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解讀Obama的4500億刺激計劃

(2011-09-09 11:37:14) 下一個

解讀Obama的4500億刺激計劃

Obama政府的4500億一攬子刺激計劃就是在印錢,與7000億注資金融體係本質上是一樣的,隻不過一部分進入了短期實體經濟,比如基礎建設,其副作用有:

1,由於SS稅收降低,可能會引起新的養老計劃改革和新的立法,尤其在Baby Boomers ready to tap SS的情況下;要麽象法國提高支取SS的退休年齡,要麽政府不得不補貼,從而納入福利預算;
2,政府個人所得稅繼續減少,新的赤字隻能靠繼續舉債來填補,government spending cut又一次成為空談;
3,明年選舉年,股市和失業率都要能表現良好,才能再次當選;老布什即使第一次伊拉克戰爭打的很好,且都由盟國出了軍費,但由於國內經濟沒搞好,還是敗給了年輕的Bill Clinton;
4,政府更深一步被Fed控製,因為更依賴於印錢、印錢的規模和步調,以及花錢的成本(利率),這都取決於Fed;
5,明年Foreclosure危機,可能首先也強迫政府注資,就如政府首先注資7000億挽救次貸債券一樣,救完了債券,再救真正的業務窟窿,華爾街一個項目從政府手裏賺兩次。然後,Fed接著給各大商業銀行印錢,which in turn還政府的債務。在此期間,政府財政上被華爾街再次綁架。

房價明年會繼續走低。兩房債券大概總共一萬億,以每個Unit House 20萬計,恰好是5百萬個。2011年年初的數字是,450萬Foreclosure,另500萬等待Foreclosure。多出來的,應是被2007年後的總失業率增高、收入下降和房價下降逼迫的。

目前社會運行存在的困難在於,由於Internet普及和低端生產外包帶來的生產和運行成本降低以及產出效率提高,不需要那麽多人工作了,因而目前銀行進行的規模性裁員有可能是永久性的,也就是,往後不需要這麽多勞工了,因為比如1)Customer總數和Activity減少了和2)規模性聯網(比如BAC今年10月24日完成National聯網)和Internet Banking普及了。

帶來的新問題是,不工作的絕對人數增加(一段時間後就不會反映到失業率上了,現在有15M沒有工作,同時9M Part Time,以總共120M工作者總數計算,失業率是20%),造成政府的福利開支必須增加。同時,由於可預見的巨大通脹,底層福利者必須要求增加福利,因而政府支出的模式似乎必須要改革。同時,上大學在美國,也似乎越來越不合算了。中產階級這次的規模性減小,將會是裏程碑式,伴隨著房價降低,美國會形成更貧富分化。這種貧富分化,是社會經濟運行模式造成的,比如各產業集中集團化,利潤低且固定化等等。

經濟增長其實一直是飽和狀態。網絡泡沫以來,就業一直在減小,因為Internet在商業活動中的實際普及一直在增長,主動增加了失業率,以高生產率抵消掉了高失業率帶來的經濟減小。而這種工作職位在美國是中產階級的中堅,也就是科技進步不但造成藍領工作機會減少,也造成了中產階級職位減小,並且具有規模性。

美國還能靠印錢轉嫁負擔而解決問題,歐洲、日本和中國等等資源貧乏性經濟體該怎麽辦?

現在的問題不是生產,而是分配。北歐、澳洲和新西蘭是用大規模福利解決問題,美國下麵會怎麽辦?

不由得想起了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學說所產生的曆史背景和條件。跟現在很類似,而且規模上更廣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