需求不是很高,原材料價格占大頭的情況下,中國生產不具備優勢。

要做,要把產品設計這塊拿下來,而這一塊是歐美企業著力發展的方向。誰都知道附加值出在創新。

好在有自浩這個老同學,不停牽線搭橋,幾番下來,長安對自浩說,自己已經練就8分鍾相親的本事,一下就能判斷出對方是不是有誠意合作,再一個8分鍾,就能有個感覺對方的行業是不是適合自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