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喝酒

來呀來喝酒,不醉不罷休,東邊那個美人西邊黃河流
正文

紅屁股

(2010-02-05 05:43:31) 下一個
紅屁股

我們在溫哥華的時候,從來沒有想到過把便這回事,按照西方的習慣,joyce的小屁股上一天二十四小時包著尿不濕。溫哥華氣候涼爽,尿不濕除了帶給我們便捷之外,並未帶給我們太大的困擾。
 
六月初,我們回到故鄉南昌,南方的夏天早已開始,南昌更是全國聞名的火爐之一。悶熱潮濕的天氣不僅讓我們深感不適,也讓joyce的小屁股第一次遭遇了尿布疹。

幸好我們早有準備,從國外帶回兩管氧化鋅軟膏。氧化鋅是一種溫和的抗氧化劑,強效防水,並有弱消炎作用,對付紅屁股有奇效。但由於氧化鋅會讓皮膚過於幹燥,所以不宜長期持續地使用。
 
一時之間我們陷入兩難:用氧化鋅吧,她的小屁屁太幹燥,不用吧,尿布疹馬上卷土重來。到了七月初,這種情形更加嚴重,每天持續三十八,九度的高溫,大人尚覺受不了,更不要提那包著密不透風的尿不濕的小joyce了。          

那段時間 joyce的小屁股天天都是紅通通的,每次我們給她衝洗或換尿不濕,她都會哭鬧一番。在家裏還好一些,二十四小時開著空調,還算涼快,帶她去戶外時那就比較慘,一腳踏出家門,就好象迎麵跨進一個大火爐,那熱浪簡直就讓人不能呼吸,隻要幾分鍾,我身上的衣服就全濕透,連頭發梢上都滴著汗, joyce還包著厚實的尿不濕,那滋味是可想而知了。每次我們帶她出去,都要遭到路人的譴責,和我們相熟的一些媽媽,更是強烈地質疑:你怎麽還沒有給她拆掉尿不濕?!

我父母是急了,看見小外孫女那天天紅通通的屁股,他們早就心痛不已了。這時他們是不由分說,衝上前來就扒掉joyce的尿不濕,每隔半小時就抱著  joyce的兩條小胖腿,不停地噓噓噓,要是 joyce沒有排尿,我媽還會撥弄撥弄她的小生殖器。

但是我們是堅決反對把便的,我們認為把便是對孩子排泄的一種強迫,也是對孩子極大的不尊重。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排便都不能把握,又怎麽可能把握自己的生活,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安全感呢?
把便是典型地認為我們的需要即是孩子需要的一種行為,別認為孩子還太小,不懂人事,對孩子的尊重本來就應該從生命的最初做起,潛移默化地讓她感覺到她可以完全把握自己的生活;也被為孩子對把便的暫時配合沾沾自喜,弱小的孩子對成人是溫順的,但這隻是假象,一旦她開始會走會跳,會表達自己,具備了相當的能力之後,就且等著瞧吧。
 
把便是成人對孩子的一種控製欲,有的時候,我們害怕孩子長大,害怕孩子獨立。這不僅是東西文化上的一種衝突,更與我們內心深處缺乏足夠的安全感有關。我和老公都是在傳統教育下長大,有了joyce之後,我們經常對我們成長中遇見的一些問題進行反思,但這種反思遭到了大多數朋友和長輩的譏笑,有的嘲諷我們標新立異,有的抱著看你養出什麽樣的天才的心態冷眼旁觀,更多的是善意奉勸:帶孩子夠累了,還想那麽多幹嘛?我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嗎?難得能說我們全部都沒有出息,把我們都一概否決嗎?

可是,沒有反思,焉有學習?沒有學習,哪來進步?我們人類的成長,不正是在反思和學習中前進的嗎?更何況,我們是在壓製中長大的一代人,很少真正決定自己的生活,我們又怎會知道,在自由中長大的孩子,將會爆發出怎樣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火花呢!

有研究表明,把便會對孩子將來的行為和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有部分同性戀的形成和把便有一定關係。我們雖然自認不算是古板的父母,但我們對以後做外公外婆還是有一些憧憬的。所以,每當發現我父母在把著 joyce噓噓噓,我們就急赤白臉地衝上前去,迅速地把 joyce搶救下來,至於我父母橫眉怒對,冷嘲熱諷,那是顧不得了。

所幸我父母還算開明,最終他們認為我的孩子,應該由我做主。但是joyce的紅屁股問題,需要立刻想出對策,馬上解決。

這點我是讚同的,麵對孩子像猴子一樣的屁股,我也心疼啊。但我實在也是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隻有脫掉她的尿不濕,讓她隨意地拉,盡興地拉。

一時之間我們家是黃金遍地,尿流成河。純母乳喂養的孩子本來屎尿就更多一些,基本上是我們把joyce 抱到哪兒,她就拉到哪兒。我們自然是比較麻煩,那時我們最重要的日常活動之一就是擦地板和洗衣服,不過,我們心甘情願。後來我們就比較偷懶了,我父母睡的是一張老式的棕棚床,沒鋪墊被,直接鋪了一張密實的草席,尿拉在上麵輕易漏不下去。我們就讓joyce光著身子,躺在這張床上玩耍。她的屁股下麵墊了一塊布尿布,一旦發現她尿了就立刻把這塊布抽出來,抹一下席子。髒尿布也不需要打肥皂,搓一把就曬出去。還好那時joyce尚小,活動能力還不強,成天躺在床上,跟她做幾個小遊戲,聽一會兒音樂就能把她糊弄過去。還別說,這招還真為我們省了好些麻煩。

戶外活動就沒那麽容易了,我們也不願意joyce在外麵隨地大小便,隻有盡量挑她剛排泄完的時機出門。並且在她的小推車上墊一張麻將席,這種席子有一定的厚度,就算她在車上尿了,也可以把小推車上的濕布和他的小屁股隔離開。當然難免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我們隨身攜帶清水和紙巾,一旦joyce在路麵上排泄了,我們就趕緊清洗處理,免得汙染環境。

天氣一轉涼,尿不濕就回到了joyce的屁股上,不過她每次排完便後,我都會暫時不上尿不濕,讓她的小屁股鬆快一會兒。紅屁股仍然是時有發生,不過因為冬天的臨近,尿不濕變得讓人可以接受了。

現在 joyce十九個月了,我們尚未對她進行如廁訓練。雖然她已經表現出了一些排便能力日趨成熟的跡象,但是如廁訓練,我們認為還為時過早。我們為她準備了一個小便盆,在她告訴我們“粑粑”的時候就把她放在上麵,她接受能力倒快,教過她幾次她就明白,每逢要便便是她就舉著便盆四處找人,反而我們經常忘記,所以,這適應馬桶的訓練,也是有一搭沒一搭,我們自己也的確不太在意,而我的嘻唰唰嘻唰唰,也仍然在繼續。

隔壁有個小男孩叫浩浩,比joyce小兩個月,現在自己會蹲下尿尿,他外婆為此深感自豪,逢人便說。我父親是豔羨不已啊!每每恨鐵不成鋼地教訓我:別的孩子都會,就joyce不會?別的家長都有辦法,就你們沒辦法?尿不濕就兜著吧,直到兜成羅圈腿!問他有什麽辦法?答曰:把啊!

唉,還是賊心不死啊!把哪裏是訓練孩子如廁,把明明隻是訓練大人摸索孩子的排便而已。再說,我父親隻注意到了浩浩會蹲下排便,卻沒有看到當joyce已經可以好幾個小時不排便時,浩浩卻仍是每隔幾分鍾就蹲下拉僅僅幾滴尿,這明顯是把便過度的結果。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軌跡,現在會的,將來未必就會。就拿我們joyce來說吧,其實不到一歲,她就會自己蹲下尿尿,不過僅僅持續了一個月。一個月後,她又開始用各種不同的姿勢排便,有時站,有時坐,最多的是半蹲。但再也沒有全蹲著尿尿。可見,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進步和退步都是極其正常的,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提並論,更不應該在孩子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強迫她進行超過她能力的各種訓練。
 
其實孩子在成長當中的問題絕大部分是流水問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無能為力,時間自會解決一切。我們應該用智慧和精力去完成一件更為艱巨的任務:準備。為孩子創造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準備她的成長,準備她的獨立。這不僅需要我們全心地觀察孩子,懂得孩子,更需要我們放下急功近利,忘掉互相攀比,安靜地等待孩子終將會帶給我們的驚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