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風景,漂泊的萍

一個隨緣漂泊的女子,一片不斷行走的風景……
個人資料
正文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自傳連載 61)

(2010-07-16 13:55:27) 下一個


61
   【這是一趟讓我至今難忘的旅行,從此也拉開了我在此後的人生中,將長久地踽踽獨行的序幕。】

 

1995年至1997年,是我的命運柳暗花明的轉型期,卻也是我在上海打工的8年多時間裏,心理壓力最大、身心最疲憊的時期。我的壓力全都來自於工作,每天進入廠門,都要深吸一口氣,同時暗自祈禱:不要出錯,不要出錯。那時,也是我們廠——上海熊田時裝有限公司效益最好的時候,流水線上的工人們經常加班加點也做不完接踵而至的訂單,隻好外發給其他服裝廠加工。鼎盛時期,我們公司發展了十多個外發廠,有的外發廠甚至遠到江蘇太倉。作為技術員,我也必須經常出差,披星戴月地去外發廠檢查質量,指點工藝。

工作辛苦我不介意。人生就好比爬山,隻要有一點上進之心的人,都不會甘心永遠站在山腳下,仰望別人的屁股。如果自己想要達到“一覽眾山小”的境界,就必須付出相應的攀登之苦。我介意的是,我盡心盡力的付出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同樣是技術員,同樣的工作量(我的工作量有時甚至更大,因為我負責的客戶幾乎承擔了廠裏三分之一的訂單量),但我的收入隻有上海同事的三分之二左右。那時,技術科科長每月可以拿到1200元左右,另一位上海技術員拿到1000多元,而我隻有700多元。

我知道我應該感謝領導對我的知遇之恩,感謝他們將我從流水線上拯救出來,感謝他們給了我“出人頭地”的機會。我不應該計較得失,應該任勞任怨,以實際行動回報工廠。但我心裏始終感到很堵——在現實生活麵前,信仰有時十分蒼白。

實際上,這樣的不平等待遇在廠裏比比皆是,並非我一個人。裁剪車間的小彭就因為待遇不公,和車間主任大吵一架後辭了職,然後在月浦鎮租了個門麵,和他妻子一起開了一家服裝店,丈夫裁剪,妻子縫紉,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幾乎每個月,廠裏都有人辭工跳槽,另覓高就。

私下裏,我和一些談得來的外來妹也會經常聚在一起,抱怨廠裏“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現象,大家都很憤憤不平,但又無可奈何。好友小瓊鼓勵我說:“你完全可以去向廠長提要求,憑什麽你幹的多,卻得到的少?如果你是上海人,他們敢這樣對你嗎?他們就是把我們外來妹不當人。”她還說了一句順口溜:“我們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吃得比豬差、掙得比上海人少,這太不公平了!”

一次,我終於鼓足勇氣,“不知天高地厚”地來到廠長辦公室,向一把手汪廠長要求提高待遇。那時的我太天真了,不懂得向領導提要求是職場大忌,更不懂得怎樣婉轉地表達自己的意願。我就那樣“理直氣壯”地向廠長提要求:“廠長,我來廠裏都六七年了,技術員也做了兩三年,但待遇一直沒提高……”

廠長還沒等我說完,就笑眯眯地打斷了我:“小趙啊,人要懂得知足啊,你看看那些車間裏的工人,哪個不想坐辦公室,我們給他們機會嗎?我們把機會給了你,你要懂得珍惜啊!不要動不動就提待遇,想想看,你比那些工人不知幸運了多少倍,不要翅膀硬了就想飛,要看看自己的起點在哪裏,再和現在比一比,是不是該知足……廠裏每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我們都看在眼裏,該提高待遇的時候,我們一定不會遺漏任何一個人……”

在廠長“和顏悅色”的訓導中,我滿臉愧色,無地自容——覺得自己真的像個喂不飽的“白眼狼”,忘恩負義,不知好歹。我唯唯諾諾地退出了廠長室,一出門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是一次成功的自取其辱。

之後,廠長在一次開中層幹部會時,沒有點名地批評了“某些人不安於現狀,工作成績一般,卻想提高待遇”的現象,我坐在廠長斜對麵的桌邊,眼睛盯著麵前的筆記本,手中的筆無意識地在筆記本上畫著圓圈,一圈又一圈,像我亂麻一樣的心情。

回到家裏,壓抑的心情並沒有改善多少,因為沒有人幫我分擔煩惱。我和川隻有晚上十點後才能見麵(他下班後就要去大柏樹的健身房練健美),早上起床後就各奔東西。我們之間沒有太多的共同話題,他也不能理解我工作上的壓力和廠裏人際關係的複雜。有好幾次,我想到附近的城市旅遊散心,但他總是心疼錢,舍不得把辛苦掙來的錢花在滿足眼睛暫時的愉悅上。我說服不了他,隻能生悶氣。每天下班回家後,我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寫作上。而我和川的話題,卻越來越少。

1996年春節來臨之際,實在壓抑至極的我,做出了一個奢侈的決定——去西安一趟,去看看我一直夢寐以求一見的神秘的兵馬俑和大雁塔,還有平時一直靠書信聯絡、但從來都無緣得見的《女友》和《當代青年》雜誌的編輯們。本來我希望川和我同行的,但他既不想中斷練健美,也不舍得花錢。我一氣之下,決定獨自出行。這也是我特立獨行的性格使然。

那時出門沒經驗,春節將至,車票極其緊張。在上海火車站排了好久的隊,我隻買到一張去西安的站票。也就意味著,我要在火車上整整站25個小時去西安了!但我全身心都被即將見到兵馬俑和自己崇拜以久的編輯們的興奮籠罩著,並不覺得這是個無比恐怖的旅行。

那時我即將跨入26歲的門檻,總想用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來祭奠自己飛速逝去的青春歲月,來慶賀並不值得慶賀的生日來臨。

上火車那天,那情景真是恐怖至極!人潮如湧,窗戶裏到處是人的腦袋或屁股,正使勁往車上鑽,哭爹喊娘的嘈雜之聲不絕於耳。我幾乎擠脫了一層皮才上了火車。車上的人像逃難似的,大包小包,人山人海,擠得鬼哭狼嚎,七竅冒煙。個子矮小的人,幾乎腳都夠不著地了。火車開動之後,躁動的人群才稍微平靜了一點,站的站著,坐的坐著,任由火車帶著我們向著西部奔去。

這是一趟讓我至今難忘的旅行,從此也拉開了我在此後的人生中,將長久地踽踽獨行的序幕。

在火車上,我認識了兩個在上海體育學院上學的西安籍大學生,一個練擊劍,一個練田徑。他們和我一樣買的站票。我們都站在靠走道的地方,然後開始聊天。當他們得知我是一個人去西安看兵馬俑時,不約而同露出了詫異的眼神。“擊劍”說:“現在的西安天寒地凍,連個遊客的影子都沒有,我估計有很多旅遊景點都關門了,你居然現在去西安旅遊?你太勇敢了,我太佩服你了!”一瞬間,我去看兵馬俑的熱情被他的口氣吹涼了不少,我哪裏知道什麽時候去看兵馬俑是最佳時機呢!我隻有春節前放假那幾天才有空啊,並且也隻有這個時候才有一點積蓄。我有點沮喪了。上車之前還一腔激情,現在已經有點忐忑不安。怎麽辦呢,已經上車了,隻能既來之,則安之吧!

那個練田徑的大學生頭腦十分靈活,不知用什麽辦法,居然找列車員要來了兩隻小馬紮,於是,我們三個人輪流坐著休息,雖然頭挨著別人的屁股,但感覺依然幸福極了。我把煮著在路上吃的雞蛋拿出來分給他倆吃,他倆不客氣地吃了。吃完我的雞蛋,再吃他倆帶的蛋糕。他倆還告訴我,他們平時在五角場的肯德基裏勤工儉學,以後我有空,可去那裏,他們請我吃肯德基。我滿口答應。10塊錢一隻的肯德基辣雞腿漢堡我早就垂涎欲滴了,但從來沒舍得吃過。

25個小時好不容易熬過去了。但我已經頭昏腦脹,整個人好像虛脫了一樣,胃裏隻裝著兩隻雞蛋和半個麵包,一天一夜沒合眼。因為廁所被旅客霸占著,水也沒敢喝,廁所也沒上。那真是一趟狼狽不堪、刻骨銘心的旅行。當我下車的時候,已經徹底分不清東南西北了。隻記得腿腳發軟,頭腦發暈,目光呆滯,神誌不清。那兩個西安大學生居然也沒法指點我住哪個招待所,他們隻告訴我,下車後第一件事,就是買張西安地圖,然後往地圖中間走,那裏一定有吃有住的地方,準沒錯。然後,他們就扛著自己的行李走了,我茫然地站在西安火車站的廣場上,冷風瑟瑟,暈頭轉向。西安的天灰蒙蒙的,道路狹窄,根本沒有想像中的氣派和神秘。我有種上當的感覺,但又說不清誰騙了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漂泊的萍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五弟五哥的評論:
嗯,聽五哥的話,馬上跳槽。
漂泊的萍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ycomber的評論:
謝謝你啊,我也相信好人有好報,所以我一直努力做好人,嗬嗬!
五弟五哥 回複 悄悄話 春運時的火車,,,同情啊,25小時,,,
實惠人,被人家幾句話就頂回來了,那待遇,該跳槽了。
wycomber 回複 悄悄話 一直在讀你寫的東西,感到很真實,也有很多感慨。你寫出了很多人的特點。以你目前的狀況,你的努力應該得到了回報。。好人有好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