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簡評花旗銀行配股

(2009-12-16 21:35:40) 下一個
簡評花旗銀行配股

美國時間12月16日,花旗銀行宣布了配股方案:

花旗集團宣布配股計劃,為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
路透12月16日電---美國花旗集團宣布:

*配售54億股普通股和3,500萬強製性可轉換債券
*每股配售價格為3.15美元,籌資總額為170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決定不進行與花旗售股有關的股權出售
*強製性可轉換債券年收益率為7.5%
*給予承銷商8.095億股普通股的超額認股權
*此次普通股加可轉換債券的發售,為美國資本市場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公開股權出售
*財政部將花旗配股結束後的鎖定期由45天延長至90天

美國財政部已決定不在花旗集團供股的同時出售持股
路透華盛頓12月16日電---美國財政部已決定,花旗集團(C.N: 行情)發行股票時,將不隨同出售所持有的花旗股權,因花旗供股價格遠低於財政部實際購股成本.
消息人士指出,財政部仍計畫未來六至12個月將出售所持有的花旗集團34%股權.財政部周三同意延長閉鎖期協議,在花旗供股之後90天內不得出售其持股,原協議為45天.
一名消息人士稱,花旗目前以每股3.15美元發行股票,遠低於今年稍早財政部將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的轉換價--每股3.25美元.
一消息人士指出,財政部"不會賠錢出售.這是最大原則."

目前,花旗銀行(C)總股數為228.6億股,也就是說,目前的配股方案對原股東稀釋至228.6/(228.6 +54+8.095)= 78.6%,這裏,暫且不算convertible bond和priority share的普通股轉換關係,一般來說,這種轉換關係對普通股都是更不利的。以前,石油王子注資過,現在被可憐地稀釋了,而且稀釋Offering的價格更低。

首先,這是美國銀行係統利用過政府注資之後,為完成財政和業務獨立性而必須走的一步:擺脫政府控製。實際上也就是發行新股票籌錢還給政府,政府拿到錢幹什麽?當然就有錢去支持阿富汗軍費了!

其次,誰買得起新發行的股票?當然是銀行係統。銀行係統的錢哪裏來?美聯儲新發行的。這符合美聯儲盡快注入新貨幣的本質戰略。所以,現在世界上的銀行,隻有美國的銀行有錢。

第三,政府延長sale freeze期限聽起來是為了保護政府的利益,真是這樣麽?當然不是。美國財政部是屬於華爾街的,是幫助華爾街控製政府的。延長期限是為了幫助華爾街在公開市場收集C的籌碼,為長遠的將來運作C和控製美股指數做打算。

政府目前34%的Private Holding在公開市場上賣會帶來多大的賣壓?計算一下:

34%*228.6 = 77.724億股,目前C的50日平均交易量為3.9億股。也就是說,在公開市場上,政府要連續賣19.93個交易日。按照連續賣壓的有效交易量為1/5計算,政府要連續傾銷5個月才能完成任務。這樣的賣壓可以把10元的股票打到1元而不得翻身。有了這樣懸在頭上的達摩立斯劍,中小機構和短線交易者在下麵的90天內,不會做多,而會不得不斬倉出局,因為他們由於業績的評定模式而耗不起時間。所以,C在可預見的將來會長期在$3.25以下,因為隻要高於$3.25,財政部就可能傾出拋盤,而這個財政部是與華爾街大老板是一家。

如此大的Private Holding,通常情況下都是在公開二級市場外,協議價格批量換手。之所以選擇暗示在公開市場套現,就是要配合低價收集籌碼。如果時間夠長,公開市場收集籌碼率滿意,財政部當然可以以協議價格一次性把股權轉讓給某些機構,協議價格五花八門,可以是比如過去6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格或每筆交易的加權均價。

所以這麽做一箭數雕,既利用了財政部的拋壓承諾,也增大了低成本的C持倉量,還無成本印發了股票。

不但印發股票,還要印發美元。這不,同時有了這麽個消息:

周日,美參議院進行了一次罕見的議會,並以 57-35 的票數通過了高達 1.1 萬億的政府開銷立案,其中 4470 億是用於各聯邦機構的費用, 6650 億是為了支付諸如聯邦醫療保險計劃開支 (Medicare) ,和醫療輔助計劃開支( Medicaid ) , 這還不包括軍費開支。

印股票不需要任何人或機構批準,但印錢就需要走走國會的過場,誰讓美聯儲還打著Fed的牌子呢?這個也符合加速印刷美元的策略。

華爾街和美聯儲厲害!玩弄政府和國會於股掌之間。

什麽時候這種事情停止?完全停止恐怕不能指望。但美元開始升息時,就要慢慢告一段落了。那時,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遊戲也就結束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