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現在的海歸和捐贈是笑話

(2011-08-30 09:06:01) 下一個

現在的海歸和捐贈是笑話

現代中國與以往的所有朝代一樣,沒有人想把社會搞好,都隻想當大佬對別人作威作福。所有人都厭惡大城市有錢人和官商富豪們的醜態,但窮人其實更狡黠,他們其實既可憐又可嫌。人人都想不勞而獲,包括這些窮苦孩子和他們的父母。

捐贈支持窮苦孩子們學些手藝或上大學等等,根本就沒用,因為社會不提供工作機會,隻不過培養了千百萬年輕失業大軍中的一員罷了。

教育、醫療、基本生活保障、基本的工作機會,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條件等等,都是應由國家來管的。個人,財團,甚至大型基金直接對口的援助都不起絲毫作用。Wishful Thinking罷了,或者執行者圖個心理平衡或虛榮滿足,對於事情本身,絲毫意義沒有。

起作用的是一套規則,一套製度和人執行和維護規則和製度的意識。

所以,要反省的是文化。

百年前的海歸們其實早就看到了問題,並且也有很好的實際動作,比如他們改革文字和語言(推廣白話文,但到現在中文還是沒有基本的邏輯表達能力),引入民主和科學,引入共和。但結果如何?

現在的海歸水準和眼光,令人笑掉大牙。


絕對不捐款給中國大陸

捐給鄉政府,都被貪汙,而且無法查帳。

捐給中小學,校長和財會說不出所以然錢怎麽花了,然後反問你,既然捐了,問那麽多幹什麽?

捐給女孩的窮困家庭,做父母的把錢不花在女孩身上,反而接著訴苦,想要更多。

捐給男孩的窮困家庭,做父親的拿去賭博,可能人還未離開中國,他把錢已輸光。

問我為何如此狠心?答案很簡單:我做過,這就是我的真實經曆。

 

若想捐個希望小學,需要有如下思想準備:

1,縣鄉政府要研究,要打點。

2,包工頭們獅子大開口,好的做成豆腐渣工程,壞的做成釣魚工程(工程永遠不能完工,永遠等你的下一筆資金)。

3,孩童無法上學,因為沒有合適交通工具,沒有配套食堂和工作服務人員,配套由捐款買的文具都是質次價高領導們勒令從專門渠道進的貨。

4,建築和日常運行沒法持續維護,因為這個學校是教育係統財政預算之外,是領導們的負擔。

5,長則三五年,短則一年不到,關門大吉;建築被領導們出租。

問我為何知道這些?答案很簡單:我問過,實地考察過,這就我眼見的捐建希望小學的台商港商的真實經曆。

隻有一個例外:一台商捐建的希望小學被納入縣財政,一直作為正規學校保持下來(縣裏省下了本該建校的費用,去吃喝玩樂),而且在合並裁撤學校過程中被優先保持下來(部分農民工父母帶孩子離鄉,造成生源流失),因為該台商是該地的納稅大戶。該台商在當地橫行霸道,偷稅漏稅,但地方小電視台一直宣揚其企業效益和該希望小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harvo 回複 悄悄話 awesome, so i can save my earnings in futur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