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我剛剛注冊了文學城的博客放進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這篇,那時我什麽都不懂,放進去後就再沒有查過任何跟帖,然後把這事忘了。直到最近幾天,我又瀏覽了《跨國婚姻》才又想起了這篇文章,也看到了很多更貼,很對不起大家。今天我接受意見把這篇文章全文一次貼出,以前分章節貼的我也沒有刪除,因為我想保存留言。
這是幾年前一個朋友要求我回答的,她需要這方麵的素材寫書,問題都是她提的,我沒有做任何改動全文照搬。
涉外婚姻問答
1, 你從第一次婚姻學到了什麽,這對第二次婚姻有幫助嗎?
我們每一個有過失敗婚姻經曆的女人教訓都是慘痛的,大都付出了我們似乎難以承受的代價,我的過去更是如此。我想我從中學到的,第一就是不可以過多的依賴別人,即便是你最親近的人—丈夫. 俗話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二就是相互之間的理解和尊重。有時我們反而忽視了對愛我們的丈夫或妻子的珍惜和尊重,最終導致了一些問題的發生。第三就是不要試圖按照你自己的意願去改造別人塑造別人.婚後的禮讓和隨時隨地的關心才是最重要的。婚姻生活中不要過多的計較誰對誰錯,感情的問題真的不是理清了是非就能解決的。
說來說去,其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愛情這東西是不可信的,由於婚後日複一日的平凡生活和彼此間真實一麵的徹底暴露,丈夫會逐漸失去對妻子的熱情和耐心(當然不是所有的男人,但很具有普遍性)。在這種情況下倘若再有什麽其他方麵的誘惑,那麽這脆弱階段的婚姻是不堪一擊的。即便你在別人眼裏是個優秀的女人,此時在丈夫看來也會一無是處.喜新厭舊是男人的天性.其實很多後來介入的人並非比妻子優秀,這裏存在著一個順序問題。當然我不否認有很多百頭偕老的夫妻,但其中我相信也不乏難言之隱,這裏究竟有多少寬容,忍讓和無可奈何的遷就。愛情隻是感情的事,婚姻的幸福則是感情、理智、意誌的結合。我自己的教訓就是沒有做好這種結合,
在成功的婚姻中更多的還是理智戰勝了情感,責任戰勝了自我,或者是受諸多因素的束縛和影響.,所以成功的婚姻不等於是幸福的婚姻。
從第一次婚姻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為女人不要把全部的精神生活和現實生活都集中在愛情這個善變的東西上.我們的確需要轟轟烈烈刻骨銘心的愛,但對於婚姻我們卻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把她看成是一種較低程度的融合和較高程度的獨立.為自己活著,才能活的輕鬆活的自如.不過這隻是就我自己的婚姻的一些感受,她給我的第二次婚姻很大的幫助。女人似乎需要一次失敗婚姻的教訓才能真正體會到婚姻的實際意義,但那樣我們失去的也會很多,特別是對我們的孩子,所以作為女人還是要活得聰明一些,用智慧和理智來維護好我們的婚姻。家庭的悲劇是最大的悲劇,我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避免。
2,語言障礙給你帶來什麽樣的困難?你認為影響感情的建立和加深嗎?如果你的語言更好一些,你同GORDON的感情狀況會不會更好些?
我不否認語言障礙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但是它沒有影響我們感情的建立和加深。當然這同婚姻的動機目地和質量有很大的聯係,.如果是那種純感情的結合,那麽語言的徹底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就象我的第一次婚姻。而我和GORDON的結合在我這方麵有著非常實際的意義,我想盡快地告別給我帶來太多痛苦的過去;我想徹底擺脫同顏彥(我的前夫)那種緣已盡情未了的複雜關係;我希望我的女兒能夠在英國受到更良好的教育,但我不崇洋媚外.沒有把外國想成天堂,也沒有對這第二次異國婚姻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更放心不下剛剛失去父親不久的母親..我當時就是以最實際的考慮把自己嫁了出去.首先權衡了一下Gordon的具體條件,考慮我帶孩子到英國會不會受苦,還有就是能否接受他這個人。當然也給自己留了後路,實在不行就打道回府。在一種非常矛盾和痛苦的複雜思考下,作出了這人生的重要決定。一個人當你終生攜帶著傷痛和難以治愈的傷口,也許會做出你以前不敢想象和決定的事情。
GORDON的想法肯定同我不一樣.他很大程度上還是欣賞我這個人,可能還有一種對家庭的渴望,所以也沒有把語言看成很大的問題.
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庭即便沒有語言障礙,但許多能夠說清楚的事情不一定說的不清楚.能夠講明白的問題仍然講不明白,所以前提是:隻要我們心中有了真誠,有了理解,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甚至還會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樂趣。當然如果我的語言好一些,那會加快我們之間的了解和感情的培養,同時也會使我更快地適應英國的生活.
三. 在你同GORTON的生活中有沒有因為文化不同,而讓你感到不舒服,但最終可以理解的事情?
可以說沒有太大的不舒服,隻是在一些小事上同我們的生活習慣不一樣.首先他同他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間那種比較冷淡的關係.我也曾試著說服他多關心一點他的母親,他還是聽了,這點他的母親感受到了他的變化.但我動員他給他母親一些經濟上的幫助,或送一些貴重一點的禮物,他拒絕了.他說他母親會覺得尷尬的,那我自然也就放棄了.另外就是我們中國的父母不論任何時候對兒女都是謙讓的,孩子們愛吃的東西,愛看的電視節目,總之一切事情我們都盡可能地照顧他們.而英國人不會,不過在我的影響下GORDON在這方麵有了一些進步.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還是有一些差異,剛開始他很不讚同我同女兒一直說中文,他說我們倆在家也要練習說英文,我沒有同意。特別是女兒,英文是我們在這生存的一種技能,我相信孩子生活在這個國家學好英文是沒有問題的,中文才是我們生命中的本質之一,女兒不能因為要學習生存的本領 而忘記了自己根本。我們是中國人,無論我們進入了哪個國家,走進了什麽樣的家庭,這個事實是不會改變的。我這個人的個性就是在原則問題上不會讓步。在以後的日子裏也逐漸證明我是對的,Gordon也承認這一點。暫且不說什麽熱愛祖國的大道理,我們的孩子如果能掌握兩種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那麽將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發展空間,和生存樂趣。我們中國的曆史,文化,飲食會給他們帶來多少受益終身的好處。
再有就是生活習慣,政治觀點還是有很多不同。為了避免矛盾有些敏感的話題就不談了。生活習慣可以逐漸適應,政治觀點就回避了。總之同外國人結婚必須要學會尊重,學會理解學會接受。西方發達國家的整體素質要比我們中國人高,他們多數人單純、誠實、善良、懂禮貌,又樂於助人。十年的海外生活我的體會很深,所以無論在哪,我們都要不斷提高自己,學習人家比我們強的地方,比我們優秀的地方。因為全人類衡量是非的標準都應該是一致的,中國人的一些壞習慣(比如說謊),很大程度是社會造成的。GORDON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有著濃厚興趣,他的性格善良平和,什麽事情從不強加於我,給了我這個異國他鄉的妻子以足夠的尊重.當然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沒有必要計較,非原則問題的妥協在夫妻間,特別是這種中外結合的夫妻尤為重要.
4,因為不了解在經濟上感到受對方控製嗎?你的獨立感因此而打過折扣嗎?
剛來英國時,GORDON馬上給我開了一個獨立的帳戶和一個共同的帳戶.在我的獨立帳戶裏存進2000磅,然後每個月轉進一定數量的錢做為我的零用錢.(這錢是完全屬於我的)平時花錢就用共同的賬戶。盡管這樣我還是覺得很不舒服,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後來朋友開導我:在英國妻子花丈夫的錢是理所應當的.家庭婦女也是一種職業,你也付出了很多勞動.這到是我以前沒有想到的,在中國我們生活的年代,妻子依靠丈夫生活好像根本不可能。不過在以後的日子裏那種不好的感覺漸漸消失了,同時我也用我的行動取得了GORDON的信任。(這點很重要)隨著我英文的提高,使我逐漸變成了家庭理財的主要角色,而且管理得很好.
有一點是要提及的,因為我父親去世較早,母親退休以後身體一直不好,需要一些經濟上的支持,過去我總是從我的獨立帳戶裏取錢幫助,為了避免不愉快我沒有告訴GORDON.後來隨著天長地久的相互了解,我還是把這事告訴了他,他很愉快地接受了,這也算是他受我的影響吧.
現在我的那個獨立帳戶早就消失了,因為已經沒有那個必要了.
五 和一個不同種族的人結婚,你認為最大的障礙是什麽?
個人的生活經曆,家庭背景,文化修養的不同,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感覺是不一樣的.就我自己而言,因為我們的婚姻在婚前沒有充分的了解,更談不上感情基礎,大有一種賭注的因素在裏麵.所以最大的障礙和困難就是能否戰勝自己,能否有勇氣有膽量邁出這一步,撇下江東父老,走進一個我們不了解的陌生世界。能否接受一個相互之間沒有愛的人在一起生活.其實細想起來還是很殘酷的,有點象過去的包辦婚姻。我從來就不是個勇敢潑辣的女人,又有很強的依賴性,同時我又是個重情重義的人,所以走出這一步就更加困難了。初到英國的那幾年,雖然衣食無憂,但孤獨,寂寞,無助的情緒時常困擾著我。我經常問自己,為什麽要到這裏來?這不是我的家啊! 很長一段時間我的情緒很抑鬱。可能是我的年齡,性格特點和成長環境的原因,使 我比別人更難適應這遠離家鄉無人關愛的日子。當時給我最大支持的是我的女兒,我隻有一個念頭就是在英國女兒要比在中國舒服容易得多,為了孩子我必須堅持住。(我也相信這種不舒服會是暫時的)在別人眼裏,我真的應該很知足了,不用打工養活自己, 生活沒有任何壓力。那段時間我也是有苦說不出,因為人活著不僅僅是衣食無憂就夠了,我們還需要親情友情需要精神生活。英國丈夫整天忙忙碌碌根本無法理解我這個中國妻子的複雜情感。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可能花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才逐漸適應了今天的生活。
當然婚後還遇到很多生活習慣的問題,對於我們中國人飲食習慣也是個很大的改變,但這些障礙在我這表現的不嚴重,很幸運英國丈夫喜歡中國食物。隨之我的廚藝也有了長足的提高。感謝父親從小給我們養成了不挑食的好習慣,(僅僅不挑食還不夠,還要勇於嚐試和接受)感謝母親的家庭給了我們接受西方食物的啟蒙教育,才使我們在國外得以生存而沒有太大的不適應.
六.如果有來世,你會選擇中國人做丈夫還是英國人?
在一封我前夫給我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我盼來生緣,如果人有來世,我還要找你,還要娶你,我要好好地愛你,我們還生一個小冉冉----”
在我同GORDON去長江三峽沿線參觀‘豐都鬼城’時,需要過‘奈河橋’.講解員說:`如果你們來世還想做夫妻,就拉著對方的手過去’.GORDON緊緊地拉著我的手.我問他真是這麽想的,他毫不猶豫地說:`YES’(說點兒笑話).
不過我當然願意嫁給GORDON這樣的好人,但我更希望是中國人.我是個故土情結很重的人.嫁到英國我總有一種背井離鄉探春遠嫁的失落感.許多中國優秀的女孩子都嫁給了外國人,這似乎是我們中國男人的悲哀.當然我不屬於優秀者,隻屬於生活所迫者.因為很多中國男人都很狹隘,不願意接受一個孩子的母親,或是接受了母親但不能以寬容慈愛的心懷去對待別人的骨肉.再有就是中國的優秀男人比較貧乏(說這話要得罪人了),希望來世我能有幸遇到一個優秀的中國男人。
七.冉冉是個大姑娘了,你希望她嫁給英國人還是中國人?
我還是傾向她選擇中國人,但我不會強求她,她同我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我隻希望我的女兒幸福,這是最重要的.我們這一代人活得太難太累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經過方方麵麵的認可,讓我們的孩子自由一點兒吧.
八.GORDON對冉冉同她生父的接觸包括你和冉冉父親的接觸持什麽態度,他的做法怎樣?
GORDON從不反對冉冉同她生父接觸,他認為這是情理之中的事.這種骨肉關係我們不能用人為的手段來阻止她,.但對於我同冉冉爸爸的接觸他可能感到不太舒服.但也從未幹預過.畢竟也沒有太多的機會.我是會把這種事情處理好的.
九.冉冉對待兩個父親的態度一樣嗎?她喜歡GORDON嗎?由於長期不同生父生活在一起,她和他在感情上會產生距離嗎?你和GORDON為她彌補這個距離嗎?
冉兒對她爸爸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談不上愛,倒是有點恨.感情上的距離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她爸爸有了另一個孩子之後,這種距離就更明顯了.孩子的愛憎是很分明的,誰給她的愛多一點她就會愛誰多一點。從冉冉四歲我同她爸爸基本分開,她便失去了應有的父愛,夾在我們倆之間的日子孩子是很苦的.回想那段心酸的往事從心裏感到對女兒的愧疚。在我們第一次第二次回國探親時她對顏彥有著很強烈的抵觸情緒,還是我在不斷地說服她,開導她。隨著年齡的長大就發展成現在這種無所謂的態度.這裏絕大部分的責任在她的爸爸.在這裏我就不多談了.
冉冉同DAD(中文爸爸的意思,到英國以後,我一直讓冉冉這樣稱呼,因為有點像中文稱呼大爺,所以也不覺得別扭,GORDON很高興)相處的很好.當然這同GORDON對她的關愛分不開的.我也在不停地教育她:DAD對你有著養育之恩,所以你可以忘掉你的爸爸,但不能忘記DAD。但是再好的繼父也不是親生父親。孩子失去了完整的家庭,完整的愛,始終是我心裏的隱痛。
GORDON好象從來不關心這件事(冉兒與她生父的關係).可能是想順其自然吧.
十,你和GORDON的婚姻,你認為最成功的一點是什麽?
我的確認為我們的婚姻在這種涉外婚姻中算是比較成功的,但最成功的一點又很難準確地說出來。如果你問我什麽是使我們婚姻成功的重要因素,我想首先我們都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年齡,特別是我,懂得了理解、接受、寬容。
走入第二次婚姻的女性對‘愛`的期望降低了很多,考慮問題實際了很多,沒有太高的期望也就減少了失望.所以生活反而平靜安定了。我以為這個世界上的婚姻都是有目的性的,感性一點的是為了愛而結合,理性一些就是社會環境因素和個人生活狀態所需要的結合。(我們稱之為利益的結合)通過兩次婚姻的經驗教訓我覺得,與那些實際利益或是傳統倫理的婚姻相比,基於愛情的結合要更加脆弱一些,因為人的情感要比外界的規範和利益更加難以把握,難以維係。愛情至上者,在婚姻過程中往往比較敏感,容易互相挑剔,互相不滿足,最後導致婚姻的失敗。我和英國丈夫的結合在開始時的確不是愛的結合,但人非草木,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曆了一個彼此接受,理解和適應的過程,我們才得以攜手走到今天。兩種結合的嚐試以後,我認為後者相對穩定一些,成功的機率更高一些。
其實在持久和諧的婚姻生活中,兩個人的生命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連一般地聯結在一起了,無數珍貴平凡的生活經曆和記憶,就像一份無法給與他人也無法傳與子孫的寶貴財富,你同誰擁有了這些,你就同誰擁有了今生今世的命運。做到了這些,就是達到了婚姻的最高境界,也是愛情的最後升華。與之相比,那些浪漫的風流韻事也隻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這才是人類共同的最凝重和最有價值的情感。
十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GORDON是一個你認為滿意的父親嗎?
我想GORDON算是一個好父親吧.我們初到英國冉兒九歲半.一個星期後GORDON就為她買了鋼琴.(電子鋼琴)GORDON很喜歡冉兒,他說他沒有做父親的經驗,但會努力做一個好父親,以後的事實證明他的確做到了.當然由於東西方文化的不同他不會象我們中國父母那樣教育孩子,給孩子施加壓力,也許他認為有我這個嚴格的母親孩子已經夠受了。他也不會事無俱細地照顧孩子.但我看得出他是從心裏關心她,愛護她的。耐心地回答冉兒提出的每一個問題. 關心冉兒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步。當然這也是雙方麵的。我的女兒從小就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冉兒來英兩年後要學大提琴,GORDON又毫不猶豫地為她買了大提琴.在這兩種樂器分別考完六級後,老師建議更換高質量的樂器,這可是個不小的投資,每件需要三千鎊左右,(人民幣4萬左右)而且幾乎是同時發生,那就是6千多磅(冉冉的大提琴考得比較快)我都有些猶豫了.但GORDON認為為了培養孩子這是我們應該花的錢.真的,我的心裏很感動.可能有很多親生父母都做不到這一點.
如果我批評冉兒重一些,他會同她一起落淚.他又會為冉兒的每一個進步,每一個成績而欣慰,他給了女兒一種淳樸的溫暖的愛.
十二.在英國生活十年,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麽?
在這十年的時間裏,我們共同建立了一個安定舒適的家,營造了一份安逸平靜的生活。除了每年回國探親以外還共同旅遊了10多個國家和英國國內的很多地方。學會了開汽車,英語也基本能應付生活。Gordon給了我們他能給予的一切。也使我有機會鍛煉了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管家能力。(在我的第一次婚姻中,家裏的一切事情都由我的前夫管理)事實證明我比自己和別人想象的要能幹。
我的女兒除了兩種樂器以優良的成績考過8級以外.(英國的最高級)還順利地考入了帝國理工大學醫學院,(英國前三名,世界前七名)
我是個胸無大誌但腳踏踏實地又奢望不高的平凡女人,在中國我已經辛苦地工作了很多年,我想休息,我希望安逸,對掙錢的欲望也不強烈,所以每周隻做短時間的工作基本就是家庭婦女。在我看來,事業上再成功的女人,如果沒有幸福的家庭沒有優秀的兒女也是不幸的。作為女人家庭可以是她的全部,而男人則還要有他立命安身的事業。有什麽能比一個女人看到她的孩子健康幸福地長大,最終成為對社會有用,對父母孝敬的人更能讓母親欣慰的事呢。我想這些應該是最大的收獲吧。
十三.在觀念上你受西方文化影響比較大的麵?是哪方麵?
我是三十九歲來到英國的,這個年齡的人接受和融入一種新的文化不是很容易的。當然在這十年的時間裏,特別是和一個英國人住在同一屋簷下對我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肯定是有的。首先是他們的法製觀念,我們中國人曆來不太遵紀守法,無照駕駛.歪門邪道的事是司空見慣.而我現在不會做這些事了.看到別人做會覺得很不舒服.
另外我很欣賞英國人的獨立性.特別是老年人這個群體,他們從不依賴兒女,從不倚老賣老,能幹的事情一定自己幹,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而且還有很高的求知欲。同旅遊團外出旅遊,看到那些朝氣蓬勃興趣盎然的老人真是感觸很多。七八十歲的老年人,精力充沛,到了飯店都還急著上網同家人和朋友保持著頻繁的聯係。這同中國老人的那種傳統觀念有著很大的不同.當然我不排除中國的國情,以及養老,醫療製度的不健全.我崇尚我們中國人那種密切的家庭關係和推心置腹的朋友關係.更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孝順的好女兒,但我們中國的老年人也需要借鑒西方老人的生活態度。我想隨著社會的發展,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的提高,中國人的一些陳舊觀念也會改變的.我有時同GORTON談到這方麵的話題,他說幾十年前的英國也是這樣的,所以有些東西不是我們中國特有的而是我們還需要進步。.
再談我自己,我的父親是個紅軍時期的老幹部,那個年代家裏生活條件相對比較優越。小的時候家裏一直有保姆。我曾經是個嬌驕二氣很嚴重的人.因為從小身體不好,又是家裏最小和唯一的女兒,父母和兩個哥哥對我都很照顧。結婚以後,丈夫又是個非常能幹,能吃苦的人.這一下我更有了雙重的依賴。即便是離婚以後,也是同剛剛退休的母親生活在一起,母親幫我料理家務,幫我照顧孩子。剛來英國時同GORDON出去手裏提一點東西就覺得不對勁兒,在家裏幹一點重活就覺得很委屈.但當我親眼目睹英國的老人,包括GORDON的母親那種對生活的熱情和積極獨立的生活態度,對我的啟發和影響很大。漸漸的我發現自己變了,對於不了解我過去的中國朋友(在英國的)覺得不以為然,但當我回到中國,朋友和家人都感到很吃驚,覺得我變得很能幹,不嬌氣了。有些人甚至給我很大的同情,認為我在英國一定是吃苦受累,不得已變成這樣。我到是很高興我現在的這種狀態.我這個人其實懂得生活也很會照顧自己。我沒有那麽強烈的掙錢欲,不會把自己搞得很辛苦.再說我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我想如果真的需要我自己掙錢養活自己,我根本就不會來英國了。在英國我的責任就是把家庭生活安排好把孩子教育好。做一個稱職的家庭主婦其實也不是很容易的事,這點在我來英國之前曾經在英國訪問過的大姨就已經提醒過我了。 最後就是英國人的敬業精神,對家庭的責任感和勞逸結合享受時光的生活方式。及大多數人的誠實善良、樂於助人、文明禮貌的做人原則,對孩子的教育方法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借鑒。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除了每年能回國探親,我們還要盡可能地安排一次度假,從中我們可以放鬆身心,使孩子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這點國內的同胞也開始做了.
十四.你和GORDON的家人相處的怎樣?這些社會關係使你感到不舒服嗎?
我本人的性格不太善於交際,不願意出頭露麵,遇事也比較容易緊張。到英國來有了一些改變,但隻限於交中國朋友.同GORDON家人的來往,我始終感到有些不自然不放鬆.當然這其中還是有語言問題.用中國人的話講就是很放不開,又很顧臉麵,總是擔心說不好或是說的不得體,(北京話就是很怕露怯的那種人)這同她的家人沒有任何關係,他們對我還是很友好的,隻是我個人的性格弱點。這不僅僅局限於他的家庭,任何同英國人的聚會我都不太願意參加.好在他的家庭關係並不密切,隻是偶爾見見麵,所以也沒有感到什麽不舒服。.
十五.在表達感情上GORDON經常給你一些驚喜嗎?
GORDON是個有幽默感但不很浪漫的丈夫.當然像生日、情人節等他是會送我卡和禮物.但他不會去為生活創造一些浪漫的氣氛。去年聖誕節是我們結婚十周年紀念日.我們去了巴黎這個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
同GORDON結婚可能是一種幸運.雖然他不年青不富有外表也很一般,但在他身上具備著現在我們很多中國男人所欠缺的品德,那就是有教養、誠實、善良、熱愛家庭.責任感和對生活對事物的濃厚興趣.當然他也有不少的缺點.不能象很多中國丈夫那樣對妻子體貼入微關懷備至.不怎麽會關心照顧別人,不太會做家務事,不過他的優點對我這個飽受婚姻失敗之苦的人來說已經足夠了.
我的問題回答完了,讀完以後大家有什麽問題我還可以繼續回答,謝謝網友們對我的支持。
我是個心存感激的人,對於任何曾經給予我幫助的親人和朋友我都不會忘記.以上寫的很多都表達了我對GORDON的感激之情。其實同我結婚對於GORDON也不失為一種幸運。這樣誠實善良、通情達理、舉止端莊,興趣廣泛又不乏智慧的中國女人也是不可多得的。(不好意思,有點自誇了)我們的來到給他的生活帶來了那麽多的樂趣、變化,和那麽多新鮮的他從未體會過的生活經曆;從來沒有品嚐過的美味佳肴和我那給他帶來那麽多快樂和驕傲的可愛女兒,以及一個完整的還算幸福的家庭生活。
我們結婚時GORDON已經49歲了.他說他從來沒有想到他的後半生會有這樣的幸運.我想這也算是老天對善良人的一種補償吧.
以前給好朋友讀過這篇“問答”,她們給我的意見是介紹Gordon不夠具體,不是每個英國男人都能像他一樣,我覺得她們說得很對,的確,我很幸運遇到了Gordon。他出身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在他十幾歲時就去世了,母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他們5個孩子帶大,他是老二。五個孩子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哥是醫生,他是大學的高級講師,他以前沒有結過婚,也沒有孩子,我在結婚之前問過他是否想要孩子,他說有冉冉就可以了,帶大一個孩子需要太大的精力,所以我們不要了。我當時真的很感動,我們中國人從來很看重自己的骨肉和血緣關係,哪個人不想有自己的孩子呢。他為人誠實善良,但有時有一些小小的自私,也許是他幾十年獨身養成的習慣,不太知道替別人著想。他為人儉樸,過日子也很有計劃性,這同大多數英國人不太一樣。(很多人都是超前消費,借錢消費)他喜歡同家人一起度假出遊,但不喜歡社交,也很少朋友。其實這也正是我喜歡的,我不喜歡男人朋友遍天下,到處應酬。在英國大多數男人還是非常重視家庭生活的。
草草地寫了這些,說實話沒有這次機會,我還從未仔細地考慮回味過我這十年的海外生活。其實我們真的沒有什麽精彩的故事可講,經過這風風雨雨幾十年,經過了那麽多悲歡離合的人生歲月,我們就是以一個常人的心態過著一個常人的日子,如果這份平平安安的日子能夠天長日久的話豈不是人生的一種福份嗎。
網友們,寫這篇東西其實就是一個朋友需要一些資料來完成她的一本關於涉外婚姻的書向我提出的。我並不很會寫東西,也沒有自己的博客,是十天前才再剛剛加入了文學成的博客,丈夫還不太願意我把這種比較私人的文章放進去,但我覺得近些年來中外婚姻日益增多,經常看到很多負麵的宣傳,當然我承認他們說的有些也是事實,特別是國內經常把嫁給老外的中國女人貶低得一塌糊塗,所以寫一些自己親身經曆和生活感受,如果能夠對中國妻子有些幫助,能夠得到大家的接受和認可我將會很高興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