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華盛頓(DC)深度遊(5)—— 華盛頓的室外藝術雕塑

(2012-01-30 19:56:14) 下一個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DC中心的旅遊景點周圍,除了前兩篇深度遊記中介紹的人物雕塑和美國總統的紀念雕塑之外,還有很多藝術雕塑,是旅遊華盛頓時非常值得欣賞的,而對於熱愛藝術的遊客來說則是絕不可漏過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兩個“雕塑園”,都稱為Sculpture Garden,兩者都位於華盛頓中心國家大草坪(National Mall)的中部兩側,相距僅僅一百多米,但是卻屬於不同的係統 。它們的全稱分別是:

             1. 位於大草坪南側的“赫什霍恩博物館及雕塑公園”,隸屬於史密斯索尼亞博物館係統。 它緊靠著名的航天航空博物館西側,很容易找到。
      
2. 位於大草坪北側的“雕塑公園”, 隸屬於國家美術館係統。(國家美術館包括:西館-古典美術館;東館-現代美術館;以及雕塑公園三部分)。 它位於國家美術館西館和自然博物館之間的綠地上。

這兩個露天雕塑公園集中展示了全世界近代和當代六十多件著名藝術雕塑,而赫什霍恩雕塑公園又是精華中的精華, 在博物館林立的美國首都中心獨樹一幟。 我自己和帶親友到此參觀總共決不下十次。 我認為眾位壇友再來華盛頓,若以前沒參觀過這裏的,一定要去參觀。我的這篇華盛頓室外藝術雕塑的深度遊記就從這裏開始。

 

 赫什霍恩博物館及雕塑公園 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

赫什霍恩博物館及雕塑公園是一個整體,博物館是一個巨大圓筒形白色建築 (圖1左側建築),內部有四層,主要展出現代繪畫和小型雕塑。 在它的外部靠國家大草坪(National Mall)一側,就是這個著名的赫什霍恩雕塑公園 (圖1), 占地約有4英畝。 它完全坐落在國家大草坪內,挖去了大草坪的一部分。它是華盛頓中心博物館區唯一侵占了大草坪的展覽區。在這個雕塑公園中, 一共展出了近130年來世界上十幾位近代和現代最傑出的雕塑藝術家的近40件世界最著名雕塑。這個雕塑園全時(每年365天,每天24小時)免費對外開放。下麵簡單介紹這個雕塑園中的十幾件最著名且有代表性的作品。

圖1,赫什霍恩雕塑公園全景。 


羅丹(Auguste Rodin)的作品:

在這些作品中,最早期但也是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法國雕刻巨匠羅丹的四件作品。 包括著名的雕塑“加萊義民”(圖2)和“巴爾紮克像”(圖3)。

2 羅丹 (Rodin1840-1917 ):《 加萊義民 》, The Bueghers  of Calais, 創作年代:1884-1889 . 

 2是羅丹的最著名雕塑之一—《加萊義民》。雕塑的背景是:1347年,在英法世紀百年戰爭中,英王愛德華三世圍攻法國北部加萊市,加萊城被英軍圍困近兩年,人們因饑餓發生恐慌,市民生命危在旦夕。經過談判,雙方講和,英方提出講和的條件是,加萊城內選出六個自願赴死的高等市民,出城向英軍進獻城門鑰匙,然後被處以極刑死亡。雕塑就體現了這六個勇士舍身救人的英雄事跡。(事實上,最後鑒於英國王後的苦苦哀求,愛德華三世沒有殺害這六位勇士。)這組雕塑是加萊市政府的訂單,羅丹的初稿順利通過了他們的審核,但最終交稿時,他們還是吃了一驚:羅丹給這六個形象注入了太多悲痛的神情,他們認為這削弱了應有的英雄氣概。所以,他們拒絕了羅丹的作品。不過,幾年後,這座組雕還是在加萊的廣場落成揭幕了。

 其實加萊市政府拒絕羅丹雕塑的理由——“羅丹給這六個形象注入了太多悲痛的神情,削弱了應有的英雄氣概”,卻正是這位偉大的雕塑家突破古典主義藝術曆史局限性的點睛之處。在羅丹生活的年代,正是歐洲工業革命迅猛發展,社會形態大變革的年代。西方雕塑也相應從宗教,皇室,上流社會的“寵物”,轉向為平民的藝術。 雕塑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從追求古典主義的華麗和完美,逐漸轉向到更深刻地去挖掘人物內心的活動。 羅丹在這幅雕塑中,就抓住了六位英雄的不同內心特點。在走向死亡的路上,他們有的大義凜然,從容不迫;有的在低頭思索;前麵的年輕義民,張開雙手,似乎是在侵訴人間的不公,不該讓自己這樣年輕輕的死去;中間的一位,用雙手遮住自己的眼睛,以壓抑心中的跌拓。爭議最大的是最後一位,他雙手抱頭,控製不住自己的恐懼心理……。在走向死亡的路上,他們並不掩飾內心的活動,不安,甚至恐懼,但是沒有一個人退縮。六個英雄象一座山,走向死亡。這就是羅丹的藝術,這就是羅丹所要塑造的新的人,新的英雄。他成功了。

 

 
3 羅丹:《巴爾紮克像》 (Monument to Balzac),創作年代:1891-1898。

在這個雕塑園中另一幅羅丹的著名雕塑是《巴爾紮克像》, 圖3
 巴爾紮克是世界知名的法國19世紀的偉大作家。 他的“人間喜劇”係列小說曾使得我們同時代的中學生們當時以沒讀過而以為恥。在羅丹51歲時,他接受了法國文學會的委托,創作《巴爾紮克像》。巴爾紮克也是羅丹深深敬仰的人物,所以他花了7年之久的時間做準備,最後,他選擇了這個巴爾紮克裹在睡袍裏的形象,因為巴爾紮克經常夜間寫作很晚,又患有嚴重失眠症,羅丹認為穿著睡袍才是巴爾紮克的真實形象, 並按照自己的這個主觀想象完成了這座雕像。但不幸的是,這座7年的心血之作,卻沒有得到認可,反而遭到了一片反對之聲。結果,這件作品的下場和前麵介紹的《加萊義民》一樣, 雕像的訂貨單位,法國文學家協會,拒絕接受這座雕像。羅丹坦然的收回了雕像,退還了稿酬。但他堅信“我的這座雕像終將立於不敗之地”(羅丹原話)。遺憾的是,直到羅丹去世以後,這座《巴爾紮克像》才被認為是一件偉大雕塑傑作。也因為這件作品強烈反應了羅丹的主觀主義的創作手法,一些學者認為這是印象主義雕塑的開山之作。

在一篇文章中讀到這樣一句話:“羅丹是古典主義藝術的最後的輝煌,也是第一個現代主義大師。”看完羅丹的這兩個作品,知道了這句話的含義。

在這個雕塑園中,還有另外兩件羅丹作品,《行走的人》(Walking Man)和《蹲著的女人》。


馬約爾(Aristide Maillol)的《女神》:

羅丹之後,法國又出現了兩位早期現代主義的雕塑大師,馬約爾和布爾德爾,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這三位雕塑大師使法國成為世界雕塑的中心,更有人稱他們三者為歐洲現代主義雕塑的三大支柱。雕塑《三女神》是馬約爾的晚期傑出代表作之一,在赫什霍恩雕塑園中展出了三女神像中的中間女神像(圖4),這個造型體態豐滿和諧,造型優美, 帶有馬約爾獨特而強健的風格特征。 

 

4,馬約爾 Aristide Maillol1861-1944,法國):《女神》(三女神像中的中間者), Nymph 1930作。



亨利。摩爾(Henry Moore的作品)

 在羅丹之後,歐洲現代主義雕塑蓬勃發展。 在英國出現了一位極出色的現代主義雕塑大師亨利-摩爾(Henry Spencer Moore 1898 1986)。他也是世界雕塑史上最傑出雕塑家之一。在這個雕塑園中一共展出了六件摩爾的作品,供我們盡情欣賞。六件作品每一件都是傑作,其中最精彩的是摩爾的代表作——國王與王後。(見圖5)

 


圖5:摩爾 1953年的代表作——國王與王後, 163厘米高。 1952-1953年製作。

據說這件雕塑的靈感來自英國古老傳說中的亞瑟王和他傳奇的王後,前者是圓桌武士的首領,後者原是英倫三島的本地土著公主,他們的結合從某種意義奠定了英倫三島的統一。不知為什麽,這個“國王與王後”的形象可以給人如此深的印象。它的曲線舒暢簡潔,幾乎沒有服飾,表情初看怪異,久看之後也可覺出帝王的威嚴和皇後的端莊。
 有趣的是我見過這座雕塑之後,似乎幻覺中總有這兩位的影子出現,印象很深。對這件作品的評述有很多,最精彩的莫過於亨利·摩爾對自己構思的說明:“恐怕,理解這組雕像的線索正在於這個‘王’的頭部,那是冠、胡須和顏麵的綜合體,象征著原始王權和一種動物性的‘潘神’似的氣質的混合。‘王’的姿態比起‘後’來顯得較為從容和自信,而‘後’則更為端莊,而且帶點帝後的自覺。在我開始做雕像的手和腳的時候, 有機會使它們做得更為現實, 以進一步表達我的想法。我想以此說明人類的溫良和原始皇權觀念之間的對比關係。”這件作品完成後,原作被靜靜地安放在英國蘇格蘭大地的一片原野中,似乎是想讓他們遠離喧鬧的現代社會,與世隔絕地享受他們的尊貴與莊嚴。

在雕塑公園中展覽的另一件摩爾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斜倚係列作品之一“穿衣的斜倚像”,見圖6。摩爾畢生都堅持做人的(特別是女人的)斜倚像。摩爾的這個靈感來自於古墨西哥的瑪雅文化。在我們去墨西哥旅遊,在瑪雅古代遺址奇琴依薩就見到了一件和圖6中的斜倚女子同樣姿勢的古瑪雅人斜倚像,見圖7


圖6(英)亨利。摩爾:《穿衣的斜倚像》(Draped Reclining Figure
) 作於1952-1953。


7 在墨西哥的奇琴依薩,瑪雅廢墟上的古代瑪雅人“斜倚像”。(取自網上)

摩爾說:“在我的全部雕塑中我一直為幾個相同的題材所吸引著:母與子,斜倚的人,坐著的人等,。。。
 如果
我能夠活一百年,我仍能從這幾個題材中找到我滿意的東西。我永遠也不會對他們生厭,我總可以從人類的軀體中
尋找到新的思想和觀念,這是無窮無盡的。”

二十世紀意大利著名現代雕塑家——馬裏尼 曼祖 

1819世紀作為西方藝術中心的意大利逐漸衰落,而由法國取代, 但是20世紀的意大利還是出了兩位世界級的雕塑家——馬裏尼和曼祖。在赫什霍恩雕塑公園中收集了一座馬裏尼和兩座曼祖創作的雕塑。
 8 意大利雕塑家馬裏諾-馬裏尼(Marino Marini 1901-19801953年的雕塑《馬和騎士》。 

馬裏尼在20世紀30年代由繪畫轉做雕塑,1935年發掘了老邁力衰的馬匹和騎士的主題。之後,這個馬匹和騎士的主題就幾乎貫穿了馬裏尼的整個藝術生涯,並成為了他的標記。在他的這些騎士和馬匹雕塑中,見圖8,騎士大多是平伸開雙臂,僵直身軀,仰天長嘯,呈極痛苦狀而無處發泄。胯下的馬仿佛也受到主人的感染,同樣挺立僵直。 有人這樣評論馬裏尼:“超現實主義描繪的恐怖場景與痛苦情緒來自夢幻,而馬裏尼表現的一切則來自現實。 他的風格演化與其說是個人心境的反應,還不如說是對現實世界變化衝突的鏡像描述,這也使得他的作品較超現實主義者更具深度,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鳴。”

 9 意大利雕塑家曼祖(Giacomo Manzu 1908-1991)的淺浮雕《自雕像與模特》(Self-Portrait with Model1942年作。  

另一位意大利20世紀著名雕塑家曼祖,在這個雕塑園內有兩幅作品展出。圖9是其中之一。曼祖的特長是淺浮雕作品,采用沒有明顯凹凸變化的精致的淺雕刻技術,據說是受意大利古典雕塑家多納太羅的影響。他的作品細膩,具有一種類似文學的感染力。像圖9這樣風格的照片,要是能夠作為世界文學名著的插圖,就真是錦上添花了。


賈珂梅悌:《紀念頭像》

當我們在參觀世界上任何一個著名的現代美術館時,總會看到有一些細長金屬小人形象的雕塑展品, 雕塑表麵都是凸凹不平的。 
一般來說,這都是瑞士著名雕塑家賈珂梅悌的小型雕塑作品。在赫什霍恩雕塑公園,你可以見到一座賈珂梅悌的大型作品——《紀念頭像》, 10 盡管這個雕塑仍然保留了賈珂梅悌作品的特點——細長消瘦,但是因為尺寸較大,我們可以欣賞到作品的雕刻製作細節,而且可以在離的任意近的距離下觀看,這在很多博物館中是不允許的。賈珂梅悌是瑞士雕塑家,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雕塑家中的最重要的人物。一般認為,賈珂梅悌在他的作品中主要表現的是孤獨,而且從未有人將孤獨表現的這樣震撼人心。但從他的作品中,也可以見到人物內心的執著,反抗命運和孤獨的強烈意願和力量。

 

10  瑞士雕塑家賈珂梅悌(Alberto Giacometti1901-1966)的《紀念頭像》 Monumental Head),1960 


西班牙藝術家—米羅的《月亮鳥》

米羅是西班牙巴塞羅那近代美術大師三傑(畢加索,達利,米羅)之一, 他的主要作品是繪畫。熟悉米羅繪畫的人都知道,他的繪畫大多是由一些鮮豔色彩的各種形狀的東西和線條組成的, 他的畫能給人一種超現實的歡快,喜悅,幽默的感覺。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圖案,如一個三角形,加上幾條線,也能表現出一種熱情的活力。米羅的這件雕塑“月亮鳥”,圖11,也是這個特點,米羅僅僅使用六,七個月牙,就塑造出了一個歡快可愛的小鳥造型。


圖11
 西班牙藝術家米羅(JoanMiro 1893-1983)的雕塑《月亮鳥》,(Lunar Bird),1946

 最後,再介紹兩件雕塑園中的當代藝術雕塑作品, 它們都是近30年內的藝術創作。


美國藝術家德庫寧的雕塑——坐在凳子上的女人
 

 

12 荷蘭裔美籍藝術家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 1904-1997)的雕塑《坐在登子上的女人》 Seated Woman on a Bench, 1972.  


德-庫寧是荷蘭裔美籍藝術家,是近幾十年來世界抽象表現主義畫派的靈魂人物之一。在他的繪畫和雕塑創作中,以集中於抽象,女人和男人三個係列,其中尤以女人係列最為出名。在雕塑公園內展有兩件德-庫寧的抽象派藝術雕塑,圖12是其中一件,稱為《坐在凳子上的女人》。另一件標題為《Clamdigger》, 不知怎麽翻譯,可譯為“挖蚌者”?我對抽象派的繪畫和雕塑藝術不怎麽會欣賞,再此就不作評論了。 

 
美國當代藝術家阿曼的雕塑——ErosInside  Eros


 13,法裔美籍藝術家阿曼(Arman 1928-2005)的雕塑作品《ErosInside Eros》, 1986。

和德庫寧相同,阿曼也是一位外籍美國雕塑家。 1928年出生於法國,1963年到紐約發展,1972年成為美國公民。他的原名是Armand Fernandez 1958年的一次作品目錄印刷錯誤, Armand 誤印成Arman 於是他將錯就錯,取Arman(阿曼)作為藝名,並以阿曼成名。在這件作品中,一個處於愛情中的青年男子的半身雕像被切成六片, 形成一個十分獨特的雕塑形象,似乎是想敞開心胸讓人們知道他的內心中的愛情。所以有人將這件作品的標題譯作《愛情切片》,應該說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是典型的阿曼藝術風格。在他的作品集中,可以見到很多切片狀雕塑的照片,如切成片狀的提琴或被切成片狀的飛騰的馬。 據說在現代建築和工業設計中已經大量采用這種切片式的設計理念。

 

赫什霍恩博物館周圍綠地中的雕塑作品:

在赫什霍恩博物館前後和周圍綠地中,還展示有十餘幅當代藝術雕塑,據說也屬於赫什霍恩雕塑園,但是它們都位於圖1中所示的4英畝園區之外,與園區還隔著一條街道,並且雕塑風格也略有不同,所以我在這裏將它們另立一欄。

 


14,赫什霍恩博物館的主建築,和館前的大型雕塑《筆畫》(Brushstroke, 美國,Lichtenstein 作, 1996. 


 

15,西班牙雕塑家 Juan Munoz 的《最後的交談》(Last Conversation Piece),1995。


  16,意大利雕塑家Lucio Fontana 的《特殊的觀念:自然》 Spatial ConceptNature1960

 


17 美國Alexander Calder 1898-1978)的《Two Discs》。1985年做。


在介紹完赫什霍恩雕塑公園之後,應該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些絕世雕塑的原來的主人赫什霍恩先生。他的全名是Joseph Herman Hirshhorn. 赫什霍恩博物館和雕塑公園的所有雕塑和繪畫都是赫什霍恩先生在1966年捐贈給美國政府的。赫什霍恩出生在歐洲拉脫維亞,1905年六歲時隨寡母移民美國。從14歲到華爾街打拚, 17歲成為股票經紀人。1929年,將在華爾街積攢的四百萬美元投資礦山和石油。 1930年代,轉到加拿大多倫多開始金礦和鈾礦的投資開發。到1950年代,他和地質學家Franc Joubin  到加拿大Ontario省主持“Big  Z”鈾礦開發。到1960年,他出售了他的全部鈾股票時,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億萬富翁。赫什霍恩又是一個藝術愛好者。從年輕時開始,他就開始購買和收集1920世紀的著名繪畫和雕塑。1966年,赫什霍恩將他自己一生積攢的大多數的藝術收藏,共6000餘件繪畫和雕塑,捐獻給了美國政府。政府資助的華盛頓史密斯索尼亞協會1966年在華盛頓建立了“赫什霍恩博物館和雕塑公園”來保存這些藝術作品。1974年開始對公眾免費開放參觀。1981年,赫什霍恩先生逝世,他在遺囑中又加贈了6000件作品給這個博物館。


國家美術館雕塑公園 (Sculpture Garden of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在華盛頓國家大草坪中心另一側,與赫什霍恩雕塑公園南北僅百米之遠遙遙相對的,是另一個大型雕塑公園——國家美術館雕塑公園。這裏展覽了17件大型當代雕塑作品,其中13件作品都是1990年之後創作的, 所以說應該稱其為當代雕塑藝術公園。我並不太會欣賞這裏的作品,選擇幾個自己覺得有趣的(但不知道算不算最好的)放在這裏供愛好者們參考。

 18 波蘭雕塑家 Magdalena Abakanowicz (1930   ) 的作品《女孩們》 (Girls),1992年作。


 

 
19,美國 Louise Bourgeois 1911-  )作品《蜘蛛》 1996 注:該蜘蛛尺寸極大,跨距估計接近6米,高約3-4米。(我沒有認真去量)

 
20,英國 Barry Flanagan (1941-  )作品《岩石上的思考者》(Thinker on a Rock), 1997




圖21,美國 Tony Smith1912-1980)作品《月亮狗》(Moon Dog),1964 

                                                               
圖22,美國 Roy Lichtenstein
1923-1997)作品 《會轉的房屋》 (House 1),1996。注:這是一個神奇的設計,當你圍著房屋走動,並用眼盯著它,你會發現房屋會跟著你轉動。


肯尼迪藝術中心的兩座雕塑:

在華盛頓DC最大的演出大廈肯尼迪藝術中心的大花園中,有兩件大型當代藝術雕塑,很值得一看。 23是第一件,它是由兩塊巨型銅板狀雕塑拚合而成,雕塑的名稱是“Amerika”和“War or Peace” 這座雕塑是德國為紀念肯尼迪總統送給美國的一件禮物。是由德國藝術家JurgenWeber19661971年創作的

 

 23,肯尼迪藝術中心的大花園中的大型雕塑之一:名稱是《Amerika》和《War or Peace》。德國藝術家JurgenWeber 創作於1966-1971年。

 

24,圖23雕塑中“Amerika”的局部放大。仔細看這個局部,會有一種極強的立體感,仿佛置身於美國紐約林立的摩天大樓之間。

肯尼迪藝術中心大花園中的第二個雕塑是《唐吉珂德像》(Don Ouixote Statue),圖25。這是西班牙送給美國的一件禮物。

圖25,唐吉珂德像。 為慶祝美國建國
200周年,西班牙送給美國的禮物

 在參觀了肯尼迪藝術中心內部或到此欣賞音樂歌舞表演前後,不要忘了到外麵花園中散散步,欣賞一下這兩件傑出的當代藝術雕塑。

 (本篇結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